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能力——大腦教育七個認知層級塔之一《童教》

2021-01-09 全腦開發程老師

大腦使用無意識,或者說直覺,甚至超感官的方式來運算。直覺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是經常使用的,有些時候,一件事情,我們說不出有什麼不好,但是直覺告訴我們這件事情就是不對,而往往事後證明我們當時內心的直覺是對的。這種直覺的能力就是松果體的高級能力。心平氣和的人,直覺能力會比較發達,精力旺盛的人直覺能力也會比較發達,兒童時期直覺能力也會比較發達,思想單純的人直覺能力也會比較發達。

我們前面提到的,蘋果公司的賈伯斯就是通過禪坐進入深度的定靜之後,完全不依賴邏輯思維,單純依靠直覺來做出準確的商業決策。直覺的能力現在還不為科學家所完全揭示,但是直覺能力真實存在,甚至包含非眼識別的透視能力、心靈感應、意念力等。前面我們有提到,在李承憲老師舉辦的HSP腦力奧林匹克比賽當中,就有透視能力的項目。現在有限制的科學儀器還不能完全解開生命靈魂的本質,但是我相信到本世紀中期,靈性科學將會發揚光大。

直覺的能力對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所謂的直覺,就是一瞬間就能夠做出判定的能力。它不依賴邏輯推理和理性的分析。它是一種依賴我們的感覺來進行決策的能力,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我們人腦的決策系統很奇妙,一套是慢思考的決策系統,另一套是快思考的決策系統。慢思考的決策方式,是根據邏輯層面的分析、比較、歸納、演繹、類比等來做決策,還有提出假設,建設模型,進行數據分析、計算等方式來做決策。這種方式也習慣被人稱為理性思維,科學思維。可以說,現代科學的發展,就是建立在這些思想方法上面的。科學大廈也是建設在這些基礎上面的,所有的科學成就都是建設在前面已有的驗證定理上面,一層覆蓋在另一層上面,形成由低到高,由假設到實證,然後到應用。雖然這樣看起來很酷,但是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答案會比較慢。事實上,除了少數訓練有素的科學家會習慣使用這樣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做出決策。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使用直覺的方式來進行決策的。這就是大腦的快速決策系統---直覺。

快速決策的能力對於人類的生存來說非常的重要,它是建立在人的感受上面的。一切的判定都是依據我們對這件事情的感覺來做出一瞬間的判定。是感覺決定了我們當下的決定。

我們可以一瞬間決定自己是否要和一個陌生人交朋友,可以一瞬間決定自己是否要做一個交易,而不需要邏輯推理。

趨利避害,是生物的自然保護機制,在生命遇到威脅、危險的情況下,需要很快速的做出決策,進而能夠做出恰當的行為來逃離危險,而不是慢吞吞的在思考。

當然,這兩種決策的方式都有好處也有不足的地方,因此,這兩種決策的方式都是交替進行使用的,有時候會使用直覺來進行決策,有時候會使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深思熟慮之後再進行決策。

在平時的生活中,使用直覺進行決策的能力使用得更加的廣泛,可以說80%以上的時間,我們都在使用直覺的方式來做決策,指導自己的一切行為的,比如說吃飯、洗碗、走路、睡覺、說話、交流、唱歌等等幾乎一切的行為。只有少數的時候,我們才會坐下來,皺起眉頭在那麼反覆的思量一些事情。曾老師助理18049529118

這麼說來,我們是一直使用直覺進行決策的,但是卻沒有人關注到這種能力的培養。這實在是很不科學啊。

任何人都有直覺的能力,或強或弱。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訓練來加強任何的能力,直覺能力也是一樣可以通過訓練來提升的。可惜的是,大家對這方面的認識不足,不清楚這種能力的重要性。在這個層面的教育上,應該開設禪坐冥想的課程,HSP高等感知力課程,還有專注能力訓練的課程。

