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今年因為受到太平洋高壓的影響,目前侵襲的颱風數量較少,連帶使陸地與海水的溫度都普遍升高。
隨著臺灣夏季溫度飆破歷史記錄,臺灣周邊海域的珊瑚也正經歷20年來最嚴重的珊瑚白化危機。美國(USA)國家海洋暨大氣總局(NOAA)暨7月將臺灣南部海域的珊瑚白化警告提升到最高的等級2後,8月更將臺灣北部海域也升到最高警告,意味著全臺灣的海域都面臨大規模珊瑚白化,甚至是死亡的危機。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張皪心表示,NOAA的珊瑚觀測系統以衛星監測海水表面溫度,並依據水溫示警可能發生珊瑚白化的區域。
事實上,不僅NOAA提出警告,來自臺灣各地的潛水員也陸續回應珊瑚白化現象。綠色和平研究團隊在墾丁的3個潛水地點也記錄到大規模白化的圖片。這是自1998年以來,臺灣周圍海域珊瑚受白化威脅最嚴重的一年。
臺灣的珊瑚白化警告,開始提升到最高的等級2。
張皪心說,臺灣今年因為受到太平洋高壓的影響,目前侵襲的颱風數量較少,連帶使陸地與海水的溫度都普遍升高。臺灣周邊海域,包括南海的東沙環礁、太平島等都測得海水溫度超過30度的記錄。至於綠色和平在墾丁三處海域記錄到的數值,包括5米、10米和18米,海洋溫度皆高於28°C,最高可達31°C。
海水持續高溫將增加珊瑚的生存壓力,不利於珊瑚礁生長。適合珊瑚生長的水溫範圍是20°C~28°C,若水溫低於18°C或高於30°C,將使得大多數珊瑚會排出體內的共生藻,形成白化現象,讓珊瑚甚至逐漸虛弱甚至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海水溫度短期變化並不會造成白化,大量珊瑚白化主因往往是海水持續地異常增溫。
珊瑚白化會嚴重影響大海生態。(Source:Flickr/Stop AdaniCC BY 2.0)
珊瑚對於整個海洋生態系統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然而,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指出,若全球升溫1.5°C,珊瑚礁將減少70%~90%;若升溫2°C,超過99%珊瑚礁將消失殆盡,連帶衝擊海洋生態圈。
面對臺灣20年來最嚴重的珊瑚白化危機,綠色和平要求臺灣中央與地方政府,應儘快宣布氣候緊急狀態,除了披露氣候危機的風險,更應該依據巴黎氣候協議制定更嚴格的減碳目標,從中央到地方,都應該積極進行能源轉型,降低碳排放,努力將氣溫控制在1.5°C,才能讓美麗的珊瑚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