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市場馬太效益明顯,傳統IT巨頭即將隕落?

2020-12-04 雲際視界

步入2019年,我國雲計算市場馬太效益明顯,市場佔比較大者持續擴大,繼續爭搶雲計算市場。在另一個層面,圍繞雲計算展開的軟體、硬體、服務等應用的增多,對傳統的部分IT企業也造成極大的衝擊。

不同於傳統IT企業主要依靠硬體方案的銷售,雲計算技術在市場開拓中,更偏向於服務方面內容。如傳統IT視頻會議系統,主要基於硬體系統開展,雲際視界等雲視頻會議,更多偏向於服務類,同時對於硬體需求也發生了變化,這對傳統IT影響巨大。

雲計算市場的馬太效益

上雲時代已來臨,雲計算市場已連續多年持續增長,我國雲服務市場中IaaS層2014-2017年複合增長率超過40%,2014年我國 IaaS 市場規模僅為85 億元,佔比整個雲服務市場的28%,2017年該服務層增長為234億元,佔比雲服務市場37%。此外IaaS層也保持高增速,在2014年其市場為26億元,2017年增長為54億元。

據Gartner研究報告預計,2017年到2020年公有雲行業增速將維持在15%以上,2020年將達到3834億美元的規模,而雲代替的總規模也將達到2160億美元。

在這巨大的市場背後,雲計算市場馬太效益卻越發明顯起來,據專業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市場,阿里雲以40.5%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騰訊雲以16.5%市場份額位列第二,不過騰訊雲在2018年全年的市場份額中佔據15.3%,年收入增速達到104.7%,是前五名的廠商增速最快的。也就是說,雲計算市場趨於「大者恆大」的模式發展,而這與雲計算技術的發展有關。

雲計算需要大量的技術積累,早期投入較大,一般企業在需求非必要的情況下,投入有限使得其步入雲計算市場落後。而投入較多的企業,在技術積累上形成了一定的積澱,在市場開拓中佔據了技術與服務能力優勢!

服務與硬體變化,衝擊傳統IT產業

雲計算正在逐步傳統IT部署。上雲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名詞的變化,而是在市場中,人們從基礎硬體到軟體系統的整體更新,使得舊有的IT部署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據數據機構Gartner統計,雲計算佔全球總IT支出的規模正在不斷增加。從2010年的1.99%,上升到2018年的8%。

當然這一替代過程是緩慢而漸進的。雲計算商用並非一蹴而就,它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業變革,例如在計算、儲存方面技術變革對其影響巨大,具體來說內存計算已經開始逐步取代傳統的計算模式,而新興的分布式存儲、對象存儲,以及基於SSD的高性能存儲也在取代傳統的存儲設備。

此外,市場變化也是一個關鍵因素,早期企業及政府機構,其IT系統的部署方向基本一致,多基於硬體部署自身的系統,支撐企業發展,具體來說就是購買伺服器,部署一套系統,用以支撐公司業務需求,但是這在企業快速擴張,業務數據極大的時候,自身IT系統就開始無法承受,企業必須利用技術能力解決這一問題,這也是催生雲計算技術落地商用的一大起因。

隨著大型企業在雲計算投入中獲益,這一服務就被廣泛的複製普及,以阿里云為例,早期阿里雲主要服務自身電商平臺,用以支持電商企業數據實現,但隨著該技術日益成熟,企業將雲服務衍生為其他形式,服務更多的中小企業。這也是阿里雲佔據中國雲服務市場龍頭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些變化對傳統IT企業產生極大的衝擊,雖然硬體市場方面影響不大,但在市場中這一衝擊在不斷的擴大,特別時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市場中,低廉的價格與便捷,成為其獲取市場的主要力量,在大型企業中,雲計算業是企業信息化方向的重要路徑,傳統IT企業不得不面對這一競爭對手。

