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很準?這是人類基於認知發展的神秘反應機制

2020-12-04 太平洋電腦網

事實上,分析思維和直覺思維是互補承接、協同運行的,我們經常將兩者結合在一起。

北京時間6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神經學家瓦萊麗·范·穆魯克姆(Valerie Van Mulukom)稱,在理性、分析思維的年代,直覺已不再成為人們對事物判斷的依據。但是你的情緒反應並不像一些人所認為的那樣不可靠。

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家大公司主管宣布一項重要決定,是基於他的直覺所做出的判斷。這會讓人感到難以置信,畢竟做出重要決定必須要仔細、慎重,理性地思考。

的確,通過直覺判斷做出決定似乎有些草莽,尤其是過去幾十年裡,西方國家一直倡導理性分析思維方式。漸漸地,許多人開始認為人類已從依賴原始、魔法和宗教的思維方式,轉變成為善於分析的科學思維。因此,科學家會認為情緒和直覺易犯錯誤,甚至反覆無常,是一種機械化思維。

然而,最新研究顯示,直覺是人類基於認知發展的一種神秘反應,情緒並非愚蠢的表現,之前人們甚至認為應當忽視情緒表現,或者通過理性思維進行糾正。直覺是你對剛剛經歷或者想到的事物的評價——從這個意義上講,直覺也是一種信息處理形式。

同時,直覺也是大腦中處理問題的結果。研究表明,大腦是一種大型預測機器,不斷地將傳入感官信息和當前經歷,與之前大腦存儲知識和記憶信息進行對比,然後大腦預測不久將發生什麼。這被科學家描述為「預測進程框架(predictive processing framework)」。

這將確保大腦總是儘可能做好準備工作,以最佳方式處理當前情況。當出現不匹配現象(一些情況是無法預測到的),你的大腦將更新認知模式。這將自動、潛意識地匹配之前的認知模式(基於之前的經歷),當你的大腦做出顯著匹配或者不匹配(在認知模式和當前模式之間)時,直覺將出現,但是這還沒有達到你的自覺意識。

例如:你可能黑暗中駕駛汽車行駛在鄉村公路上,一邊開車,一邊聽著音樂,突然你產生一種直覺,將車輛停在道路一旁。當你繼續開車時,你會發現自己剛錯過一個可能會嚴重損壞你的汽車的大坑洞。你對自己依賴直覺而感到高興,即使你不知道這個坑洞具體在哪兒。事實上,你前方遠處的一輛車也做了一個類似的小轉彎(因為他們是當地人,並且熟悉道路),你是憑藉直覺選擇性地避開前方的危險。

當你在某些領域有豐富經驗時,大腦會有更多的信息匹配當前的經驗。這將使得你的直覺更加可靠,這意味著你的直覺就像創造力一樣,可以隨著經驗增長而逐漸改善。

分析和直覺思維通常是不相關的,但可能同時發生。在心理學文獻資料中,直覺經常被解釋為兩種普通思維模式之一,另一種思維模式是分析推理。直覺思維被描述為是自動、快速和潛意識的。另一方面,分析思維是緩慢的、具有邏輯性、是具有意識和深思熟慮的。

許多人將分析推理和直覺思維區分開來,意味著這是兩種思維方式是相對獨立的,以翹翹板的方式運行。然而,近期一項系統性分析表明,一項調查測量了一組研究的影響,表明分析推理和直覺思維通常是不相干的,但有可能同時發生。

因此,雖然在任何情況下一種思維方式都可能比另一種更佔優勢,尤其是分析性思維——這種潛意識直覺思維很難精確地測定何時發生,因此在我們的意識下會潛在發生許多事情。

事實上,分析思維和直覺思維是互補承接、協同運行的,我們經常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即使是突破性科學研究也可以從直觀的知識開始,從而確保科學家能夠制定出創新想法和假設,後者將通過嚴格的測試和分析進行驗證。

