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的初見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插圖:郭紅松

  「我先問你,去南極幹啥?」往返三萬公裡的船票、機票全部訂好,出發前向張宇討要他數年前的小說《對不起南極》時,想不到他會這樣問我,想不到還把我問住了。

  是啊,這件事是匆忙決定的。在北京偶遇老友,得知酷愛攝影的她們籌備好了南極行程,據說已經做了兩年「功課」,那條船有著天生的探險基因,是人類第一個抵達南極的英雄阿蒙森駕駛船隻的二代型號,噸位與旅客人數最安全最適合登島……

  而我,當時還在為承諾的書稿因故沒有按時完成緊張度日。然而一切又那麼誘人:熟悉的旅伴、專業的攝影師、英語流暢的室友,還有一位資深醫師加入,用朋友的話說,你再也遇不到這樣的團隊。

  可是這些,都不是那個問題的答案。

  沒有想到,當我從北京起飛,經停巴黎戴高樂機場,越過大西洋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再轉程到達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登上前進號郵輪的第二天,答案就猶如眼前沒有邊際的海水一樣,不可阻擋地湧入腦海。

  他為遊客擦鞋,有一座冰川以他的名字命名

  當下,探訪南極的路線越來越多,判斷優劣有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登島次數。我們乘坐的挪威前進號郵輪,由南緯50度逐漸進入60度,不但能欣賞正值夏季的南極諸島景色,還能逐漸適應船上生活,然後再進入低溫浪大的南極深處。上船第三天,我們就分小組換乘衝鋒舟,踏上了西點島。

  從南極帶走的只能是記憶,留下的只能是目光,嚴格的法規使上船下船時防水靴的清理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消毒池自助清洗,高壓水槍噴洗,最後,船艙入口處設專人清理鞋底。當我背轉身抬起腳底的瞬間,瞥見的是一頭銀髮,坐在矮凳上為大家擦鞋的老人露出和善的微笑。我卻不自然起來,早聽說北歐勞動力缺乏,飛機上遇見「空叔」「空姨」不足為奇,但是要把沉重的鞋底伸向一個老人,還是覺得挪威這家公司用人不妥。

  船方豐富的安排,讓初次遠航的新鮮感很快淹沒了這個細節。參觀頂層的艦橋、七層的音樂廳、最底層的輪機房、與全體船員見面,最後來到四層。相較其他位置,這個空間最寬敞平穩,餐廳、公共聚會區域、共用通訊辦公區域、小商場都在這一層,兩側的落地窗前,擺放著沙發茶几,坐在這兒向外望去,航行中的大海一覽無餘,是大家喜歡的去處。

  四層最中間區域,安放著環形臺面,每天的行程路線、登島須知、島上動物植物介紹、事項通知甚至客人丟失的物品,都擺放在這裡按需拿取。在這個人員流動最多的地方,我發現最引人注目的一面牆上,張貼著一些人物照片和說明。一幅幅看過去,竟然發現最醒目處展示的面孔有幾分熟悉,仔細辨認,竟然是船艙入口那位擦鞋的老人!不可阻擋的職業好奇心,讓我馬上請來同行的英語極好的喻女士。「這是咱們船上探險隊隊員介紹。」我急不可耐地指向屬於老人的文字。

  「布魯斯·莫尼亞,『莫尼亞斷崖』以他的名字命名,這是南極洲乾旱河谷的一個基巖地貌,他已經進行了50年的冰川和海洋地質研究。他擁有地質學、海洋地球物理學和冰川沉積物運輸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19年,他被授予探險家俱樂部的洛厄爾·託馬斯獎,以表彰他在科學探索和研究中的職業成就。布魯斯目前的調查涉及使用天基、機載和地面遙感、攝影技術來記錄快速變化的地球表面特徵和過程,尤其是迅速消失的冰川。布魯斯撰寫了四本書,並撰寫了400多篇專業文章、摘要、地圖和報告。」

  其他探險隊員的簡歷,也都顛覆了我對探險隊員這個職業的認知:有地球科學碩士、自然地理碩士、生物學學士、鳥類專家、《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攝影師……

