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考中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表格型計算題為常考題型。而多數學生因為缺少分析問題的能力,往往感覺這種計算難度較大,下面小編就這一類型題,進行典例解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例1、某石灰廠為了測定一批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用4 g石灰石樣品,把20 g稀鹽酸分4次加人樣品中(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餘的成分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於水),充分反應後經過濾、乾燥等操作,最後稱量,得實驗數據如下表:
(1)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
(2)計算該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分析: ( 1 )由於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餘的成分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於水,因此第三次、第四次實驗所剩餘的固體即不發生反應也不溶於水的雜質固體的質量。
每加入5g稀鹽酸可反應1g碳酸鈣,而第四次加入稀鹽酸所剩餘固體質量卻沒減少,說明碳酸鈣已完全反應,剩餘固體為雜質1g;則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4g-1g)/4g×100%=75%,故答案為:75%;(2)由表中數據可知第一次加入5g稀鹽酸後,4g-3g碳酸鈣與5g稀鹽酸恰完全反應。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由參加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計算鹽酸完全反應時消耗的HCI的質量,利用HCI的質量/稀鹽酸的質量x 100%計算該稀鹽酸的質量分數; 根據實驗數據,前三次所加入的稀鹽酸都完全發生了反應,在計算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時可使用前三次的實驗數據.
考點點評:根據反應進行參加反應的溶液溶質質最分數計算時,一定要選取溶液中溶質完全反應時的數據,計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這樣求得的溶質質量,才是溶液中全部溶質的質量。
例2.(5分)某同學用鋅和稀硫酸製取氫氣.向氣體發生裝置中加入一定量鋅粒,將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產氣體的質量如下表.
(1)共製得氫氣0.1 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解析:本題涉及化學反應是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根據表格提供的信息結合鋅與硫酸的反應,由第一次和第二次加入10g稀硫酸均產生0.04g氫氣,而第三次加入10g稀硫酸卻產生0.02g氫氣,說明第三次實驗鋅已經完全反應。共產生氫氣質量0.04g+0.04g+0.02g=0.1g。求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時,不能用產生的0.1g氫氣去運算30g稀硫酸中的溶質質量,因為第三次實驗中硫酸已經過量了。表格中數據分析可知,第一次實驗10g稀硫酸完全反應產生0.04g氫氣,據此解答即可, 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由生成氫氣的質量0.04g計算出10g稀硫酸中溶質質量1.96g, 再利用硫酸質量1.96g/稀硫酸的質量10gx=100%計算該稀硫酸的質量分數。
考點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和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題幹提供的數據,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
中考化學方程式計算,除了學生要正確的分析問題、解答問題,還要注意解答格式問題,註解大步驟中的每一個細節問題。才能拿下中考計算題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