智能製造的兩種理解:當我們談論智能製造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0-10-18 中發智造

中發智造說:智能製造,應該關注的是智能科技給某一行業的供給、生產、製造領域帶來怎樣的衝擊、改變、優化與革新,而不是給人們的需求、消費、生活方面帶來怎樣的便利。比如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技術,研究智能製造的人應該關注的是這一技術如何改變優化郵遞、運輸、物流、倉儲、配送等工作,而不是關注該技術如何便利人們的交通出行。

 

中文實在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語言。提到「智能製造」這個詞,如果先前並未查閱相關資料,在中文的語法裡,它可以有兩種理解:

第一,智能化的生產製造方式,可以簡稱為「智能製造」。第二,智能類產品的生產與製造,也可以簡稱為「 智能製造」。比如智慧型手機的生產、智能穿戴設備的製造、智慧機器人的生產、智能交通工具的製造,等等。並且這些智能產品同樣可以是在智能化的生產方式中誕生的。

作為專注智能製造領域的生態服務品牌,中發智造更側重「智能化的生產方式」這一方向。智能製造,應該關注的是智能科技給某一行業的供給、生產、製造領域帶來怎樣的衝擊、改變、優化與革新,而不是給人們的需求、消費、生活方面帶來怎樣的便利。比如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技術,研究智能製造的人應該關注的是這一技術如何改變優化郵遞、運輸、物流、倉儲、配送等工作,而不是關注該技術如何便利人們的交通出行。

在這一定義下,智能製造可以說是當下工業生產方式與製造流程的發展方向和優化趨勢,即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移動5G、3d列印、無人駕駛等各種可預見的、不可預見的科學進展與科技突破,將逐漸應用於所有的工業生產領域,革新生產方式,優化製造流程,甚至掀起下一次科技革命。

這些技術當然不是無緣無故地應用於生產製造領域,生產製造方式也不會無緣無故向著智能製造的方向發展,總要有某種目標作為驅動力。那麼這個目標是什麼呢?中發智造認為主要有兩個:

第一,自由

智能製造出現之前,生產製造方式就一直朝著自動化的方向發展。自動化嘛,當然是希望機器能夠實現自動生產,從而將人類從生產線上解放出來。畢竟從企業的角度講,人力成本是遠大於機械成本的;從生產上講,人力勞動是最不穩定的因素,某個產品、某個工藝、某個環節,人力直接參與的勞動越多,其質量、標準就越不穩定,畢竟人不是機器,也不應該成為一成不變的機器;從勞動者角度講,誰都不願意做枯燥、重複、繁重的勞動,儘管從狹隘的角度講人工智慧的應用、智能製造的發展必然會減少就業機會,但是從人性、從以人為本的角度講,人本就不該做重複、班中、枯燥的體力勞動,能夠有更多享受生活的自由時間,能夠做創造性更強的工作,才是人類價值的體現。

第二,個性

這個很好理解:每個人都想穿一件款式獨一無二的衣服,都想用一部與眾不同的手機,總想有一款別人沒有的玩具,相信每個人都有所體會,自己特別喜愛的衣服,出門就撞衫了;攢了幾個月才買的手機,滿以為是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追求,結果卻發現早已成為爛大街的「街機」,會多麼令人沮喪。

而從實際需要的角度講,每個人都會有獨特的卻又很必要的需求,然而當前的生產製造方式沒有辦法針對個人的具體需求生產特定的、小批量甚至定製的產品。這些產品如果由純手工製作可能會存在耗時費力、精度欠缺、技術難點無法攻克等問題,而放在智能製造環境下,只是小菜一碟。

在智能製造出現之前,其實工業製造領域一直在談論的柔性製造,就是在努力解決個性方面的問題,而在智能製造領域,每個人都講會擁有、使用、享受個性的、定製的產品與服務。

當然,發展智能製造,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企業是否應用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想要通過這種解決方案達到何種程度的「智能化」,都要從成本與利潤的事情考量——全面「智能」有可能是一個長期投資的過程,從長遠角度看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眼下卻沒有收益,這個時候企業自然應該考慮,「智能」到何種程度,即可立竿見影地優化生產方式與製造流程,進而節約成本、擴大收益。