此外,儘管直覺被認為是草率和失準的,分析思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研究表明,過度思考將嚴重阻礙我們決策制定進程。

在其它情況下,分析思維可能基於直覺思維僅是簡單地由事後比較理由或者決策合理性組成,例如:當我們必須在道德兩難處境下解釋我們的決定。這使得一些人將分析思維當作直覺的「新聞秘書」或者「內部律師」,有時,我們並不知道為什麼要做出決定,但是我們仍希望有理由做出決定。

對於涉及基於評估的每一個決策處境,你可以考慮一下自己的直覺是否能正確評估情形。那麼,既然直覺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決策,我們是否應當僅僅依靠直覺意識呢?這是非常複雜的,因為直覺意識依賴於較古老的進化、自動和快速處理進程,同時也容易受到認知偏差等錯誤引導的影響。它們是思維上的系統性錯誤,可以自動發生。

同樣,由於快速處理是一種古老的處理方式,它可能有些過時。它就像是一盤甜甜圈,雖然你可能會被它們吸引,但你不太可能需要這麼多的糖和脂肪。但是對於早期人類的狩獵採集食物時代,囤積能量是一種非常聰明的本能行為。

因此,對於涉及評估決策的每一種狀況,你需要考慮一下是否你的直覺能夠正確評估當前處境。是否這是一個進化的老狀況還是新狀況?是否涉及到認知偏差?你是否有該狀況下的經驗或者專業知識?如果它是一個進化的老狀況,是否涉及到認知偏差,當你沒有專業知識時,那麼就只能依靠分析思維;如果它不是一個進化狀況,那麼你就只能相信自己的直覺反應。

現在是時間停止對直覺的探索研究了,事實上它是一種快速、自動、潛意識的處理方式,能夠為我們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而深思熟慮的分析則無法提供這些信息。我們需要接受直覺思維和分析思維同時存在,並在人們遇到困境時作出彼此權衡的決策。

