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作為我國古代極為繁盛的一個朝代,寄託了中國人很大的情懷,史書記載,其他的朝代都因為勢力衰弱而滅亡,唯獨漢朝因為勢力太過於強大而被滅亡,因為即使是滅亡之後分裂出來的三個國家,任然可以將周邊的國家完虐,後世其他朝代都不能與它相提並論。所以每當中國衰弱的時候,人們都會懷念那個時候的偉大。
而蜀漢政權作為劉氏後裔建立的一個國家,相當於一個小的「漢朝」,因此劉皇叔劉備寄託了許多人很深的感情,所以附著劉備的諸葛亮也被人們特別的尊敬。本來在劉備和諸葛亮的治理下,蜀漢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很有可能恢復曾經的天下,但是隨著諸葛亮五丈原身死,這一切都成為了過眼雲煙,飽經戰亂的杜甫想到這裡寫下了: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的詩句,感慨光復大業未來完,最後導致晉朝統一中原,將中國陷入了幾百年倒退的混戰當中,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中國周邊國家的強大,才有了大唐的安史之亂。那麼為什麼諸葛亮會早早的病死呢?他到底是得了什麼病,連精通奇門遁甲的諸葛亮擺出了七星陣都不能挽回自己的生命呢?
實際上諸葛亮病死之前已經有人預測到了諸葛亮之死,這個人就是司馬懿。司馬懿由於多次在於諸葛亮的交鋒當中處於下風,所以在後面與諸葛亮的對峙當中一直採取守勢,甚至拒不出戰,諸葛亮為了激司馬懿出戰,甚至專門給司馬懿送去了女人的衣服,說他畏避刀斧、貪生怕死,連女人都不如。
不過司馬懿卻並不生氣,反而詳細地詢諸葛亮的飲食起居,蜀國來人於是說:「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司馬懿這時候就看出來諸葛亮命不久矣,等蜀國的人一走,他就說:「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在這裡提到了諸葛亮死前的症狀——「食少」,意思就是厭食、吃不下去東西。與此同時,諸葛亮自己其實對自己的病情也很是清楚,在得知吳國出兵攻打魏國無功而返的時候,諸葛亮「長嘆一聲,不覺昏倒於地;眾將急救,半晌方蘇。」他醒來之後說到:「吾心昏亂,舊病復發,恐不能生矣!」可見他早已感染了疾病,自己心中有數。
這裡又看出諸葛亮的病的另一個症狀,那就是經常暈厥。同時,後期諸葛亮還有大量吐血的症狀,在被魏延攪擾了自己布下的七星陣之後,諸葛亮「孔明吐血數口,臥倒床上」,然後諸葛亮就死掉了。結合諸葛亮的這些症狀,我們可以大概的猜測,諸葛亮可能是患上了血吸蟲的疾病。
患了血吸蟲之後的症狀是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到了晚期則會嘔血,這與諸葛亮的症狀非常的相似。而血吸蟲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尤其是容易從水體、水產品當中感染,蜀國地處西南,那裡的人也十分的喜歡吃魚,古時候楚國人還特別喜歡吃生魚片,估計這個習慣在蜀國的荊州一帶也有流傳。
而且諸葛亮曾經還徵南蠻,「五月渡虜,深入無發。」這個時候正是血吸蟲活躍的時候,而外出行軍打仗又不可能頓頓都吃精緻烹飪的食物,有時候要與將士同甘共苦,露宿野營,吃點兒生魚片也在意料之中。也許在這時候,諸葛亮就不醒感染了血吸蟲,最終導致諸葛亮五丈原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