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假陽春":房產中介人為炒作 個案被無限放大

2020-12-06 網易新聞

(原標題:樓市「假陽春」:房產中介炒作,個案被無限放大)

春節過後,經過一番休整的房產經紀人開啟了猛烈的宣傳攻勢,藉助一些數據、利好政策在朋友圈唱多樓市,有意營造出房地產市場回暖的氛圍。同時,一些開發商也開始上調關注度較高的項目售價。

但實際上,儘管1月、2月的房價跌幅有所減緩,趨穩跡象顯現,但官方及機構公布的數據都不能證實樓市開始大幅回暖。分析人士也認為,所謂的火爆行情實際上只出現在部分城市的部分區域,只是在房企和房產經紀人的炒作下,個案被無限放大。

房企和房產中介集體「唱多」

2月22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月份70城的房價數據。數據顯示,受春節因素影響,1月樓市表現平穩。業內人士認為,一二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開始全面下行,表明持續了45個月的房價上漲周期結束,樓市拐點已經出現。

央視解讀1月份70城房價數據的節目截圖 來源:網絡

沒想到的是,上述數據卻讓房產經紀人開啟了「自嗨」模式。廈門貝殼新房一位葉姓置業顧問24日在朋友圈轉發央視財經關於解讀70城房價數據的一期節目視頻時稱:「說好的降價呢?(1月)一線城市同比上漲3.3%,二線城市同比上漲11.6%,三線城市同比上漲11%。」

在千裡之外的合肥,德佑地產的鄭姓置業顧問也轉發了這段視頻。鄭州某樓盤的置業顧問在發布視頻的同時,還稱「家裡有礦,請繼續觀望」。與此同時,中新經緯客戶端還發現,廈門、合肥、鄭州的房產經紀人並不認識,卻都不約而同地轉發了關於1月樓市上漲的視頻,並以此作為樓市回暖、價格將上漲的依據。

一位置業顧問在朋友圈稱:「壓制了3年的房價,現在已經快壓不住了!房價永遠是波段式上漲,任何的調控都是為下一波的上漲積蓄力量!現在就是買房的最佳時機!」。

與此同時,一些房地產開放商也動作頻頻。近日,某房企在其北京豪宅項目大幅提價的通知中稱,新品開盤在即,開盤單價18萬元/平方米,接下來將對部分已開盤的房源提價15%。

人為炒作、樓市微調造成「假陽春」

杭州一小區 中新經緯 薛宇飛 攝


根據以往的經驗,在春節過後的一段時間裡,樓市可能出現「小陽春」現象,成交量、成交套數與帶看量等數據會有一定上升。但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從成交量等數據看,今年1-2月並沒有出現「小陽春」,「市場躁動,不排除有房企和中介煽風點火甚至造謠的可能。」

針對上述提到的某房企在北京的豪宅項目將要漲價的消息,媒體報導稱,北京市住建委網站上並無該項目領取新預售許可證的信息,該房企也只是透露,後續會有升級版的新品推出。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從過去的歷史看,春節後房地產行業一般都有一波市場炒作,由於春節期間市場成交冰封,3月份必然會積蓄大量購房者。從現在看,炒作已經對市場產生影響。

不過,在房地產經紀人轉發的火爆項目中,也有一些是真實的。比如多家媒體證實,動輒幾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緊鄰華潤春筍總部大廈高端商務公寓華潤瑞府,確實較為搶手,8000萬元的公寓一開售就「秒光」。不過,謝逸楓認為,單個項目的火爆,並不能代表整體市場。

謝逸楓稱,的確有一些城市的部分區域和項目,1-2月出現了比較好的行情,但這是個案與局部現象。有些項目是因為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蓄客,在開盤後集中釋放,才出現了成交量猛增的假象。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宏偉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說:「據我了解,一些城市的限價樓盤由於具有價格優勢,開盤後會受到熱捧,而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樓盤銷售情況並不樂觀。整個行業的未來預期不好,恆大剛剛宣布住宅打九折出售,碧桂園也在進行人員優化,龍頭房企尚且如此,中小房企更加艱難,市場沒有出現『小陽春』。」

