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敏捷性及成本要求驅動PaaS市場,PaaS在雲產業鏈中承上啟下
PaaS將資料庫、開發工具和其他支持應用服務組件整合,作為服務交付開發者。驅動PaaS發展的主導力量是高效提供應用程式開發過程中關鍵要素,例如敏捷性,可擴展性,企業對專業知識的需求有限,易於部署以及降低成本和開發時間。PaaS在雲產業鏈中承上啟下,對供應商穩定性及兼容性要求高。
PaaS是當前雲計算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
IDC數據顯示2017年PaaS總產值約為100億美元,在產業鏈中佔比為13.6%,但增長高達50.2%,PaaS服務與開發過程中的需求密切相關,細分領域眾多。從部署的角度可分為資料庫服務、應用開發、應用基礎架構、中間件服務,其中APaaS、IPaaS佔比較大。
2017年,我國雲服務市場規模超過698億元,全球份額5%,未來受益於(1)PaaS在幫助企業級應用實施方面具有天然優勢;(2)政府支持持續加碼,雲計算國家標準體系建設穩步推進,PaaS產業環境空前利好;(3)Docker技術快速迭代,技術兼容性進一步提升等因素,我國PaaS市場有望進入快速增長期。
海外PaaS市場格局高度分散
全球PaaS市場起步較晚,2007年全球第一款PaaS產品Zimki退出市場,2008年Ggoogle App Engine推出,PaaS市場逐步起步,IDC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PaaS龍頭為Microsoft,Microsoft、Google、Salesforce及Amazon處於第一梯隊,其中Amazon佔比約為19.8%,Salesforce佔比約為15.1%。
分析海外PaaS四大龍頭,可以看到(1)均為平臺型PaaS,較強的綜合開發能力是其強項所在,Market and research調研顯示37.99%PaaS採購中最關注開發及測試環境;(2)上遊IaaS、下遊SaaS企業跨界具備天然優勢。
另一方面,分析海外PaaS獨角獸企業Twilio,可以看出PaaS細分領域也有望誕生極具特色的獨角獸企業,一級市場投融資活躍的獨角獸企業同樣值得關注。產品極大滿足開發者特定需求,細分功能強大、穩定,API定義的簡潔、規範、技術文檔的可讀至關重要。
國內PaaS一級市場活躍,細分領域眾星雲集
國內PaaS市場阿里雲佔比達27%,位居第一,Oracle佔比9.7%,AWS佔比9.7%,Microsoft佔比6.8%,IBM佔比4.6%,其他PaaS服務商份額均很小,市場高度碎片化,目前有電信運營商、網際網路巨頭、傳統軟體企業、創業企業四類企業布局。
競爭格局方面,平臺型PaaS以巨頭為主,PaaS細分市場通過一級市場多輪融資,湧現了一批潛在獨角獸企業。
投資策略及推薦企業
我們認為平臺型的PaaS憑藉強大的整合能力,在市場佔有率上擁有絕對優勢,有望誕生未來PaaS龍頭,而PaaS細分方向市場佔有率高的一級市場明星企業同樣值得關注,有望成為細分市場獨角獸。
依據上述兩大維度,我們認為阿里雲在PaaS市場的地位難以撼動,PaaS細分市場可重點關注環信、融雲、個推、TalkingData、神策數據、七牛雲、BoCloud及靈雀雲等優質企業;推薦新三板企業北森雲(836393.OC)、隨銳科技(835990.OC)、愛可生(832768.OC)。
風險提示:PaaS技術更新快,市場高度碎片化。
PaaS是雲計算的一種服務交付模式。根據NIST(美國標準化技術機構)的定義,PaaS即Platform-as-a-Service(平臺即服務),是將資料庫、開發工具和其他支持應用服務交付的組件整合為一個平臺作為服務提供給開發者,從而使得開發者無需關注應用程式運行和維護時所需要的資源,用戶遠程使用開發者開發的應用軟體。
PaaS主要有三大特點:PaaS搭建的是一個基礎平臺,在PaaS下,平臺被以服務的方式提供給上遊的SaaS及眾多開發者。PaaS運營商所能提供的服務涵蓋了對該平臺的技術支持服務、平臺應用系統的開發和優化等一系列後續服務模塊。PaaS運營商對外提供的服務是建立在強大而穩定的基礎運營平臺之上,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持隊伍的支撐。通過將網際網路的資源服務化為API,提高第三方開發者的開發效率,並且節約開發成本,提高WEB應用開發的敏捷性。
雲計算服務交付模式主要有IaaS、PaaS、SaaS三類: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Service)是指通過網際網路獲得計算、存儲資源,服務商不參與後續的作業系統、中間件及應用程式開發;SaaS(軟體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是指通過網際網路提供特定的軟體產品,服務商介入程度最深。而PaaS是指通過網際網路獲得軟體開發環境及中間件,服務商不參與後續的應用程式開發。
