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將在MWC推出驍龍835 VR一體機方案,整合Leap Motion手部追蹤

2021-01-15 雷鋒網

驍龍 820 一體機參考設計

MWC 2017 即將於 2 月 27 日開幕,根據外媒 UploadVR 報導,高通將在 MWC 上推出新的驍龍 835 VR 一體機方案。該方案將配備 2560×1440 AMOLED 屏幕,6DoF 追蹤,眼球追蹤,注視點渲染,以及其它性能提升和省電功能。

而最重大的一項改變,是新方案將整合 Leap Motion 手部追蹤交互,由此解決了移動 VR 長期缺乏好的交互方案的問題。

驍龍 835 VR 開者套件預計將在今年 Q2 在高通開發者網站上線,主要目的是幫助開發者為 835 頭顯優化 app,而使用該方案的頭顯預期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

除了新開發套件和 Leap Motion 合作外,高通還公布了一個頭顯(HMD)加速項目。目的是幫助頭顯廠商降低開發成本並加速產品上市,現在有些廠商在這方面存在問題。項目還會幫助 OEM 和 ODM 廠商對 835 VR 一體機方案進行修改,並加入預先優化好的眼球追蹤(來自 SMI )和 Leap Motion 手勢追蹤技術。

目前雷鋒網已收到中科創達和歌爾聲學兩家公司的 MWC 邀請,預計他們都將在大會期間發布基於驍龍 835 的 VR 一體機方案。兩家公司此前也都推出了基於驍龍 820 的方案,基於 835 的版本將是前者的升級版。

驍龍 835 針對 VR/AR 做了哪些改善?

根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此前的報導,在今年 CES 上發布的驍龍 835 上除了針對自家的 VR 一體機方案,也對 Google 的 Daydream 進行了優化。

由於VR 對3D 畫面、3D 音頻、空間定位以及手勢識別等方面的需求,對SoC 的性能及各個處理元件之間的協作有很高要求。

影響VR 體驗的一個重要參數是延遲(從運動到畫面顯示的時間),在這方面,高通表示 835 的延遲為 15ms,相比之下 820 為18ms。

此外,高通還推出一個名為 Visual Inertial Odometry (VIO,視覺慣性測量)的系統,用以追蹤頭部6-DOF(6 自由度)運動。這個系統使用 Hexagon 682 DSP 來處理攝像頭約 30fps 的視頻流,同時使用始終喚醒(All-Ways Aware)的 DSP 以 800Hz 或1000Hz 的速率捕捉加速度計和陀螺儀的數據。將這些數據相結合,就能得到 6 自由度的位置信息。

高通表示,使用DSP 來實現這項功能,效率幾乎是使用 CPU 進行處理的 4 倍。

高通認為計算機視覺是 VR 和 AR 的重要部分,其通過 SMI 眼球追蹤技術為 VR 加入注視點渲染(foveated rendering)功能,讓用戶視野聚焦的中心畫面渲染得更清晰,同時還能在交互上加入新的方式。

此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瞳距(IPD),而且頭顯戴在頭上時也會挪動,通過計算機視覺可以動態且精確地針對 IPD 進行調整。

高達 180 度視場角的移動版 Leap Motion

此次高通選擇的 Leap Motion 一直是手部交互領域的領先者,PC 和 Mac 版的 Leap Motion 發布於 2013 年,當時售價 80 美元。硬體上這款產品並不複雜,包括兩顆攝像頭和 3 個紅外 LED,重要的是軟體技術。最初 Leap Motion 是為電腦互動設計的,但這種自然交互方式卻在 VR 裡更受歡迎,因為後者沒法用滑鼠和鍵盤進行很好的操作。

Leap Motion 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在去年 2 月推出了專門針對 VR 的軟體更新—— Orion,在追蹤速度和精度上有很大提升。但硬體方面還是原來的產品,沒有更新。所以在去年 12 月 Leap Motion 推出了專門針對移動 VR 優化的硬體版本。

