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是非負數且a+b≤2求x^2+2ax+b=0有實根的概率?實則求幾何概型

2021-01-11 玉w頭說教育

原題

原題:已知非實數a,b滿足a+b≤2,則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b=0有實根的概率?

圖一

那這道題如何解決呢?我們要明白這道題考我們的是什麼?

這道題給出了a,b的範圍,實際上就是求滿足一元二次方程有實數根時的a和b重新組合成的範圍佔原來a和b範圍的比值——考的是一個幾何概型的題。

幾何概型

幾何概型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所有可能發生的事件概率均相等;二是所有的事件有無窮多個。

所以對於求幾何概型的概率時都是用可能發生的事件的長度或者面積或者體積去比上所有事件的長度或者面積或者體積。

所以在計算幾何概型的題時,分為兩步:第一步,找到所有可能事件的長度或者面積或者體積;第二步,找到可能發生事件的長度或者面積或者體積。

第一步,找到所有事件的面積

因為題中已經明確地給出了非實數a,b滿足a+b≤2,我們就可以將給出的已知轉化成不等式組求出該取值區域,即所有事件的面積。

由已知得出:a≥0,b≥0,a+b≤2,畫出圖形。

圖二

如圖二,陰影區就是我們要找的所有事件反生的區域,即面積為S=1/2 ×2×2=2。

第二步,找到可能反生事件的面積

①先找到一元二次方程有實數根時,a和b的關係。

因為一元二次方程x^2+2ax+b=0有實數根,所以判別式△≥0,即4a^2-4b≥0,整理得到b≤a^2。

②畫出可能事件的反生的區域。

圖三

如圖三,呈現格子的區域OAC為事件可能反生的區域。那這個區域的面積如何求解呢?

由曲線圍成的區域一般用定積分來求解

圖三中的要求的面積OAC可以分成兩個面積:面積OAB和面積ABC。

面積ABC時一個直角三角形,該面積直接使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求解即可,關鍵在於如何求解面積OAB。

對於由曲線圍成的區域一般都是用定積分的方法來求解面積,即求a^2在區間(0,1)上定積分,a^2得不定積分是a^3/3,將區間代入得到1/3。

所以OAC的面積S=1/3+1/2 ×1×1=5/6。

所以一元二次方程x^2+2ax+b=0有實根的概率=5/6/2=5/12。

總結

這道題主要考察的是幾何概型的知識點以及求幾何概型面積時碰見由曲線圍成的面積時解決的方法,同時也通過做圖形來輔助解題,擴展思路,所以在作圖的過程中,要找到圖像所過的定點,為解決問題提供了已知,減少難度。

無法用公式的形式求定積分時怎麼辦?——藉助幾何意義求定積分

詳細講解「用定積分的方法來求幾何概型的題」

高中:四面體體積最大時求外接球半徑?關鍵找球心,它們什麼關係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匯總以及拓展

高中:過正三稜錐底邊上的點作球截面求最小面積,啥時截面最小?

