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大神】他所創學派9奪諾獎,辯倒物理群雄無數,連愛因斯坦都未曾贏過

2021-01-19 環球物理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SME科技故事


如果說泡利是最能懟人的科學家,那麼玻爾則是最能辯論的一把手。


不過,與泡利的毒舌不同,玻爾每一次辯論都有理有據,讓人難以反駁。


上帝之鞭泡利,圖片來源:《決戰量子之巔》


平時的玻爾總把自己收拾得一絲不苟,給人一副溫文爾雅的形象,說起話來語速也很慢,甚至還帶點口吃。

 

但在科學問題上,他一旦較真起來卻毫不含糊,說話反倒流利起來,所向披靡。


尼爾斯·玻爾


從小他就愛給人「糾錯」,年輕時就因「不知天高地厚」地指出導師錯誤,被老師冷落。


構建了新的「原子結構模型」獲諾獎後,他便一手創立了」哥本哈根學派「。


在歷史上,他也與普朗克、愛因斯坦齊名比肩,人稱量子物理三巨頭。


量子物理三巨頭


而因他成立的「哥本哈根學派」,也以自由開放、在辯論中將科學思想發揚光大而著名。


此外,他與愛因斯坦的世紀論戰,更是為後人津津樂道,嘆為觀止。

 

小玻爾(最右)與家人


1885年,尼爾斯·玻爾出生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小時候的他雖態度平和友善,還有點靦腆,但卻極其反差地追求完美,從小就將「大膽而嚴謹」(愛因斯坦原話)進行到底。


在一堂圖畫課上,老師要求大家畫出自己家的房子。

但畫著畫著玻爾便向老師打報告說要回家,原因竟是「我實在不記得家裡圍牆有多少根柱子了。」

 

玻爾(右)與弟弟


隨著年齡漸長,玻爾這種接近「死心眼」的耿直,也開始讓他成為一個酷愛挑錯的學生。


才剛上小學不久,玻爾就敢公開叫板,指出教材中的錯誤,經常弄得場面十分尷尬。

 

哥本哈根大學教授霍夫丁(Harald Hoffding),與老玻爾是好友,經常到玻爾家做客


大一時,玻爾就在與哲學家霍夫丁教授的談笑風生中,多次指出他邏輯學教材中不合邏輯之處。


不過,霍夫丁教授倒是非常樂意接受批評,甚至還對玻爾嚴密的邏輯推理大為讚賞。

 

但批評的意見,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欣然接受。

畢竟玻爾在「電子之父」J.J.湯姆森面前的莽撞,就曾差點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電子之父」——J.J.湯姆森


在碩士與博士期間,他研究的課題都是當時剛剛興起的金屬電子理論。

1911年,玻爾取得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學位時,論文題目便是《金屬電子論》。


那時,正是經典物理大廈最搖搖欲墜的年代,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已邁入量子物理的大門。

玻爾當時也明顯感受到經典力學在描述原子現象時的困難。



帶著各種疑問的玻爾毅然選擇了前往英國劍橋,想要與自己的偶像J.J.湯姆森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那時電子雖然已經被發現,但是人們對原子的內部結構還一概不知。

所以J.J湯姆森提出了一種「葡萄乾蛋糕式」的原子模型,還在歷史上得到較長時間的認可。




他認為原子可分為帶正電的蛋糕,和負電的電子。

這些帶負點的電子,就像葡萄乾一樣鑲嵌在帶正電荷的實心蛋糕上。


我們現在知道,原子是由中子和質子組成的原子核和外面圍繞的電子組成。

而當時的玻爾,也發現了湯姆森的模型中有著諸多不合理的地方。



所以第一次見面,玻爾就拿出J.J湯姆森所著的論文,用生澀的英文指出了裡面的幾處錯誤。


湯姆森四年前才剛獲得諾獎,德高望重,完全看不懂玻爾這是什麼操作,場面幾度陷入尷尬。

 


不過耿直的玻爾哪知尷尬為何物,臨走時還請湯姆森看自己的論文,希望湯姆森能幫自己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的刊物上。


後來,玻爾的論文當然被不置可否地束之高閣。

那段時間的他也備受冷落,度過了陰鬱的半年。


盧瑟福


不過這種狀態沒有持續很久,因為玻爾很快就遇上了人生的伯樂盧瑟福。


盧瑟福也曾是湯姆森的學生,在一次回劍橋做報告時就為玻爾轉身。

1911年11月,玻爾便前往曼徹斯特,加入了盧瑟福的團隊。



當時的盧瑟福也剛根據自己之前完成的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電子繞原子核運動的「行星式」模型。