  震驚之餘,我千方百計將布魯斯博士和我的英語旅伴約到了一起,在落地窗下,在南極海萬頃碧波之上,一個人對至美至純的執著追求,夢幻般展開。

  他出生在俄羅斯一個姓氏叫「閃電」的家族,全家人都熱愛大自然,妹妹是一位地質學家。他從1965年6月開始對冰川感興趣,起初是從衛星圖上進行跟蹤,研究變化。後來,他發現了許多衛星圖解決不了的問題:許多冰蓋直接斷裂,推到海裡的那部分無法計量,冰川融化速度自近代以來日益加快。但許多人並不相信他的結論。於是,他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尋找冰川最早照片,實地拍照進行直觀的對比。為此,他移民美國阿拉斯加。

  「那裡有世界上最集中的冰川,我到現場也最快捷,在家裡吃過早餐,就可以飛安克雷奇,晚上就在研究地了!」布魯斯有著隨時流露的幽默。

  為此,他與阿拉斯加國家公園一個基金會合作,對方為他提供船、駕駛員和住宿地。這個研究吸引了他45年,至今依然孜孜以求。

  所有工作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很不容易。老照片需要反覆尋找篩選,過去圖書館、大學都沒有這個分類,要從有關書籍、報刊中搜集比照,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爾後,到這張照片最初的拍攝地,找到最明顯的參照物,儘量用當年相同的照相機,把最新地貌拍出來。因為當年的照片大多是風景照、明信片,找對角度非常非常困難,經常需要花一個星期、一個月在同一個地方繞彎徘徊。他曾連續四年去同一個地方,每次都待兩周到一個月,最終才找到最準確的標誌物。要知道,這些地方自然環境極其惡劣,他曾經與一隻北極熊搏鬥,後來發現那是一隻幾乎沒有一點脂肪的病熊;還有一次,巨大的冰山斷裂毀掉了營地,他憑經驗讓衝鋒艇加速才死裡逃生……

  在布魯斯的電腦裡,我看到了這些來之不易的照片。僅憑視覺你就能清晰地看到,當年那些穿著白色鎧甲的大山,是怎樣逐漸只剩下一件白上衣、一頂白帽子,最後成為藍天下黑色的凝固。布魯斯建立了自己的資料庫,從240座最早的冰山、175個研究點得出冰川的融化速度及其對氣候、人口遷移影響的準確數據。

  2019年,他被授予美國功勳科學家稱號,白宮為他和其他獲獎的科學家舉辦了三天的慶祝活動。

  然而,還有很多人拒絕承認環境變化帶來的災難性影響,布魯斯憂心忡忡。由於他參加的基金會不能提供研究南極的經費,於是他選擇了這條郵輪,報名參加船上的探險隊,「我的主要任務是考察冰川情況,決定遊客能否登島、走哪條路線最安全,晚上為遊客講冰川學常識,當然,還要根據隊長安排,幹一些船上的雜活。我會儘快向國家自然基金會提出考察南極的申請,用更多的事實,讓大家堅信是人類的活動破壞了世界原來的樣子。」

  我的目光從布魯斯電腦上的圖片移向深不可測的大海,此行有幸,與一位功勳科學家同行,去看地球最初的樣子!

  最高獎賞:「體驗不可言狀的美」

  碧綠,鵝黃,褐色紅……沒有想到,南極探險的第一次登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春天的畫面。

  國內立冬正好是南極洲立夏,此時的南極與想像中極地的萬物肅殺相去甚遠。那綠草、黃花簇擁成團,草看不到莖,花看不見葉,近前,才看清楚那大團的顏色都由細小組成,花瓣極小、草葉細長,成片的紅色更是附著在巖石上的苔蘚,它們緊緊擁抱在一起,給島嶼潑灑出亮色。島上樹木種類非常單一,印象中像中國的柏樹那樣,葉子細碎肥厚濃綠,成片生長,沒有一棵枝幹筆挺,而是都朝一個方向傾斜,顯然與常年風向一致,許多被吹倒在地,依然順勢生長,與草地相連,在極地頑強地綻放著美麗。

