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2月9日10:20~11:00
地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二(10)班
授課教師:尤玉平
授課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版8年級歷史上冊《紅軍不怕遠徵難》
聽課感受:中英文結合教學,激發了學生對歷史知識和英語的求知慾;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使授課更加生動、靈活;五環節教學法讓學生接受知識非常輕鬆。
在聽這節公開課之前,我心裡充滿好奇並惴惴不安。不知道歷史老師怎樣用英語來講授中國歷史,也懷疑自己的英文水平是否能將知識了解透徹。
尤老師打消了我的顧慮,她說雙語教學只是通過中英文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活躍課堂氣氛,「這是歷史課,重點還是讓學生掌握歷史、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
上課鈴響了。「Class is begin。」尤老師用英文作了開場白,並給3分鐘時間讓學生看課本預習。她打開多媒體課件,屏幕上出現了一段中英文對照的一段話:「人類曾有四大史詩,但是他們與長徵相比都黯然失色……長徵是中國工農紅軍所創造的一部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尤老師指著這段文字,同學們開始用英語朗誦。引文的導入,激發了學生對本課的興趣。
接著,屏幕上出現了「Important points」,均是中英文對照的知識點。尤老師講的第一章節是「長徵的開始」,她向學生提出了問題:「What is the reason of Central Red Army’s Long March?」(紅軍長徵的原因是什麼?)同學們紛紛舉手作答。對學生關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正確回答,她用英文「very good」表示讚許。
註:此時運用了五環節教學法之:師生互動。
很自然地,尤老師引出了另一個問題:「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是什麼?」這一次,她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尤老師的課件裡出現了一個表格,將五次反圍剿國民黨軍隊和紅軍的作戰人數、結果、領導人和作戰方針進行了詳細對比,博古、李德等人執行王明左傾路線打陣地戰之失誤顯而易見。總結了這些原因,便進入了第二個章節「長徵的過程」。尤老師又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分組討論的機會,簡述長徵的路線,並讓大家評選「let’s see:which team is the best?」(哪一組的回答最棒?)最後,一個用順口溜總結路線的小組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註:此時運用了五環節教學法之:合作探究。
在講述紅軍長徵經過的路線時,尤老師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大顯身手,既有長徵的整體路線地圖和具體方位地圖,又有遵義會議會址的照片和紅軍用過的簡陋物品的照片,還有兩段從電影紀錄片裡剪輯的「四渡赤水」和「飛奪瀘定橋」的視頻影像資料,學生們看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她還具體指出了幾個重點,便於學生們記憶。另外,在講到「過雪山、草地」一節時,她又讓學生分組討論後講了一個自己聽說過的故事,活躍了課堂氣氛。
最後,是「紅軍長徵勝利的意義」章節,尤老師在讓學生總結了歷史上的意義之後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什麼是長徵精神? what shall we do in daily life?」(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該怎麼做?)同學們踴躍發言,有的說要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有的說要樂觀互助、堅定必勝信心,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註:此時運用了五環節教學法之:拓展延伸。
最後,尤老師再次用箭頭連接展示長徵的開始、過程、結束和意義,讓學生們梳理知識,理清思路。尤老師並用了選擇題和列舉題讓學生們舉一反三,鞏固提高。
註:此時運用了五環節教學法之:課堂小結和課堂反饋。
在學生們激情豪邁地朗誦毛澤東的《長徵·七律》中,一節有意思又有意義的歷史課結束了。
《公開課》將在第一時間裡,把精彩的課堂「原汁原味」地呈現給大家。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課或其他老師的課上得精彩,學生反響良好,那就來這裡秀秀吧。不限科目,不限年級,更不限資歷,只需提前告知要上的公開課的內容和時間。簡訊聯繫:13663880419 (記者 宋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