作者曾冠茗簡介

童教創始人 零秒思維繫列創始人

禪書法創始人 五行結構思維創始人

世界記憶大師教練 商業邏輯教練

頂級大腦認知專家 國學大師

從事潛能開發15年,讀過2萬本以上書籍,帶領團隊培養出近百位記憶大師,3000位潛能開發師,馮德全早教研究員,華南教科所研究員,同時擔任上百家全腦教育機構顧問。

本文版權屬廣東童教曾冠茗老師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邏輯思維能力(1)——大腦教育七個認知層級塔之五《童教51》
    大腦教育的七個認知層級塔之五羅輯思維能力(1)什麼是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指的是事物內部的一組或者多組關係,事物內部的某種聯繫,就是事物內部之間的規律,更加簡單來說邏輯就是事物的本質。認識這種邏輯的能力,就叫做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不是天生就會的,也是需要後天的教育才能逐漸提高。事物內部的關係有很多很多種,比如說有大小的關係,有時間發展的先後關係,有中心發散的關係,有定義解釋的關係,有矛盾對立的關係,有比較的關係,有分析的關係,有分門別類的關係,有類比、比喻的關係,有因果的關係,有上下層級的關係,有從屬的關係,有並列的關係等等。
  • 大腦皮層的功能分區——《童教》
    文 / 童教教育 曾冠茗本文已獲作者授權,轉載請聯繫作者大腦皮層也叫做端腦
  • 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
    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是一個能力,都是在思考的能力。清楚這一點,我們就能很好的訓練我們的認知和思維能力了。思考的過程是什麼樣子的?思考其實是人的一個基本能力,但平常都喜歡不動腦的,喜歡傻傻的看著。什麼時候會動腦呢?
  • 松果體的作用機制_內聽覺——《童教》
    文 / 童教教育 曾冠茗本文已獲作者授權,轉載請聯繫作者一、松果體的作用機制---內聽覺我們前面說到松果體的內視覺作用機制就是即使不出聲,但是大腦也在模擬這個過程。當然,在這一過程當中,松果體也全程的參與,這個內在的小小聲音就來自松果體。三至八歲的低齡孩子偏向使用視覺型來思考,但是,隨著語言能力的加強,聽覺型思考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到我們成年之後,絕大多數都是偏向聽覺型來思考。要麼是偏視覺型思考要麼是偏聽覺型思考或者兩者摻雜,不管是那種類型,都需要使用到松果體的整合能力。
  • 思維認知的七個層級:你的層次,決定你的命運
    原標題:思維認知的七個層級:你的層次,決定你的命運軍人義務修建機場,是個事實。這個事實構成了當事人生命的記憶,因此他引以為豪。此二者仍是個對立體,構成新的認知層級。由此我們知道,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時,第一反應是本能,第二反應是情緒,第三反應是立場,第四反應是利益,第五反應是兼顧他人的社會心理。第六反應,是認識到前五步並無高低優劣之別,而是一個完整認知的五個組成。社會問題的討論,也是如此。當出現社會問題的討論之時,你會清晰的看到五個層級:本能層、情緒層、立場層、利益層及社會心理層。
  • 智慧100APP—培養元認知能力,改變大腦的頑固思維
    事實上,學習能力是以思維方式為基礎的,所以這兩種孩子的區別也可以理解為:在思維方式上存在差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元認知"能力。那麼什麼是"元認知"?如何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鍛鍊元認知的方法有哪些?讓我們往下看。
  • 音樂給大腦的好處有多少?
    演奏音樂使大腦信息傳遞更快,左右半球全腦協同,在運動能力、效率、創意、執行力等各方面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全腦開發行業中經常有人講:音樂能開啟右腦,可以讓孩子具有超感官能力。其作用原理是,通過8-14赫茲的音樂波動使大腦產生共振,將大腦腦波調整成右腦工作的α腦波,進入右腦狀態,大腦清醒且放鬆,注意力集中,情緒穩定且愉快,不易受外界幹擾,大腦憑直覺、靈感、想像接收傳遞信息。
  • 直覺很準?這是人類基於認知發展的神秘反應機制
    因此,科學家會認為情緒和直覺易犯錯誤,甚至反覆無常,是一種機械化思維。然而,最新研究顯示,直覺是人類基於認知發展的一種神秘反應,情緒並非愚蠢的表現,之前人們甚至認為應當忽視情緒表現,或者通過理性思維進行糾正。直覺是你對剛剛經歷或者想到的事物的評價——從這個意義上講,直覺也是一種信息處理形式。
  • 《人民的名義》:認知層級,決定你的社會位置
    處於這個層級中的人是否有能力,要看他能否走出這個層級。2認知第二級大風廠工會主席鄭西坡及拆遷者這個層級的人,比最底層略微明白一點點——但只是認知到了最底層的苦與傷,自我認知是懵懂的。所以他們的認知特點,是昏妄不定,喜怒隨境。
  • 認知的九個層級,你在哪層?
    人類的認知層級就像冰山一樣,很多時候只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忽略了隱藏在冰山下的客觀存在;早在春秋末期老子在《道德經》中已經對人類的認知進行了深刻的揭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跨越千年的歷史長河,我們的認知是否有了進一步的升華?【第一級】:只知好惡這類人的認知世界裡非黑即白,容易把見到的聽到的理解為真實的世界,忽略了背後的真相。