相關焦點

  • 當談論智慧水務的定義、層次和維度時 我們在談論什麼?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智慧水務概念被逐漸「炒熱」的今天,鮮見有人系統地去思考:當我們在談論智慧水務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老實說,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先甭管是不是真「智慧」,至少借著「智慧」的名號,什麼產品都顯得高級一點。如果我們隨意從必應、百度上檢索一下「智慧水務」這個詞,不難看到如下的一些介紹:「智慧水務雲平臺通過數據採集設備、無線網絡設備、智能採集終端、水質檢測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流量計、智能...」
  • 當我們談論怪獸電影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怪獸電影時,我們在談論什麼?是華麗逼真的特效,還是萬年不變的劇情?是壯觀的哥斯拉,還是密集的食人魚?是殺傷力巨大的怪獸,還是倍受考驗的人性?近年來,怪獸電影的火爆程度有增無減,我們一起看看此類電影的發展趨勢吧。
  • 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殷立勤 攝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正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一系列初步規定,包括明確反對「大胃王吃播」「禁止誘導超量點單」「食品浪費要收費」等,一經公開便成為社會談論的焦點。
  •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當我們談論愛情時,該談論些什麼呢?
    當一部電影呈現出如此的面貌時,不由得令人覺得這片子也太文藝了吧。的確,大段大段的對話、長鏡頭、慢節奏似乎文藝電影的標配都齊全了,甚至連那種文藝片的後遺症都很標準的讓觀眾覺得看著很累,可沒關係總有人會喜歡這樣的影片,畢竟它叫人感到了一絲慰藉。
  • 品評好書|當我們在談論「阿波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作者:劉欣宇
    當我們弄清楚「阿波羅」不再是一條單純的狗時,我們就可以很好理解第三章中作者侃侃而談的寫作觀點。作者看似脫離了「我」與阿波羅,實際上處處都在談論「我」與阿波羅。第三章的開頭第一句話就說:「與其寫你知道的東西,你對我們說過,不如寫你看到的東西。」緊接著第三段,作者又談論到了一隻狗(阿波羅所代表的含義難道還不明顯嗎?)
  • 當我們談5G速度快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那麼究竟什麼是帶寬?帶寬的增長又是通過什麼方式實現的呢?下文為寬帶資本董事歐陽琦瑋在寬帶資本「CBC洞見」的分享,要點如下:當我們提到帶寬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兼論信息的本質信息/數據的無線傳輸原理從3G、4G到5G,帶寬的提升靠什麼?01 當我們提到帶寬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
  • 【智能製造】以三體智能解讀智能製造三個範式
    一、《三體智能革命》中的智能本質   關於什麼是智能或智能的本質,很多文章、專著都做過論述。有的從生命的角度去理解,有的從控制論的角度去理解,有的從人工智慧的角度去理解。但是,目前尚無對智能的共識性的理解,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
  • 智能製造工程師是做什麼的_智能製造工程師要學什麼
    打開APP 智能製造工程師是做什麼的_智能製造工程師要學什麼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3 14:37:56   智能製造原理
  • 北塔資本王潛:當我們談論素質教育時,究竟談論的是什麼「素質」?
    想要去理解這個人是否擅長、熱愛並且能夠堅持做這件事,我們就需要站在客戶的層面考慮他們不同的生命狀態。二、貫穿學段,理解不同的生命狀態三、當我們談論素質教育時,究竟談論的是什麼「素質」?剛剛我們提到要從用戶和客戶的層面去考慮他們的具體場景和生存狀態,這就引出了一個我始終在考慮的問題:當我們在談論素質教育的時候,我們究竟要培養孩子的什麼「素質」?在東西方的語境下,對於什麼叫做素質教育,實際上都沒有一個非常明確和完整的定義。
  • 哲學問題|當我們談論動物權利時,我們在談什麼?
    從古至今關於這些看起來既矛盾又雙標的難題無數哲學家提出了他們各種各樣的觀點(嗯…    似乎每一種論證思路看起來都很有道理誒…)今天,就讓我們順著他們的邏輯分析鏈一起頭腦風暴一下吧 💡既然要談論「動物權利」
  • 塞利格曼大師行:當我們在談論幸福時到底在談論什麼
    後來我發現,這並不能夠讓我們感覺到世界變得更好,甚至有時候會創造一個不祥和的氛圍,發現問題並不能解決問題。韓焱:除了《真實的幸福》我們還出版了塞利格曼教授其他幾本書,就是「塞利格曼幸福經典五部曲」系列。通過這幾本書,我們能看出積極心理學並不是一種簡單的日常總結,它真的是一門關於幸福的科學。幸福是什麼,是需要重新被定義的,要有一個科學的定義。