PaaS在雲服務產業鏈中具備承上啟下作用。雲服務產業鏈中,位於底部(產業鏈上遊)的一層可以為其上面(產業鏈下遊)的任何一層或者終端客戶提供服務。在鏈條中,越是底部標準化程度越高,價格戰也越有效,例如硬體設備、伺服器。越是上層,越接近用戶,標準化程度越低,性能穩定性、功能豐富性、交互、體驗等多種指標影響性能評價,越無法進行簡單橫向比較,如SaaS層服務。隨著雲計算的日漸普及應用,企業對於雲的原生應用和全新的應用開發和管理模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PaaS這一承上啟下的中間層變得越來越重要。PaaS層面對的是軟體開發商以及SaaS層企業,需要擁有強大的功能與穩定性,才能站住腳跟。
2.1PaaS是當前雲計算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
當前全球雲計算三種交付模式中,PaaS份額最小,增速最快。近年來雲服務市場持續快速增長,Gartner預計到2020年全球雲服務市場將突破萬億規模,年複合增長率約22%。IDC 2017年上半年全球市場數據顯示,SaaS佔雲服務市場份額68.7%,同比增長22.9%;IaaS佔整個雲服務市場的17.8%,同比增長38.1%;而PaaS雖然目前份額最少只佔13.6%,但同比增速最快,高達50.2%,是當前增長最快的雲服務細分市場。
PaaS服務與開發過程中的需求密切相關,因此細分市場眾多。對於PaaS平臺,Gartner把它們分為兩類,一類是應用部署和運行平臺APaaS(applic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另一類是集成平臺IPaaS(integration as a service)。人們經常說的PaaS平臺基本上是指APaaS,如Force.com和Google App Engine。
按部署的角度,PaaS可細分為資料庫服務、應用開發、應用基礎架構、中間件服務等,包括API 管理服務 (apiPaaS)、應用開發服務(adPaaS)、應用平臺服務(aPaaS)、業務分析平臺服務 (baPaaS)、業務流程管理平臺服務(bpmPaaS)、業務規則平臺服務 (brPaaS)、用戶整合軟體服務 (iSaaS)、通信雲服務 (cPaaS)、雲資料庫服務(dbPaaS)、數據代理平臺服務 (dbrPaaS)、事件處理服務(epPaaS)、功能平臺服務(fPaaS)、企業橫向門戶服務 (Portal PaaS)、內存數據網格服務(imdgPaaS)、集成平臺服務 (iPaaS)、物聯網平臺服務(IoTPaaS)、託管文件傳輸服務(mftPaaS)、主數據管理服務 Services (mdmPaaS)、面向消息的中間件服務(momPaaS)、移動後端平臺服務 (mbPaaS)等眾多細分市場,Gartner數據顯示2016年PaaS市場總規模約2196億美元,其中APaaS市場份額為35%、iPaaS市場份額為14%,ALM PaaS市場份額為11%,位居前三。
2.2.1我國雲計算PaaS處於起步階段
全球雲計算市場由美國主導,中國份額僅5%。根據Gartner2017年報告,北美洲雲計算規模達全球六成,其中美國擁有56.5%的全球市場份額。以英國、德國、法國為代表歐洲國家以21.5%的佔比排名第二,但增速僅4.2%。亞洲市場的規模佔比已達到12%;其中中國的全球市場份額達5%、增速高達31.7%,日本的全球佔比為4.2%,增速僅為7.9%。
當前我國PaaS行業整體規模較小。近年來,我國雲計算產業高速增長。根據前瞻資料庫數據,2017年,我國雲服務市場規模超過698億元,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約30%的年複合增長率,隨著我國進入「人工智慧」新科技周期,雲服務市場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目前,我國雲計算市場處於起步階段,PaaS細分市場份額較低,中國通信院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三類雲服務市場中,PaaS領域佔比為5.2%,預計2016年PaaS市場份額將達8.5%。
雲計算產業逐步成熟奠定堅實基礎,PaaS或迎來高增長。IaaS、SaaS、PaaS三者為相輔相成關係,根據諾達諮詢的調研,在對雲計算了解而暫未部署PaaS服務的潛在用戶中,未來一年內有36%的潛在企業用戶有計劃部署PaaS服務,未來一到兩年內,有望成為PaaS平臺部署的密集期,PaaS服務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2.2.2三大引擎推動我國PaaS市場進入戰略機遇期
受益(1)經濟「新常態」下,企業成本控制成為提高企業盈利提升的必經之路;(2)大數據等創新業務促使企業選擇業務上雲,提升數據資產價值;(3)海外業務加速布局,廣分布與雲計算更契合;(4)移動網際網路思維深入人心,用戶培育基本完成,雲計算正日益成為新科技基礎。PaaS在幫助企業級應用實施方面具有天然優勢。PaaS可以解決雲環境下應用程式開發過程中關鍵問題,提升敏捷性,可擴展性,同時對專業知識的需求有限,易於部署及可降低成本和開發時間。