諸葛找房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8周(2月18日-2月24日)百城二手住宅掛牌均價為14810元/平方米,環比上周下跌0.01%。分城市等級來看,監測二線城市二手住宅掛牌均價微漲,一線城市及三四線城市小幅下跌。分區域來看,東部城市二手住宅掛牌均價上漲,其他區域均價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克而瑞研究中心稱,從全國20個典型城市2月的項目去化率表現看,多數城市的去化率依舊保持了下行趨勢,而諸如南京、武漢等城市節後的短暫回升,也極有可能是因前期供應疲軟所致。

此外,自2018年年底山東菏澤取消限售以來,多地政策都有微調,加上信貸政策鬆動,這些都會對購房人的預期產生影響。張大偉稱,之前,調控政策不斷加碼,房企想炒作也沒用,但現在寬鬆政策不斷,房企就是抓住了這一時機加大了宣傳攻勢。

2019年市場行情將如何走?

寫字樓 中新經緯 高曉瑛 攝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當前全國約有20個城市不同程度地放鬆了樓市調控,「因地制宜、分類調控」的特點更為突出,這成為開年以來樓市「回暖」背後的重要推手。不過,調控政策試探性放鬆雖然帶來部分城市市場短期升溫、部分項目熱銷,但難改市場總體向下調整的大趨勢。

2018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1654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49973億元,兩者均創下歷史新高。張大偉認為,2019年的市場行情難與2018年匹敵,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都將負增長。

不過,從1-2月的房價變化來看,市場趨穩態勢還將繼續。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近日發布的《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顯示,1月全國房價總體趨穩,環比跌幅較上月顯著收窄,下跌城市個數較快減少。監測顯示,1月份,142個樣本城市房價平均環比下跌0.17%,環比跌幅比上月收窄0.51個百分點。

諸葛找房研究中心也認為,2019年第8周(2月18日-2月24日)百城二手住宅掛牌均價雖然還在下跌,但近乎持平,市場穩定態勢明顯。

張大偉對中新經緯客戶端稱,3月份市場會繼續回暖,一二線城市房價或止跌、跌幅減緩跡象,但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這波行情能持續多久,關鍵看信貸政策的寬鬆程度,最典型的就是「認房又認貸」的標準是否會變化,這一政策不變,市場就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反之,將出現明顯反彈。

謝逸楓判斷,部分一二線城市在3月份會出現「小陽春」,三四線城市則要等到二季度乃至三季度才有可能回暖。

張宏偉則較為悲觀。他分析稱,3月的樓市成交量可能會有小幅上升,但價格不會上漲,到今年三季度末之前,市場都不會出現明顯好轉。一二線城市或許會在三季度末企穩,而三四線城市則要等到明年上半年。