相關焦點

  • 第六感非常強,直覺很準的4個星座
    其實,直覺準的人大都是情感非常敏感敏銳的人,他們能夠從過去的經驗和當下的氣氛中提煉出有效的信息,進而做出準確的判斷。哪幾個星座第六感非常強,直覺很準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雙魚座雙魚座是十二星座中第六感最強的一個星座,他們天性敏銳、敏感非凡,在生活的很多方面,他們都有很強的直覺,並且,他們的直覺特別準,很少會出錯。
  • 為啥總有人說自己直覺很準?直覺這東西原來真的可以被解釋!
    那麼,直覺準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直覺那麼準呢?自信的心理效應對自身的自信,對自己想法的自信。直覺,通常是對某種情況的一個想法或是念頭。其實每個人每天都會有很多的直覺出現,但是有的人會忽略,有的人會重視。最好的例子便是藝術家,藝術家們相信自己的直覺,認為「靈感」是他們創作的源泉,然後把「靈感「創作出來,直覺自然準。思維偏向一般來說,感性的人直覺更準。
  • 直覺很準,能一眼看穿謊言的星座!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輕易的被騙,有的人往往直覺很準,他們總是能夠一眼就看穿別人的謊言,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樣的星座都是哪幾個吧。天蠍座天蠍座人的洞察力很強,他們雖然在平時的生活中總是不言不語的,但是他們很善於觀察,並且能夠捕捉到很多別人察覺不到的細節,往往能夠從細微處分析出一些異樣。
  • 女人的直覺在這些情況下,往往會很準,女人不要再懷疑自己了!
    女人作為一個物種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女人有自己的特殊本領,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女人的直覺,真的很準!女人當有這些感覺的時候,不要懷疑自己,按照自己的心走。父母。女人一個人孤身生活在外地,離開家裡很久,說不思念自己的爸爸媽媽,不思念自己的家人,這都是假的。作為一個女人,總希望可以陪伴在自己的父母身邊,總希望可以有一個溫暖舒適的家,但是事實情況就是不允許。當她思念父母的時候,父母也思念她,女人就會深深地感受到父母對她的思念。
  • 受腦認知和神經科學啟發的人工智慧
    人類大腦非常奇妙,也正是在這個物質基礎之上,才演繹出人類世界的發展和對問題求解的各種方法。在神經元的結構模型中,神經元的連接並不是像我們一般理解的物理方式,而是靠突觸,神經元之間突觸間隙產生的反應,構成了大腦中奇妙的演進。人類大腦中的思維或學習都是發生在突觸這個層面上的。實際上在大腦的神經網絡連接中,不同空間對應不同功能,不同功能在自身內部產生著不同的成本函數。
  • 「全能棋王」AlphaZero 背後的真正啟示:直覺是如何戰勝邏輯的
    我在人工智慧領域所做的工作圍繞「先進的認知機器將使用直覺作為其智力基礎」這一想法。我們人類的思想為一般化的智力提供了充足的證據。人類本質上是直覺機器,而我們理性(和自覺)的自我只是基於直覺的機器之上的一個模擬。這與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形成鮮明的對比,意味著我們的理性思維就是把我們與其他所有生物區分開的東西。
  • 墨菲定律:不要被不良習慣拖垮自己,不要過度依賴自己的直覺
    別迷信直覺人的直覺經常會很準,前邊人們提過,越擔心發生的事兒越會發生。有一些科學家的創造發明就來自於直覺。例如,牛頓發展微積分,便是是因為他的幾何與運動的直覺想像;夢捷列夫憑藉大夢一場,把元素周期表呈現在夢裡。
  • 張學義/隋婷婷:專家直覺與大眾直覺之辨
    在思辨哲學主流觀點中,人類是天生的「非相容論」者——人們天然地認為,道德責任與決定論不兼容。在非相容論中,決定論的真實性直接關係到自由意志與道德責任存在與否,即在一個強決定論的世界裡,人們不具有自由意志,相應的道德責任和榮譽歸屬也就無需承受。
  • 直覺通常都很準,他們的預感基本上每次都很靈驗的三大星座!
    而且這種人直覺通常都很準,他們的預感基本上每次都很靈驗,有時候真的會讓人覺得很是可怕。今天就給大家說的,就是這幾個星座的人,他們簡直像神一樣,直覺真的超準的。雖然雙魚座的人平時看起來很熱情,好像很玩得開,但其實他那是在跟每個人相處的時候,都在細細觀察對方,他們不會表露自己的直覺,但他們會在心裏面猜測,並自己給自己防範。而且一般雙魚的猜測都是非常準的,連雙魚本人都覺得神奇!
  • 預感總是很準的三大生肖
    預感不等於直覺,預感更偏向於預算判斷。十二生肖中,有的生肖預感真的總是很準。尤其是對一些不好的事情,特別靈驗,當然啦,他們其實也挺煩這一技能的。
  • 直覺能力——大腦教育七個認知層級塔之一《童教》
    大腦使用無意識,或者說直覺,甚至超感官的方式來運算。直覺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是經常使用的,有些時候,一件事情,我們說不出有什麼不好,但是直覺告訴我們這件事情就是不對,而往往事後證明我們當時內心的直覺是對的。這種直覺的能力就是松果體的高級能力。
  • 宇宙間的神秘力量:直覺