  這就是極地的春天,人們裹著厚厚的防寒服置身冷風包圍的春色中。

  下雨了,夾雜著細細的雪粒,沿著探險隊員的路標,我們看到了又一片蓬勃的生命。通向海灘的山坡上,無數企鵝在巖石上集聚,儘管我們已從頭天晚上的船上課程中知道這是跳巖企鵝,但還是被它們靈活中透出的笨拙萌到了。為了把食物和作為鋪墊的碎石送給正在孵蛋的伴侶,它們在巖石上跳上跳下,一不小心就失足滑落,可肥胖的身軀能夠瞬間敏捷翻起,又搖搖擺擺地決然前行。還有在旁邊草叢裡築窩的白頭信天翁,黑色翅膀白色頭頸,如果不是偶然從羽毛中探出粉紅的尖嘴,幾乎難以和企鵝區分。

  當你沉浸在眼前的一片呆萌可愛中時,還會有一種異樣的體驗。哦,是這些動物的旁若無人!即使遵循規定站在探險隊員標註的記號之外,我們之間的距離也不過一米之遙,可這些動物沒有一點受到驚擾的樣子,照樣笨拙地跳躍、安靜地趴窩。那些隨時可以飛翔的信天翁,甚至永遠保持著自己感覺舒服的姿勢,有的露出一隻腳丫,有的把尖嘴探進翅膀。它們毫無戒備的樣子,讓一位攝影師朋友哭笑不得:「我拍了一群瞎鳥,它們連眼睛都懶得睜開!」

  我卻陷入了沉思。自然是什麼,就是寫在大地上的自由和平等,萬物遵循自己的習性規律,適應和共享這個星球的饋贈,生靈之間沒有高貴卑賤,只有按照自然法則生存。接下來的航程中,我看到了追逐衝鋒艇浪花的成群白海豚、與遊輪齊頭並進的座頭鯨、密密聚集的上千萬隻企鵝,我看到了在南緯60度極寒中漂浮的隨光線變換顏色的浮冰、隨時可能坍塌的巨大冰川……我不再驚異,只有貪婪地去欣賞,拼命地去記憶。

  也是那時那刻,我理解了採訪這次航行的船長時,他那句難忘的回答:「我的最高獎賞是許多來信,乘客從世界不同地方告訴我,他們體驗到了一種不可言狀的美。」

  與船長交談並非易事,為此,我寫了一封申請函,並且呈上準備了解的問題,其中有兩個我認為比較重要:「在過去的年代裡,許多人到南極是為了通過探險成為英雄,如今你帶領我們普通乘客來到這裡,你認為我們此行的意義是什麼?你的船長生涯裡,得到的最高獎賞是什麼?」船長用那句話回答了我的兩個問題。

  奧萊·約翰·安德裡亞森船長出生在挪威一個航海世家,父親當過船長,妻子和哥哥現在都在船長崗位上,「我有三個女兒,大女兒的理想是當船長,她正在學習和考試,準備將來和她的父親一樣。」他展示了自己腕上的一塊金表,擁有50年航海經歷的人,才能得到政府頒發的這一紀念品。如今他已經當了30年船長,50次穿越號稱死亡地帶的德雷克海峽,我能掂量出安德裡亞森話語的分量。

  午夜陽光是南極特有的極晝現象。天氣變化讓24小時高懸的太陽發散出不同的光芒,在浮冰集中的天堂灣海面,你會看到晶瑩剔透的巨大冰塊反射出奇異的色彩,蔚藍、橘紅、深紫、金黃,那些不知漂浮了多少日子、從哪座雪山崩坍下來的千年造化,在海浪衝擊下形成人工無法鍛造的形狀,隨著冰層的厚薄顯現不同的色彩。於是,兒時的玩具萬花筒中的景象在眼前放大,各種色彩與我們乘坐的衝鋒舟濺起的浪花交相輝映,轉瞬即逝,夢幻?童話?比夢幻真實,比童話美麗!

  極地露營,真正勇敢者的選擇,然而並非每個遊客都有機會。除了身體素質要求,還要英語流利、會遊泳,要離開大船、離開衝鋒舟,在冰天雪地中自己安扎帳篷。當我迫不及待地追問旅伴的體驗時,他第一句回答是「無法言說」,那種生命裡從未有過的安靜,仿佛在真空裡,世界上只剩下了自己,不,覺得自己也消失了,還有夜空,從未見過的顏色……

  我被感染到了。真的有一種感覺無法描述,只能永遠留在記憶裡。

  原本可以是那隻鳥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極地之行,發現高爾基的《海燕》裡,竟然會有浪漫中的真實。

