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我為何沒能預測到經濟海嘯?

2020-12-05 觀察者網

格林斯潘在1987年至2006年間擔任美聯儲主席,任期跨越6屆美國總統,在他人生的巔峰時刻,他被稱為全球的「經濟沙皇」、「美元總統」。然而,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之後,對其的各種質疑也是層出不窮。諾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更評價格林斯潘為全球最差的前央行行長。他說:「格林斯潘不僅是個很差的經濟學家,其人品也不好,拒絕為其過失承擔責任,他仍在四處活動,竭力讓世界變得更糟糕。」

格林斯潘的新書《地圖與疆域》(另譯:《路線圖與邊界》)已經於10月22日在美國出版,中文版是否會引進內地還未可知。格林斯潘日前接受採訪時稱,目前政策已經比他主持美聯儲時更為激進,美國領導階層上一次分化如此嚴重還是在美國內戰時期。

格林斯潘到底如何看待2008年的經濟危機?如何看待自己的判斷?或許下面的書評以及格林斯潘所接受的訪問可以幫我們尋找答案,並對當前的經濟形勢作出判斷。「我試圖弄明白這個世界」——格林斯潘談新書《地圖與疆域》

一、【美國《時代》周刊11月4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題:給艾倫·格林斯潘的10個問題

問:您的新書為何名為《地圖與邊疆》?

格林斯潘:地圖應該是關於這個世界的基本概念。疆域則是現實世界。我試圖弄明白這個世界上發生的我所不了解的事情。

問:自2008年以來,您最重要的一次改變想法是什麼時候?

格林斯潘:是在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破產時)。在此之前,經濟學建立在人是理性動物、因此會關注自身長遠利益的基礎上。讓我感到震驚的是,現在我們所說的非理性的動物精神也有它一以貫之的地方,換句話說,你可以證明恐懼遠比愉悅或貪婪更有威力。這徹底改變了我看世界的方式。我從頭開始,從一個等式到另一個等式。最近兩年我學到的東西比之前10年學到的還要多。

問:早知道會像現在這樣,您當年在擔任美聯儲主席時是否會採取不同的做法?

格林斯潘:我一直明白債務是非常關鍵的。如果能回到從前,重新調整我的思路,並且徹底明白毒債是什麼,那將很有幫助。

問:您擔任過4任美聯儲主席。政府內部的分歧有多嚴重?

格林斯潘:我從來沒有看到過分歧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顯然,問題在於共和黨內部。如果在任何問題上都抱著不妥協的態度,那麼就不能通過任何法案。

問:您在書中寫道,防範危機的一個辦法是增加銀行必須持有的儲備金。您認為這個數字是多少?

格林斯潘:反正要比現在髙。銀行可以發放各種各樣糟糕的貸款,但是只要它們資金充裕,所有的損失就會轉到股東身上。

問:也就是說您不再反對監管銀行體系?

格林斯潘:當然。我過去是錯誤的。必須要對金融體系加以管理。我的擔心是,它的懲罰作用會高於治療效果。

問:您是否覺得自己對一些亊情負有責任?

格林斯潘:我負有責任的事情太多了!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壞的。但是考慮到我當時對問題的理解,我還能做得更好嗎?或許吧。

二、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對於格林斯潘及其自傳則做出另一種評價,該網站在10月22日發表題為《書評:艾倫•格林斯潘的<地圖與疆域>》(作者波頓•馬爾基爾) 的文章,如下:

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嚴重衰退迫使我們毎一個人——艾倫•格林斯潘或許是最顯眼的一個——對風險管理和經濟預測的基本假說產生懷疑。在擔任美聯儲主席時,作為全國經濟預報員的格林斯潘引領美國經歷了將近20年的繁榮與相對穩定時期,他的遠見卓識令他在2006年退休時享有舉世無雙的聲譽。接著,金融危機襲來,任何人都沒能保住自己在經濟預測領域的聲譽。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在一個月後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上,準備好發言稿的格林斯潘宣稱:「在我們當中,那些指望著依靠信貸機構的利己主義來保護股東手中證券的人(尤其是我本人)目前都處于震驚和懷疑狀態。」沒有預測到這場經濟海嘯的人不止是他一個。同樣是一頭霧水的還有政府官員、華爾街從業者和專業經濟學家。