相關焦點

  • 雲計算系列之一:公有雲是終極形態,未來將出現5-7家巨頭廠商
    混合雲是企業與廠商妥協的產物,公私轉換技術存在問題,同時很難真正發揮雲計算低成本優勢。從國外發展看,公有雲增速和滲透率均超過私有雲,當2025年左右,雲計算覆蓋整個IT基礎設施時,公有雲將開始逐漸替代私有雲。公有雲市場將出現5-7家巨頭。
  • 中國雲計算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我國雲計算將結束髮展培育期,步入快速成長的新階段,技術創新步伐不斷加快,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市場需求空間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快速增長,新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同時,一些新現象正引起人們的關注,包括國內市場競爭帶來產業格局變革、開源技術受到企業廣泛關注、移動網際網路等新型業態與雲計算深度融合的趨勢更加明顯,城市雲建設將迅速發展。正是因為雲計算,中國的IT企業才更有可能「彎道超車」。
  • 雲計算數據中心和傳統IDC的差異在哪裡
    、環境控制設備、監控設備以及各種安全裝置」,當下,雲計算即將成為信息社會的公共資源,而數據中心則是支撐雲計算服務的基礎設施,雲計算也的確有給資訊時代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本事,所以自從雲計算橫空出世,一切信息技術都開始圍著它轉,雲計算有如神一樣地存在著,下面看看什麼是雲計算數據中心、雲計算數據中心和傳統IDC有何區別?
  • 中國雲計算行業報告(一)
    (6)雲服務銷售商雲服務轉售商以向客戶提供標準的雲服務訂閱為盈利手段,與傳統ICT市場中的零售商不同,雲計算帶來的交付方式的變化給轉售商帶來了最大的靈活性,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只要擁有客戶資源,即使本身沒有任何IT服務能力,也可以成為雲服務的轉售商。
  • 雲計算時代大象不再跳舞螞蟻手持利器
    在雲計算時代,服務正在被重新定義,IBM、惠普、微軟、Oracle最擅長的傳統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優勢已經不再明顯,亞馬遜、google在雲計算服務領域給這些傳統IT巨頭們帶來巨大競爭壓力。
  • 優刻得科創板註冊獲批 科創板即將迎來雲計算第一股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優刻得最新資訊 > 正文 優刻得科創板註冊獲批 科創板即將迎來雲計算第一股
  • 上雲就上阿里雲背後,雲計算已成為新舊動能轉換關鍵
    而隨著雲計算理念快速普及,具有行業、生態優勢的雲計算企業將更具有優勢。據統計,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在2015年就達到了522.38億美元,2015-2020年市場將保持22.10%的複合增速;預計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將達到1435.28億美元。
  • 雲計算下半場之爭激戰正酣 華為浪潮有多大勝算?
    需要指出的是,以金山云為分界線,前五名總計佔據了73%的市場份額,去年同期這個數據是69.8%,再往前則是63.5%。反觀全球公有雲市場,Gartner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五名總計佔據了70.9%的市場份額。至此,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已經顯露出來:雲計算這個以規模著稱的行業,其馬太效應正在進一步加劇。
  • 雲計算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PaaS正成為投資藍海?
    國內PaaS一級市場活躍,細分領域眾星雲集國內PaaS市場阿里雲佔比達27%,位居第一,Oracle佔比9.7%,AWS佔比9.7%,Microsoft佔比6.8%,IBM佔比4.6%,其他PaaS服務商份額均很小,市場高度碎片化,目前有電信運營商、網際網路巨頭、傳統軟體企業、創業企業四類企業布局。
  • 網際網路巨頭的雲端AI晶片暗戰
    在業內人士看來,雲端AI晶片市場的應用場景和需求相對統一,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烈競爭,最終可能會形成相對統一的市場;終端AI晶片市場有著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不同的場景有著差異化的需求,所以最後可能會演化成非常垂直的市場。其中在雲端AI晶片領域,當前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仍然被NVIDIA這樣的傳統晶片巨頭的所佔據,而需求卻多來自谷歌、亞馬遜、阿里、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