政府支持持續加碼,雲計算國家標準體系建設穩步推進,PaaS產業環境空前利好。近年來,國家對雲計算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續提升,PaaS產業環境空前利好。2017年4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編制印發了《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提出到2019年力爭雲計算產值達到4300億元,同時產業標準化工作快速推進,7項雲計算國家標準正式發布,PaaS產業發展迎來重大機遇期。
Docker技術的快速迭代助力PaaS發展。隨著雲計算的日漸普及應用,企業對於雲的原生應用和全新的應用開發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PaaS這一承上啟下的中間層變得越來越重要。OpenStack、容器、微服務、DevOps開發等細分領域紛紛崛起。2018年這些新的技術趨勢將會發展更加迅速,PaaS 作為開發者的開發平臺以及 SaaS 層應用程式的運行環境,將迎來發展東風。
由於海外雲計算起步較早,PaaS發展及主要商業模式對我國具備借鑑意義,因此我們對PaaS海外市場進一步分析。
3.1 PaaS市場起步晚,供應商高度分散
相比成熟度較高的IaaS和SaaS,PaaS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全球第一個PaaS平臺「Zimki」由位於倫敦隸屬佳能歐洲總部的Fotango推出,2005年「Zimki」開發了一個測試版,於2006年3月推出,隨後於2006年在Euro OSCON推出一個公開版本。
Zimki是一個終端到終端的JavaScript網絡應用程式開發和公用計算平臺,消除創建Web應用及服務時遇到的所有的重複任務,配置和設置虛擬伺服器,擴展,配置,安全和備份等基礎架構和操作的所有方面均由Zimki自動完成。Zimki是一個純粹的「隨用隨付」代碼執行平臺,它使開發人員能夠構建和部署應用程式或Web服務,針對使用存儲,網絡流量和JSOP(Javascript操作)。具體而言,Zimki提供了一個多租戶使用單一語言平臺JavaScript,開發人員可以創建整個應用程式,通過API獲取所有的開發,計費,監控和應用的控制,並提供從No-SQL對象存儲到Message Queue服務一系列系列組件服務。此外,Zimki中的所有功能都可以作為Web服務公開,而Zimki則為各個功能提供計費分析。
Zimki平臺發展迅速,Fotango盈利,但由於並非母公司業務重心,該服務於2007年12月關閉。在關閉時,Zimki擁有數千個開發者帳戶,平臺的技術可行性得以證明。2008年4月,Google推出了限於10000名開發人員的App Engine免費試用版,標誌著全球PaaS市場開始起步。
PaaS市場起步較晚有其必然性,PaaS需求需建立在IT底層基礎設施逐步向雲計算轉型背景下。PaaS為開發人員和公司提供了創建,託管和部署應用程式的環境,使開發人員不必擔心基礎設施方面的複雜性(設置,配置和管理伺服器和資料庫),可以提高開發應用程式的速度,專注於應用程式本身。即消費者管理應用程式和數據,而提供者(公有PaaS中)或IT部門(私有PaaS中)管理運行、中間件、作業系統、虛擬化、伺服器、存儲和網絡。
Gartner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PaaS市場規模為114億美元,Microsoft、Google、Salesforce及Amazon處於第一梯隊,其中Amazon佔比約為19.8%,salesforce佔比約為15.1%,salesforce的龍頭地位逐步被取代。
3.2 從競爭格局看PaaS企業核心競爭力
根據Gartner數據可知,目前海外PaaS領先企業主要包括Microsoft、Google、Salesforce及Amazon。
分析上述龍頭企業,可以看到(1)基本均為平臺型PaaS,較強的綜合開發能力是其強項所在,Market and research分析顯示開發環境是PaaS平臺最被看重的能力印證了這一點。(2)上遊IaaS、下遊SaaS企業跨界具備天然優勢,如Amazon依託以在IaaS領域的全球龍頭地位,在PaaS領域獲得較高的市場份額,salesforce依託SaaS龍頭地位,同樣成為PaaS市場強有力競爭者。雲計算PaaS層企業缺乏SaaS企業的海量用戶以及IaaS層的規模效應,始終面對後入者的挑戰,並且一旦需求足夠剛性便容易降級為IaaS標配。當雲計算發展到一定程度,IaaS企業在性能上差距不大,價格戰也非長久之計,最終演變為功能之爭也即PaaS之爭,PaaS與IaaS也越來越難以清晰劃分。PaaS在未來佔比會大幅增加,在API經濟全面來臨之前,純PaaS廠商(不打包基礎資源僅提供細分領域單向能力的PaaS)成長為巨頭有一定阻力。
除了平臺型企業外,海外PaaS市場細分也湧現了一批獨角獸企業,以通信雲龍頭twilio為代表。
案例分析:全球通信雲龍頭Twilio