  • 當我們談論電影「燒腦」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它的中文海報上,我們能看到那句宣傳語「最新科幻動作燒腦力作」。在本地人流量最大的地鐵站的換乘走廊裡,兩側牆壁上巨幅海報噴繪中間的這句話分外醒目。 眼光放在電影之外,這些特徵的組合,我們至少可以上溯到19世紀初瑪麗·雪萊和愛倫·坡所寫的哥特風味的小說。
  • 智能製造是什麼?與CPS有何關係?
    工業4.0時代的連接--CPS信息物理系統就是「網際網路+製造」系統先來了解一個概念,德國的學術界是這樣理解工業4.0的:基於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CPS)的智能化。為了方便理解CPS舉個例子:以人體結構為例,我們假設人體由物理和信息系統組成,而信息系統就是神經系統,比如人類的意識、思維;而各處的組織器官相當於嵌入無數傳感器的物理系統,而這個有思維活動的神經系統構成一個完備的信息系統
  • 智能製造包括哪些行業_智能製造十大未來行業趨勢
    根據分布系統的同構特徵,在智能製造系統的一種局域實現形式基礎上,實際也反映了基於Internet的全球製造網絡環境下智能製造系統的實現模式。人機一體化一方面突出人在製造系統中的核心地位,同時在智能 機器的配合下,更好地發揮出人的潛能,使人機之間表現出一種平等共事、相互「理解」、相互協作的關係,使二者在不同的層次上各顯其能,相輔相成。因此,在智能製造系統中,高素質、高智能的人將發揮更好的作用,機器智能和人的智能將真正地集成在一起,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 當我們在談論熱點的時候,實質上在談論什麼?
    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解禁谷歌能帶來狂歡,但夫斯基一直堅持認為如果說最偉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一家是蘋果(賈伯斯年代的蘋果),那另一家一定是谷歌。在微信上輸入谷歌,搜索20條新聞,你就知道為什麼夫斯基這樣說了。人家的搜尋引擎在改變世界,而我們的百度依然在賣廣告賣廣告。
  • 「智能製造」最原始的驅動力是什麼?
    智能製造的起源是智慧工廠,而智慧工廠的概念最早由IBM於2009年提出,屬於IBM「智慧地球」理念在製造業的應用實踐。隨著智能化成為各國製造業的發展方向,企業管理方式、個人生活理念和國際競爭格局也發生了巨變,智能製造建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有望成為未來製造業的新模式,那麼,到底是什麼智慧工廠或者智能製造呢?
  • 我的世界觀:當我們談論理性的時候,我們談論的是什麼
    我們經常會形容某某非常理智,行事很理性,而根據二分法,把理性的反面稱作感性。一旦我們把什麼現象命名,這個現象仿佛就固定下來被我們掌握,甚至成為了一種「真實」的存在。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理性這個東西,也不存在純粹理性的人,也不能說某些人因為有了什麼東西就獲得了理性。
  • 當我們在談論時裝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在談論什麼
    畢竟,從回收的舊羽絨服中提取羽絨,再用於製造新品,對於並沒有服裝回收文化和二手文化的中國市場來說,在銷售預估上需要打一個問號。 如果市場表現良好,那麼對於整個時裝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操層面來說,將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舉動。
  • 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打造「永不落幕的雲展會」——智能製造,促...
    大會搭建雲上會展平臺,聚焦全球智能製造領域最新動態和前沿技術,展現智能製造新圖景。記者 萬程鵬攝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付奇 李凱 丁茜茜)由江蘇省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11月26日在南京開幕。
  • 當我們在談論教育「私人訂製」時,我們在意的關鍵是什麼
    當我們追求學習的「高效」時,最不能忽視的就是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這其中包含了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內生動力等學科素養能力和非智力性因素的差異。尊重個體的差異性,針對學生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成為高效學習的大眾共識。如何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教學,在技術浪潮的迅速發展中找到了新出口——大數據、AI、雲計算加持下的「數智化」教學,按下了個性化的加速鍵,並打通了「私人訂製」的底層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