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度高溫不融化,中國防熱新材料獲突破,總師直言:領先美國
隨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的日漸成熟,我國也開始探索載人登月計劃了,而在載人登月計劃中,有一個難題就是,飛船從月球返回地球進入大氣層時,飛船速度將會高達每秒11公裡,而在這種速度下,飛船與大氣劇烈摩擦可產生近3000攝氏度的高溫,如此高的溫度,對飛船的防熱材料要求也非常高。
-
新型載人飛船大獲成功,彎道超車玩得很溜,關鍵領域獲得重大突破
日前,關於我們的新型航天載人飛船試驗已經結束,大獲成功。在試驗結束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接受央視記者的採訪時自豪地表示:不要老覺得跟別人學,要做就是做自己。可以這麼說,我們防熱材料的設計應該已經超過了美國。這句話聽起來十分提氣,新飛船總師的發話,與殲20總師一樣霸氣,在關鍵的材料學領域,我們已經彎道超車,超過了美國。
-
再次領先美國!中國研發迎來重大突破,日本願花3000億購入
此次我國再次領先美國。我國研發部門再次實現技術突破,日本更是願意為這項技術花費3000億。這是怎麼回事呢?核廢料處理問題核廢料就是指在加工燃料、反應堆時一些沒有用途的廢料,這些肥料具有強烈的放射性,對人類和生物都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這種材料更不能通過物理和化學等方面進行處理。所以現在核廢料的處理問題就成為了全球科學界最大的難題。
-
再次拒絕美國的申請!中國航天總師正面回應:美國技術未達中國標準
近日我一則消息顯示,對於美國提出的關於參與我國空間站的申請,我們已經拒絕,中國航天總師給出的理由是:美國的技術未達到標準,說白了就是美國人的技術我們已經看不上。當前的現狀是,世界上共有27個國家對我國提出空間站的進駐資格申請,而目前我國已經批准了18個申請國家的進駐中國空間站資格,美國在申請國家之列,但其申請再此被駁回。針對這一情況,有輿論認為,中國的這一舉動是對當年「中國申請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的報復。
-
八千度高溫燒不壞!新飛船核心材料領跑全球,兩大工程將會師月球
例如,神舟載人飛船可以抵禦最高溫度達20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燒蝕,達到了過去那一時期的全球領先水平。隨著軌道距離的增加再入返回速度也會越來越大,對應的燒蝕溫度也就越高,除此之外太空飛行器尺寸越大研製難度也就越高,例如,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大底直徑達到了4.5米,比神舟載人飛船返回艙大底直徑多出了整整兩米。
-
頂尖女專家婉拒美國,堅持回國攻克世界難題,讓中國技術領先世界
引言我國從來都不缺乏像錢學森老先生的愛國人士,想當年他在美國的萬般阻擾之下,毅然決然的離開了美國,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他存在的價值對我國來說是不可估量的。如今我國又出現一位頂尖女專家,不斷婉拒美國的請求,堅持回國後攻克了世界性難題,讓中國技術再次領先了全世界!
-
突破極限,中國高溫超導研究領跑世界
正是帶著這樣的夢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超導研究團隊在這一領域裡已經堅守了20餘年。突破超導研究的禁區超導,是指某些材料在溫度降低到某一臨界溫度,或超導轉變溫度以下時,電阻突然消失的現象。在超導研究的歷史上,已經有10人獲得了5次諾貝爾獎,其科學重要性不言而喻。1911年,荷蘭科學家發現水銀在極低溫條件下的超導性,開闢了科學研究的新領域。
-
研究院總師講述新中國載人航天的第一次
其中,來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戚發軔院士、張柏楠總師、楊宏總師為大家介紹了中國載人航天取得舉世矚目成績的背後故事。飛船不僅要經受零下100多度的嚴寒,還要在返回時耐受大氣摩擦產生的2000多度的炙烤,飛船外殼不能有絲毫的縫隙。下落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要在預定高度分秒不差地展開巨傘拉住正在向流星一樣砸向地面的重達三噸的返回艙。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巨傘,只能由紡織廠特殊加工,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破損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個縫紉女工一年只能做出一副。
-
54度!高溫炙烤美國西部
N新華 中新 據外媒報導,美國西部多地近日遭遇極端高溫酷熱天氣,鳳凰城、拉斯維加斯等多個城市最高氣溫超過45攝氏度。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谷」的最高氣溫飆升至華氏130度(約54攝氏度)。美國加州死谷是全球最熱的區域之一。1913年7月10日,死谷氣溫達到57攝氏度,創下歷史紀錄。這一溫度也是地球表面最高氣溫紀錄。
-
突破極限,中國高溫超導研究領跑世界 把「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是帶著這樣的夢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超導研究團隊在這一領域裡已經堅守了20餘年。 突破超導研究的禁區 超導,是指某些材料在溫度降低到某一臨界溫度,或超導轉變溫度以下時,電阻突然消失的現象。在超導研究的歷史上,已經有10人獲得了5次諾貝爾獎,其科學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中國又一項頂尖科技領先全球,美科學家直言:發展速度太快了
國內的科學技術水平一直都是無數國人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之前我國在很多領域都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雖然沒有太大的落後,但是也沒有明顯的優勢。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國內開始大力發展各種核心技術,也終於取得了一些了不起的突破!