根據IDC的報告,截止至2015年,API呼叫時長超過5億分鐘的企業一共有8家,分為為CallFire、Kandy(GENBAND旗下)、Nexmo、Plivo、Sinch、Tropo(Cisco旗下)、Twilio、Xura,其中Twilio是雲通信平臺的龍頭企業。
2008年,最初主要提供語音服務,隨著通信業務的拓展,目前公司已經發展為集語音、消息、視頻和身份認證等多種通信服務的通信平臺。2016年6月23日在紐交所上市,股票發行價格為15美元,開盤後Twilio股價立即飆升至23.99美元,相比發行價溢出近60%,首日收盤價更是飆升到28.33美元,Twilio一日之內突變成市值破20億的科技公司。
Twilio平臺為開發者提供二次封裝的API接口,幫助各類應用軟體快速集成通信功能,滿足客戶多種定製化場景需求。公司客戶遍布各行各業,即包括To C的網際網路企業如Uber、Properati等和To B的網際網路企業如Zendesk、Intuit、HackerRank等,也包括傳統企業如可口可樂等。此外從Twilio的客戶案例中可以看到,通信功能在提升客戶產品的用戶體驗方面發揮著重大的價值。
公司根據客戶對資源的使用情況收取費用,如按簡訊數量、通話時間、連接節點等方式。當前,公司憑藉著強大的「超級網絡」,已經在全球26個雲數據中心部署業務,為全球超過70個國家的客戶提供通信服務,產品服務範圍超過180個國家。截止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活躍帳戶數量達到4.34萬,較去年同期上漲41.10%。在收入方面,2016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7億元,同比增長66.15%。在利潤方面,由於雲計算產業具有集中投入,多期回收的特點,公司目前尚處於虧損狀態,但是公司的毛利率水平逐年提高,2016年達到56.54%,企業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因此,我們認為PaaS細分領域也有望誕生極具特色的獨角獸企業,一級市場投融資活躍的獨角獸企業同樣值得關注,同時極大滿足開發者特定需求,確保細分領域功能強大、穩定,API定義的簡潔、規範、技術文檔的可讀至關重要。
4. 國內PaaS一級市場活躍,細分領域眾星雲集
4.1初創企業市場PaaS投資熱度高
近年來,PaaS領域資本熱度高。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PaaS初創企業中,就有18家企業獲得融資,其中通訊雲平臺、Docker領域融資熱度最高。
4.2四類參與主體卡位,平臺型PaaS與細分領域PaaS均大有作為
IDC發布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共雲PaaS市場調研結果顯示,國內PaaS市場阿里雲佔比達27%,位居第一,Oracle佔比9.7%,AWS佔比9.7%,Microsoft佔比6.8%,IBM佔比4.6%,其他PaaS服務商份額均很小,市場高度碎片化。目前國內PaaS市場主要有四類參與主體,具體而言:
(1)電信運營商:沃雲、天翼雲、移動雲,主要特點在於數據中心資源豐富、擁有帶寬資源和政府關係資源;
(2)網際網路巨頭: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開放雲、新浪雲、京東雲,相關企業由於自身業務的原因有豐富的PaaS服務經驗、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強;
(3)傳統軟體IT企業:華為雲、浪潮雲。相關企業擁有強大的線下銷售團隊和技術服務團隊、技術實力強大、業內口碑好;
(4)創業企業:首雲、青雲、華雲、UCloud,相關企業融資環境輕鬆、專注於細分領域。
4.2.1 國內平臺型PaaS以巨頭為主
國內平臺型PaaS主要以巨頭為主,以百度、新浪、阿里、京東為代表。
(1)百度BAE:全收費產品,按天計費。服務組件很多,從移動端到WEB端再到輕應用都有布局,而輕應用屬於百度戰略級別的產品服務(當然這個也受中國行動網路速度等限制發展緩慢);另外,BAE因為產品線太長,每個服務產品迭代時間較慢。BAE本身的應用託管服務穩定性有待提升,偶爾出現應用宕機的情況。
(2)新浪SAE:收費產品,中國雲平臺老大哥,2009年上線,目前市場份額佔比較大,跨PaaS與SaaS層的應用,面向開發者與小白用戶,有自己的應用商店,目前託管了較多的優秀應用,是一款按服務類型收費的雲平臺產品。雖然是行業老大哥,用戶反饋隨著產品的增多穩定性也存在問題,也會出現宕機等情況。
(3)阿里云云引擎ACE:依託於阿里雲IaaS層服務(比如雲伺服器、雲監控等)發展起來的一款應用託管產品,頁面風格清新,操作簡單,依託萬網的域名註冊有先天的優勢,不過目前還處於發放邀請碼階段,規模較小,應用託管支持語言較少(僅Java、PHP)。
(4)京東雲擎JAE:一款全免費的雲平臺產品,免費對開發者來說是一個福音,雲擎其主要的特點是操作簡單,產品迭代速度快,每周更新一次,50%上線的需求來自用戶,同時也支持頂級域名綁定。
4.2.2 PaaS細分市場格局初顯
