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水溫十年上升0.68℃ 海參鮑魚日漸難養

2020-12-08 水產養殖網

黃海水溫十年上升0.68℃ 海參鮑魚日漸難養

2009-12-15 19:4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齊魯晚報        瀏覽量: 4387 次 我要評論

海平面上升示意圖&nbsp製圖&nbsp盛文靜

&nbsp

海水水溫上升示意圖&nbsp製圖&nbsp盛文靜

&nbsp

13日,在青島銀海大世界,經國家測繪局批准,由專家精確移植位於青島觀象山的水準原點站信息數據建設的中國水準零點景區。

&nbsp

  記者&nbsp楊寧&nbsp盛文靜&nbsp攝&nbsp
  
  童話之都哥本哈根,近日在進行著決定全世界命運的殘酷博弈。這個地球各個領域最有權力、最富有、最有話語權的人會集於此,將帶著全世界「生存還是毀滅」這樣的疑問在全球氣候問題上繼續討價還價。&nbsp
&nbsp
  哥本哈根離我們很遠,遠得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只是一個地理概念。但在東部沿海,由於全球氣候變化的波及,海平面和海水溫度上升對於我們這個3000多公里海岸線大省的危害和潛在威脅卻日益清晰可見,本報駐青島、煙臺、威海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力圖在艱深的數據和不易察覺的現象中為讀者發掘一面自省的鏡子,電影2012或許只是個符號,但全球變暖卻與我們休戚相關。&nbsp

  海水「體溫」愈來愈高&nbsp

  十年時間裡,青島沿海養殖的海參和鮑魚死亡率逐年增高,大量的水母、海星也「入侵」了青島近海,有海洋水產專業的專家指出,氣候變暖全球海水升溫是導致這些現象的主因。而20多年來,威海近海冬季表層水溫最低值上升了2℃。專家指出,這種緩慢上升的溫度將引起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漸變。&nbsp

  鮑魚「難養」&nbsp

  14日,記者採訪了多位水產養殖戶,他們多表示,因為水溫升高的緣故,水產養殖已經越來越難做了。曹女士在青島膠南靈山島做海參、鮑魚養殖已經有10個年頭了,談起氣候變暖對養殖業的影響,曹女士一肚子的苦水。她告訴記者,2000年初,她在青島靈山島包下了100多畝的灘涂,搞起了海參、鮑魚的養殖。剛開始,她採取了籠養的方式,效益不錯。可幾年過後,曹女士發現,海參、鮑魚的死亡率越來越高,她轉而改成了放養,希望以改變養殖方式的方法,改善持續增加的養殖減產率。可海參鮑魚的死亡率並沒有因為改變養殖方式而減少,看著自己養殖的海參、鮑魚死亡率越來越高,曹女士心疼不已。「海參的死亡率最高的時候,超過了一半,想想都覺得心疼。」曹女士說。&nbsp

  曹女士介紹,由於北方的海參、鮑魚都是冷水飼養,水溫一旦上升,海參會出現夏眠的狀態,溫度如果持續增高,就會導致死亡,鮑魚的情況也是一樣。「我們養的是北方鮑,跟南方鮑不同,南方的鮑魚溫度再高也能長,但北方溫度一高,鮑魚準死。」曹女士說。另一位在嶗山王哥莊養鮑魚的於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境況與曹女士相同,並向記者介紹了他在養殖中出現的困境,比起5年之前,他養殖的鮑魚也存在著死亡率持續升高的問題,鮑魚在26℃以下才可以正常生長。「現在青島近海的水溫越來越高,鮑魚也是越來越難養了。」於先生說。&nbsp

  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的李顯森研究員介紹,近幾年,青島附近海域的水溫的確升高了,而北方生長的海參與鮑魚是偏冷水性的,水溫的上升是影響其生長的主要因素,當然,除了水溫升高以外,還受其他很多因素的影響。&nbsp

  水母「搗亂」&nbsp

  2009年7月7日,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遭到了水母的「襲擊」,該廠的海水泵房取水口湧進了大量的水母,嚴重堵塞海水循泵的過濾網,發電機組循環水系統隨時有停工的可能。30多名工人全天候不間斷地清理水母,兩天來已經清理了兩萬斤。這只是水母、海星「侵犯」青島近海的一個例子,近些年,青島的遊泳愛好者被水母蜇傷的情況頻繁發生,在海灘上撿到漂亮的海星的機率,也是越來越高。&nbsp

