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小女孩2 (2017)qoooa.com
《紅衣小女孩》在2015年掀起了臺灣類型片的風潮,成為10年來最賣座臺灣恐怖片新紀錄。
今年導演程偉豪又再度推出第二部《紅衣小女孩2》
除了前部班底許瑋寧外,又找來有金鐘加持過的楊丞琳、高慧君、龍劭華,黃河也回歸客串。
劇情除了紅衣小女孩這樣的魔神仔以外,又加入了民間信仰的「虎爺」作為擴展故事世界觀與電影格局的關鍵,讓鬼怪恐怖類型電影接了地氣,
也讓未來的《紅衣小女孩》電影宇宙更讓人期待。
在看《紅衣小女孩2》時,我有兩個時刻起了雞皮疙瘩,一是監視器畫面中若隱若現的紅衣小女孩,這是導演程偉豪自《保全員之死》開始便擅長更可以說是籤名正字標記。
另一個就是虎爺現身的段落。
激動的身理反應並非純粹來自於驚嚇,反而混雜了一點點感動、一種在地情懷的熟悉感、甚至是莫名的驕傲。
臺灣的民間信仰雖然有著濃厚的中國樣貌,但因渡海開墾的移民文化所影響,其實另外具有守護鄉裡(宗族)、降妖伏魔這樣帶點鄉野粗獷味道的在地故事,伴隨著坊間悲情怨靈故事和臺灣鬧鬼地名甚至某個陰廟等等。
片中行影至一場廟宇慶典,演員吳念軒飾演乩童起乩的「虎爺吃炮」之際,我沒有任何對於影迷對於電影中迷信橋段排斥的擔憂,因為程偉豪那場戲實在拍得太好,同時保有儀式的寫實力道又拍出了美學上的質感。
乩童起乩不在是電影中搞笑嘲諷的橋段,而是一種臺灣文化力的展示,華語影壇終於有了擺脫80年代殭屍片作法之外的深刻法事情節。
因為這幾顆鏡頭,我整個信服,進入了《紅衣小女孩2》的故事,即使後段虎爺上身的動畫CG有待加強,
或又再次出現《紅衣1》中出現的眾多咕嚕(嬰靈?)都不會讓我感到尷尬出戲。
編劇簡士耕也是真的厲害,《紅衣1》結局雖有著懸念,但我不認為會有著拍續集的打算。
但是利用《紅衣1》的幸福但威脅依舊在的結尾,《紅衣小女孩2》將之翻轉,並揭開了紅衣小女孩的來歷。
許瑋寧同樣飾演的沈怡君的心魔依舊,黃河與劉引商的角色也有後續。
就像《安娜貝爾2:誕生》接回《安娜貝爾》的手法般,劇本不僅在《紅衣2》中前後串連、環環相扣,也延續了《紅衣1》的意念和情感。
或許這個編導組合
真的能發展《紅衣小女孩》電影宇宙,將臺灣的信仰與恐怖傳說都拍出來。
而被戲稱是電影裡「三媽」的三位女演員。
楊丞琳早在《海派甜心》拿下金鐘影后就證明自己的演技實力,但直到去年的兩部劇集《滾石愛情故事》和《荼蘼》其演技才又再度被關注。
在《紅衣小女孩2》挑戰媽媽的角色,除了太稚氣臉龐的原罪外(若沒用抽菸強調大人感會更孩化)
有幾幕戲語調太刻板感受不到情感張力,但戲中看著女兒手機短訊流淚的戲卻又精準到位地打動了我,
那一場的表演的確有到《荼蘼》的精華等級,但卻沒在整部電影維持這樣的水準,跟之前《極光之愛》一樣,只能說好可惜。
依劇情需求,許瑋寧這次的角色的精神狀態是很不穩定的,對白不多的她卻用了肢體動作讓自己的表演達到一個層次。
在廢棄醫院中撫肚吃蟲的背影、側影又美又恐怖,被鬼附身的踮腳尖、歪頭縮身就算有化妝輔助,但詭異至極的眼神與說話表情實在太恐怖、角色心境變化也拿捏到位,堪稱生涯演技顛峰,相信這也會是跟著這位臺灣鬼後一輩子的經典影音橋段。
而飾演另一個母親,一個迷信、瘋狂、害怕自己女兒被魔神仔抓走女兒的媽媽,高慧君採用了相當內化的表演方式,雖然神經兮兮但卻又冷靜,瘋狂的部分則交給了屋裡的美術製作來佐飾表達。
就單一角色來看,確實令人信服的。
但是三位女演員再加上另外兩位角色吳念軒、龍劭華,彼此之間各自有所差異的表演方法,相對於《紅衣1》演員的一致性,是退步的。
當然,以上應算是以金馬標準的吹毛求疵。
從類型觀之,《紅衣小女孩2》音效依舊優秀,一些過於華麗的配樂套用在神祉降臨橋段上也意外地契合。
在影像明暗的調配技術上,導演程偉豪或許玩不起像溫子仁團隊那樣的高超技法層次,但故事說得好,外加在地元素,才會是這電影恐怖元素的源頭,《紅衣小女孩2 》並未捨本逐末。
比起在影院當時被光影聲效驚嚇的餘悸,能夠在看完片後躡手躡腳跟著我們走出影院並縈繞在觀眾腦海裡的紅衣小女孩,
讓人開始害怕自己是否有執念會被紅衣鎖定帶走的慌惶心情,以及許瑋寧讓人揮之不去的詭邪歪頭笑聲才是本片真正可以嚇你一輩子的地方。
紅衣小女孩
喜歡小怖點個讚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