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航天局公布嫦娥四號多項原創性成果

2020-09-09 中工網

2020-09-08 20:37:22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9月8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2019年1月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以來在月背巡視區月表淺層結構、月面中子和中性原子環境探測等方面取得的多項原創性成果。

今天,國家航天局還宣布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吳偉仁星」。吳偉仁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背面工作了21個月晝,兩器狀態良好,後續還將進行更為精細的科學探測工作。

編輯:高爽

相關焦點

  • 上遊早上好丨國家航天局公布嫦娥四號多項原創性成果
    熱點新聞:教育部明確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範圍;國家航天局公布嫦娥四號多項原創性成果;中國民用航空局:8月底,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超過1.3萬班,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公安部9月4日發10大A級通緝令,截至9月7日
  • 嫦娥四號多項原創性成果公布 為後續月球探測奠定基礎
    昨天(8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四號自著陸月球背面以來獲得的多項原創性成果,這些科學成果將為研究月球的形成以及我國後續月球探測規劃的制定奠定基礎。自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以來,共獲得超過3TB科學數據。經過嫦娥四號核心科學家團隊的分析挖掘,對於嫦娥四號著陸區的地質結構等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 嫦娥四號多項原創性成果公布 將為後續月球探測奠定基礎
    昨天(8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四號自著陸月球背面以來獲得的多項原創性成果,這些科學成果將為研究月球的形成以及我國後續月球探測規劃的制定奠定基礎。自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以來,共獲得超過3TB科學數據。
  • 「嫦娥四號」自著陸月球背面以來獲得多項原創性成果
    昨天(8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四號」自著陸月球背面以來獲得的多項原創性成果,這些科學成果將為研究月球的形成以及我國後續月球探測規劃的制定奠定基礎。自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以來,共獲得超過3TB科學數據。
  • 「嫦娥四號」自著陸月球背面以來獲得的多項原創性成果
    2020-09-09 08:32:49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昨天(8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四號」自著陸月球背面以來獲得的多項原創性成果,這些科學成果將為研究月球的形成以及我國後續月球探測規劃的制定奠定基礎。
  • 嫦娥四號取得多項原創性成果
    近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自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以來,共獲得超過3TB科學數據,取得多項原創性成果,為研究月球的形成以及我國後續月球探測規劃的制定奠定了堅實基礎。根據嫦娥四號科學數據,科學家團隊揭示了月球背面特別是南極艾特肯盆地複雜的撞擊歷史,為月壤的形成與演化模型提供關鍵證據;首次揭開了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的神秘面紗,極大地提高了人類對月球撞擊和火山活動歷史的理解;為開展太陽風與月表微觀相互作用研究提供重要支撐,促進對月表輻射風險的認知;推進了太陽低頻射電特徵和月表低頻射電環境研究。
  • CNSA公布嫦娥四號獲得的成果,印度或於明年探月
    嫦娥四號著陸器自古以來,我國對太空都一直充滿著遐想,一直都想著能夠登陸宇宙探索外太空的奧秘。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腳步逐漸邁向太空,雖然說我國在航空航天這一領域中發展較晚,但是經過我國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們已經能夠成功將月球探測器發射至月球背面,近日,我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關於嫦娥四號探測器的一些信息
  • 歷經21個月晝,嫦娥四號傳回大量關鍵數據,獲得多項原創性成果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自從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以來,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創造了多個航天記錄。歷經21個月晝的累計,嫦娥四號先後傳回大量關鍵數據,經過地面控制中心人員的努力,獲得多項原創性成果。
  •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背面工作了21個月晝
    今天(9月8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2019年1月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以來在月背巡視區月表淺層結構、月面中子和中性原子環境探測等方面取得的多項原創性成果。今天,國家航天局還宣布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吳偉仁星」。吳偉仁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 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工作21個月晝 國家航天局公布多項原創性...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已經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在月球表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520米左右。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我們的玉兔號已經對我們著陸區的附近都已經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勘探。
  • 航天專家首次披露嫦娥四號600天科學成果細節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群玉兔二號月球車上全景相機拍攝的嫦娥四號著陸區360°全景圖像國家航天局供圖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林維):近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取得諸多科學成果。
  • 國家航天局公布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展示照片
    經過科研團隊的數據接收和處理,12月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這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展現在月球表面,同時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月表動態展示。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的國旗採用噴塗方式不同,嫦娥五號攜帶的國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幟,重量僅12克,需要在1秒鐘內完成展示動作。
  • 嫦娥四號完成第22月晝工作 最新科學成果揭示月球內部物質結構 (1/...
    嫦娥四號完成第22月晝工作 最新科學成果揭示月球內部物質結構 (1/3) "← →"翻頁
  • 嫦娥四號迎第24月晝
    來源標題:嫦娥四號迎第24月晝 月球背面,「玉兔二號」月球車和嫦娥四號著陸器分別於11月9日10時17分和10日3時12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
  • 國家航天局證實:NASA兩次拍到「嫦娥」
    國家航天局網站2月15日消息,1月30日和3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根據中方此前提供的信息,兩次飛掠嫦娥四號著陸區域並對著陸器和巡視器進行成像,獲得了有價值的觀測圖像(見圖一、圖二),其中第二次成像可清晰分辨位於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
  • 嫦娥五號「回家」,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將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規划走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 「嫦娥四號」的落月之旅
    圖為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圖為嫦娥四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圖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 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來了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隨著計劃今年年底嫦娥五號工程實施,我國將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期任務,未來中國探月工程還有哪些規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今天介紹,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已經在規劃中。
  • 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
    中國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中新社北京7月29日電 (郭超凱)中國國家航天局7月29日發布通知,該局正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中國探月工程自2004年啟動以來,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創新成果。
  • 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
    中國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中新社北京7月29日電 (郭超凱)中國國家航天局7月29日發布通知,該局正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中國探月工程自2004年啟動以來,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創新成果。當前,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嫦娥七號任務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小行星探測任務擬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