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稱,一顆比帝國大廈更大的巨型小行星將於下周安全駛過地球。
這個巨大的太空巖石被稱為2006 QQ23,直徑達1,870英尺,比著名的紐約地標(1,454英尺)的高度更加舒適。
該小行星於2006年首次發現,將於8月10日美國東部時間凌晨3點23分接近地球。它將以每小時10,400英裡每小時的速度行駛0.049英裡的天文單位(460萬英裡)。
太空巖石被歸類為近地天體(NEO) - 一個指任何小行星或彗星的術語,它的軌道位於我們太陽的1.21億英裡範圍內,並且位於大約3000萬英裡的地球內。
CNEOS計算已知近地天體的軌道,以確定是否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撞擊地球。那些被預測最小進近距離小於0.05天文單位並且可能測量直徑超過460英尺的那些被認為是「潛在危險的」,儘管目前沒有一個被認為有可能與我們的星球碰撞。可預見的未來。
「有一些小行星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撞擊地球的可能性極小,」CNEOS經理Paul Chodas告訴「新聞周刊」。目前正在OSIRIS-REx太空飛行器上訪問的小行星Bennu目前有幾千分之一的機會影響了幾個世紀,但是當我們繼續追蹤這顆小行星時,我希望有機會降到零。其他已知的小行星在下個世紀都沒有很大的機會影響地球。「
這是幸運的,因為在罕見的情況下,2006年QQ23大小的小行星確實襲擊了地球,如果發生陸地撞擊,它將在區域範圍內造成破壞,或者如果發生大海嘯,可能會對低洼地區造成嚴重破壞。它襲擊了大海。此外,碰撞可能導致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持續數年。
雖然太空物體一直進入我們星球的大氣層,但絕大多數都很小 - 直徑小於30英尺 - 當它們落下時會在空中燃燒,所以我們通常不會注意到它們。
科學家目前了解超過20,000個近地天體 - 其中絕大多數是小行星 - 每周增加約30個新發現。
然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估計太陽系中存在的直徑大於460英尺的物體中有三分之二尚未被發現。
這不是2006年QQ23與地球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事實上,小行星是我們社區的一個相對常見的訪客,Brinkwire報導。它的第一次近距離接近發生在1901年1月13日 - 根據其過去軌跡的預測 - 然後它將在2022年2月15日由我們的星球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