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體的作用機制_內聽覺——《童教》

2020-12-04 全腦開發程老師

文 / 童教教育 曾冠茗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轉載請聯繫作者

一、松果體的作用機制---內聽覺

我們前面說到松果體的內視覺作用機制,它是我們合成想像的輸出埠。這個觀點絕對讓很多人覺得非常新穎和驚訝。現在我還要告訴你另外一個驚人的觀點---松果體不單單是處理輸出視覺信號,它還處理輸出聽覺信號,是我們內在的聲音來源。就好像電視機不單有視覺畫面,還同步有聲音。它可以對視覺和聽覺信號進行解碼轉換最後輸出。

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不出聲思考問題的時候,是不是有一個小小的聲音在裡面講話呢?這就是所謂「內在言語」(inner speech),心理學上還有不少人專門來研究這個小小的內在聲音,但是沒有能夠說清楚。

耳朵聽見聲音信號,是聲音的輸入埠,我們嘴巴可以發出語言,這個相當於聲音的外置輸出埠,而不說話在閱讀文字或者進行語言性思考的時候,就會啟動內在聲音輸出埠,就是松果體的內聽覺(inner speech)。

二、人是如何聽見東西

我們人是如何聽見東西的呢?

這個和我們前面描述看見東西的過程非常的類似,只不過換成聽覺系統。首先是耳膜感應聲音的振動,然後把振動轉換成電信號傳遞到韋尼克區(聽覺輸入處理中心),和視覺枕葉的功能一樣,它主要是對聲音信號進行分析、比較,然後再分布式存儲。耳朵正常就能聽見聲音,但是需要韋尼克區正常才能理解、辨別聽見的是什麼東西。

圖:語言性中樞

三、人是如何說話的

我們人是如何說話的?

通過神經影像技術監測到一些大腦區域,我們對話或者正常講話的過程,它要調用韋尼克區的聲音信息,還要調用布洛卡氏區(說話中樞,控制口腔肌肉運動)。但是,現在不為人知的關鍵的是,松果體也參與這個過程,沒有松果體的整合工作,我們的發音器官很完善,我們的大腦皮層很健康都絕對沒法發出正常的、有意義的聲音。本質上,外放的聲音只不過是在複製松果體「內聽覺」小小的聲音而已。如果有更加精密的儀器的話,一定能夠測量出我們在正常說話的時候,松果體該是多麼的忙碌在工作啊!期待更多的科學發現來證明這些觀點。

那麼,我們的內在說話(inner speech)是如何進行的呢?

內在說話也要調用韋尼克區的信息,甚至也會激活布洛卡氏區。就是即使不出聲,但是大腦也在模擬這個過程。當然,在這一過程當中,松果體也全程的參與,這個內在的小小聲音就來自松果體。

三至八歲的低齡孩子偏向使用視覺型來思考,但是,隨著語言能力的加強,聽覺型思考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到我們成年之後,絕大多數都是偏向聽覺型來思考。要麼是偏視覺型思考要麼是偏聽覺型思考或者兩者摻雜,不管是那種類型,都需要使用到松果體的整合能力。松果體就是整合的中心,是大腦意識中心。意識的本質是或者本覺」,視覺,聽覺等都是從「覺這個本體當中延伸出來的,是接受外界信息來源,是分別比較、辨識判斷的基礎,是賴以思考的腳手架。