應用部署和運行平臺 APaaS(applic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 ) ,即單個應用如何基於PaaS平臺基礎設施搭建,目前公有雲上主流的PaaS產品均可劃分在該細分領域,國內APaaS市場在支付、通訊等領域已有一定的解決方案,湧現了一批優秀企業。
通信雲平臺服務明星企業包括:榮聯雲通訊、環信、雲之訊、融雲等;
(1)榮聯雲通訊
北京容聯易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中國最大的企業通訊雲服務提供商。容聯以雲計算方式,為企業客戶提供通訊平臺服務(PaaS)、通訊軟體服務(SaaS)、行業新通訊解決方案和「AI+通訊」服務,助力企業提高銷售效率和客戶服務體驗,驅動中國企業通訊產業實現網際網路化、雲計算化、能力化、融合化和智能化。2016年7月,完成7000萬美元C輪融資,這是國內企業通訊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融資,也是PaaS和SaaS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C輪融資,2018年3月,榮聯雲通訊又獲得3000萬美元的C+輪投資。
自公司成立以來,容聯平臺已聚集了超過15萬家企業客戶和30萬開發者用戶。目前,超過80%的國內網際網路500強使用容聯的通訊服務;與此同時,容聯正助力越來越多大型政企轉型上雲,目前已全面覆蓋金融、運營商、汽車、電商、O2O、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遊戲、物流等眾多行業。
(2)環信
環信,成立於2013年,是國內領先的企業級軟體服務提供商,也是國內最早上線的即時通訊雲PaaS平臺,環信主要產品線包括國內上線較早的即時通訊能力PaaS平臺——環信即時通訊雲,全媒體智能客服SaaS平臺——環信移動客服,以及人工智慧平臺——環信智能客服機器人。2017年3月獲得1.03億人民幣的C輪投資,由經緯中國領投,銀泰嘉禾跟投。
截至2017年底,環信PaaS平臺——即時通訊雲,共服務了176940家APP客戶,SDK覆蓋手機終端10億部,平臺日均發送消息15億條。
(3)雲之訊
雲之訊,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專注於主打通訊服務的雲平臺,為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的廣大開發者和企業提供通訊能力的雲計算PaaS平臺,支持構建語音、簡訊、VOIP、視頻等解決方案。2017年8月獲得3億人民幣的B輪投資。
雲之訊PaaS平臺將複雜的底層通訊資源打包成簡單的API和SDK,讓SaaS廠商和軟體開發者可以方便的通過接口嵌入消息、語音、視頻、流量、直播、身份驗證等,從而實現雲通訊的功能。
(4)融雲
融雲,成立於2015年,融雲即時通訊雲是一個面向開發者的即時通訊雲服務提供商,包括客戶端 IM 組件、客戶端 IM 基礎庫、服務端 REST API、客戶端實時網絡通訊基礎庫等。北京雲中融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根據iResearch 艾瑞等權威數據顯示,融雲即時通訊雲市場份額穩居第一。2017年6月獲得1億人民幣的B輪投資。
目前,已有十餘萬應用通過融雲實現了場景化溝通,並從中獲益,服務範圍涵蓋社交、醫療、教育、電商、O2O、媒體、智能硬體、企業服務等眾多行業應用,基於海量業務的技術錘鍊,從基礎架構到精細化運營,充分體現其平臺實力,能夠為開發者、企業提供應用內社交、直播互動、商業溝通、企業 IM 等場景化的溝通訴求。
PaaS的推送雲平臺明星企業主要包括個推、極光;
(1)個推
個推,成立於2010年,個推是國內第三方推送市場的早期進入者和開拓者,領跑推送市場多年,總部位於杭州,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均有本地團隊。致力於提供Android和iOS推送SDK,幫助企業和開發者快速建立推送系統,有效提高APP活躍度,增加用戶粘性。個推於2017年6月獲得百度公司E輪融資。
以推送技術為基礎,個推同時發展了大數據和移動營銷業務,目前已成為基於大數據的移動網際網路綜合服務提供商,為移動網際網路、精準營銷、金融、智慧旅遊和公共服務等各行各業提供大數據解決方案。
(2)極光
極光成立於2012年,是中國領先的移動大數據服務商。公司專注於為app開發者提供穩定高效的消息推送、統計分析、即時通訊和簡訊等開發者服務,業務包括極光開發者服務、極光效果通和極光數據服務三大體系。2017年7月獲得數千萬美元的D輪投資。
極光推送,通過搭建起一個高度穩定、可擴展的雲端架構,極大地幫助移動應用開發者節約開發和維護的成本,輕鬆實現毫秒級的精準推送。
PaaS的數據及統計雲平臺明星企業主要包括TalkingData、神策數據;
(1)TalkingData
