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0月16日訊(記者 黃曉)食品生產環節是食品安全鏈條中,系統性風險最高的一環。為切實提高食品生產防範和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能力,青島市場監管局按照國家總局、省局部署要求,開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年行動」,堅持問題導向,創新監管方式,不斷提高生產企業食品安全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
推行「三項制度」 夯實主體責任的制度基礎
食品安全授權制度。為杜絕企業片面追求利潤而忽視質量安全的問題發生,依據《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要求,青島在全市食品生產企業中全面開展質量安全授權制度。企業法人代表以書面形式授權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經驗的高級管理人員擔任食品安全總監,負責企業的原料採購、生產過程質量管理、產品檢驗、產品放行等全過程和自查、培訓等工作,確保企業食品安全問題有專人負責,提高了全市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食品安全,首先是「產」出來的,企業要對自己生產的產品負責。為此,市場監管部門出臺了《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自查監督管理辦法》,明確「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防控、管防結合」的原則,將自查作為企業履行主體責任的重要內容。一方面,規範程序。規定企業自查頻次不低於風險分類分級監管年度檢查頻次,每次都要認真對照13項90條內容,開展自查自糾,並列出「企業自查問題清單」。另一方面,強調真實。明確企業應如實填寫自查報告,在自查過程中發現生產條件或行為不符合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的,應立即整改,企業法人代表對自查報告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2019年,全市食品生產企業自查率達到97.4%,其中乳製品、嬰幼兒輔助食品等高風險食品企業自查率達到100%,有效化風險於萌芽狀態。
食品安全培訓制度。為提高提高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制定了《關於加強生產環節食品安全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目的,以提高食品生產企業管理人員法律法規和業務素質為重點,以提高企業管理人員專業化水平和履職能力為著力點,以解決問題和推動工作為導向。增強實效,根據管理實際需求、崗位需求和個人成長需求,開展針對性精準培訓,著力解決實際問題。建立完善企業食品安全教育培訓體系。引入評價,嚴格培訓考核制度,將參訓率、參訓學時、培訓滿意度等作為考核評估指標,2019年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考核的參考率、合格率均達到100%。
創新「五項措施」 以監管責任倒逼主體責任落實
實施「靶向監管」。實施清單管理,對乳製品、肉製品、嬰幼兒輔助食品、蜂產品、食用植物油、酒類等重點品種開展重點監管,特別對近幾年抽檢不合格、輿情投訴多、監管發現及多發、反彈問題突出的186家食品生產企業納入「企業問題清單」,名單進行動態調整。實施精準監管,制定靶向監管計劃,每季度調度檢查進展情況,對重點企業實施「掛牌督辦」,做到檢查督促一處、鞏固落實一處、規範提升一處。加強頂格處罰,堅持從嚴監管,對違法行為實施最嚴厲的處罰,保持高壓態勢,形成強力威懾。
建立不良行為記分制度。對非行政處罰企業,出臺了《青島市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不良行為記分管理辦法(試行)》,針對部分生產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不到位,整改措施不到位等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採取記分制,分別採取約談、增加監管頻次、加強培訓考試等方式,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基層監管部門的監管水平和責任。
開展監督檢查「購買服務」。引入第三方技術機構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專業性輔助」檢查試點,藉助其專業能力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幫助企業分析問題深層次原因,對潛在風險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指導企業採取有效的糾正措施,完善工藝流程,變更制度文件有效提升了企業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人員專業素質。
加強風險防控工作。開展監測分析,每年發布《青島市食品生產質量監測分析報告》,每季度發布全市食品生產風險信息,對我市食品生產安全狀況進行全面監測,分析影響食品生產環節質量安全的重點品種、指標項目、風險隱患等,突出靶向性,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防控整治措施。開展風險會商,梳理分析共性、規律性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明確突出重點企業、重點區域、重點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快速處置輿情,堅持抓早、抓小,及時召開約談會和風險警示會議,強化風險輿情監測、研判、預警和處置,妥善應對負面輿情。
