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是現在人們最親密的「夥伴」,可能連最親的愛人在一天之內,也比不上手機與人相處的時間長。
有些人睡覺也要把手機放在枕邊充電,可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舉動可能會給大家帶來健康隱患。睡覺時也不會把手機放得太遠,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為了通話方便、有消息及時看到、或者直接把手機當成了鬧鐘。這樣做的後果,最直接的就是影響了人的睡眠質量。
一、睡覺時手機放在枕邊行不行?
以前,人們多數會在床頭放一本書;現在人們則是在床頭放一部手機。但不同的是,睡前看書有益於放鬆和助眠,手機可不是。
1.影響生物鐘
在床上使用1個多小時的手機、平板電腦或者其他一些發光的電子產品,都會減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一旦人們的褪黑激素受到了某種程度的抑制,那麼人的生理周期將會受到影響,直接影響便是讓人始終處於淺睡眠,甚至大大減少人們的睡眠時間。也就是說,玩了手機1小時後,你或許不得不再玩上2小時,因為你已經睡不著了。
2.慢性肌肉勞損
躺在床上看手機,容易使脖子耷拉過度、身子不自然彎曲、頸部越來越前傾。這使得人體頸部胸鎖乳頭肌隨之不斷向前拉伸,長時間過後就會處於慢性充血狀態,久而久之,容易壓迫頸椎動脈而誘發頸椎病,造成慢性肌肉勞損。
3.影響視力
左右側躺著對眼睛的壓迫力最大,這樣下去不出一個月就會造成左右眼睛視力偏差,枕頭對眼睛的壓迫造成供血不足,時間一長眼睛就會有膨脹感,短時性影像重疊。特別是關燈情況下看手機,手機藍屏發出的光線對眼睛傷害極大。
二、手機有微量輻射,但也沒有謠言說得那麼可怕
當我們用手機撥打電話時,手機會向最近的基站發射無線電波,基站再把接收到的無線電波傳輸到交換臺,由交換臺根據具體類型將呼叫轉接到另一個基站或固話網絡,這樣一來就能與對方通話了。而向基站發送的無線電波,多多少少會被我們的身體吸收一部分,這就是手機輻射。
在生活中, 人們由於對輻射有種恐懼心理, 由此引發了不少謠言。
有人說:手機電量低時,輻射損害很大。根據現有研究結論,手機輻射與電量無關,輻射大小取決於手機工作狀態和信號狀況。手機輻射對健康的影響尚在不斷觀察與研究中,目前尚無科學的結論。減少通話時間和使用耳機可減少手機輻射的影響。
有人說:通信基站輻射強,要遠離。實際上,我國3G、4G時代的基站採用了智能天線, 輻射更小, 遠低於計算機、微波爐、電視的輻射。而且,通信基站覆蓋範圍內的移動手機,距離基站越遠,對應的通話信道和手機的發射峰值功率就越大。所以,通信基站密度並非越低越好。
此外,美國癌症協會證實,中小鼠或其他小型哺乳動物暴露的射頻環境不可等同於人類的暴露環境,也並未發現射頻暴露與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疾病之間有聯繫。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也表示,並沒有科學證據表明,使用無線電話會有健康風險或導致癌症。世界衛生組織也確認了這一點,認為長期低水平的射頻輻射暴露會致癌的說法缺乏充足的證據,仍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三、怎麼能睡一個好覺?
要提高睡眠質量,除了積極參加一些運動,堅持有規律的作息,準時就寢外,建議大家還可用以下方法來科學管理睡眠。
1、堅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青壯年一般夜間要在11點以前入睡。
2、睡前八小時遠離咖啡和尼古丁。
3、下午鍛鍊是幫助睡眠的最佳時間,有規律的身體鍛鍊能提高夜間睡眠的質量。
4、保持室溫稍涼,臥室溫度稍低有助於睡眠。
5、白天打盹可能會導致夜晚睡眠時間被「剝奪」,白天的睡眠時間嚴格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下午三點後不再睡覺。
6、保持安靜,關掉電視、收音機、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
7、舒適的床和枕頭。床要舒適、夠寬敞,枕頭的科學高度是6-9釐米。
智慧型手機正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把手機帶上床正在成為一種常態。隨著手機使用時間增加,出現睡眠障礙機率也在增加。因此,日常生活中人們應遵循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適當的社會活動以及減壓措施。
參考文獻
[1] 寧波市中學生睡前使用智慧型手機與睡眠質量相關性研究[M].中國睡眠研究會第十屆全國學術年會彙編,2018-06-29.
[2] 孫維維. 睡前玩手機玩電腦,會影響睡眠[N].新華每日電訊,2012-08-30
[3] 王璐,唐夢輝,王澤芳. 睡前玩手機成睡眠障礙新誘因[N].大眾衛生報,2017-03-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