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扶貧是高校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單單學生我們就有2萬多名,再加上1900多名的教職員工,可以說消費群體很大,我們必須要發揮好自身優勢,以消費助扶貧,堅定貧困戶從我想脫貧到我要脫貧的決心和信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讓貧困戶穩定脫貧。」運城學院派駐扶貧幹部、掛職擔任山西平陸縣黨委副書記的何青山說。
運城學院隸屬省高校駐國貧平陸縣部官鄉西祁村、東祁村的定點扶貧幫扶單位。近年來該校結合幫扶村的實際貧困情況,通過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以及健康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有效措施,在基礎條件改善和教育、人才、智力、科技、信息等方面精準發力,使兩村的集體經濟、貧困戶經濟收入、村容村貌和老百姓的精神面貌都發生了顯著變化。
「以購代消,讓幫扶幹部主動購買幫扶對象的農副產品」。平陸縣掛職幹部黨委副書記何青山說,「扶貧不是給貧困戶送錢送物,我們要扶持壯大他們的扶貧產業,這樣才能讓他們從根子上擺脫貧困、富裕起來。」何青山表示,「讓校、農合作搭建產銷對接平臺,為農產品找銷路跑市場。再發揮自身優勢讓學校食堂的食材供應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優先購置貧困戶的農副產品。」
2018年年底,由於受到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豬肉的行情特別差。運城學院黨委書記姚紀歡在一次進戶走訪過程中了解到貧困戶毛陽管家養的豬賣不出去,回去後立即協調後勤處聯繫學校食堂進行對接,並與駐村幫扶工作隊共同到東祁村實地察看貧困戶生豬飼養、長勢健康等情況。研究制定幫扶方案,最後以每斤高於市場價0.2元的價格與貧困戶籤訂供銷合同。共購買生豬33頭,為貧困戶帶來4萬多元的收益。
對此毛陽管心懷感激,「我這豬娃餵的可都是精壯飼料,沒有任何違規添加劑,都長到了300來斤就是沒人要,當時可把我愁壞了。還要感謝運城學院,要不是他們幫忙我就損失慘啦」。
蘋果和桃是東、西祁村的主導產業,由於當地農民粗放式管理再加上不能很好地銜接市場,經常會出現桃果滯銷的問題。何青山說,「特色主導產業方面優勢不明顯,是貧困村貧困的主要原因,我們通過農民夜校,生命科學系博士下鄉培訓,確保村民生產的農產品品質一流,安全放心,同時鼓勵幫扶幹部主動購買自己幫扶對象的農副產品,積極為幫扶對象的農產品代言,購買他們的農產品,通過微信朋友圈、同事群,電商等多種途徑向外傳播推介貧困戶農產品,搭建營銷平臺,最後讓貧困戶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
「去年,幫扶工作隊買了我家6000多斤蘋果和桃,收入了1萬多塊錢,家裡添置了一臺小手扶割草機,我老倆口還花費了1000多塊錢安了一口烤瓷牙,又花了1500塊錢把耕地重新平整了一下。」貧困戶吳科彥高興地說。
運城學院音樂系教師王豔萍是貧困戶姚長江的幫扶責任人,2018年,當她了解到姚長江家產的蘋果滯銷後,就每天都會通過電商平臺、微信朋友圈、同事群發布蘋果出售消息,並鼓勵朋友和同事轉發動員社會各界購買貧困戶的蘋果。僅她去年後半年,就出售近7000斤蘋果,為貧困戶增加收入13000元左右。
「聯繫院系的工會組織,讓他們來動員教職工主動購買來自貧困山區的農副產品。也是我們消費扶貧的一種做法」何青山說。2018年,運城學院向平陸縣杜馬鄉認購了15000斤蘋果。價值4.4萬餘元。「這批蘋果下來後,我們積極聯繫院系的工會組織,讓他們來動員教職工主動購買蘋果,同時講清購買這批蘋果的價值和意義。以此為鑑,讓全校師生人人關心扶貧、人人支持扶貧、人人參與扶貧。」
如何把控消費扶貧產品的食用安全性?平陸智策果品種植服務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薛志康說,「我們桃果的品質是沒有問題的。目前我們種的桃果在上市前都要經過農殘檢測,縣裡面還委派專業老師對檢測員做了專業培訓,並制定了相關的銷毀上報監督機制,以確保銷售的每一批農產品安全放心。」
消費扶貧,日前已納入國家脫貧攻堅政策體系。運城學院根據山西省出臺《關於開展消費扶貧促進精準脫貧若干措施》圍繞消費扶貧行動,以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為支持對象,以購買貧困群眾農副土特產品和服務為主要手段,積極搭建對接平臺,切實解決幫扶貧困村增產不增收、產品銷路窄、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帶動當地產業的發展,使村民走上致富路。
「我們院校始終根植於國辦出臺的《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其中各級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大專院校、城市醫療及養老服務機構等要帶頭參與消費扶貧,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貧困地區產品等。」運城學院黨委書記姚紀歡說,「新政策的實施,將有效地拓寬貧困山區農產品的銷路,市場有了保證,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優質農產品的滯銷問題,更能激發貧困地區群眾的內生動力,讓他們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近年來運城學院累計投入80萬元,先後為兩村修建桃果交易大棚,硬化拓寬田間道路,建設黨員活動室、農村文化科技夜校、農家書屋、電子閱覽室和愛心扶貧超市等,為消費扶貧更好的起到了輔助作用」。
(經濟日報 記者:劉存瑞 梁婧 責編:渠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