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鋁裝備製造穩步發展 兗礦攀技術制高點

2020-12-06 鐵臂商城

  如今的兗礦集團,已經成為擁有煤炭生產、煤化工、煤電鋁及機電成套裝備製造等三大主導產業的國有特大型企業。

  「從最初單純的煤炭企業,逐步成長為多主業的國際化集團公司,兗礦的每一步都踩得相當踏實。因為,我們擁有值得自豪的自主

技術

研發和創新體制。」6月13日,兗礦集團總工程師黃福昌對《中國工業報》編輯如是說。

  有這樣一組

數據

,僅「十一五」期間,兗礦集團就完成重點科技成果456項,通過鑑定的技術成果153項,達到國際水平111項。獲上級科技進步獎404項次,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66項次,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完成專利申請208項,其中發明申請86項。取得授權專利140項,其中發明專利30項。我國科技進步獎設立以來,該集團共獲得包括一個特等獎、三個一等獎在內的14個國家科技進步獎。

  這些榮譽的獲得,是該集團多年來大力實施「科技強企」戰略,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和機制的結果。用黃福昌的話說:兗礦在技術創新上絕不馬虎! 

 採煤技術世界領先

  2004年,兗礦集團成功收購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獵人谷礦區的澳斯達煤礦。2009年,兗礦集團再次將澳大利亞菲利克斯資源有限公司收入囊中,成就了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最大的一宗收購案。

  雖然外界對於兗礦集團能夠在澳洲實現擴張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兗礦集團副總經理、兗州煤業股份公司總經理李位民卻有自己的見解。

  在他看來,「成功收購澳礦,關鍵是取勝於兗礦自有的核心品牌技術———世界領先的綜採放頂煤開採技術。」6月14日,李位民再次談起此事時依舊掩飾不住心中的興奮之情。他告訴《中國工業報》編輯,澳洲的煤層相對較厚,而該技術特別適用於中厚煤層開採,可將回採率由30%多提高到85%以上,不僅效率高、效益好,而且更加安全。

  去年8月,在達沃斯領袖論壇期間,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會見了兗礦集團總經理王信,並稱讚「綜採放頂煤技術是適用於澳洲最好的採煤技術」。

  陸克文的話並不為過。這一技術曾讓澳大利亞澳思達煤礦起死回生。兗礦入主之前,該礦曾因自燃發火,九易其主,最後被迫關閉。兗礦入主重建後,該礦被新南威爾斯州評為煤礦安全最好礦井。

  上述所說的「綜採放頂煤開採技術」,正是兗礦集團經過多年實踐,創新研發出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領先的採煤技術。該技術獲得199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被廣泛應用於我國多座煤礦,成為兗礦甚至我國煤炭行業具有標誌性的自主核心技術。據黃福昌介紹,該技術及其成套裝備目前仍然繼續保持著國際領先優勢。也正是依靠該項技術的成功研發,兗礦集團成為我國向國外輸出開採技術和國外申請專利最多的企業。

  2000年12月,兗礦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院籤署《綜採放頂煤開採技術在澳大利亞應用的預可行性研究的合作項目協議》;2002年4月雙方又籤署《煤層自燃早期預報和控制技術研究協議》。同時,兗礦自主研發的相關開採設備向德國DBT公司實現技術轉讓,這是我國首次向發達國家輸出先進的採礦技術。除此之外,兗礦共有14項自主核心技術實現了有償轉讓,轉讓收入達3.26億元。

  黃福昌告訴編輯,兗礦的採煤技術通過多年創新和完善,已經形成一個較為獨立和成熟的核心體系。包括與之相關的煤礦防火、防水技術均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是兗礦的標誌,更是兗礦的驕傲。

  如今的兗礦集團,已經成為擁有煤炭生產、煤化工、煤電鋁及機電成套裝備製造等三大主導產業的國有特大型企業。

  「從最初單純的煤炭企業,逐步成長為多主業的國際化集團公司,兗礦的每一步都踩得相當踏實。因為,我們擁有值得自豪的自主

技術

研發和創新體制。」6月13日,兗礦集團總工程師黃福昌對《中國工業報》編輯如是說。

  有這樣一組

數據

,僅「十一五」期間,兗礦集團就完成重點科技成果456項,通過鑑定的技術成果153項,達到國際水平111項。獲上級科技進步獎404項次,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66項次,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完成專利申請208項,其中發明申請86項。取得授權專利140項,其中發明專利30項。我國科技進步獎設立以來,該集團共獲得包括一個特等獎、三個一等獎在內的14個國家科技進步獎。

  這些榮譽的獲得,是該集團多年來大力實施「科技強企」戰略,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和機制的結果。用黃福昌的話說:兗礦在技術創新上絕不馬虎! 