據雷鋒網了解,專門為移動平臺設計的 Leap Motion 傳感器擁有 180×180 度的視場角(FOV),比之前的 140×120 有了很大提升。視場角是 Leap Motion 用戶對產品最大的抱怨之一。更大的視場角可以讓用戶在玩的時候不需要一直把手舉在 Leap Motion 前面,放低一些也可以追蹤到。

此外,官方宣稱新產品的運行速度是舊產品的 10 倍,而功耗卻大大降低。

移動 VR 一體機要爆發了?


目前移動 VR 領域跑在前面的是三星 Gear VR 和谷歌 Daydream,都是插手機的方案,前者自帶的交互方式是頭顯上一塊小的觸摸板,後者則是一個 3DoF 的手柄。相比之下,高通將 Leap Motion 手部追蹤整合進來的做法,能夠為用戶帶來沉浸感更強,更自然的交互,特別整合 6DoF 空間追蹤後,用戶將可以做到類似在 VR 中蹲下來用手摘一朵花這樣的交互,這在 Gear VR 和 Daydream 上是做不到的。

Inside-out 空間定位加上手部追蹤交互是今年移動 VR 發展的一大趨勢,英特爾的 Project Alloy VR/MR 一體機也整合了這兩者;微軟的 HoloLens 也有一定層度的手勢交互,其追蹤技術已經開始授權給 PC 廠商,預計今年將有很多頭顯登場;此外,Oculus 的一體機原型 Santa Cruz 應用的也是 Inside-out 追蹤。