TalkingData(北京騰雲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國內專業的獨立第三方移動數據服務平臺,專注於移動網際網路綜合數據服務,服務內容從基本的數據統計,到深入的數據分析、挖掘等。TalkingData已經形成了一套以「智能數據平臺(SmartDP)」為主的完整數據應用體系;構築了一套以數據商業化平臺、數據服務平臺,及數據合作平臺為核心的數據生態。公司於2017年5月獲得京東金融的億美元D輪投資。
目前,TalkingData的平均月活躍用戶為7億,為超過12萬款移動應用,以及10萬應用開發者提供服務。覆蓋的客戶主要為金融、地產、快消、零售、出行、政府等行業中的領軍企業,連續三年實現業務的三倍快速增長。
(2)神策數據
神策數據成立於2015年,是大數據分析行業開拓者,為客戶提供深度用戶行為分析平臺、以及專業的諮詢服務和行業解決方案,致力於幫助客戶實現數據驅動,支撐 300 家企業穩定、高效的系統運行,神策分析同時支持 SaaS 部署模式。於2017年3月獲得1100萬美元的B輪投資,於2018年4月獲得4400萬美元的C輪投資。
神策分析(Sensors Analytics),是神策數據推出的用戶行為分析產品,提供私有化部署和 SaaS 兩種部署方式、實現基礎數據採集與建模,並可作為 PaaS 平臺支持二次開發;神策分析,主要針對營銷渠道效果評估、精細化運營改進、產品功能及用戶體驗優化、輔助管理層決策等典型業務場景。
PaaS的智能識別雲平臺明星企業主要包括思必馳、雲知聲;
(1)思必馳
思必馳由劍橋大學團隊創立於2007年,2008年回國創業。是國內唯一擁有人機對話技術,國際上極少數擁有自主產權、中英文綜合語音技術的公司之一,主要面向智能硬體三個垂直領域:智能車載、智能家居和智慧機器人,提供自然語言交互解決方案。思必馳DUI開放平臺,讓定製規模化,並實現全鏈路定製。思必馳目前已先後獲得三輪融資。
思必馳專注端到端的非配合自然口語交互系統,從感知到認知,擁有全面的AI對話技術,DUI開放平臺是全鏈路智能對話定製平臺,創造了多個第一:國內第一個全鏈路智能對話定製平臺,國內第一個「高可用定製」的開放平臺,國內第一個以對話為核心的交互定製平臺,國內第一個以「定製規模化」為特色的平臺。
(2)雲知聲
雲知聲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專注物聯網人工智慧服務,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頂尖的智能語音識別和相關AI技術。
雲知聲利用機器學習平臺,在語音技術、語言技術、知識計算、大數據分析等領域構建了完整的人工智慧技術圖譜,同時雲知聲也是國內人工智慧創業公司裡實現商業化落地最好的公司之一,在家居,醫療,教育,車載市場均有建樹。雲知聲於2017年8月獲得3億元的戰略投資。
雲知聲利用機器學習平臺,在語音技術、語言技術、知識計算、大數據分析等領域建立了領先的核心技術體系,這些技術共同構成了雲知聲完整的人工智慧技術圖譜。雲知聲目前的合作夥伴數量超過2萬家,覆蓋用戶達2億,其中開放語音雲覆蓋的城市超過470個,覆蓋設備超過9000萬臺。
PaaS的存儲及雲視頻雲平臺明星企業主要包括七牛雲、又拍雲、金山雲;
(1)七牛雲
七牛雲成立於2011年,為國內領先的企業級雲服務商,同時也是國內最有特色的智能視頻雲服務商,專注於以數據為中心的雲計算業務研發和運營同時,圍繞富媒體場景利用對象存儲、融合 CDN 加速、智能多媒體API、容器計算雲、大數據平臺、人工智慧等產品的協同,為各種行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智能視頻雲生態,幫助企業快速上雲,創造更廣闊的商業價值。2017年8月七牛雲獲得10億人民幣的E輪投資。
2016年,七牛從基於非結構化數據的PaaS,變成針對全數據類型,提供更多技術場景閉環的綜合類PaaS。通過分析數據的各種使用場景構建完整的基礎服務,讓數據真正流動並為企業發揮應用價值。
(2)又拍雲
又拍雲成立於2005年,是國內知名企業級雲服務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持有工信部頒發的 CDN 牌照;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在線業務加速服務,以場景化 CDN 為核心,又拍雲擁有 6 個數據處理中心、300 多個國內CDN節點、15 個海外CDN節點、5000 臺伺服器、5TB 保有帶寬,日均請求超過 1000 億次。2017年12月獲得雲端網絡的戰略投資。
又拍云為客戶打造安全可靠的全站加速、海外加速、圖片應用、短視頻應用、直播應用、音頻應用等場景化解決方案,有效的幫助用戶節省從產品想法到產品上線運營全過程的時間成本,從而加快企業創新創業的整體速度。
(3)金山雲
金山雲2012年從金山軟體拆分獨立,是一家專業的雲存儲服務提供商。金山雲已推出雲伺服器、雲物理主機、關係型資料庫、緩存、表格資料庫、對象存儲、負載均衡、虛擬私有網絡、CDN、託管Hadoop、雲安全、雲解析等在內的完整雲產品,以及適用於遊戲、視頻、政務、醫療、金融等垂直行業的雲服務解決方案。目前,金山雲估值已達到23.73億美元,成為國內估值最高的獨立雲服務商。2018年1月金山雲獲得7.2億美元的D輪投資。