本文來源:中新經緯 責任編輯:史建磊_NBJ11331

相關焦點

  • 麥田房產榮獲福州樓市「2017消費者值得信任房產中介品牌」
    近日,《福州日報》2017福州樓市3·15消費調查暨2017消費者值得信任品牌榜單發布,福州麥田房產榮獲「2017消費者值得信任房產中介品牌」稱號。  2017年3月起,結合3·15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重點,《福州日報》民生報導組重點關注本土房地產市場(包括一手房、二手房),並派出記者團實地調研,多維度收集福州房地產企業品牌的真實數據。
  • 房產中介被「淘汰」?國家自然部一份文件給出答案,此城市已整改
    「深圳二手房成交量下降了一半,房產中介行業要出現波動了嗎?」確實這個好像有點像「重磅炸彈」一般,在深圳市進行7.15樓市新政策之後,能夠在深圳購買房產的人數驟降,這樣就造成了購買力下降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深圳二手房市場的購買力下降,自然成交量也會下降了,其實一直以來,購買二手房都是通過中介來完成的。
  • 梅花網|MICE一周熱點觀察:上海7房產中介造樓市謠言被刑拘
    此外,這次新版的入會申請指南增加了三項要求,明顯是來源於8月24日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這也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對網貸暫行管理辦法的落實。 二、房地產行業 (MICE高級研究員陳佳虹點評) 圖片來自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上海7房產中介造樓市謠言被刑拘|
  • 丹廈房產福州總店關門 部分二手房中介轉型再出發
    在海潤萬通房產、蝸牛房產、愛樓房產和中易房產相繼倒下後,業內又傳出消息,運營8年的丹廈房產總店已於近日關門歇業。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樓市「黃金十年」的過去,福州的二手房市場進入下半場,去年開始的福州二手房中介企業深度調整,在短期內還不會結束。
  • 樓市風向180℃大逆轉?2條新規下,2021年起,房價或超乎你想像
    就在2019年初樓市還走出了「小陽春」行情,當時筆者身邊很多人都說房價上漲的行情再一次啟動了,那個時間段不少人投資客和剛需都著急忙慌地買了房子。炒房客是為了抄底掙錢,剛需是擔心房價上漲後就買不起了。但是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央行開始嚴查違規資金流入樓市、收緊資金監管政策,直接導致了大部分房企資金鍊緊張,「小陽春」也很快被澆滅。
  • 樓市「魔幻重啟」,這波操作真的很賽博朋克!
    經歷了一個月的市場低迷,樓市經歷了「魔幻重啟」,樓市將重回「小陽春」時代了麼?有人說,2月的樓市有多慘澹,3月的市場就有多火熱。3月開始,地產行業「覺醒」,在土拍、房產兩端市場都迅速迸發出來。接連出現的"搶房潮「,都顯示了樓市的火爆。
  • 《安家》這種懸浮劇,寫不出真實的房產中介
    《安家》以房產中介為主角,但真實的房產中介和劇中人物、情節相去甚遠,實在讓人忍不住想吐槽。在日常生活中,房產中介幾乎隨處可見,但很多人對中介並不了解,還以為中介的工作就是打電話聯繫客戶、帶客戶看房。正因為如此,大家才對《安家》有幾分期許,希望在裡面看到中介不為人知的一面。那麼,在歷經「四個月調研」之後,《安家》的編劇六六是否真的給我們展示出了房產中介最真實的狀態呢?
  • 魔幻的深圳樓市:一邊哀嘆失業 一邊討論房價大漲
    李女士在寶安翻身片區有一個80多平的房子準備出售,年前有客戶出價515萬,但她想到以往春節後樓市一般有一個「小陽春」,因此沒有籤約。誰知春節期間新冠疫情大爆發,她想著房價肯定會下跌,短期內會不好賣了,做好了長持的準備。但意外的是,全面復工還未開始,已經接到多輪中介電話,說客戶挺有意向的,能不能抽空去籤一下合同。她也沒上心,一直拖著。到上周,中介詢問她,目前她的報價550萬確定嗎?
  • 瀝青生產商國創高新頻繁跨界:賣油失利後變身房產中介
    作為一家主業為改性瀝青的公司,在賣油失敗後,國創高新又將目標瞄準了房地產中介業務。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行業監管趨嚴和資本寒冬的大背景下,房地產中介的日子也不好過,所以國創高新此次跨界能否成功,似乎還是個未知數。  擬38億元收購深圳雲房 布局地產中介業務  自2016年7月份就開始停牌的國創高新終於在新年迎來新動向。
