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樓市關注
真相大白!持有13340億房產炒房團浮出水面,他們才是樓市"攪局者"
對於中國數億普通家庭來說,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產,才算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安身立命,就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願望,想要實現起來卻異常艱難。自從房地產市場進入商品化以後,房價幾乎沒有停止過上漲的步伐,當然,有一部分原因歸結為城鎮化推進帶來的結果,但是這僅僅只是一方面原因而已,除了老百姓自住需求買房以外,還有大量的炒房團體存在,這裡面還分別有個體炒房客、地方炒房團、企業炒房等。
相較於普通購房者,開發商更加喜歡炒房客的光顧,畢竟這個群體財大氣粗,買起房子來不眨眼,普通人買房最多1-2套,而這個群體買房直接就是一層、更誇張的直接買一棟。開發商把房子打包賣給他們,既可以節省賣房周期還能快速回籠資金,但炒房客囤積大量房源以後,就人為以時間換差價,惡意哄抬房價。
這種炒房行為無疑會遭受到普通購房者的憤恨,但是由於炒房的利益空間確實足夠吸引人,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有錢人加入到炒房隊伍之中,導致這個群體在不斷的擴展壯大,留下來最痛苦的一部分就是有需求卻完全買不起房的人,只能無奈的看著自己打拼的城市裡一棟棟有人買,沒人住的空置房矗立在眼前。
住房資源分配不均帶來的矛盾逐漸激化,國家方面同樣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最近幾年,國家對樓市展開密集性的調控舉措,而且一年比一年嚴格,2017年總計出臺調控措施超過250次,2018年超過400次,2019年更是高達600餘次,很多人都以為在持續3年的打壓之下,2020年樓市環境應該會有所鬆綁,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場"黑天鵝事件"突然襲擊,致使今年的樓市直接墮入谷底。
樓市在火熱時期人們都在盲目搶購買房,沒有多少人願意關注樓市背後的亂象,如今樓市跌入冰點,各種樓市弊病開始逐漸暴露。過去什麼"房叔"、"房嫂"、"房祖宗"都不再讓人瞠目結舌,因為在這些個體炒房客的背後,還有更加龐大的炒房團體,如今真相已經大白!持有13340億房產炒房團浮出水面,人們這才明白原來他們才是樓市"攪者局"。
Wind和有關財經數據調查顯示,我國房產投資巨頭不是個體、不是團體,而是以企業為主的炒房群體,其中包含中小企業、上市企業、國有企業。2007年,A股上市企業持有房產市值達到9962億元;到2008年,這個數字已經突破萬億元大關,直接達到12190億元,到2019年第三季度尾期時,直接高達13340億元,截止到目前,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1826家A股上市企業持有投資性房產,如此可見對樓市、對房價的影響有多不利,這也能間接說明為何我國樓市能扮演股市角色,成為一個投資性市場。
近半企業大肆投資炒房,其帶來的結果可想而知是多麼的惡劣。1.樓市淪為"蓄金池",房價被不斷抬升;2.企業發展資金被分流,不專注於主營業務;3.企業都通過房地產來撈錢,不再重視實體產業的發展與創新;4.扭曲社會價值觀,促使全民都痴迷於炒房致富,導致國民經濟"脫實向虛"。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企業家都唯利是從,其實還有一批有擔當、有大局觀、敢說真話的企業家在引導著主流價值思想,比如人們所熟知的有慈善企業家曹德旺,他堅決表示自己從一而終都只會發展實體產業,不會觸碰房地產,也絕不會投資炒房。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認為"金錢至上的社會價值觀是沒有前途的,我們偉大的民族從來都是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奮鬥才得以生生不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