加強社會共治監督。組建食品安全專家智庫,建立懇談會制度,邀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食品專家、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社會監督員以及市民代表參加懇談會,聽取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拓寬社會監督渠道,搭建民意「直通車」。定期開展公開評價工作,組織到企業全程參與,客觀真實、公平公正的評價企業食品安全狀況,幫助企業查找存在的問題,促進整改,消除隱患,完善防控體系。
完善「四個體系」 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完善認證管理體系。青島市出臺了《關於在全市食品生產企業推廣應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鼓勵企業積極應用先進的食品安全認證管理體系,建立覆蓋產品全過程的食品安全認證管理制度。鼓勵國際化認證,大型食品生產骨幹企業,注重建立從原料採購、生產控制、質量檢驗、包裝貯運到售後服務全方位、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管理認證,多家規模以上企業通過了EMA(食品安全防護計劃)、VACCP(食品安全防欺詐)、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BRC(英國食品安全認證)等認證。重點推動乳製品、肉製品、食用油等高風險大宗食品生產企業,主動率先進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導入、應用和認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規模以上食品生產企業認證率達90.96%。實施標準化認證,編制《青島市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應用和認證指南》,指導企業科學制定體系認證工作計劃,夯實體系認證實施運行的基礎,加快推進實施。鼓勵規模以下企業建立並實施HACCP或ISO22000體系,結合自身狀況和需求,選擇自我聲明或第三方機構認證的確定方式。
完善安全追溯體系。青島市制定了《青島市推進食品追溯體系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突出全面性,全市食品生產企業使用自建平臺、應用省食品安全追溯公共服務平臺和紙質追溯三種形式,約40餘家企業自建追溯系統,1500餘家企業使用省局追溯平臺,共計錄入生產記錄數據50餘萬條,基本實現了食品安全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風險可管控、責任可追究。注重系統性,建立以「原輔料採購管理、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檢驗和產品銷售管理」四個核心環節和若干關鍵控制點為主要內容的食品生產「四環一鏈」追溯信息系統。符合邏輯性,如青島嘉裡建設雷達液位監測系統,實時動態監控儲油罐內的液位和油溫變化,按照「先進先出」原則,縮短油品儲存周期,做到從原料到成品的批次關聯的全程追溯。
完善企業風控體系。青島建立了風險防控和危害分析制度,建立VACCP(食品安全防欺詐)體系,根據物料不同脆弱級別制定控制措施,杜絕物料摻假行為,加強源頭物料風險防控。實施EMA(食品安全防護計劃),建立源頭管理、生產加工、包裝、倉儲物流和終端客戶服務各環節無縫銜接的全過程管理。引入國際先進的FSMA食品安全防護計劃,不斷加大高風險食品安全的防控。企業注重專家作用,邀請高校、科研院所食品安全專家進企業,幫助企業分析食品安全狀況,解決質量管理、風險防控等問題,解疑釋惑,提供諮詢、專業指導,推動全市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和食品安全水平提升。
完善產業創新體系。實施智能化,按照市委市政府「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要求,全市以先進的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理念為依託,引導大型食品生產企業在擴建改建中應用工業網際網路,加入工業卡奧斯平臺,打造高效能、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化智慧工廠,實現設備互聯生產,人機互聯調控,並基於大數據分析優化生產流程,提升企業運營效率,促進高質量發展。推廣品牌化,鼓勵企業大力研發新品種,滿足市場多元需求,積極培育擁有較高市場佔有率、品牌知名度、市場競爭力強的11家「青島金花」食品生產企業。企業注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積極發展海洋食品。推進標準化,企業積極制定質量內控標準,建立從原料進廠、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檢測、產品儲存和成品出廠全過程工作手冊。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的制定,青啤公司一系列團體標準規範了特色啤酒市場秩序,促進啤酒行業整體高質量發展。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強基工程等國家級項目20餘項,承擔地方科研及創新項目80餘項,主持、參與制定海藻生物肥料、褐藻膠等產品國家、行業標準11項。
【來源:青島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