  • 持續引領行業新標準,房產中介北京我愛我家升級十五大服務承諾
    近日,房產中介北京我愛我家再次升級服務標準,推出了15項安心服務承諾。售前服務更安心升級服務1:真房源,假一賠百凡在職經紀人在房產中介我愛我家官網、APP中發布的房源均為真房源,假一賠償100元。升級服務2:不吃差價,差價賠十房產中介我愛我家是行業內最早倡導不吃差價的企業之一,如發現有成交經紀人存在賺取房屋差價的事實,北京房產中介我愛我家將向受損方十倍返還差價部分。
  • 2月樓市「有點難」:60城不再賣房,10城零成交,500多億不翼而飛
    隨後,乘著「300萬人口以下城市放開落戶」的東風,多個城市放鬆購房門檻,更有不少中小城市買房送補貼,重啟棚改貨幣化,一時之間,樓市裡充斥著樂觀情緒。好景不長,到了1月下旬,房地產風雲突變。售樓部關了,中介不開門了,所有人都閉門不出了,返鄉置業大潮悄無聲息的消失了,原本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
  • 樓市躁動考驗深圳:買房先交「喝茶費」 二手房掛牌價跳漲
    需要打擊炒作、增加供應多措並舉共同發力。炒風再起,引來監管整治近期,深圳樓市不消停。先有「喝茶費」傳聞,再有「經營貸」入市消息,期間二手房掛牌價更是出現跳漲,一波接一波的「逆勢」行情顯示,炒作「風雲再起」。面對樓市躁動,監管部門已出手打擊違規行為。
  • 獨家專訪王祥:看好南京樓市,有錢就要買房
    撰文:張婷,南京樓市微信平臺首席編輯、無錫樓市動態微信平臺主編 採訪對象:王祥,南京王祥房產創始人 編者按 王祥,南京王祥房產創始人
  • 中國國際電視臺訪問麥田房產
    4月16日,擁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國際電視臺(英文簡稱CGTN),來到北京麥田房產門店進行專題採訪。作為一座充滿發展活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北京的房地產市場早已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此次CGTN對北京麥田的採訪,向全世界觀眾介紹了北京房產經紀市場的真實情況。
  • 拉尼娜悄悄到貨,樓市也在悄悄出貨……
    據保守統計,截止目前鄭州安置房建築數量高達65萬套,這些安置房未來入市交易,雖然並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但將極大的平抑房價暴漲風險,也會對衝樓市中未來的貨幣化安置帶來的資金增量。  所以,現在政府重提貨幣化安置,是新型城鎮化的必要舉措,利好樓市但也別放大影響。  朋友圈傳出放鬆限購?
  • 2020年深圳樓市八項政策回顧,事關2021年買房!
    一直以來,深圳樓市都是關注的焦點。 2020年的深圳樓市,更是魔幻般的存在,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永不改變的話題! 在715、731兩大調控政策嚴控下,不少人失去購買住宅資格。潤璽一期「代持」風險四伏,「眾籌買房」被嚴厲禁止。
  • 用心服務,用愛經營:麥田房產解析中介服務特性
    我們每天都要享受諸多服務,完成大大小小多筆交易,在這其中,房產買賣應該是面額的一筆,沒有任何一件商品能像房產一樣影響人們的生活舒適度。這也是許多人頻頻在中介公司奔走、接收來自房產顧問的信息、諮詢置業專家建議的原因,都是為了放心置業、舒心入住。  那麼,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置業服務,為什麼要花費幾萬、幾十萬的佣金通過中介公司買房?而中介企業又能提供給消費者什麼便利?
  • 樓市釋放3信號,經濟學家預言再次驗證?
    樓市釋放3信號,經濟學家預言再次驗證?在過去20年時間裡,有看多樓市的,也有看空樓市的。事實上是房價「漲多跌少」,整體上都是上漲的,換句話說,在不同地方買房,只是漲多漲少問題,很少有聽說買房虧錢的。樓市的這個時代,被稱為「閉眼」買房時代。未來還會如此嗎?這是不少人關心的問題。
  • 這是一個失真的樓市
    鳳凰網房產10天前,我們平臺就報導過未來科技城的東原印未來成交價疑似下降,123㎡,480萬成交,單價只要38873元/㎡,與市場盛傳的5萬+差之甚遠(看上期文章的點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