 採煤技術世界領先

  2004年,兗礦集團成功收購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獵人谷礦區的澳斯達煤礦。2009年,兗礦集團再次將澳大利亞菲利克斯資源有限公司收入囊中,成就了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最大的一宗收購案。

  雖然外界對於兗礦集團能夠在澳洲實現擴張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兗礦集團副總經理、兗州煤業股份公司總經理李位民卻有自己的見解。

  在他看來,「成功收購澳礦,關鍵是取勝於兗礦自有的核心品牌技術———世界領先的綜採放頂煤開採技術。」6月14日,李位民再次談起此事時依舊掩飾不住心中的興奮之情。他告訴《中國工業報》編輯,澳洲的煤層相對較厚,而該技術特別適用於中厚煤層開採,可將回採率由30%多提高到85%以上,不僅效率高、效益好,而且更加安全。

  去年8月,在達沃斯領袖論壇期間,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會見了兗礦集團總經理王信,並稱讚「綜採放頂煤技術是適用於澳洲最好的採煤技術」。

  陸克文的話並不為過。這一技術曾讓澳大利亞澳思達煤礦起死回生。兗礦入主之前,該礦曾因自燃發火,九易其主,最後被迫關閉。兗礦入主重建後,該礦被新南威爾斯州評為煤礦安全最好礦井。

  上述所說的「綜採放頂煤開採技術」,正是兗礦集團經過多年實踐,創新研發出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領先的採煤技術。該技術獲得199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被廣泛應用於我國多座煤礦,成為兗礦甚至我國煤炭行業具有標誌性的自主核心技術。據黃福昌介紹,該技術及其成套裝備目前仍然繼續保持著國際領先優勢。也正是依靠該項技術的成功研發,兗礦集團成為我國向國外輸出開採技術和國外申請專利最多的企業。

  2000年12月,兗礦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院籤署《綜採放頂煤開採技術在澳大利亞應用的預可行性研究的合作項目協議》;2002年4月雙方又籤署《煤層自燃早期預報和控制技術研究協議》。同時,兗礦自主研發的相關開採設備向德國DBT公司實現技術轉讓,這是我國首次向發達國家輸出先進的採礦技術。除此之外,兗礦共有14項自主核心技術實現了有償轉讓,轉讓收入達3.26億元。

  黃福昌告訴編輯,兗礦的採煤技術通過多年創新和完善,已經形成一個較為獨立和成熟的核心體系。包括與之相關的煤礦防火、防水技術均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是兗礦的標誌,更是兗礦的驕傲。  

煤化工亮點紛呈

  20世紀末,隨著原魯南化肥廠的加入,兗礦集團開始向煤炭行業的下遊———煤化工產業延伸。通過一系列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兗礦業已成為我國煤化工領域的「新貴」,並在一些技術上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去年,國家科技部命名首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兗礦集團以其在「煤液化及煤化工」技術研發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躋身其中。入選首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共有36個科研院所和企業,均為我國目前在各個科研領域的傑出代表和領軍者,兗礦集團是我國煤炭行業命名的惟一企業。

  近年來,兗礦集團在煤化工領域成功開發出水煤漿氣化技術、低壓羰基醋酸合成技術、粉煤氣化技術、煤炭間接液化技術、低熱值流化床燃燒發電等多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技術。同時,兗礦集團還是世界上惟一同時擁有水煤漿氣化和粉煤氣化技術的企業。

  其中,

新型

水煤漿氣化技術、燃氣發電聯產甲醇技術、煤炭間接液化技術等3項技術被列入國家「863」計劃,1項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兩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7年初,兗礦集團又有4項核心技術被科技部列入「十一五」「863」計劃,分別是10~100萬噸/年級低溫費託合成油技術、煤炭間接液化油電聯產系統優化集成與設計技術、100萬噸煤間接液化及電聯產系統工業試驗與示範和2000噸/日級新型水煤漿氣化技術。