相關焦點

  • 再談函數f(x)=ax+b/x(a>0,b>0)
    學習均值不等式的時候肯定離不開對函數f(x)=ax+b/x(a>0,b>0)的介紹,其實在必修一初學函數的時候,該函數就已經出現了
  • 詳細講解「用定積分的方法來求幾何概型的題」
    圖一這道題可以將a,b看成是x,y的話,則這道題就轉化成了x∈(0,2),y∈(0,2),求xy<1的概率,用圖形表示出來就是求出兩個面積的比值,即求幾何槪型。幾何槪型知識點的回顧幾何槪型中隨機實驗所有可能的結果是無限的,並且每個可能的結果發生的概率是相同的,所以幾何槪型的概率不能用某一固定的事件個數來表示,而是要用長度、面積以及體積的大小來表示。即幾何槪型的概率=某一事件的長度或者面積或者體積比上所有符合事件結果可能性的長度或者面積或者體積。該題分析
  • 【高分方法】函數值域的求法
    ∴函數的值域為2 點評: 把函數關係化為二次方程F(x,y)=0,由於方程有實數解,故其判別式為非負數,可求得函數的值域。常適應於形如y=(ax2+bx+c)/(dx2+ex+f)及y=ax+b±√(cx2+dx+e)的函數。
  • x^2-y^2/a=1以實軸為直徑的半圓交漸近線於M求a?這些重點別忘記
    性質:標準方程為x^2/a^2-y^2/b^2=1(a>0,b>0)——該焦點在x軸上;標準方程為y^2/a^2-x^2/b^2=1(a>0,b>0)——該焦點在y軸上。注意:不是所有的雙曲線方程都是標準方程!所有標準的雙曲線方程都是中心對稱圖形也是軸對稱圖形。雙曲線的實軸長=2a,虛軸長=2b,焦距為2c。雙曲線的準線方程為x=±a^2/c。
  • 例題詳解,如何利用圖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析:因為一元二次方程ax*2+bx十c=0的根為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根據已知條件可知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1;關於x的方程ax*2+bx+c=0的一個根是x1=1.3,可知拋物線與x軸的一個交點坐標為(1.3,0),這個交點離對稱軸的距離為1.3-(-1)=
  • 初中數學 二次函數y=ax+bx+c(a≠0)中係數a,b,c的幾何意義 - 周...
    (2)a,b共同確定拋物線的對稱軸x=﹣b/2a(3)c確定拋物線與y軸的交點(0,c)是在x軸的上方、下方或原點.(4)b-4ac的符號確定拋物線與x軸的位置關係。(5)若△=b-4ac>0,設拋物線與x軸的兩個交點為A(x,0),B(x,0),則①A,B的中點(x+x/2,0)為拋物線的對稱軸與x軸的交點(﹣b/2a,0),即x+x/2=﹣b/2a②A,B間的距離為: |AB|=|x+x|=√b﹣4ac/|
  • 解析二分法求方程f(x)=0在區間「a,b」內近似值的解題步驟
    取[a,b]的中點x=1/2 (a+b),將區間一分為二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時會給出近似值與精確值的差的絕對值的範圍,即給出精確度的大小;在使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時還要找到這個方程的解存在的區間,因為並不是所有的題都給出區間;找到該方程的區間後,求出這個區間的中點,將區間分為兩個區間,方程的解只能在這個區間中的一個區間上,這樣就縮小了區間的範圍
  • 「每日一題」如何求形如∫(ax^4+b)(cx^2+d)dx的不定積分
    本文主要介紹形如∫(ax^4+b)(cx^2+d)dx的不定積分通式求法及舉例應用。二、應用舉例1.當a=b=c=d=1,b=3時:2.當a=c=1,b=d=2時:3.當a=c=2,b=d=1時:4.當a=1,b=2,c=3,d=4時:5.當a=
  • x^2/3+y^2/2+z^2/2=1,求x+y+z的取值範圍
    主要內容:通過柯西不等式、換元法及構造多元函數法,介紹x+y+z在滿足給定條件x^2/3+y^2/2+z^2/2=1下的取值範圍。主要公式:1.柯西不等式:(a^2+b^2)(c^2+d^2)≥(ac+bd)^2.
  • 三個步驟,助你抓住高中數學「二分法求方程根近似值」問題的本質
    對於區間[a, b]上連續不斷且f(a)·f(b)<0的函數y=f(x),通過不斷地把函數f(x)的零點所在的區間一分為二,使區間的兩個端點逐步逼近零點,進而得到零點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bisection,如圖)。 有關基本問題包括:題設直接要求求解函數零點或方程式的根的近似值;或者反過來,已知函數零點或方程式的根的近似值(如範圍),求解有關參數的值。
  • 向量m=(c-a,sinB),n=(b-a,sinA+sinC)求sinA?四個常用重要知識點
    原題原題:△ABC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向量m=(c-a,sinB),n=(b-a,sinA+sinC),且m∥n。⑴求C⑵若√6c+3b=3a,求sinA。第一個方面的知識點第一個方面的知識點:兩個向量a和b平行,則有向量a=λb,其中a和b都是向量,λ是實數。如果給出向量a和向量b的坐標分別為(x1,y1)和(x2,y2),且兩個向量平行,則x1y2-x2y1=0;如果給出向量a和向量b的坐標分別為(x1,y1)和(x2,y2),且兩個向量垂直,則x1x2+y1y2=0。
  • 分別用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2-6x+9=(5-2x)^2
    2-6x+9=(5-2x)^2普通學生思路:公式法:先把方程化成一般式:x^2-6x+9=(5-2x)^2x^2-6x+9=25-2×5×2x+4x^2x^2-6x+9=25-20x+4x^2-3x^2+14x-16=0 (移項,合併同類項)寫出a,b,c的值:a=-3,b=14,c=-16求出△=b^2-4ac的值並判斷:△=b^2-4ac=14^2-4×(-3
  • 利用面積法求點的坐標(七年級)
    過C作CB⊥x軸於點B,AC交y軸於點F.(1)求三角形ABC的面積及點F的坐標.(2)若過B作BD//AC交y軸於D,且AE、DE分別平分∠CAB,∠ODB,如圖,求∠AED的度數.(1)分析:由非負數的和為0,則每個非負數均為0可得到關於a,b的方程組,解出a,b的值,從而求出三角形BCA的面積,利用面積相等法可求出點F的坐標。
  • 你知道「(a+b)平方=a方+2ab+b方」,以及「勾股定理」的原理嗎?
    分別是:( a+b ) x( a+b )然後,挨個相乘再相加就有了如下等式:(a+b)方=a方+2ab+b方我們下面再開始講這個等式是怎麼來的,原理是什麼,也可以理解為簡單的證明。然後,我們依次求出這四部分圖形的面積,非常簡單,分別為a平方、b平方、ab、ab,示意圖如下所示:最後,再將這四個部分加起來,是不是就有了a平方+2ab+b平方了呢?
  • 九年級數學必考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與韋達定理探究
    一元二次方程常見考點:①定義②解法③根的判別式④根與係數的關係⑤應用題例1:如果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有兩個實數根,且其中一個根為另一個根的2倍,那麼稱這樣的方程為「倍根方程」.例如,一元二次方程x﹣6x+8=0的兩個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