  大西洋是群鳥的天堂,它們自由的身姿,是極地航行的一大風景。海上度過的20多天日子裡,看到鳥兒最多的時候,是天氣最糟糕的時候。南極的夏季氣候多變,陽光燦爛的天空,瞬間就會被大雨冰雹雪花替代。那個時候,就上甲板吧,憑著船上課堂提供的圖片,能認出雪白的是雪海燕,黑色的是北極鷗,黑白相間的是賊鷗,它們在黑色的波濤之上舒展著身姿,閃電一樣疾飛,巡邏一樣翱翔,時不時拍打水面鑽入海濤,風雨雪花的襯託下,越發顯示出自在從容。

  極地動物的生存能力極強,一小堆碎石便是企鵝的巢穴,一叢野草棲息著信天翁一家,海豹更是隨意,沙灘泥沼上到處可以看到它們呼呼大睡的身軀,儘管探險隊事先設置了路標,行走時依然需要處處留意,不留神,手杖觸到的那塊大石頭就會探出烏溜溜的黑眼睛。有一次,一隻海豹居然在探險隊攜帶的物品包裹堆上睡著了,大家離開時,那傢伙老大不情願,隨搬運行李袋的隊員來到海邊,又跳進海水追趕衝鋒艇,我想,它大概平生第一次安臥在如此柔軟的物體上酣睡。

  誰是這片土地的主人?為了探訪這個星球最後的美麗,我們來了,乘坐著火與電驅動的鋼鐵大船,包裹著厚厚的防寒防水服裝,帶足各種防治藥丸,甚至,我到最後才明白,每次登島時,探險隊帶上島的那些包裹,是為了防止氣候突然變化,足夠百人享用三天的物資……我們盡其所能,在甲板上看飛鳥,觀魚群,在探險隊員帶領下和企鵝海豹合影,然而,我們無法企及的水的深處山的遠處雲的高處還有什麼?答案在它們那裡。它們能夠在碎石上築巢,在草窩裡育兒,在浮冰上遊戲,在天地間飛翔!

  南極歸來,整理這些文字的時候,小區門口已經有了嚴格限制外出的各種設置,那個叫冠狀病毒的看不見的生物,把叫做人的我們逼進家裡,趕進醫院,奪走我們的生命,有學者發出這樣的警示:不是自然侵犯了我們,是我們侵犯了自然……

  是的,我們擁有哲學藝術歷史科學,擁有值得自豪的創造力,然而所有的進化,在生命的極端挑戰面前,在大自然的無限奧秘面前,都會顯示出無力和蒼白。於是,在南極的島嶼上,至今保存著熬製企鵝油的大鍋、捕獵鯨魚的機船、囤積魚油的巨大鐵罐,讓恥辱永遠警醒人類;於是,拜訪南極受到最嚴格的約束,從各種國際檢查機構的制約,到我親歷的限制登島人數、上下船衝洗鞋子、專設房間為衣物吸塵等措施……

  我們千方百計,就是要保護地球原來的樣子,我們不遠萬裡,就是要體驗自然和生命和諧的最初,就像我們保留兒時的照片,珍藏初戀的情書,牽掛家鄉的老屋……

  於是,當船長安德裡亞森又一次成功避開德雷克的風暴,把前進號穩穩停靠在烏斯懷亞港灣,準備離開我們依賴的這塊海上陸地時,我把內有探險隊員、攝影師雷曼作品的優盤裝進了行李箱。挑選最多的圖片是一隻只姿態各異的飛鳥,今生,我會永遠致敬生命的本源,在夢裡飛翔。