  中國海洋大學漁業專家陳達剛教授指出,水母和海星同時出現在青島近海有幾種原因,一是亂捕濫撈,造成魚類減少,因此水母,海星的餌料相對豐富起來,有利於它們大量繁殖;其次是一些未經處理的汙水進入海洋,給懸浮植物提供營養,從而增加了水母、海星的餌料。最後,也是尤為重要的一點,全球氣候變暖,造成海水溫度上升,加速了這種生物的爆發,但目前卻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nbsp

  策劃人:原慧謙&nbsp王世新&nbsp

  數據+觀點&nbsp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的江文勝副院長在查閱了相關文獻後告訴記者,從1976年至2000年這25年當中,黃海的溫度以每年0.068攝氏度的上升速度,在不停增加著。&nbsp

  ■據《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預測,未來50年-80年,氣候變暖將使中國平均氣溫升高2℃-3℃。中國是全球變暖特徵最顯著的國家之一,近百年的增溫幅度已達0.5℃-0.8℃,略高於全球平均。&nbsp

  ■青島驗潮站在1898年即已設立,驗潮時間長,資料最多,因而最後採用青島驗潮站多年的驗潮資料推算出了平均海平面。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的張總向記者透露,近期,水準原點提高了2釐米。&nbsp

  ■中國海洋大學極地海洋過程與全球海洋變化重點實驗室主任趙進平教授告訴記者,目前,青島附近海域的海平面平均每年的上升在2至4毫米之間,上升速度並不算快,暫時也不會對市民的生活造成任何影響,由於青島地質的特殊性,海平面上升並不會對島城市民造成較大的影響,但隨著海平面的不斷升高,可能會導致地下水由淡水轉為鹹水,造成資源衰退,也會加劇風暴潮等災難的發生。&nbsp

  ■作為中國第一位考察過南北極的科學家,中國海洋大學極地海洋過程與全球海洋變化重點實驗室主任趙進平教授告訴記者,山東是中國海岸線較長的省份,生活在青島、日照、煙臺等沿海城市的居民,暫不會感受到海平面上升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由於青島、日照等地都屬於巖石地質,而每個城市也為預防水位上升,架設了防波堤。趙教授指出,山東沿海城市的防洪設計,是完全可以應對每年3毫米上升速度的海平面的。&nbsp

  ■但現在全球氣候變暖,如不加以治理,任由海平面不斷升高,不僅會影響地下水的正常使用,還將危及黃河三角洲的安全。黃河三角洲的灘涂屬於較為平緩的溼灘,經過長時間的海水衝刷,極容易出現土地流失的情況,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nbsp

  海平面水位緩慢抬升&nbsp

  來自國家海洋局的《2008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煙臺附近海域海平面正在以平均每年3毫米左右的速度抬升著,未來30年將會升高68毫米—120毫米。&nbsp

  填沙防「蝕」&nbsp

  「第一海水浴場每年都需要添&nbsp沙來防止海洋侵蝕。」煙臺市第一海水浴場管理處張磊說,由於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海岸侵蝕越來越嚴重,他們在今年共添沙600方。&nbsp

  13日,記者來到煙臺市海拔最低的第一海水浴場,卻在平整的海岸上看到一大堆堆起來的沙子。正在為遊客拍照的攤販袁女士說,這並不是遊客堆起來的,而是第一海水浴場管理處從別處拉來的,但她並不清楚有什麼用。&nbsp

  對此,記者找到了第一海水浴場管理處當班班長張磊。張磊告訴記者,他們用這些沙子填補海灘,因為海平面上升造成海洋對陸地的侵蝕越來越嚴重,他們每年都要買許多沙子。據了解,煙臺市第一海水浴場在2009年共添沙600方。&nbsp

  據《2008年中國海平面公報》稱,近30年來,煙臺海域海平面平均每年上漲3毫米左右。預計未來30年,渤海海平面將比2008年高68毫米-120毫米。&nbsp

  據魯東大學海岸研究所王慶教授介紹,海平面上升對海岸影響非常大,將會造成海岸侵蝕加劇和沿海低洼地區被淹沒。煙臺市海岸侵蝕現象十分嚴重,「萊州海侵」是全國面積最大、影響最深的海岸侵蝕現象,海平面上升勢必使其雪上加霜。&nbsp