在《地圖與疆域》一書中,格林斯潘試圖說明究竟是什麼地方出錯了,並且提出了一些建議,告訴我們怎樣可以做得更好。

非理性行為常被忽視

格林斯潘認為,傳統的預測方法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們幾乎不關注行為經濟學家的工作。他說,如果人們能夠將特殊行為的環境和趨勢,比如偷快、恐懼、驚慌、樂觀和扎堆等,與預測模型——其中包括人們在壓力時期的非理性行為方式——結合在一起,那麼預測是可以改進的。有效的經濟模型不應當假定絕大多數人的行為都是完全理性的,也不應當假定所有的結果都包含在可預測的正態分布曲線當中。

美國媒體對於格林斯潘毀譽參半

經過這種調整之後,經濟模型所展示的金融市場的結果必然比正態分布曲線所展示的結果遠遠極端。此外,分布曲線的極端往往是不對稱的——尤其可能出現極端負面的結果:恐懼比愉快更加強大。格林斯潘認為,政府決策者和企業界人士忽視了這些關聯性影響,因此他們沒有完全認識到2008年金融崩潰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危機所揭示的風險。

格林斯潘對2008年金融崩潰的解釋有別於一些在政界受到歡迎的觀點。他說,這不是「放鬆監管」的問題,而是現有監管體系的失靈導致了這場危機。特別是,監管者未能意識到金融機構證券資本不足的程度。出問題的不僅僅只有私營住房抵押貸款機構和投資銀行家。對抵押貸款證券化的最大需求來自房利美和房地美,這兩家由政府出資支持的企業這麼做是希望實現政府的「房價可承受目標」。

資本不足是危機根源

在格林斯潘的分析中,並非與眾不同的一點在於,他強調槓桿化(過度借貸)和資本不足是導致2008年危機如此具有破壞性的關鍵因素。由於沒有足夠的資本可以起到緩衝作用,在雷曼公司破產後浮出水面的損失引發了雪崩式的違約。

泡沫和崩潰一直是自由市場體系的特徵,然而,它們不一定會引發經濟危機。

1987年,股市在一天之內下跌了20%以上,但經濟活動只是受到了微乎其微的影響,因為普通股票的持股人並沒有高度槓桿化。

2000年初,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出於相同的原因,這僅僅給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留下了一個輕微的印記。

住房泡沫的破滅之所以具有毀滅性,是因為由住房抵押貸款支撐的不良資產被高度槓桿化的機構所持有,而且這些債務是短期的,不是「永久性的」,因此當房貸方不願將他們的短期貸款「展期」時,這些債務就尤其容易出現「積欠」。

格林斯潘寫道:「引發這場危機的是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上的資本減損。」在他看來,答案不在於監督,而是在於資本

「大而不能倒」愈發嚴重

《地圖與疆域》一書不僅探討了市場危機和預測模型。格林斯潘還就一些問題發起了一場保守、但均衡的討論,比如美國是否需要限制福利開支的增長速度。在關於收入不平等的章節中,他強調了全球化的作用和股票型薪酬的増長,以及我們教育系統的失敗,這一系統培養的勞動力沒有掌握符合經濟體需要的技能。

在金融危機發生5年後,格林斯潘指出,能夠創造出系統性風險的大型機構的規模比以往更大。這些機構屬於「太大而不能倒」的類型,事實上已經成為政府出資贊助的企業。最終,這些企業對政府保護的依賴將使他們免遭「創造性毀滅」,而創造性毀滅正是繁榮資本主義的一個標誌。

格林斯潘並不以其言論通俗易懂而聞名。因此,《地圖與疆域》一書令人耳目一新,這本書是詳細說明的範本,使讀者能夠明白複雜晦澀的內容。對我們金融市場的(有時失靈的)方式感興趣的人一定要拜讀此書。