  據黃福昌介紹,兗礦集團自主研發的煤炭間接液化技術極具代表性。2004年,該企業萬噸級低溫費託合成煤制油工業裝置試車成功,生產出合格油品,2005年1月通過國家科技成果鑑定,認定兗礦擁有煤炭間接液化全套技術,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2007年6月,高溫費託合成煤液化中試裝置投料試車並達到設計負荷,為建設大型工業煤制油示範裝置奠定堅實基礎。

  2009年6月10日,由國家6部委倡導成立、由26家龍頭企業、18所一流大學和9家骨幹科研機構組成的「中國四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京成立,兗礦集團還是以煤炭行業的惟一代表身份入主「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業內人士曾這樣評價,兗礦集團在煤化工領域的突破,不僅為該企業的結構調整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在兗礦集團「科技強企」的戰略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科技成果。按照目前該集團科技創新的機制,不難想像,煤化工或許將成為其未來最大的亮點。

  煤電鋁和裝備製造穩步發展

  兗礦深入發展的步伐仍在繼續。

  該集團與澳大利亞龍澳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合資建設的14萬噸電解鋁項目,已於2003年11月實現當年投產、當年盈利。2005年8月,該項目全部配套建成,初步形成煤電鋁產業鏈。2007年,生產鋁錠13.81萬噸,實現

銷售

收入32.9億元,利潤總額8260萬元。目前正在籌建年產14萬噸新型工業鋁型材項目,預計兩年後兗礦煤電鋁產業銷售收入將達到60億元。

  在電解鋁產業中,兗礦集團雖是一支新軍,但其研發和創新能力卻不可小視。短短幾年間,其已經在不停電情況下停開槽技術、異性陰極炭塊電解槽技術、降低無功壓降技術、循環流化床鍋爐脫硫除塵環保技術以及大型鋁型材熔鑄擠壓工藝等方面取得巨大突破,並且實現了炭素製品的系列化。這種技術攻堅的能力和速度給業界留下深刻印象。

  同時,兗礦集團制定了機電成套設備製造發展規劃,設立煤機製造研發中心,著眼於促進產品升級換代,提升機電成套設備製造能力,一舉挺進競爭激烈的裝備製造行業。

  通過努力,該集團的機電成套裝備製造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據介紹,其生產的液壓支架產品已經形成系列化,開發了從綜放開採到一次採全高、從重型到輕型、從厚煤層到薄煤層、從中間架到過渡架等系列液壓支架,已初步掌握了液壓支架設計、製造等多項核心技術。

  另外,兗礦集團生產的礦用電氣產品也已逐步成熟。他們開發了煤礦用高壓配電裝置、低壓饋電開關、交流軟起動器、隔爆移動變電站、礦井提升機數位化控制系統等多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兗礦在以往被專業機械製造企業所掌控的採掘裝備製造領域開闢了一片天地。他們自主研製開發的EBZ132YK和EBZ160型懸臂式掘進機工業應用取得良好效果,正在進行批量生產;940型電牽引

採煤機

研製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兗礦集團何以能夠在「三大支柱產業」均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黃福昌告訴編輯,該集團一直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的競爭力來培育,不斷健全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機制。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創新思路、搭建「三位一體」的科技創新平臺、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研發創新機制。

  或許正是這些機制和理念發揮了作用。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重在投入、貴在堅持。」黃福昌如是說。