*註:實驗用準直的α射線轟擊厚度為微米的金箔,發現絕大多數的α粒子都照直穿過薄金箔,但有的α粒子卻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偏轉,有的甚至直接反射回來。



雖然我們現在知道這個模型已接近正確,但那時的盧瑟福就是想破腦袋,都無法回答關於原子的力學穩定問題


因為根據經典物理,負電子在繞核旋轉時應當不斷輻射出能量。

隨著能量的耗盡電子將沿螺旋式地墜落在核上,原子將發生坍縮。

 

如果這個模型是對的,那麼我們的整個宇宙早就應該坍縮消失才對。

但是事實上,宇宙卻一如既往地穩定。

 

盧瑟福的原子模型示意圖


對於盧瑟福的這個原子模型上,玻爾也再一次發現經典力學的蒼白。


於是玻爾得出結論:這裡需要拋棄的不是盧瑟福模型,而是經典物理對它的解析。

很明顯「只有量子假說才是逃脫困境的唯一出路」。


所以在1913年,玻爾也提出了自己的新模型,引入了電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軌道,解決了原子結構的穩定性問題。

 

玻爾原子模型的簡單示意圖


雖然那時的量子論已誕生十幾年,但玻爾模型還是因不符常規思維,遭到眾多保守物理學家的激烈反對。


這其中J.J湯姆森就是最大的反對者之一,甚至還說「這根本就不是物理,只為掩蓋無知罷了」。

 


但是無論再多的反對也無法阻礙科學的發展。

從玻爾的新模型一出,也越來越多的物理新秀加入原子物理學領域。


那時玻爾的原子理論才剛起了個頭,量子世界還有著許多亟待解決的難題。



1921年,拒絕了恩師盧瑟福的工作邀請,玻爾決定創建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繼續深入研究量子力學。


而研究所一成立,玻爾的人格魅力很快就像磁場一樣,吸引了一大批傑出的青年物理學家。


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力學大咖們


海森堡、泡利、玻恩、狄拉克等量子力學大咖都出自這個研究所,這也就是舉世聞名的「哥本哈根學派」。


除了波爾外這個研究所更是出了9位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盛況空前。

到現在,哥本哈根仍是物理學家的「朝拜聖地」。

 

玻爾、海森堡、泡利


如果說,在科學上一個人沒取得的成就,在未來肯定也會有另一個人代替他成功。

但是玻爾創造的「根本哈根精神」,卻是無法複製的存在。


這是一種在切磋中提高,在爭論中完善,平等無拘束地討論和緊密合作的學術氣氛。

通俗點表達,就是要在辯論中,推動量子力學的發展,非常符合玻爾的個性與主張。

 


玻爾參加的辯論無數,一個理論就能跟別人辯上個好幾年,甚至是一生。


就是與自己的徒弟海森堡在「互補原理」上就爭論了兩年,即使到最後答案都無法完全統一。


海森堡就曾這樣形容玻爾:「他在爭論的對手面前不肯退後一步,而且有絲毫的含糊不清,他都不能容忍。」

 


不過說起辯論,玻爾的一生之敵非愛因斯坦莫屬。

愛因斯坦與玻爾分別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最出名的一對天(C)才(P)。


從他們1920年第一次見面起,兩人在認識上就發生了分歧。

之後兩人便開始了終身論戰,只要一見面必有掐架要發生。

 


「玻爾,上帝不擲骰子!」

「愛因斯坦,別去指揮上帝應該怎麼做!」


這句經典的對話,便是這場論戰的開端與往後爭論的核心。


____________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雖推翻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但是卻仍保留著嚴格的因果性和決定論。


他認為物理學是有規律可循的,這也就是「上帝不會擲骰子」。

 


但是玻爾派的量子力學卻更為激進,推倒經典物理的同時,還宣稱人類並不能獲得確定的結果,認為世界都是概率存在的。


所以才會有那句,「愛因斯坦,別去指揮上帝該做什麼。」

 


1927在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兩人的火藥味就濃得要嗆到當場的幾十位世紀最強大腦。


那段時間的每天清早,愛因斯坦都會向玻爾拋出一個昨天晚上冥思苦想出來的思想實驗,想要揭露量子力學的內部矛盾。


第五屆索爾維會議,20世紀智商最高的合照


而玻爾幾乎每次晚飯前後,都能把自己的解釋拋回給愛因斯坦,讓他無法反駁。


如此反覆多次,直到索爾維會議結束,愛因斯坦都沒能駁倒玻爾。

 