那麼,一定會有好奇的朋友會追問:覺是什麼?覺的本質是什麼?關於這個話題這裡不便展開,我另外有書來分解,請大家關注。

作者曾冠茗簡介

童教創始人 零秒思維繫列創始人

禪書法創始人 五行結構思維創始人

世界記憶大師教練 商業邏輯教練

頂級大腦認知專家 國學大師

從事潛能開發15年,讀過2萬本以上書籍,帶領團隊培養出近百位記憶大師,3000位潛能開發師,馮德全早教研究員,華南教科所研究員,同時擔任上百家全腦教育機構顧問。

相關焦點

  • 松果體和全腦開發有關係麼?
    松果體細胞交替性地分泌褪黑激素和5-羥色胺,有明顯的晝夜節律,白晝分泌5-羥色胺,黑夜分泌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可能抑制促性腺激素及其釋放激素的合成與分泌,對生殖起抑制作用。古時的神職人員常在頭冠上對應松果體的部位鑲嵌較大顆粒的寶石,進行佔卜等儀式時,會讓光線射向印堂或眉心天靈等處,皆指向松果體;眉心一直被當作精神力集中的地方,當人遇厄運時會稱其人印堂發黑。
  • 開啟松果體的神奇作用
    因為松果體細胞內含有豐富的一羥色胺,它在特殊酶的作用下轉變為褪黑激素,這是松果體分泌的一種激素,人體內的褪黑激素多的時候,會沉悶抑鬱,而褪黑激素變少時則「人逢喜事精神爽」只要我們的肉身存在,便必然會伴隨著各種誘惑和從惡之心,以及各種勞苦。松果體呼吸課,是高於肉身的觀察。
  • 科學網—解析豬松果體褪黑素合成的調控機制
    本報訊 松果體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其分泌的褪黑素能調控相關時鐘基因的表達進而調節生物節律。
  • 直覺能力——大腦教育七個認知層級塔之一《童教》
    這種直覺的能力就是松果體的高級能力。心平氣和的人,直覺能力會比較發達,精力旺盛的人直覺能力也會比較發達,兒童時期直覺能力也會比較發達,思想單純的人直覺能力也會比較發達。我們前面提到的,蘋果公司的賈伯斯就是通過禪坐進入深度的定靜之後,完全不依賴邏輯思維,單純依靠直覺來做出準確的商業決策。
  • [趣味生物]揭示"松果體"
    人的松果體位於四疊體上丘之間的凹陷內,有一個柄與第三腦室的後頂相連,其大小只有0.19cm3,重約0.2g,是顏色灰白、形如松子的扁錐形的小體。幼年動物的松果體較大,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退化,人從7歲左右開始退化。  松果體外有結締組織被膜,並伸入腺實質內形成隔,把腺實質分為不規則的小葉,松果體的實質由松果體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
  • 大腦皮層的功能分區——《童教》
    文 / 童教教育 曾冠茗本文已獲作者授權,轉載請聯繫作者大腦皮層也叫做端腦
  • 聽覺突觸中的甘氨酸調控機制
    在2008年2月28日的《神經元》(Neuron)封面文章中,Lu等人證明了γ-氨基丁酸直接調節甘氨酸受體對甘氨酸的應答響應,從而產生適宜聽覺功能的快速抑制作用。囊泡中同時包含強弱激動劑是進行突觸後微調的作用機制。 神經元放電模式是通過集中神經興奮與抑制形成,在程度和持續時間上都非常精確。在聽覺腦幹核裡,甘氨酸抑制劑以其快速衰減動力學而著稱,但作用機制一直不為人所知。
  • 五、松果體
    五、松果體   松果體又稱腦上腺,呈扁圓錐形,以細柄連於第三腦室頂。松果體表面包以軟膜,軟膜結締組織伴隨血管伸入腺實質,將實質分為許多小葉,小葉內主要由松果體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和無髓神經纖維等組成。
  • 松果體與腦潛能有關嗎?
    我們現在離弄清楚包括記憶在內的絕大多數大腦功能的生理機制還有非常遙遠的路要走,有一個最常見的比喻是,假如把大腦的全部功能搞清楚比喻成一公裡的話,那麼,我們現在只走出了一釐米。這就是目前公認的腦科學界的研究現狀。 聽眾思語行想問我關於"松果體"和"腦潛能"的問題。他說目前社會上有好多培訓機構在做這方面的事情,都是商業在推動著做。
  • 全能右腦 | 揭秘神奇的松果體(右腦開發)
    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松果體的概念和知識。在很多潛能開發的訓練過程中,很多家長會有一個疑問— —孩子們蒙著眼睛是怎麼看到的?松果體位置圖我要從科學的角度來認識和了解這個。現在,全能右腦潛能開發訓練導師,帶您一起了解「松果體」。