  海平面上升是否會淹沒煙臺呢?海洋地質學教授金秉福表示,這個可能性很小,但只要全球持續變暖,冰川繼續融化,沿海低洼地區就會在未來被淹沒。&nbsp

  「煙臺被淹沒的可能性很小,但煙臺部分城區倒有可能被大雨淹了。魯東大學海岸研究所教授王慶稱。如果不考慮海平面的上漲幅度是否增加的話,50年後煙臺地區的海平面至少會上漲15釐米。隨著海平面的上升,城市排水系統的基準高度將無法滿足,需要抬高高度,不然城市廢水就沒有辦法排出。海平面上升對城市地下排水系統可能構成較大威脅。芝罘區南大街、濱海廣場和萊山區等海拔較低的城區,應該合理規劃和修整排水系統,不然到時一場大雨就會將其淹沒。&nbsp

  修堤防「潮」&nbsp

  風暴潮是沿海需要防範的最主要災害之一,「海平面上升加劇了風暴潮的強度」。當從遙遠海面咆哮的狂風,裹挾著數米高的巨潮來到煙臺,越來越淺的水深使它首先需要克服來自海底的摩擦力,然後跨越人類修建的海堤,最後才能肆虐陸地。&nbsp

  「海平面上升使得這兩個防護因素的作用都變弱了。海平面上升後大堤的相對高度變小,濱海水域變深又使得海浪與海底的摩擦力減弱。」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管區業務科科長畢立海監測煙臺海域30年,已經是煙臺海洋工作的「老人」了。畢立海說,30年來,煙臺市風暴潮的強度越來越大,多次上岸成災,僅虹口路因被風暴潮淹沒而翻修的次數就已達5次。&nbsp

  據煙臺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員姜俊玲介紹,2007年3月4日,煙臺市遭遇了40年來最大的風暴潮,近年來風暴潮的強度在逐漸加大,發生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nbsp