-
洲際飛彈末端突防速度,美國26馬赫,俄羅斯22馬赫,中國是多少?
眾所周知,洲際飛彈是一個國家戰略核力量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眾多武器裝備中,「門檻」最高的武器之一,如果按照洲際飛彈8000公裡的射程標準來算,目前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五個國家能達到次標準,而印度烈火飛彈也在努力之中。
-
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
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自科技力量足夠強大後,各個國家著重發展航天技術,試圖在這一領域有質的飛躍,經過幾十年的沉澱,人類的航天史拉開完美的序幕。第1次事故於1986年1月28日發生,當時美國的挑戰者號升空後沒多久,便發生一場慘烈的爆炸,震驚了世人。第2場事故最為嚴重,在2003年2月1日,美國又發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失利了。由於太空中遍布高溫,1500攝氏度的溫度直衝衝湧入太空梭,帶來非常可怕的災難。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
-
美國突破51℃高溫,地球真要變「火球」了?
在今年南北兩極都創下了高溫記錄,南極氣溫達到20攝氏度,北極圈更是出現了38度高溫。上周美國的氣溫也出現了嚴峻變化,溫度更是突破了51攝氏度。氣溫持續上升這個氣溫的出現對於全人類來說是一個警鐘,51度高溫出現的地區在美國的國家公園,其他的地區也都打破了40度高溫,氣溫的高度還是在持續上升的,科學家對於這樣的情況感到憂心忡忡,如果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當前的氣溫並不是最終的溫度,如果環境形勢未能得到改善,在未來人類將會面臨更高的氣溫。
-
專家觀點 | 新材料及其在航天的應用——航天防熱材料
以目前國內外都在積極開展的高超聲速(Hypersonic)飛行器研製計劃為例,無論是從科學與技術角度,還是從工程製造發展角度,防熱材料和熱防護系統都是實現高超聲速飛行的關鍵技術之一。根據經典高超聲速高溫氣體動力學教科書和美國國家研究會議對美國空軍高超聲速規劃的評估報告,一般將大於5倍聲速的速度稱為高超聲速。
-
拒絕美國加入的中國空間站,最新消息曝光:總師披露具體發射日期!
拒絕美國加入的中國空間站,最新消息曝光:總師披露具體發射日期!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著一則關於中國空間站的消息,稱中國空間站將美國項目拒之門外,因其技術達不到中國的標準。國人對此非常興奮,同時對於我國空間站的發射時間也充滿了期待。在2020年即將結束,2021年馬上開始的當口,中國空間站傳來了好消息。
-
殲20總師楊偉回答讓人放心,中國這次或領先
在爭奪制空權的問題上,美國最有發言權的就是對各種先進戰機的爭奪。美國作為世界公認的唯一超級大國,在新型武器裝備的研製和開發方面也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特別是戰機製造,幾乎成為各國戰機製造的風向標,其技術在世界範圍內領先數十年。
-
美國夏日溫度飆升過55度,中國八月竟飄雪
在2020年的2月份巴西科考團隊,在北極以及南極分別測量了溫度,發現原來在2月份,溫度竟然就達到了20.75℃,這是南極有史以來首次突破20度氣溫的情況。因此冰川加速融化對於人類來說是十分危險的。同時所謂冰火兩重天,竟然也真實地上演了。
-
太陽溫度達上千度,帕克探測器依靠什麼力量,才沒有輕易融化?
太陽溫度達上千度,帕克探測器依靠什麼力量,才沒有輕易融化?太陽每天東升西落,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它源源不斷提供光和熱,使地球上的生物充滿生機,在自然界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換而言之,太陽的一舉一動與地球息息相關。
-
中國在高溫超導體領域發力,繼續領跑全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濤教授表示:「下一個可以用來劃分時代的材料,可能就是室溫超導體。如果發現室溫超導體,我們出門就可以坐上懸浮的超導車,手機、筆記本電腦充一次電,就能用上好幾個月。」正是帶著這樣的夢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超導研究團隊在這個領域裡堅守了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