就算越來越多人開始投向玻爾派的量子論,但這個「頑固的老頭子」(愛因斯坦語)卻「決不放棄連續性和因果性」。


愛因斯坦也不是省油的燈,沉澱了3年,第六屆索爾維會議上,愛因斯坦就帶著他策劃已久的「光子箱」思想實驗上陣了。


他從自己的質能方程(E=mc²)出發,企圖駁倒能量-事件不確定性原理(△E△t≥ћ/2)。

 

光子箱構思圖


愛因斯坦精心策劃的「光子箱」一出,馬上殺了玻爾個措手不及。


當時玻爾的反應雖沒有歷史記錄記載,但走出會場後的玻爾卻一直在喃喃自語:「如果愛因斯坦是對的,那麼物理學就完了!」

 


然而玻爾回去抓了一晚上頭皮,第二天就給出了愛因斯坦有力的一擊

他運用愛因斯言相對論的紅移效應,反過來用光子箱推出了不確定性原理。


這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巧妙做法,讓愛因斯坦當時也不得不口頭承認量子力學的正確性。

 


在這之後,愛因斯坦的一生都在嘗試駁倒玻爾,但他也從未得逞過。

而玻爾的理論雖然一直佔上風,但他卻無論如何都無法說服愛因斯坦。


這兩位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就這樣一生都未曾停止過相愛相殺。



就算愛因斯坦逝世後,已少有人能與玻爾爭論,但在玻爾心中他與愛因斯坦的爭論仍在繼續。


1962年,玻爾去世時,他工作室的黑板上,仍然畫著當年愛因斯塔光子箱的草圖。



不過就算他們終生都在爭辯,但卻絲毫不影響兩人的友誼。

玻爾曾這樣評價與愛因斯坦的爭論,認為這是自己「新思想產生的源泉」


而愛因斯坦則也這樣評價玻爾:「他將大膽和謹慎兩種品種難得地融合,無疑是我們科學領域最偉大的發現者之一」


愛因斯坦與玻爾


人類社會中,可能幾百年才能出一個像愛因斯坦的天才。

但是,如玻爾這般敢於挑戰權威,又不斷在鞭策中前進的人物,亦必不可少。


無論誰離開了誰,這條量子銀河都會變得黯淡無光。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環球物理立場。


點開連結即可查看:《環球物理高效提分方案》針對中高考、物理競賽、滿分物理,短期提分40-60分。

環球物理,以物理學習為主題,以傳播物理文化為己任。專業於物理,致力於物理!以激發學習者學習物理的興趣為目標,分享物理的智慧,學會用物理思維去思考問題,為大家展現一個有趣,豐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世界!

諮詢電話:010-56143955   010-56143855

投稿請聯繫 14511055@qq.com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蘇州街名商大廈1101環球物理