此種方案的好處是適合 VR 一體機的移動性要求,在不增加更多外置配件的情況下實現空間定位和 VR 交互。

隨著這些新技術的加入,加上移動處理器性能的提升,移動 VR 的體驗將逐漸縮小與高端 PC 頭顯的差距。加上更加親民的價格,以及在安裝使用方面更加便利,2017 年或許將是高質量移動 VR 用戶迅速增長的一年。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愛奇藝奇遇VR發布CV頭手6DoF交互技術 同時啟動「哥倫布計劃」
    自2016年進入VR領域,奇遇VR五年時間先後推出了4款產品,並獲得由屹唐長厚基金、清新資本共同投資的數億元B輪融資。愛奇藝智能CEO熊文表示,"面向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自主技術創新力度,並在內容生態方面持續投入,為讓中國VR技術引領下一代計算平臺貢獻自身的力量。"CV頭手6DoF VR交互技術方案——追光人機互動是影響VR產品體驗的關鍵因素。
  • 愛奇藝奇遇VR發布CV頭手6DoF交互技術,下一代新品將對標Quest2
    熊文談到,「面向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自主技術創新力度,並在內容生態方面持續投入,為讓中國VR技術引領下一代計算平臺貢獻自身的力量。」CV頭手6DoF VR交互技術方案——追光人機互動是影響VR產品體驗的關鍵因素。
  • 愛奇藝奇遇VR將發布奇遇3,可對標Oculus Quest2
    而作為首款搭載追光視覺交互技術方案的VR一體機,定位於「發燒級遊戲大作」的奇遇3,也將於第二季度正式發布並開售,劍指Oculus Quest2,挑戰其行業霸主地位。自2016年進入VR領域,奇遇VR五年時間先後推出了4款成熟產品,創造了諸如全球首款4K VR一體機、獨家定製iQUT未來影院、首個5G+8K VR直播等多項第一。
  • 愛奇藝奇遇VR發布CV頭手6DoF交互技術「追光」並啟動哥倫布計劃
    作為首款搭載追光視覺交互技術方案的VR一體機,定位於「發燒級遊戲大作」的奇遇3,也將於第二季度正式發布並開售,劍指Oculus Quest2。  國內首個CV頭手6DoF VR交互技術方案——追光  奇遇VR本次推出的追光CV頭手6DoF交互技術方案,由奇遇VR團隊自主研發,實現了毫米級定位精度、毫秒級初始化速度和毫秒級延遲速度,相較於電磁、超聲波、紅外雷射等傳統技術方案,追光在精度、延時、部署便利性、舒適性、跟蹤FoV以及功耗等多個維度具備綜合優勢。
  • 別再等驍龍835了,樂視Pro3、小米5s、錘子M1這三部驍龍821手機最...
    打開APP 別再等驍龍835了,樂視Pro3、小米5s、錘子M1這三部驍龍821手機最值得入手 發表於 2017-01-16 11:03:25
  • 暴風魔鏡推出VR一體機Matrix,售2499元
    12月20日,正值今冬北京霧霾最重的日子之一,暴風魔鏡在北京舉行「VR Here」發布會,推出了VR一體機產品魔鏡Matrix,售價2499元;同場還推出了新款插手機的Cardboard產品魔鏡S1,售價199元。
  • 小米6跑分多少 搭載驍龍835小米6安兔兔跑分測試
    另外還是一款國內首發高通驍龍835旗艦機型,性能強悍毋庸置疑。那麼小米6跑分多少?相信很多朋友對驍龍835跑分性能非常感興趣,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小米6安兔兔跑分性能測試。小米6跑分多少 搭載驍龍835小米6安兔兔跑分測試小米6搭載了驍龍835處理器,這款晶片基於10nm製造工藝打造,屬於八核心設計,大小核均為Kryo280架構,大核心頻率2.45GHz,小核心頻率1.9GHz,GPU為Adreno 540,相比上代性能提升25%,支持4K屏、UFS 2.1、雙攝以及LPDDR4X四通道內存,整合了Cat.16基帶。
  • 高通驍龍675跑分確認:高於驍龍710魅族Note 9首發!
    今年的手機市場正式拉開了序幕,截止到目前位置大家還是集中在中端手機市場,小米把紅米獨立後發布了全新的紅米Note 7,隨後魅族就曝光了全新的魅族Note 9,相同的是二者都是定位中端旗艦機市場,不同的是魅族Note 9將採用高通的最新處理器驍龍675。
  • 驍龍835對比驍龍865反應速度:兩秒以上的差距太明顯!
    不知道為什麼,自從手機市場中有消息顯示驍龍888處理器的功耗翻車了,然後市場中的輿論開始瘋狂崛起,都在吐槽高通驍龍處理器的優化不好,實用性變差了。不過當市場中的輿論出現之後,這種情況也就很難控制了,直到近期,有網友竟然稱驍龍835處理器都比驍龍888處理器好,這真的令人無法忍受。驍龍835碰瓷驍龍888是不可能的需要了解的是,驍龍888處理器和驍龍835處理器之間的差距很大,想碰瓷的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 高通相信AR-VR的未來是移動端