    「直覺!」 很明顯,邱吉爾所謂的直覺,就是宇宙神秘力量的暗示,這種力量給他的潛意識傳達了一個強烈的信息正是按照宇宙神秘力量的指引,他才讓那些廚師們逃過了一劫。 美國著名作家韋恩·戴爾博士說:「禱告是我們在向上帝說話,而直覺則是上帝在向我們說話。」 直覺是宇宙神秘力量給人的一種昭示,聽命於它,我們就擁有了超人的智慧。有了這種超人的智慧,小則改變個人的命運,大則改寫人類的歷史。
  • 淺談:基於教育遊戲的認知學習研究
    在國內, 教育遊戲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已屢見不鮮,而在教育遊戲的認知學習作用方面還研究甚少。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行為是以學習者認知發展為基礎的,是學習者內部心理過程與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探索教育遊戲對認知學習的影響,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因素。  一、教育遊戲的概念及應用分類  在探究教育遊戲的認知作用前,首先要清楚其概念及分類。
  • 基於人的認知原理來理解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如果用認知體系的邏輯來解構形式系統,那麼:符號對應的就是關係層的基本要素; 公理對應的就是底層參照背景,它由作用層的基本結構和基準條件構成; 推導規則對應的就是價值分化機制。由此我們會發現,人的認知體系是包容形式系統的,形式系統也能反應人的認知系統的某種抽象關係邏輯。
  • 「直覺」英語怎麼說?
    都說女人的直覺很準。準到一根頭髮,一點點細微的味道都能讓之美少女變身福爾摩斯。本期我們來說「直覺」英語怎麼說?記得拉到最後做今天的打卡練習題哦,很逗。「直覺」其實有對應的英文單詞叫做intuition。
  • 直覺是人類的「本能」嗎?
    直覺是人類的「本能」嗎?在這個崇尚科學的社會裡,卻依然有很多用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存在。比如災害來臨前,動物的反應,我們就一直搞不懂,是什麼讓他們對於災害有了一種特殊的反應。我們稱之為野獸的直覺。我們經常說,動物的本能是非常恐怖的,那是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中磨礪出來的一種本事,現在的人類在經歷幾千年的文明洗禮後,漸漸失去了這一本能,可是有時我們卻會有一種直覺,這種直覺說不清道不明,就是突然出現,好像是上天給你的警示一樣。你一定聽說過,女人的第六感非常可怕,那為什麼第六感會那麼準呢?
  • AI大覺醒:圖靈獎得主稱AI將產生意識,未來機器學習核心是注意力機制
    注意力機制來源於人類的視覺注意力,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處理視覺信息的機制。最簡單的例子,比如看一個圖片,會有特別顯眼的場景率先吸引注意力,因為大腦中對這類東西很敏感。注意力模型也是構成企業AI的基礎,幫助員工完成一系列認知要求高的任務。類比人類思維,靠直覺還是靠推理?Bengio 在演講中談到了美籍以色列心理學家兼經濟學家 Daniel Kahneman 在他2011出版的開創性著作《思考,快與慢》中提出的認知系統。
  • 看看生活中的真實案例,顛覆以往認知!
    看看生活中的真實案例,顛覆以往認知!在這茫茫的宇宙中,存在太多神奇的現象,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俗話說得好,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意思是指極度思念某個人時,雙方會得到響應,甚至還會不約而同給對方打電話。很多人對於這樣的現象感到費解,有人認為人與地球的磁場是相互連接的,例如兩個人相互思念對方時,雙方磁場都會得到響應,就像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推動著他們。
  • 神秘主義、直覺與邏輯悖論
    這本書也有一部分是對心理學的批判,尤其是「概念混淆」。這與他從語言的角度批評哲學一致。他說:「假如一頭獅子會說話,我們也無法理解它。」人類的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也經常出現錯誤,因為許多詞的內涵和外延都不一樣,句子的表達也不一樣,此外還有與字詞沒有直接關係的語氣和環境的影響。對於夢和無意識也是如此,還要加上陳述真實度的不確定性,所以不可能有準確的「翻譯」。
  • Neuron:王偉/唐世明 等解密認知顏色空間形成的神經機制
    2020年8月26日,《Neuron》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獼猴V1,V2和V4等級化的顏色處理機制該研究利用內源性信號光學成像、雙光子成像和電生理記錄等手段,詳細描繪了等級化的不同視覺腦區的色調圖結構,揭示了認知顏色空間形成的神經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