參加物理集訓營撥打諮詢電話,短期高效提高物理!歡迎撥打諮詢電話:13581994719


相關焦點

  • 他所創學派9奪諾獎,辯倒物理群雄無數,連愛因斯坦都未曾贏過
    構建了新的「原子結構模型」獲諾獎後,他便一手創立了」哥本哈根學派「。在歷史上,他也與普朗克、愛因斯坦齊名比肩,人稱量子物理三巨頭。所以第一次見面,玻爾就拿出J.J湯姆森所著的論文,用生澀的英文指出了裡面的幾處錯誤。湯姆森四年前才剛獲得諾獎,德高望重,完全看不懂玻爾這是什麼操作,場面幾度陷入尷尬。
  • 史上最牛的物理學論戰,玻爾靠什麼贏了愛因斯坦3次?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公布,把100多年前愛因斯坦的神預言送上了熱搜。在網友們紛紛送上「愛神」稱號,發出「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的感嘆時,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國內媒體隻言片語的報導下,還隱藏著一個曾3次在量子力學論戰中碾壓愛因斯坦的奇人。
  • 為什麼連愛因斯坦都認為一切都是設計好的?
    但實際上,在歐洲中世紀,西歐的各個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當時的新生兒出生後都要受洗,信基督教就好比中國儒家一樣。因此,牛頓是從小的信奉基督教,而不是到了晚年才開始信。除了牛頓這種謠言,還有兩位完全的無神論者愛因斯坦和達爾文,畢生都未曾信奉過神學。但是也經常被造謠到了晚年開始信奉宗教了。當然,如果你要問造謠的人有什麼證據,要麼拿出的是地攤文學,要麼連證據都拿不出來。
  • 他是愛因斯坦一生最害怕的人,他就是數學之王希爾伯特
    後來,面對玻爾率領的量子學派的星星們的圍追堵截,愛因斯坦手持兩把西瓜刀,從南天門砍到蓬萊東路,手起刀落手起刀落,連砍了三天三夜,眼都沒眨一下,殺得量子學派血流成河,分崩離析,愛因斯坦一役成名,創下了"一人敵一門"的奇蹟,從此後江湖號稱"愛神"。可以說,論打架,愛因斯坦這一輩子還真沒怕過誰。
  • 一流物理學的傳承與發展:文化、學派、風格和諾獎
    之後玻爾曾訪問德國的哥廷根大學和慕尼黑大學,與慕尼黑的索莫非交流過。1921年,在丹麥政府和嘉士伯的支持下,他在哥本哈根大學創立了理論物理研究所。1922年獲得諾獎。玻爾去世後,紀念他誕辰80周年時,研究所改名為玻爾研究所。
  • 一流物理學的傳承與發展:文化、學派、風格和諾獎
    之後玻爾曾訪問德國的哥廷根大學和慕尼黑大學,與慕尼黑的索莫非交流過。1921年,在丹麥政府和嘉士伯的支持下,他在哥本哈根大學創立了理論物理研究所。1922年獲得諾獎。玻爾去世後,紀念他誕辰80周年時,研究所改名為玻爾研究所。
  • 玻爾與愛因斯坦的四次大論戰,影響了物理學近100年的發展!
    1921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獎,1922年玻爾獲得諾貝爾獎,他們彼此祝賀,都為對方的獲獎感到「莫大的幸福」。但是,我們都知道,玻爾在1913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玻爾模型,完美解釋了氫原子的結構和特性。後來經過不斷的完善,一個全新的物理體系——量子力學誕生了。
  • 王重陽有一門絕頂武學,創出來之後從沒用過,卻在笑傲中天下無敵
    本期話題我們就來說說王重陽的武學,他有一門絕頂武功創出來之後竟從沒用過,卻出現在《笑傲》之中,威力極大。王重陽乃是全真派祖師,號重陽真人,乃是全真七子的師父,也是老頑童周伯通的師兄兼結拜兄弟。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以先天功技壓群雄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稱號。但是王重陽因舊疾復發,無奈一代宗師五十多歲就與世長辭。
  • 貝爾不等式:愛因斯坦與哥本哈根學派的最終裁決者
    這次的EPR之爭起源於哥本哈根學派的海森堡提出著名的不確定性定理以及量子力學的機率解釋,海森堡通過對確定原子磁矩的斯特恩-蓋拉赫實驗的分析證明,原子穿過偏轉所費的時間△T越長,能量測量中的不確定性△E就越小。
  • 「愛因斯坦」對「哥本哈根學派」發起的第一波攻擊:光子箱實驗
    上一期文章中我詳細介紹了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認知,以及愛因斯坦與「波爾等哥本哈根學派」觀點的差別,我們可以知道:其實愛因斯坦認為量子力學還「不完備」,並非全盤否定量子力學。愛因斯坦學派認為微觀粒子觀察前是確定的,觀察時是確定的,觀察後也是確定的,哥本哈根學派認為微觀粒子觀察前是不確定,觀察時確定,觀察後也是不確定,是觀察行為本身讓微觀粒子確定。愛因斯坦這一派認為:我們的世界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都應該是確定的,只是我們的理論還不夠完善,才造成了微觀世界看起來不確定而已,當理論完備後,微觀世界也會變得確定。
  • 絕頂聰明的愛因斯坦 他一生中佩戴過什麼表?