    高通對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感興趣,但對當前技術還不滿意。該公司正在開發最新的移動處理器和其他技術,希望讓VR和AR可以變得「無拘無束」、並能以更高的解析度顯示圖像、使用更好的顯示器、讓其輕量化和提高節能效果,從而使得我們可以長時間佩戴頭顯。隨著時間的推移,高通希望將所有必要的技術都嵌入到一個更小、更舒適的設備中。
  • 晶片三巨頭PK 高通/聯發科/麒麟誰更強
    在2017年的手機市場中,頂級的處理器其實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截至目前位置的話,也就是高通驍龍835,聯發科Helio X30以及麒麟960三款。華為Mate 9提供了完整的基於Android 7.0版本的Vulkan解決方案,使8核GPU的性能得以充分釋放,釋放多核GPU的真實性能,綜合性能提升40%~400%。麒麟960在剛剛推出的時候,表現是一場搶眼的,原因其實在於它是A73架構的首發,它可以憑藉著架構優勢去在性能方面取得優勢,與一種A72架構或自主架構相比,就是有著代差優勢。
  • 暴風魔鏡發布菲涅爾鏡片VR盒子S1和3K解析度一體機Matrix
    會上,暴風魔鏡分別推出了「3K屏概念一體機Matrix(售價2499元)及手機VR眼鏡S1(售價199)兩款產品。  在介紹設備之前,暴風集團CEO馮鑫首先對於目前VR領域遇冷的說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在當前的資本遇冷大背景下,中國乃至全球的虛擬實境產業均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成為帶動經濟和產業增長的主力軍。馮鑫表示,在VR領域,暴風集團將持續勇於探索、逆風前行。
  • 愛奇藝智能推 VR 新品奇遇 3,性能不輸 Oculus Quest2
    1 月 6 日,愛奇藝旗下獨立運營的科技企業愛奇藝智能推出了新一代 VR 產品 「奇遇 3」,並發布了國內首個 CV(計算機視覺)頭手 6DoF VR 交互方案。同時,愛奇藝智能還宣布開啟一個全球 VR 開發者招募計劃 「哥倫布計劃」,以募集全球開發者,發力遊戲內容。
  • 努比亞「機皇」,驍龍835+6GB+128GB,降價2699!白菜價帶回家!
    努比亞「機皇」,驍龍835+6GB+128GB,降價2699!白菜價帶回家! 努比亞手機性價比很高,只是因為系統不好用,因此遭到很多網友的吐槽,但是在安兔兔性能排行榜中,努比亞手機的性能跑分又很好,這真是奇了怪了!
  • 深度| 巨頭都在追逐的眼球追蹤技術,究竟能帶來什麼?
    當增強現實眼鏡把圖像呈現在人眼之上時,任何需要觸摸的交互都難以實現。依靠眼球追蹤的交互方式成為顯要的需求。除了Google Glass以外,谷歌已經與HTC、聯想合作計劃推出VR一體機,或將具有眼球追蹤功能。
  • 高通XR生態夥伴大會:VR/AR半壁江山疫情後重聚,18個項目斬獲應用...
    一、高通:XR平臺支持設備超30款 覆蓋多個領域作為大會的主辦方,高通全球副總裁侯明娟在開場的講話中提到,這是高通連續兩年舉辦XR創新應用挑戰賽,同時會整合硬體廠商、渠道商、開發者資源,創造出更多XR應用,推動XR產業發展。
  • 谷歌宣布Daydream VR一體機,支持Inside-out位置追蹤 | Google I/O...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曾報導去年穀歌針對移動 VR 發布 Daydream VR 平臺,同時宣布了數家手機合作夥伴,他們將生產能支持該平臺的手機,這次谷歌確認到三星 Galaxy S8/S8 Plus,以及 LG 的下一代旗艦機也將支持 Daydream 平臺。
  • 驍龍888,能不能讓高通「發發發」?
    12月1日,高通通過視頻直播向全球發布了最新一代驍龍8系旗艦手機晶片,不過這款晶片的產品代號實在太過「亮眼」:沒有依照高通的慣例被命名為「驍龍875」,而是變成了相當接地氣的「驍龍888」。不知道多少人在當晚直播發布會上,聽到雷軍在直播裡宣布「小米將發布首款搭載驍龍888晶片的手機」時,產生了一種觀看電視購物的恍惚感。
  • 高通稱PC級VR頭顯便攜性太差:移動VR才是未來
    在全球VR峰會上,高通高級產品總監Hugo Swart發表了演講,稱PC級的VR頭顯在便攜性太差,移動性也不好,高通要做的就是從視覺、聽覺、交互上推動移動VR一體機的發展,而這一部分最大的市場在中國。Hugo Swart認為,目前市場上體驗比較好的PC級VR頭盔在移動性、便捷性上都不太好,這樣無法深入到大眾市場,未來滲透率不會很高,也會有很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