相關焦點

  • 鋁空氣電池概念股有哪些_鋁空氣電池概念股一覽
    安徽方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高科技產業為發展方向,重點發展信息、電子、汽車配套、節能環保建材等領域的新材料。企業按照「強頭、壯身、活尾」的發展戰略,穩步發展信息顯示材料和玻璃深加工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 兗礦劉坤:強安全約束條件下,製造行業如何做數位化轉型?|2020全球...
    在首日主題演講上,兗礦集團信息化總工程師劉坤以兗礦自身為例,分享了傳統煤炭企業數位化轉型之路。作為以礦業開採、高端化工、現代物流及工程技術服務為主導產業的兗礦集團,是國內惟一擁有境內外四地上市平臺的煤炭企業。
  • 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製造技術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
    今日,經各單位審核推薦及第三方機構組織專家評審後,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公布《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奇瑞新能源汽車全鋁車身製造技術成功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此次入選再次彰顯了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製造技術實力,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以及汽車行業綠色製造的共同進步。在「新四化」浪潮下,輕量化勢在必行。
  • 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製造技術實力 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
    今日,經各單位審核推薦及第三方機構組織專家評審後,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公布《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奇瑞新能源汽車全鋁車身製造技術成功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此次入選再次彰顯了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製造技術實力,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以及汽車行業綠色製造的共同進步。
  • 統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 兗礦集團按下堅定不移完成全年任務目標...
    2月9日凌晨2點,兗礦接到省衛健委關於兗礦組建醫療隊馳援湖北的緊急通知,5個小時內,9人組成的醫療馳援隊集結完畢,當天出發,馳援湖北武漢。目前,兗礦醫療隊在漢陽國博方艙醫院順利開展工作,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在醫療隊精心的治療和護理下痊癒出院……亮出硬招實招爭當省屬企業「主力軍」「寬肩膀」「鐵肩膀」勇挑重擔。
  • 鋁電解槽非線性焙燒技術及成套裝備取得新突破
    7月28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河南鄭州組織專家召開科技成果評價會,對由鄭州輕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州中實賽爾科技有限公司和重慶天泰鋁業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鋁電解槽非線性焙燒技術及成套裝備」進行科技成果評價。
  • 用自主智慧財產權保障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技術發展
    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我國陸權與海權並重的戰略方針,作出了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和強大國防的戰略部署。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作為中央直屬的特大型軍工企業集團,肩負著為我國建設海洋強國和強大國防提供裝備保障的重要職責。
  • 2019年01月鋁商品情報
    山東濱鎂輕合金裝備有限公司依託中航試金石集團的航天、航空、軍工材料的研發、檢測及生產能力,是國內第一家把航天、航空及軍工特種合金材料應用於裝備製造及精密配件之中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特種合金輕量化商用車、冷鏈物流為主體,著力打造從材料研發→原材料生產→精密配件製造→裝備總裝→裝備銷售、租賃→產品回收→製造成原材料的綠色全生態產業鏈的高新技術企業。
  • 中鋁高端製造公司進入實質性運營
    發展目標「雙千億」願景建設「四個之都」圍繞航空航天、國防軍工、軌交船舶、汽車、裝備、綠色建築、高端包裝、電子等新材料領域,通過產業投資發展、併購重組、整合上市等方式,做強做優做大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做強做優做大中鋁高端製造公司高端材料研究是「十四五」的主攻方向,新材料是高端製造的基礎支撐。中鋁集團是重慶重要戰略合作夥伴,雙方合作基礎堅實、前景廣闊。願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加快做強做優做大中鋁高端製造公司,拓展研發創新、產品開發、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 央企2020年重組整合「三路並進」:裝備製造、化工、海工裝備等專業...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央企2020年重組整合「三路並進」 裝備製造、化工、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提速,研究啟動煉化業務整合 2020年央企兼併重組路線圖「落定」。《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務院國資委獲悉,國資委將細化政策落地,持續推進央企兼併重組步伐,在堅持「市場化」基礎上,2020年央企兼併重組重點將在重複投資、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領域,下一步裝備製造、化工產業、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將提速,還將研究啟動煉化業務整合。