  「為了應對這種變化,煙臺市海堤已經有了加高和修整規劃。」煙臺市防汛辦公室李科長介紹說,煙臺市現在的海堤標準是防10年一遇的高潮位,修整後將會提高到50年。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深海和淺海散養海參能保證安全越冬不用「東南飛」了
    :青島晚報        瀏覽量: 2456 次 我要評論   「北參南養」是1998年前後青島海參、鮑魚養殖漸成規模後採取的辦法。至於那些空運海參到南方的養殖戶,則要承擔養參成本高一倍的風險,萬一海參賣不上價,就是一個死賠。  新技術讓海參在家「貓冬」  在靈山衛街道大灣村,鮑魚養殖戶隋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去南方越冬的養殖戶少了,20頭以上的海參苗在暖棚裡過冬,暖棚的建造成本並不太高,通過加溫的方式,將室溫保持在10攝氏度左右,大海參苗和海參會不吃不喝安靜冬眠。
  • 中國頂級海參排行榜!
    遼寧發展較早,屬於傳統的海參養殖基地,市場成熟,產品種類豐富,品牌影響力大;山東海參以煙臺、威海和青島為核心,是北方發展最快最好的海參市場部分,但散戶經營較普遍,導致整個市場雜亂無章,品牌知名度比大連稍遜一籌;福建產區則主要以福建為中心,多為 「北參南養」,也就是從遼寧等地引進優質海參苗,利用福建等地的氣候及環境優勢,使海參快速長成,瞄準的是大眾消費市場,發展勢頭迅速猛烈。
  • 康定海參清洗機,海參生產線鮑魚生產線,工業輸送帶
    康定海參清洗機,海參生產線鮑魚生產線,工業輸送帶樂樂家海參生產線---海參提升機、海參人工去髒機、海參清洗機、海參蒸煮機、海參分級篩選機、海參二次蒸煮機、海參脫水定型烘乾機組成。整條生產線有電腦觸控螢幕PLC控制。所有工作流程和故障原因都可以在觸控螢幕上顯示。
  • 海上怎麼吊養鮑魚? 鮑魚海上吊養技術
    【常見問題】海上怎麼吊養鮑魚?其理化因子如下:水深達到10m以上,水流0.5m/s~1.0m/s,水溫11℃~28℃,鹽度30‰~34‰,溶解氧4mg/l以上,氨態氮≤100mg/l,ph7.4~8.6。   二、養殖設施   主要的養殖設施為多層式養鮑籠和框架。
  • 石獅鮑魚行情低迷 養殖戶棄鮑魚養泥斑東方螺
    時間:4月13日地點:永寧沙堤天氣:晴  從減規模調結構到停產觀望,再到棄鮑魚苗轉產養殖泥斑東方螺……位於永寧沙堤的石獅海豐泰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在短短半年間實現轉產突圍,這也是石獅鮑苗養殖業在鮑魚行情持續低迷現狀下採取積極應對措施的一個縮影。
  • 年年有漁|一隻鮑魚的自述
    民間有「有錢難買二頭鮑」的說法,我們在海鮮市場經常會聽到說三頭鮑、五頭鮑、十頭鮑等等。有朋友問,鮑魚到底有幾個頭? 在這裡,鮑鮑想要告訴大家,通常說的頭數可不是數量單位,而是重量單位哦。一斤有幾隻鮑魚,我們就稱之為幾頭鮑。比如五頭鮑,就是一斤有五隻鮑魚,大約100克一隻。
  • 一品德海參:純正的大連優質海參!
    大連海參湍急的海流,造就了大連海參具有的彈性緊緻的口感特徵,與此同時,由於海參要經常處於運動的狀態,所以生長起來比較緩慢,但營養物質積累充分,品質更高。水溫大連沿岸海水年平均溫度,表層為12.1℃、底層為8.8℃。高溫度28℃,低溫度1℃。
  • 豬身上最寶貴的部位,比海參營養,比鮑魚養人,過了30歲要常吃
    所以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道筒骨板慄湯,板慄也是營養豐富的食材,兩者的味道混合,可以說是黃金搭配,比海參營養,比鮑魚養人,快來試試吧~筒骨板慄煲湯By 小玉廚房配料:筒骨 1000克、板慄 20個、花生 30克、料酒 適量、精鹽 2克、姜 一塊烹飪步驟:1.板慄備好2.花生米用清水泡好3.
  • 深度經略海洋 賦能深藍經濟 煙臺海參產業推介會
    煙臺地處山東半島中部,瀕臨黃海、渤海,縱跨北緯36度到39度之間黃金海域,海岸線長1037.9公裡,對應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裡。全市擁有漁業村224個,各類漁船1.2萬艘,漁業從業人員64萬人。近海漁業生物品種有200多個,有捕撈價值的100餘種,主要養殖品種包括海參、鮑魚、扇貝、對蝦、名優海水魚類、海帶。目前,已建成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23處,其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1處,佔全國的1/8。全市海洋牧場總面積突破100萬畝,居全國首位。2018年,海洋牧場水產品產量達到60萬噸,年綜合收入達到300億元。
  • 海參的家常做法,美味的二十道海參做法
    幹海參運輸方便,儲存方便,同時也是送禮佳品。再就是還有即食海參,是幹海參泡發後密封包裝,開袋即食。離著海邊近的一般會看到活海參,活海參烹飪比較難,存放也難。活海參烹飪不好就會像皮筋一樣難吃,存放不好,海參就會融化。蔥燒海參的做法:1.海參泡發好洗乾淨。2.豎向切,一隻海參切3刀。3.蔥白豎向切,對半切,再將一半對半切。