相關焦點

  • 為何印尼總是發生海嘯? 什麼導致了印尼海嘯? 為什麼沒有預警?
    印尼巽他海峽發生海嘯,造成280多人死亡,搜救工作仍在繼續。1000多人受傷,11600人流離失所。爪哇島西端的Pandeglang地區受災最嚴重,207人死亡,755人受傷。據信,阿納克克拉卡託火山在水下噴發,可能引發海底滑坡,引發致命的海浪。印尼為何總是發生海嘯?
  • 專家預測日本北海道和巖手或遭遇30米海嘯
    共同社消息,日本內閤府專家會議21日公布了以東北至北海道的太平洋近海日本海溝和千島海溝沿線為震源的地震預測。預計最大規模可達芮氏9級,太平洋沿岸將出現大範圍海嘯。北海道、巖手縣部分地區海嘯高度可達約30米。預測稱地震的發生「情況緊迫」。會上還出示了除巖手外的6個道縣浸水圖,有的地方政府辦公樓受災。
  • 東亞經濟不會「海嘯」 世界經濟將會感受到餘震
    「電力將成為主要擔憂因素,發電能力若大幅下降,且短時間內不能恢復,將對經濟恢復產生重大影響。福島兩座核電站佔日本核電總產量的20%,全國總發電量的6%。若發電量大幅降低,將嚴重拖累日本生產能力。」大久保卓治介紹說。  摩根大通將其對日本第一季度經濟增速的預測值從2.2%下調至1.7%,第二季度預測值從2.2%下調至0.5%。日本大企業也相繼宣布停產。
  • 7本頂級經濟學家著作,帶你看透全球經濟形勢-虎嗅網
    為何需要建立一種新的金融秩序?作為一個普通人,宏觀經濟究竟怎樣影響你的個人決策?創新帶來的興盛如何使「庶民」如何獲得自己的美好生活?全球頂級經濟學家著作書單,帶你看透應對動蕩經濟的解決之道。他或許還是唯一一位既預測到2000年股票市場泡沫,又成功預言了房地產泡沫終將引發次貸危機的學者。
  • 印尼又一次沒能規避海嘯之災,預警機制為何難奏效?
    從歐空局發射的地球觀測衛星Sentinel-1拍攝的衛星圖中,我們可以大致觀察到喀拉喀託之子火山在海嘯爆發當日的山體變化。「一座火山就像是一種生物。在任何時候,它在地質上都是不穩定的……最終(火山活動)可能誘發滑坡,而如果滑坡發生在水下,(落入水中的山體)將會把水體從原位排出並形成海浪。」
  • 日本預測其太平洋沿岸今後可能發生特大地震和海嘯
    新華社東京4月21日電  日本內閤府21日公布了有關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情況,認為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和近30米高海嘯。  據《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報導,內閤府預測,位於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巖手縣和北海道可能分別遭受最高29.7米和27.9米的海嘯襲擊。此外,青森縣和福島縣附近海域也可能分別出現高達26.1米和19米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可能出現最高13.7米海嘯。
  • 日本預測:其太平洋沿岸今後可能發生特大地震和海嘯
    日本內閤府21日公布了有關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情況,認為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和近30米高海嘯。資料圖,新華社供圖據《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報導,內閤府預測,位於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巖手縣和北海道可能分別遭受最高29.7米和27.9米的海嘯襲擊。此外,青森縣和福島縣附近海域也可能分別出現高達26.1米和19米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可能出現最高13.7米海嘯。
  • 海嘯後斯裡蘭卡沒有發現一具動物屍體令人驚訝
    一場多年不遇的大地震和海嘯發生後,很多科學家都在推測,地球的自轉有沒有受到影響。美國科學家28日分析說,這場地震可能使地球發生了「搖擺」。  一場罕見的海嘯席捲印度洋島國斯裡蘭卡,至今已有2.2萬斯裡蘭卡人遇難。但令斯裡蘭卡野生動物學家大感驚異的是,他們居然沒有發現一具動物的屍體。海嘯來臨時,高達3公裡的海浪撲向位於斯裡蘭卡東南部的亞拉國家公園,這裡是斯裡蘭卡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基地,有數百頭野象和不少美洲豹在這裡生活。野生動物專家12月29日對路透社記者說:「令人奇怪的是,我們沒有找到一具動物屍體。
  • 印尼強震海嘯已致近2000人死亡!為何海嘯再向印尼襲來?專家詳解複雜成因
    歷史上,1883年印尼Krakatau火山海嘯造成3.6萬餘人死亡;2004年蘇門答臘地震海嘯更是造成超過22萬人死亡。海嘯是海底地震、火山爆發、大滑坡、大塌陷等地質構造變化而引起的海面波動,當海嘯波傳播至近岸,造成低洼地帶大範圍淹沒形成災害。一般來講,震級大於6.5級且發生垂向滑移的淺源地震容易引發海嘯。