  • 雲計算十年:序章,拐點,生死戰
    同期的《網際網路周刊》封面文章「雲計算第三代」對此的描述是: 「當演講臺上各大巨頭津津樂道於自己所取得的雲計算成就時,坐在臺下的很多國內本土企業更像是它們的擁躉。」 10年之後,中國是全球雲計算增長最快的市場。阿里雲、騰訊雲和華為雲躋身全球雲計算排名前十的名單。
  • 未來已來|雲計算「彎道超車」,中國還缺什麼?
    中國雲計算如今的幾大巨頭,彼時才剛剛起步:2013年,阿里雲完成了飛天5K集群,騰訊宣布開放騰訊雲,中國電信天翼雲正式對用戶和開發者提供開放服務,華為成為了雲計算開源項目OpenStack基金會中國首家金牌會員。這之後,中國雲計算市場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 電子商務時代興起的標誌及推動雲計算的因素
    此外,國際IT巨頭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增強了雲計算領域技術及應用能力;風險資本的進入,則為雲計算的發展提供了資金的保障。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制於傳統數據中心的IT企業數據安全,必然會發生架構的變革,開始向更高層次的架構與理念轉移,而"邁向雲計算"無疑是眾多用戶的理想。
  • 科技巨頭「折戟」中國,曾「壟斷」國內30年,佔據中國100%市場
    最近因為抖音國際版,美國一家科技巨頭再次映入老百姓的眼帘,這家公司就是甲骨文。但同時,甲骨文也是美國一家科技公司,還是一家科技巨頭公司。 這家公司位於美國矽谷,矽谷有很多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實力雄厚,響徹世界的公司品牌很多。很多美國科技公司,中國人都了解,比如蘋果,微軟,亞馬遜等等。但是近年來甲骨文在國內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事實上,甲骨文在國內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一度佔據我國100%的市場,壟斷國內市場長達30年。
  • 雲計算 算力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算力投資將成為雲中心資本開支重點雲算力需求可分為雲計算需求和超級計算機需求,其中雲計算需求可分為公有雲需求、私有雲需求與傳統IT需求。在雲平臺建設前期需要投入伺服器等基礎設施,所以伺服器出貨量與廠商收入是雲計算領域的先驗性指標,可以通過分析伺服器市場數據發現和預判雲計算市場趨勢。
  • 從亞馬遜、微軟、谷歌的雲之爭,看國內雲計算的未來
    3月份對雲計算來說是個大日子,亞馬遜發布了雲計算的第一個十年回顧,谷歌迎來了蘋果、迪士尼等大客戶,微軟也拿出了「雲計算第一,Windows第二」的態度,新一輪的競爭似乎已經到來。從Salesforce提出「雲計算」的概念開始,就吸引了不少有夢想的創業者,也吸引了IBM、戴爾、惠普等老牌科技巨頭。
  • 2019雲計算分類排行
    2006年,亞馬遜CEO貝索斯在EmTech上發表關於雲存儲和雲計算的概念演講,並宣布創立雲計算AWS的計劃。同年,亞馬遜發布對雲計算行業意義重大的產品S3及EC2。什麼是有願景?這就是有願景。 一隻蝴蝶揮動翅膀,然後掀起了一場風暴。
  • 雲計算簡史(完整版)
    我通過描繪雲計算技術和市場領域的發展過程,介紹關鍵技術和市場裡程碑,包括不同技術域下的核心開源項目,讓企業能夠對雲計算發展歷史和相關技術域有一個通盤的了解。有了通盤的認知,你會更容易看透本企業應該怎樣利用雲計算,未來可能的市場機會和挑戰在哪裡?
  • 雲計算再思考:亞馬遜 re:Invent帶來哪些啟示?
    數位化帶來的雲計算強勁需求,讓各行各業擁抱雲計算的速度明顯加快。Gartner更預測,全球持續的疫情將繼續影響到2021年的雲計算市場,全球最終用戶的公共雲支出明年將增長18%,有望達到3049億美元。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0 亞馬遜 re:Invent大會顯得格外具有意義。
  • 黑炭大蛇真的隕落了?三處細節證明他還活著,復仇的故事即將展開
    不少觀眾看到這樣的劇情後都覺得黑炭大蛇已經死了,那麼黑炭大蛇真的隕落了嗎?表面上看起來確實如此,但是事情往往都沒有觀眾想的那麼簡單,三處細節證明他還活著,復仇的故事即將展開。細節二:夢幻主義尾田是一個特別天真的作者,他之前曾經說過海賊王的劇情中不會死人,大家都會活得好好的,然而由於劇情需要,尾田不得已讓幾個角色隕落了,這些角色都是尾田鋪墊了很久的角色,且每一個人都給觀眾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另外這些人物死亡的時候都有明顯的死亡鏡頭,最終隕落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