金山雲一直進行人工智慧的研究和實踐工作,推出的覆蓋IaaS、Paas、SaaS、行業解決方案四個層面,適用於各行業的多種組合型AI解決方案和服務。目前,KDL平臺是國內雲計算企業中首個實現商用的人工智慧雲PaaS平臺。
PaaS的Docker雲平臺明星企業主要包括BoCloud、道客雲、時速雲、有容雲、靈雀雲、數人云;
(1)BoCloud
BoCloud成立於2012年,為企業級客戶提供針對網際網路化、大數據業務應用、去 IOE 化(X86 伺服器規模化應用)的底層雲化架構和智能雲運維系統,運用最新容器技術協助企業完成 IT 系統雲架構的實施和運維, 幫助企業客戶降低成本、 提升效率、簡化運維、提高系統可靠性和安全性。公司自主研發的多項軟體產品,包括私有雲平臺BeyondSphere、混合雲管平臺產品BeyondManage、企業級PaaS容器管理平臺BeyondContainer、自動化運維產品 BeyondBSM等。2017年5月獲得1億人民幣的B輪投資。
BoCloud的容器雲平臺,使用docker容器技術,面向網際網路應用部署和管理的PaaS雲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應對網際網路業務爆發性強,難預測的特點,面向網際網路應用部署和管理的企業級PaaS雲解決方案,操作簡化且響應快速。
(2)道客雲
道客雲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雲計算創業公司,圍繞Docker技術提供各類雲計算平臺服務,包括Docker Hub鏡像服務,Docker原生應用運維和管理平臺,開源技術社區活動等。2018年2月億元及以上人民幣的A+輪投資。
道客雲幫助企業快速構建滿足「雲原生」應用需求的 PaaS 雲平臺,打造企業應用支撐 PaaS 平臺,幫助企業提升交付速度、滿足網際網路彈性需求,提升企業交付和管理應用的能力,助力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
(3)時速雲
時速雲成立於2014年,是國內第一家基於 Kubernetes 的企業級容器雲計算服務商,提供容器 PaaS、DevOps、微服務治理等產品,以應用為中心的容器雲產品和解決方案,涵蓋輕量級容器虛擬化、微服務、DevOps、持續交付等,最大化地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應用的快速交付。2018年1月獲得數千萬人民幣的B輪投資。
時速雲的輕量級 PaaS 雲平臺,標準化開發、測試、運維流程,根據業務峰值,彈性擴容,上千節點容器部署規模,應用秒級調度、部署、運行,Docker 容器提供內核級的虛擬化,幫助企業節省基礎設施成本。
(4)靈雀雲
靈雀雲成立於2014年,容器服務和企業級PaaS領域的領軍企業,靈雀雲不僅是容器技術社區早期的實踐者,也是CNCF的正式成員。靈雀雲於2017年面向企業級市場推出了支持私有部署的PaaS平臺Alauda EE企業專享版,它是基於容器技術,以DevOps為理念,面向微服務應用的新一代企業級PaaS平臺。2017年11月,靈雀雲獲得由騰訊雲戰略領投,高榕資本、寬帶資本跟投的超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作為迄今為止國內唯一一家實現B輪融資的容器PaaS企業,同時也是在容器PaaS領域目前估值最高、融資額最大的 IT服務企業,靈雀雲已經奠定了在該領域的領導者地位。
(5)數人云
數人云成立於2014年,數人云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領先的企業級容器解決方案,幫助傳統企業實現IT業務轉型,更好地應對業務變化。以創新技術實現企業IT架構雲化、開發敏捷化、交付標準化,推動數位化創新,催化傳統業務變革。2017年1月數人云獲得5000萬人民幣的A+輪投資。
數人云推出的微服務 On PaaS ,基於容器技術,通過企業應用架構管理體系EAMS,完美對接雲原生、微服務主流開發框架Spring Cloud,為客戶落地生產級可用的微服務架構體系。數人云DataMan OS 容器雲平臺數據中心作業系統可以管理任意規模的應用。不管是 10 還是 10000 臺伺服器,數人云都可以在整個集群輕鬆實現彈性擴展。一鍵擴展應用實例,從而輕鬆應對業務的爆發式增長。
(6)有容雲
有容雲成立於2010年,有容云為業界領先的容器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以企業級容器雲平臺Docker技術為基礎,致力於圍繞計算、存儲和網絡三大領域提供自主開發的企業級產品,結合諮詢、交付和定製化服務能力,為企業級客戶構建個性化的雲平臺。企業應用為導向,進行企業級私有鏡像倉庫集鏡像管理、鏡像安全、鏡像高速訪問。2017年3月獲得數千萬人民幣的Pre-A輪投資。
