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中對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過度依賴,近視的發病率逐年增加。一旦發展成為高度近視,眼睛就會出現很多嚴重的併發症。其中,「網脫」(視網膜脫離)是其中最為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為什麼高度近視的人視網膜脫離風險大?視網膜脫離的危害及高發群體又有哪些呢?小愛特地採訪了眼底病專家、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副院長梁軍。
什麼是視網膜脫離?
視網膜居於眼球壁內層,是一層透明的薄膜。形象地講,視網膜就像一臺照相機的感光底片,專門負責感光成像,在整個視覺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梁軍院長介紹,「視網膜脫離,又叫視網膜脫落,是臨床上常見的嚴重致盲性眼底病之一。視網膜脫離最明顯的危害就是影響視力。視網膜脫離以後會導致視野缺失、視力下降,長期脫離不治療,可引起眼球萎縮,造成徹底失明。」
視網膜脫離的症狀有哪些?
梁軍院長表示,根據視網膜脫離時間的長短,視網膜脫離的症狀往往不同。
它可以表現為眼前有閃光感、視力下降或視野缺損、眼前幕狀黑影遮擋、看東西變形等。當出現以上情況時,需要及時就診。
視網膜脫離高危人群有哪些?
高度近視群體是視網膜脫離高發的群體之一。「隨著高度近視者的眼軸逐漸變長,視網膜會被牽拉得越來越薄,所以高度近視人群視網膜脫離的風險要比正常視力者高30倍。」梁軍院長說到。
此外,老年人、有網脫家族史的人、糖尿病患者、無晶狀體眼及有眼外傷史的人群也是視網膜脫離的高危人群。
梁軍院長提醒:視網膜脫離通常沒有痛感,如出現「視網膜脫離前」的典型症狀:如眼前突然出現大量黑影飄動、眼睛無論睜著還是閉著都有閃光感、視力明顯減退等,一定要及時到專業眼科醫院就診。並建議視網膜脫離高危人群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眼底檢查。
儘早手術,能最大限度減輕視力損害
「視網膜脫離是一種急診手術,治療越及時,術後恢復越好。如果貽誤治療時機,嚴重可致盲。」 梁軍院長表示,一旦發生視網膜脫離,患者的周邊視野以及中心視力會在短時間內迅速下降。視網膜脫離的時間越長,累及眼睛視覺最敏銳的區域——黃斑區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便通過手術修復成功。視力也無法恢復到從前。黃斑區一旦脫離超過48小時,有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視力下降。而如果間隔時間太長,脫離面積過大,還容易導致眼壓降低、眼球萎縮、失明等情況。
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眼底科已正式啟動「視網膜脫離48小時急救綠色通道」,爭分奪秒,挽救視力。梁軍院長表示,啟動「視網膜脫離48小時急救綠色通道」旨在為視網膜脫離患者及時實施手術,最大程度挽救患者視力。「在患者到院48小時內為患者實施手術,能夠最大限度地減輕病症對患者造成的傷害,同時也有利於及時處理伴隨突發性視網膜脫離而帶來的其他複雜眼底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