  • 記憶層,包括想像力,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大腦教育的七個認知層級塔之二記憶能力我們人類目前對大腦的記憶機制了解得並不充分。記憶能力是大腦的基本能力,這是一種生物的適應性的表現。如果喪失記憶能力,我們連回家的路都會不記得,這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記憶層,包括想像力,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各種感官的信號處理存儲。人類最主要的記憶能力包括視覺和聽覺的記憶能力。視覺的存儲發生在枕葉區,聽覺存儲發生在顳葉。其他感官信息也有不同的存儲區域。
  • 松果體與大腦開發之間的聯繫
    胚胎在發展的過程中是先發展了「松果體」,「松果體」發布命令給「腦垂體」, 「腦垂體」按照「松果體」的命令產生人體的幹細胞,逐漸形成人體的各個臟器。「松果體」基本上在人體休息時活動量大,而「腦垂體」基本上在人體清醒時活動量大。解剖學家卡裡盎說「松果體」是人類思想通過腦腔的必經門戶。德國科學家笛卡兒認為這是「靈魂所在之地」。也有人把它看成「智慧庫」。
  • 松果體機器人:從感知到操控,挖掘機器觸覺多層面的商業價值
    機器視覺、聽覺等系統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並有了相當規模的市場應用,但相較於處於第一梯隊感知通道的視覺、聽覺,第二梯隊感知通道的觸覺成為了近年來科技公司重點突破的領域。由於底層技術還不夠成熟,因此要實現具有良好效能的機器觸覺產品具有相當的難度,這樣造就了機器觸覺的藍海市場。
  • 太陽光對細胞與松果體的影響
    因為無法一下子接收全部這些信息,因此松果體就像一個協調無線電塔,接收來自所有光源的高強度射線,來自高我的光、太陽光、月光還有星光,並能對這些光頻內隱藏的信息進行解碼。這種影響是一種磁性影響,不是電光,而是引力能。光和磁性是同一種東西【地球的磁場來源與地心太陽】。
  • 激活松果體音樂
    松果體一旦被喚醒,人會在腦的底部感到壓力。這種壓力通常是連接到更高頻率時候的感覺。頭部受傷也能激活第三隻眼睛-松果體。雖然松果體的生理機能直到最近才搞清楚,神秘傳統和密教學校早已知道這個大腦中心的區域,知道松果體是連接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松果體被認為是可供人類使用的上天能量的最強大和最高級的源泉,它對引發超自然的力量一直是很重要的。特異功能的開發是一直緊密地和這個高等級視覺聯繫在一起的。
  • 兒童激活「松果體」開發超感知腦潛能有何好處?
    近期很多家長都對我們激活兒童「松果體」,開發兒童超感知腦潛能的課程很感興趣,紛紛向我們諮詢與之相關的事宜,下面我們就將有關事項做個簡要說明:所謂的超感知是指高等感覺認知的意思。也就是通過開發人類正常的5種感覺(五感指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之外的感覺,從而獲取日常生活中很難感知的事物信息的特有現象。
  • 松果體開發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松果體在大腦中間偏後下方,灰紅色橢圓形小體狀如松果。小孩子一二歲時松果體發展成熟,七歲左右鈣化。
  • 開發松果體,提高直覺和靈感!
    松果體在大腦中間偏後下方,松果體為長5~8mm,寬為3~5mm的灰紅色橢圓形小體,重120~200mg,形狀如松果。位於第三腦室頂,故又稱為腦上腺(epiphysis),松果體表面被以由軟腦膜延續而來的結締組織被膜,被膜隨血管伸入實質內,將實質分為許多不規則小葉,小葉主要由松果體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和神經纖維等組成。
  • 天眼、松果體、超能力,身體中的松果體就是天眼的關鍵嗎?
    在我們的大腦中存在一個叫做「松果體」的東西,它是一個灰紅色的橢圓形組織,因為它形似松果,所以被我們稱之為松果體,松果體可以感受外界環境,比如說它可以感受白天還是黑夜,當它感受的黑夜時,它就會分泌大量的褪黑素,褪黑素可以有助於促進睡眠,也就是說松果體具有感知的能力,因為松果體具有感知的能力,而且其位置正好位於額頭的正中間,所以又被稱為第三隻眼,也叫做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