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方程式計算,其實就是依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即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來進行簡單的數學運算。因它是從質量的角度來研究化學變化的,與生產和生活實際聯繫緊密,出題形式可以靈活多樣,考查的多個知識點可以穿插其中,所以是中考必考內容之一。
雖然在中考中佔的比例較大,但只要是化學方面的知識點掌握好了,至於數學運算方面,就是「小兒科」,設個未知數,列個比例式,解個一元一次方程而已。
一般情況下解題步驟如下:
①根據題意設未知量;
②正確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③在對應物質下方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質量關係;
④按照質量關係,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
⑤檢查結果,簡要寫出答案。
解題時應注意的有關事項:
①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準確列出有關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比;
②列式時,各物質的質量單位必須統一,對應關係要正確;
③反應物、生成物必須是純淨物,如果不是純淨物,應將不純物質的質量按題意換算成純淨物的質量;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應用溶質的質量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而不能用溶液的質量代入計算;
④題目給出兩種以上物質的質量進行「幹擾」時,應按「不足量」的物質質量進行計算;
⑤遇有涉及多步反應(兩個以上化學反應方程式,有中間產物)的題目,有時表面看起來好像缺一已知條件,這時不要過多糾結,可以設「中間未知數」,計算過程中多數能夠約掉;
⑥解題過程要完整規範。
至於混合物、含雜質等轉換為純淨物的計算公式,都是簡單的數學問題,在此不再贅述。
為了便於記憶,推薦一個口訣: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需將純量代方程;
量的單位可直接用,上下單位應相同;
遇到有兩個已知量,應找不足來進行;
遇到多步的反應時,關係式法有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