  • 英倫金融:疫情影響全球市場,宏觀經濟如何變化
    英倫金融提示,黃金是傳統的避險品種,每當發生經濟或政治危機,特別是造成美元偏值憂慮,金價就會支持,就像08年金融海嘯,金價就由每盎司800美元衝上1800美元上方。  對此,英倫金融表示:疫情對金價的影響十分明顯。若全球疫情造成經濟停頓至衰退的機會增加,或美元預期受壓,金價則獲支持;當然,由於市場經常是反映未來憧憬,當有消息帶來疫情解決憧憬,像疫苗等消息,金價則有機會回軟。
  • 日本預測28米海嘯,黃石公園火山蠢蠢欲動,2020年我們的擔憂真不少
    沒人預測到三個月前一例肺炎可能會讓世界陷入如今的混亂,近4萬人死亡,3萬多人性命岌岌可危,80萬人受到直接的影響,世界交往來、經濟陷入停滯,義大利成死亡地獄,美國成為明日的災難中央...三個月時間,世界見識到了一場傳染病的厲害。它不分國界,不分膚色,攻擊著每個社會中最脆弱的一群人。
  • 當萬噸級航母遇上海嘯時,能否抵擋海嘯的進攻?簡直冰山一角
    因此航母在海上也是有剋星的,而且航母的對手還不僅僅來自其他國家的打擊,自然災害的傷害對航母也是挺大的,尤其是海嘯,海嘯的發生總是意想不到的,因為任何原因都可能引起海嘯,例如地震,滑坡,火山爆發等,這些自然災害都會引起海嘯,而海嘯的危害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的,在美國大片中,我們就看到了海嘯發生,可以頃刻間讓毀滅所有建築物。
  • 日本政府預測北海道或迎來史上最大海嘯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3月30日編譯報導】29日,日本專家對北海道東部,太平洋沿岸地區海嘯發生情況預測稱,該地區有可能迎來浪高28米海嘯,市區街道浸水或達14.5米。這是日本政府首次預測出該地區至今為止最大級別的海嘯,內閤府表示從明年起商定具體對策。 據日本《產經新聞》消息,日本日內閣在29日,有關預測北海道東部海嘯發生情況的有識之士會議「日本海溝·千島海溝沿岸巨大地震模式研討會」得出了這一預測結果。在日本東部太平洋沿岸,陸地板塊下有海洋板塊插入。
  • 專家稱海嘯不可預測只能預警 預警準確率僅25%
    特別是南海東部、菲律賓以西海域是一個對我國威脅最大的潛在地震海嘯源地。  海嘯尚不可預測,只能預警,預警準確率只有25%  於福江說,以目前的科學技術,海嘯還不能被預報,只能預警。人們還不能準確地預報海底地震的發生,因此海嘯的發生也無法被預測,只是在海底地震發生後進行及時預警。常規方式的海嘯預警準確率較低,通常只有25%。
  • 日本專家預測千島海溝可能發生9.2級大地震,北海道或現30米海嘯
    就在4月21日,日本內閣專家組公布了日本附近的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根據預測的結果,千島海溝有可能發生9.3級的地震,而日本的海溝則有發生9.1級地震的可能性。屆時北海道地區可能會出現30米左右高的海嘯,而福島核電站附近有可能出現13.7米的海嘯。
  • 綜述:香港亂局惡果浮現 經濟「海嘯」見端倪
    中新社香港8月21日電 題:香港亂局惡果浮現 經濟「海嘯」見端倪中新社記者 楊喆兩個多月來,香港社會紛爭持續,暴力事件頻發,嚴重衝擊旅遊、零售、餐飲等直接關乎民生的重要產業,對於本已受困於外部經濟環境不穩定性的香港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 古中國就曾發生過海嘯,還導致了南澳宋城的毀滅,為何能確定?
    一般認為,中國大陸沿海周邊沒有非常活躍的地震帶,寬廣的大陸架起到了緩衝的作用,因此中國大陸面臨的海嘯風險很小。但是,從我國的歷史文獻來看,曾經發生過的「海嘯」並不少,原因是史料中的「海嘯」沒有嚴格的科學定義。
  • 印度洋海嘯中,大象在海嘯襲來前幾分鐘預知災難奮力逃生
    2004年發生的印度洋海嘯,奪去了接近20萬人的生命,然而事後令人驚奇的是,動物卻很少在這次海嘯中遇難。據報導,海嘯襲來前的幾分鐘,在海邊的山區有一些大象搬運工在森林裡搬運木頭,它們忽然奮力掙脫鎖鏈,扔下木材和象奴,拼命逃往內陸,當人們站在原地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時,海嘯襲來了。當時幾乎所有在海邊工作的大象都及時逃離,沒有造成傷亡。
  • 突發6.8級地震,印尼發布海嘯預警
    隨後印尼發布了海嘯預警。目前相關人員傷亡和財產統計工作正在逐步展開,但是人們還是不禁要問,為何該區域經常發生地震。人類可以提前預報地震嗎?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印尼所處的地理位置。印尼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該地震帶目前處於高度活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