  • 淺談:基於教育遊戲的認知學習研究
    近些年,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盛行,電腦遊戲已經成為學生主要的娛樂方式之一。電腦遊戲強大的吸引力,引起了教育者的關注。教育學者順應潮流,思考把遊戲的元素引入到教育之中,使學生沉浸在愉悅的學習環境中,真正達到寓教於樂,在此背景下「教育遊戲」應運而生。在國內, 教育遊戲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已屢見不鮮,而在教育遊戲的認知學習作用方面還研究甚少。
  • 《科學》:青春期大腦發育變化阻礙學習認知能力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這一現象由青春期大腦發育變化引起,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習認知能力。 老鼠實驗 紐約州立大學醫療中心研究人員以老鼠為實驗對象,訓練它們坐在轉盤上識別房間內的路標。 英國《每日郵報》3月18日援引研究人員之一、醫療中心生理學和藥理學教授謝裡爾·史密斯的話報導:「我們給老鼠上三節訓練課,每節10分鐘。未進入青春期的老鼠學得很快,不到兩節課就能識別路標。相比之下,進入青春期的老鼠三節課過後仍然不能識別路標。」
  • 通過足球訓練鍛鍊青少年的大腦,磨練「直覺」!
    文章類型:青少年足球理論教育根據足球場上的狀況進行分析判斷的質量高低,將直接影響球員做出應對處理的合理與正確與否。想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則需要開闊的視野以及能夠瞬間做出合理判斷的直覺。那麼,是否可以通過足球訓練來磨練這種直覺能力呢?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 父母對全腦教育的認知,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命運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經看過一檔綜藝節目「最強大腦」,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在看這檔節目的時候,除了羨慕和佩服出現在電視銀屏上的腦力參賽者們超強的記憶能力之外,肯定不會想到我們普通人的大腦,通過科學有效的訓練之後,我們的大腦也可以有超強的記憶能力。
  • Neurology:大腦皮質厚度與認知能力相關
    麻省總醫院的Bradford Dickerson博士等人近日在《神經學》(Neurology)雜誌上報導稱,大腦皮質變薄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該報導中研究人員觀察了大腦的9個區域,發現這些區域大腦皮質厚度較低而認知能力正常的患者,其認知能力在3年後有所下降。此前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名為ADsig的生物標記,可用來標記大腦皮質的厚度,並證實大腦皮質變薄是輕度阿爾茨海默病性痴呆的可靠標記,並能預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障礙。
  • 北師大盧春明組新綜述:適用於人際間言語交流的認知神經層級模型
    語言是為滿足群體協作的需要而產生的交流工具,也是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但是長期以來,大部分關於語言腦機制的研究都脫離了交流情境,將聽和說割裂開來單獨進行考察。因此,基於這些研究建立的語言加工認知神經機制模型可能並不適用於語言交流過程的闡釋。
  • 6個認知層級要點,喚醒你的人生,覺知開悟,提升境界!
    高人總結了6個方面,一起來覺醒開悟,提升自我。1,控制自己如果你想發脾氣,或者放縱自己,一定要告訴自己,延遲欲望滿足,控制自己,才是長久之道。社會是個整體,世界萬物都有聯繫。當你考慮自己時,一定不要忘了他人和周圍。當你不顧一切意義用事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其背後可能就是對他人和周圍的傷害。這種得到獲取是以犧牲他人和自然為代價的,並不可取,也無法長久。
  • 全腦開發照相記憶訓練,你不得不知的3個誤區,解決後效果倍增
    而 一般人對於照相記憶能力的理解,大概就是擁有像照相機那樣的記憶方式,「喀嚓」一下,就立刻把一整頁書的內容拍下來,需要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從大腦中調出來。那麼,是否真的有人練成了這種能力呢?央視著名主持人撒貝寧就曾經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談及自己之所以能夠有現在這樣的成績,和他所擁有的照相記憶這種能力是無法分開的,所以,照相記憶這種能力確實是存在的。『照相記憶』有時也被稱為「直覺圖像」。「所謂直覺圖像,是這樣一種現象:過去的經驗不是單純的『被想起來』,而是從感覺上明晰地再現,並且按照其字面意義出現在眼前一定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