  • 改革開放40年丨科環集團:永攀科技制高點
    打造技術殺手鐧 永攀科技制高點——國電科技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改革發展成就綜述中國電力新聞網 記者 馮義軍 鄧卓昆 通訊員 謝石 陳海濤   始終不忘捍衛碧水藍天的初心,始終保持敏感、有遠見的市場意識,始終堅守更節能、更環保、更領先的專業品牌,科環集團在14年發展歷程中,用智慧與奮鬥描繪出一幅幅絢麗的發展圖景———國內最大的常規燃煤電廠節能環保服務商;領先行業的可再生能源系統服務及設備製造商;在「死亡之海」羅布泊破解世界性煤電難題;我國最先進的煤電泰州電廠EPC總承包;完全自主研發電廠「中國腦」;投運世界首創潮流能發電機組……科環集團始終秉承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共贏發展的宗旨,
  • 「重磅報告」清華大學李言祥教授講解新型材料-泡沫鋁的製造技術
    直到八十年代,泡沫鋁製備工藝迎來了第二次發展熱潮,極大的擴寬了泡沫鋁的應用範圍,並出現一些優秀的泡沫鋁製造公司,如位於德國科隆的Pohltec metalfoam Gmbh公司、加拿大的Cymat Corp.公司、匈牙利的Aluinvent公司和韓國的Foamtech等。
  • 2019-2025年中國高端裝備製造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
    大力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是提升我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是搶佔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對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由製造業大國向強國轉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年,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銷售收入超過8萬億元,在裝備製造業中的佔比提高到15%;**年銷售收入超過了9萬億元,較**年相比有所增長。
  • 原子及近原子尺度製造——製造技術發展趨勢
    唯有把握製造技術的發展規律,引領未來製造技術的發展趨勢,才能在新一輪的全方位大國競爭中贏得先發優勢。為實現高精度就需要納米、乃至原子及近原子尺度的製造與運動控制技術。 科技前沿研究的推進已越來越倚重於多學科交叉發展,並進入了快速變革的時代。ACSM是將能量直接作用於原子,通過構建原子尺度結構實現特定功能與性能,並實現批量生產、滿足所需要求的前沿製造技術,是突破當前科技前沿製造瓶頸的下一代製造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對未來科技發展和高端元器件製造具有重大意義。
  • 原子及近原子尺度製造 ——製造技術發展趨勢
    原子及近原子尺度製造——製造技術發展趨勢房豐洲天津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編者按:原子及近原子尺度製造是國際學術研究的前沿熱點問題,作者在本文中就原子和近原子尺度製造技術的產生、發展現狀及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意義作了詳細闡述,對這一國際前沿技術的科學價值
  • 單機容量百萬千瓦 中國水電裝備進入「無人區」
    在三峽左岸開發階段,三峽集團要求國際設備廠商籤訂技術轉讓合同,國外企業必須與中國企業聯合設計、合作製造,並具體明確中國企業總分包的比例,由三峽集團向企業總分包支付技術轉讓費」,胡偉明介紹,三峽集團提出自己的技術需求,和設備企業聯合組成技術攻關團隊,聯合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實現70萬千瓦裝備國產化。在開發三峽右岸階段,中國設備企業成為獨立承包商,而在過去連承包的資質都沒有。
  • 機器人是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的重要部分
    在我國,在進入新世紀後,機器人產業獲得穩步發展,尤其是在2009年之後,我國機器人市場進入蓬勃發展期,機器人產業逐步從研發走向產業化。2010年,我國政府將高端裝備製造業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培育和發展;今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高端裝備製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智能製造裝備規劃以獨立的子規劃予以體現,可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已被業界和政府有關部門寄予厚望。機器人是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市場需求井噴,產業增長迅速,未來發展前景光明。
  • 瞄準製造業轉型升級 搶佔熱處理技術制高點
    據了解,熱處理技術是機械製造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強化金屬材料,發揮潛在能力的重要工藝措施,是保證和提高機械產品質量和壽命的關鍵技術。隨著製造業的質量升級,熱處理技術的需求進一步擴大。當下熱處理技術已成為決定諸多領域企業生產產品品質保障的關鍵技術。上海頤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楊景峰認為,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於參與其中的企業而言,熱處理是搶佔制高點的技術。
  • 一文了解鋁燃料電池發展現狀
    鋁燃料電池發展趨勢  當前全世界動力電源研發單位與生產企業都把力量投放於燃料電池,而鋁燃料電池的開發又是重中之重,因為鋁燃料電池具有可比擬的諸多優點:鋁的資源豐富,價格合理,鋁燃料電池製造成本約為500元/kWh,是鋰離子電池生產成本4000元/kWh的1/8;用於汽車上,運行成本與燃油汽車的相當或更低一些,鋁燃料電池汽車百公裡約消耗3kg鋁、5L水與電解液,運行成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