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中國節·重陽登壽嶽」打卡體驗活動在南嶽衡山萬壽廣場的舉行。
「重陽登壽嶽」旅遊線路上的「孝心石」讓眾多遊客駐足合影打卡。
紅網時刻衡陽10月8日訊(通訊員 文蘭 記者 梁麗芳)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在10月7日重陽節,由南嶽區人民政府主辦、南嶽區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承辦「祥和中國節·重陽登壽嶽」打卡體驗活動在南嶽衡山萬壽廣場舉行,現場發布原創歌曲《祝你壽比南山》、「重陽登壽嶽」旅遊線路,訴說家國情懷,祈福健康長壽,讓廣大市民和遊客體驗了一個不一樣的重陽節。
金秋裡的南嶽衡山萬壽廣場,喜慶而祥和,從全國各地趕來的遊客和多名南嶽高壽老人在此重溫重陽習俗,盡情表達感恩父母養育和教誨、祝願老人健康長壽的心情。
「那張樸實的笑臉,溫暖我心房,帶我穿越風雨,使我懂得堅強……」當南嶽原創歌曲《祝你壽比南山》響起時,現場一片感動。整首歌,既表達了對長者的美好祝願,也表達了對家國的無限情懷,更表達了對祖國的滿滿祝福。
南嶽原創歌曲《祝你壽比南山》。
「有國才有家,正是國家的繁榮昌盛,才讓我們千千萬萬個小家幸福、安定。」江西遊客張女士激動地說。
活動現場,南嶽景區還特別發布了「重陽登壽嶽」旅遊線路:從南嶽萬壽廣場——南嶽山麓經「半山亭」,到達南天門——祖師殿(壽比南山石)——上封寺(孝心石)。該線路將「壽」文化和「孝」恰到好處地結合起來,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遊客一路上,既可以欣賞南嶽衡山的秀美風光,又可以感受名山古剎厚重的人文歷史,做到觀景、感懷兩不誤。
「重陽登壽嶽」旅遊線路,多個景點成為眾多遊客重陽打卡地。
記者在現場看到,有許多遊客和南嶽高壽老人及其子女沿著「重陽登壽嶽」旅遊線路,開啟重陽打卡之旅:他們從萬壽廣場登臨萬壽大鼎,感受南嶽獨特的「壽」文化,俯瞰南嶽城區全景。然後乘坐遊覽車抵達南天門,打卡壽比南山石,插一支茱萸,登高遠眺,感受「五嶽獨秀」美景;從壽比南山石繼續往上,達南嶽最早的古剎之一「上封寺」,打卡孝心石,一家人合影留念,分享「壽桃」,感受天倫之樂,享受幸福時光。「在南嶽衡山,沒想到把傳統的重陽節過得這麼「滿滿的儀式感」!」陪父母來南嶽登高的長沙遊客徐女士高興地說。
南嶽衡山當地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滿目蒼山翠竹,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極高,非常有益身心健康,是養老居家的好去處。自漢代起,南嶽即有「壽嶽」之稱。漢之《星經》載:南嶽衡山對應星度28宿之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之壽命,故南嶽又稱「壽嶽」。自宋徽宗在南嶽金簡峰留下「壽嶽」石刻後,「壽嶽」之名更著稱於世。康熙四十七年《御製重修南嶽廟碑記》第一句便是:「南嶽為天南巨鎮,上應北鬥玉衡,變名壽嶽」。雍正十年上諭「南嶽為皇上主壽之山」。唐代詩仙李白詩云:「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南極老人星」即壽星。一代文豪金庸先生遊覽南嶽衡山時,也寫下「天下南嶽秀,到此人增壽」的詩句。可見,幾千年來,南嶽衡山均被炎黃子孫視為「長壽、昌榮」的象徵。
據南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重陽節陪父母到南嶽衡山登高這樣一種陪伴,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記憶和情懷,讓陪伴和關心成為為人子女的一種自覺,讓社會尊老、敬老、愛老蔚然成風。
來源:紅網
作者:文蘭 梁麗芳
編輯:李覃梁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0/08/6089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