    他還喜歡拉提琴,痴迷帆船……他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相信一定「逼瘋」了一大波學渣們,對能量守恆公式大家也不會陌生吧。說到能量守恆,這是任何事物都逃避不了的定律,但是,適當而又巧妙的設計和利用,卻能將這種奇妙的轉化變為我們需要的力量。而我們所使用的鐘表製品,就可以說是機械能轉化的最佳代表;而且,就連高深莫測的相對論也和時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愛因斯坦為啥特別反對「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力學觀點?
    所以這就引發了一個爭論:量子力學到底是不是完備的,爭論的其中一方當然就是愛因斯坦、薛丁格、德布羅意等,另一方就是哥本哈根學派的波爾、波恩和海森堡等人。愛因斯坦一直認為量子力學只給我概率值不給確定值,這絕對不是一個物理規律應該有的特徵,當我掌握了物理規律,那麼我可以用這個物理規律去推演將來發生的一切,並且每一個預言都是確定的不應該是概率,所以量子力學不完備,肯定還存在一個「隱變量」,一旦被我們發現,那麼我們一樣可以像研究宏觀物體運動一樣,把微觀粒子的將來預言確定而非概率。
  • 誰才是量子力學的締造者|玻恩學派與玻爾學派有何不同?
    Klein)曾將玻恩與其他幾位著名物理學家做過對比:「愛因斯坦當然是獨一無二的,玻爾無論在哪裡『理論物理之父』的名號都非他莫屬,狄拉克的獨特方式與出眾天賦,泡利的深刻而傷人,這些已經成為45年來物理學家故事的基礎。但是很明顯玻恩缺乏這些五花八門個人魅力中的任何一個。」[3] 海耳布朗(J. L.
  • 從高斯、黎曼到希爾伯特,看世界數學中心哥廷根學派200年興衰史
    高斯雖然並不熱愛教書,但是他還是為哥廷根學派培養了眾多的數學人才,讓哥廷根學派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得到迅速的發展,為德國成為世界科學中心和數學中心創造了條件。自此之後,哥廷根在很長時間裡一直都是學術的中心。
  • 紀念大神愛因斯坦,帶你了解他不為人知的5件事
    關於愛因斯坦,大家都不陌生,天才無數,但愛因斯坦橫空出世,無數天才都不禁黯然失色,論成就,能跟愛因斯坦比肩的科學家,那更是屈指可數,相對論,光電效應,宇宙常數,等等等等,每一項發現和研究,相比一國之首,他還是更願意蝸居在,小小的研究所裡鑽研科學,方程更為重要,政治是為當前,而方程卻是永恆,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我整個一生都在同客觀物質打交道,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經驗來處理行政事務,以及公正地對待別人,本人不適合如此高官重任,正是因為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的位置。
  • 能和愛因斯坦論戰的哥本哈根學派,為何能引領丹麥科技崛起?
    20世紀20年代開始,哥本哈根大學出現了幾個世界頂尖的物理學家,哥本哈根學派崛起,並逐漸發展成為世界物理學最強大的學術流派,最終帶領丹麥在往後的數十年裡,成為世界科技中心。究竟是怎樣的哥本哈根大學和哥本哈根學派,能產生這樣的影響力?
  •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造和科學-好消息宣教會》
    但是使他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的『斐波那契數列』。『斐波那契數列』(Fibonacci numbers)當人們在田野中見到盛開的美麗的花朵,或是看到在花瓶裡的花束時,絕大多數的人會覺得它們很美。但是很少有人會仔細地去端詳每一朵花,數數它們到底有多少片花瓣,並觀察花瓣的排列有什麼樣的規則。假如有人仔細地數數花瓣的個數,並仔細地觀察它們,他便能發現其中隱藏著某種規則。
  • 為什麼我們如此迷戀愛因斯坦,有時就連他不曾說過的「名言」都照單...
    根據人們對《愛因斯坦語錄終極版》、維基語錄和 QuoteInvestigator.com 收錄愛因斯坦名言的調查,再加上身為愛因斯坦傳記作家的我所做的個人研究,我認為很多愛因斯坦名言的真實性的確存疑。實際上,我們無法清楚地確定前文提到的任何一句名言來源於愛因斯坦本人,唯一的例外是人盡皆知的「上帝不會擲骰子」。甚至連這句名言都是對愛因斯坦原話的縮略翻譯。
  • 愛因斯坦的崎嶇諾獎路,理論物理與實驗物理的激烈交鋒
    諾貝爾物理學獎這麼多年以來一直是物理領域最為權威的獎項,無數物理學獎都以獲得諾貝爾為榮,不過很多物理學家卻並不是以自己最為突出的貢獻獲得的諾貝爾,比如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就是相對論,不過愛因斯坦之所以斬獲諾貝爾,卻是因為光電效應。
  • 他是歌壇的「黑馬」,出道後就獲得很多獎項,連陳奕迅也稱讚過他
    他是歌壇的「黑馬」,出道後就獲得很多獎項,連陳奕迅也稱讚過他,他就是周柏豪 周柏豪,1984年生於中國香港,中國男歌手,影視演員。2007年以歌手形式出道。出道後獲得很多獎項,出道第二年就奪得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最受歡迎合唱歌曲金獎以及十大中文金曲十大中文金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