在計算領域,有容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U系列容器雲平臺解決方案,為企業客戶打造新一代的PaaS平臺,幫助企業客戶實現DevOps、CICD、應用商城、應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能力。在存儲領域,有容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Ve系列軟體定義存儲產品,幫助企業客戶打造低成本、高可靠的分布式存儲平臺,為上層服務和應用提供堅實的數據持久化基礎。同時,有容雲也在打造新一代的超融合系統,為客戶提供開箱即用的雲計算基礎平臺。
正如前文所述,我們認為平臺型的PaaS憑藉強大的整合能力,在市場佔有率上擁有絕對優勢,有望誕生未來PaaS領域龍頭,而PaaS細分方向市場佔有率高的一級市場明星企業同樣值得關注,有望成為細分市場獨角獸。依據上述兩大維度,我們認為阿里雲在PaaS市場的地位難以撼動,同時PaaS細分市場可重點關注環信、融雲、個推、TalkingData、神策數據、七牛雲、BoCloud及靈雀雲等優質企業。
新三板市場,依據相關的邏輯,我們認為可重點關注如下企業:
(1) 北森雲(836393.OC)
公司是人力資源SaaS軟體龍頭,易觀智庫2016年企業級人力資源HR軟體領導者。
我們認為公司有三大看點(1)基於PaaS平臺的SaaS軟體,更受看中長期服務能力的大中型企業客戶群青睞。目前公司擁有測評雲、招聘雲、績效雲、繼任雲、核心人力雲、TITA工作計劃管理平臺6款軟體,全部基於底層PaaS平臺開發,統一的底層架構使得公司在定製化開發過程中效率更高,也使得公司可以以組合銷售的形式提供產品,更受看中供應商長期服務能力的大中型企業青睞;(2)提供人力資源諮詢、人力資源軟體及數據能力一站式閉環服務。公司目前有三大業務板塊,北森雲計算、北森生涯及北森睿正,分別提供人力資源SaaS軟體、高校職業培訓及人力資源管理諮詢服務。三大業務的定位如下:培訓及諮詢業務導入流量,雲計算業務提供人力、招聘、人才測評、績效、繼任、員工調查一站式SaaS服務,同時通過對SaaS數據集中分析,為人力資源諮詢及管理資源服務提供支持。
(2) 隨銳科技(835990.OC)
隨銳科技成立於2006年1月,2016年3月起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公司主營業務基於企業網際網路平臺,面向國內外政企客戶群、商業客戶群提供視頻通信雲產品與服務。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305.82萬元,同比增長73.92%,淨利潤3253.63萬元,同比增長288.11%。
隨銳科技在視頻雲通信方面的優勢在於:(1)技術優勢。公司在北京、成都及武漢三地擁有研發中心,擁有一支70餘人的國內一流視頻雲/通信雲研發團隊,形成了5項專利、27項軟體著作權和3項註冊登記軟體產品,掌握雲服務、多媒體處理、網絡傳輸控制、融合交換等通信雲核心技術,形成了從終端到雲再到終端的多媒體技術閉環;(2)品牌優勢。公司在視頻雲/通信雲領域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多次榮獲「中關村高成長企業TOP100」稱號。承建的成都政務視頻雲項目是中國乃至亞太最早的商業化視頻通信雲交換平臺項目之一,也是國內最早的城市級全媒體、全覆蓋的通信服務雲平臺,在細分領域具有較高品牌知名度及市場佔有率。
(3) 愛可生(832768.OC)
愛可生是國內領先的支持開源資料庫DBaaS平臺提供商,位居自主可控資料庫雲平臺解決方案第一梯隊。我國資料庫產業起步較晚,2015年國產資料庫軟體市場規模為83.07億元,國產資料庫廠商人大金倉、武漢達夢、神舟通用、南大通用、山東瀚高合計佔比6.68%,未來3年受益(1)雲計算發展帶動技術風格轉換,雲架構大量使用開源資料庫,國內資料庫廠商與國外競爭對手的差距相對較小;(2)去IOE、分布式改造背景下,金融、電力等部門信息技術國產化需求強烈,國產DBaaS有望迎來黃金機遇期。451 Research預計2020年DBaaS市場有望達到190億美元,達到操作及分析資料庫市場的14%,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6%。
愛可生在細分市場擁有三大優勢(1)技術優勢:擁有40餘位國際認證的MySQL資料庫專家,近3年研發投入/營業收入比持續超25%,形成33項資料庫技術相關軟體著作權,無共享架構分布式數據集群技術處行業領先水平,是內資企業唯一通過ORACLE認證的MySQL專業化白金合作夥伴;(2)經驗豐富:產品和服務應用於國內200多家用戶,覆蓋30多家大型央企和金融、電商、製造業等領域大中型企業,具有較強的垂直行業交付能力;(3)產品優勢:可提供包括架構設計、方案設計、測試、實施、上線、運維、培訓在內的資料庫一站式服務,本地解決方案服務團隊覆蓋華東、華南、華北、中部和西南等全國主要城市。
6. 風險提示: PaaS技術更新快,市場高度碎片化
PaaS技術更新迭代較快,同時IaaS、SaaS天然有拓展PaaS領域衝動,可能導致市場高度碎片化,導致PaaS市場發展不達預期。
數據支持:沈玲娣
本文經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歐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