  • 藏在石頭下面的「小鮑魚」,別看它們比較難撬,味道卻是最好的!
    、海參等海鮮,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不僅能玩了,還能收穫這麼多美味的食材,真的是一舉兩得。不過很多人去趕海,只是在海灘上尋找,卻忽視了一個地方,那就是海邊的石頭堆,如果去趕海,這海邊的石頭可千萬不要錯過,其中就有一種「小鮑魚」藏在石頭下面。這種小鮑魚我們也管它叫鮑魚螺,味道是很鮮的。
  • 最適合海參居住的海域水質
    水質越好海參生長環境越乾淨,品質就越好 。眾所周知海參有夏眠的特性,當水溫高於20℃,海參就會休眠,這一睡就是三四個月,俗稱夏眠。常年的冰冷海水加上夏眠,這樣的慢生長確保了海參絕佳的品質。威海位於山東半島東部,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威海市屬起伏緩和,谷寬破緩的波狀丘陵區。
  • 記者帶你去養殖基地參觀大棚養殖海參全過程
    2兩左右  記者&nbsp徐豔&nbsp見習記者&nbsp彭彥偉  齊魯晚報4月7日A12版刊出《市場鮮海參九成大棚養》的報導後,不少市民對棚養海參的養殖過程產生了濃厚興趣。那麼,大棚海參究竟是如何養的?和海養海參有什麼區別?記者帶您去了解棚養海參的經過。  棚養海參用的是深層地下海水,圖個水溫恆定  9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日照市東港區兩城鎮東河南村的養殖區,養殖戶王勇正在打撈長成的海參,「之前已經賣了一批,現在剩得不多了,這一茬長勢不錯。」王勇拿著剛打撈上來的海參笑著對記者說,「每個二兩多,還是比較大的。」
  • 海參:長相不起眼,口碑「頂了天」,關於海參有多少你不知道的事
    全球有900多種海參,我國約140種。其中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區是世界上海參種類最多、資源量最大的區域。海參營養豐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風味高雅,是久負盛名的名饌佳餚,是海味「八珍」之一,與燕窩、鮑魚、魚翅齊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著「壓臺軸」的角色,被視作為中餐的靈魂之一。
  • 鮑魚與海鬣蜥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不畏懼黑暗23,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鮑魚與海鬣蜥的介紹。鮑魚鮑魚不是魚,而是一種貝類,也是一種名貴的海產品。全世界的鮑魚約有90多種,它們的足跡遍布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 數據告訴你海參之殤
    刺參的自然種群,在全世界分布廣泛,從俄羅斯,日本海,朝鮮半島,到我國的渤海、黃海,均有分布。蘇南平島,被認為是刺參在我國自然分布的最南端。自然分布的刺參在我國緯度分布廣泛,所處海域環境差異很大,如遼寧地區,其自然海水溫度為&nbsp0~24℃,而山東地區則高於其&nbsp2~3℃。其中山東刺參對溫度耐受力顯著高於遼寧群體。
  • 315控訴「海參」5大黑幕!吃過「敵敵畏」養的海參要擔心嗎?
    敵敵畏養海參 對人的危害不如對環境大 315記者探訪了位於山東的一個我國重要海參養殖區,發現養殖戶池塘邊上都放著很多的玻璃瓶,裡邊裝著敵敵畏。
  • 「北冰源」海參 來自加拿大北極冰川的問候
    ,海參不僅是珍貴的食品,也是名貴的藥材。「北冰源」無汙染海域,生長周期長「北冰源」加拿大北極海參生長在北大西洋水域的水下30英尺左右的海中, 這個冷水層表層年最高水溫不超過生長在北極冷水海域,海參生長慢,生長周期長,保證了海參體內營養物質和活性物質累積的更為豐富;所以加拿大海參比國內養殖的海參對人體的滋補效果更加明顯。而中國以及日本海域汙染問題卻日益嚴重,這導致了刺參品質的不穩定。
  • 世界頂級海參大賞,吃得起都是老闆!
    海參歷來被認為是一種名貴的滋補品,據傳在前寒武紀時就已出現,迄今已有六億多年的歷史,是現存最早的生物物種。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健康意識的增強,對魚翅、鮑魚一類食物的需求開始降低,海參則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向大眾消費的食品。中國是全世界最早食用海參的國家。
  • 青島人均800元的別墅餐廳,提前預訂才有位置,鮑魚海參做法很獨特
    店裡的主打菜是個吃的紅柚泡實心火海參。肉質Q彈的活海參,個頭肥大,切成兩半后里面塞滿了西伯利亞最純正的鱘魚精華魚子醬,咬上一口超滿足。島島最愛的是黑松露汁扣兩頭活鮑魚。這是什麼神仙美味,簡直太贊了!一隻鮑魚足有半斤,超級的大!而且把活鮑魚做成了高級幹鮑的風味,鮮嫩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