  (作者:劉先琴,系本報高級記者、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相關焦點

  • 人生若只如初見,兩種截然不同的意境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這句詩出自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全詩內容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 關於只若初見 PengCC
    「成功從來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文|只若初見圖|源於作者01 hello,你好,我是只若初見,很高興能在茫茫人海相遇。02開通這個公眾號,初衷是什麼呢?有人會說:肯定是為了賺錢啊。呸。END微博:只若初見_PengCC知乎:手機拍攝技竅「成功從來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作為喜歡攝影的你你第一次攝影是神馬時候?請說出你的故事
  • 古人詩詞裡初見的場景,一眼千年!
    三、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 【醬紫FM】人生若只如初見,人間豈不太無聊
    據說,戀人初見時有受到襲擊的感覺,最早的說法就是丘比特之箭。初見之後有初戀,初戀無常,往往風流雲散,那時初見就成了一個傷口。然而,多年以後再回憶,這又何嘗不是幸福呢?戀人初見有受到襲擊的感覺,最早的說法就是丘比特的一箭。 看看那些名家怎樣寫初見吧。在屠格涅夫筆下,初見的經驗是害臊,又很快樂,渾身充滿了莫名其妙的幸福感。他寫小夥子坐在牆頭上,看見一個女孩從牆邊走過來,小夥子忘乎所以,咕咚一聲跳下來,落在女孩面前,甜蜜的痛苦充滿全身。我這個旁觀者嚇了一跳,不知小姑娘嚇著了沒有,她的反應如何?落荒而逃,還是停下來問受傷了沒有?
  • 熬漫長的夜,想你如初見
    寫一封長長的信給你,感謝你贈我一場歡喜和感動,即使最後只是一場空,執筆的瞬間,你的模樣被淚水,染得模糊不清了,希望你能夠知道,我還一直愛著你,就像初見時那樣,只是單純的愛你,沒有什麼目的,這封信不會發出去,就當是給自己的情書。在最好的年華,有那麼一個人,讓我傾其所有,而他可能遺忘了我。有時候,愛一個人太久了,你就會覺得,他是永遠屬於你的。
  • 人生若只如初見各個人物結局全介紹 最後哪些角色死了揭秘
    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於3月2日上線播出,該劇改編自人氣小說,因此電視劇《人生若只如初見》各個人物結局備受網友關注,那麼劇中各個人物結局分別是什麼?電視劇《人生若只如初見》中誰和誰是一對,最後他們都在一起了嗎?下面一起看看相關介紹!
  • QQ空間置頂的「溫柔仙句」:初見是驚鴻一瞥,怦然心動是你
    QQ空間置頂的「溫柔仙句」:初見是驚鴻一瞥,怦然心動是你 6、初見是驚鴻一瞥 怦然心動是你。 7、我會帶著月亮的溫柔和星星的光亮順著銀河進入你的夢裡。 8、見過這世間的喜樂紛至沓來,也願你披著榮耀緩緩歸來。
  • 墨香三兒子與媳婦的初見,花憐一眼誤終身,師尊反應最真實
    隨著《天官賜福》第一季的完結,墨香三部曲的動漫版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這對於喜歡這些作品的人來說,難免會少些樂趣,而為了尋找當初的快樂,很多都也加入到了二刷的行列,在二刷的過程中,小編發現,墨香家三兒子與媳婦的初見很有意思,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初見,他們之間便不會有所交集,那墨香家三兒子與媳婦的初見都是什麼樣子的呢
  • 南極3萬億噸冰川已成海水,古老冰蓋若再融化,速度可能會失控
    今天是第一次到了南極大陸,因為在之前都是南極附近的島嶼。在南極看似不經意的一個冰塊,它可能是幾萬年之前的,同時它也正在消融,就像人的生命一樣,這讓我覺得有一種心靈的震撼。有個數據說,如果所有的南極的冰川融化,海平面至少會提升60米以上,這個時候人類文明就沒有了。原來保護環境好像只是一個口號,現在看到這裡的浮冰,不管這是不是我們造成的,都會更加的警醒我,從我做起,努力的讓自己不要成為破壞環境的罪魁禍首。
  • 當詩詞遇上南極科考……
    在比賽進行到44分多時,一道身臨其境題一下子將觀眾帶入了南極。晶瑩剔透的雪山,憨態可掬的企鵝,破冰前行的「雙龍」……閃過幾個鏡頭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科考隊員慄多武出現在視頻中。他說:「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我國南極中山站,儘管時值春節,我們都願意為祖國事業堅守在南極陣地。
  • 一輩子只去一次的國家:飛30個小時的世界盡頭,離南極僅800公裡
    所以我希望趁自己的還年輕,趁去南極的人還沒那麼多,儘早去體驗南極。    (南極天堂灣)  想要到達南極,去程就要耗時5天:先要中轉3次飛機, 將近30個小時、2萬多公裡的飛行,再從智利的蓬塔阿雷納斯坐兩天兩夜的郵船,才能到達南極洲的南極半島,相當於繞了大半個地球。
  • 南極之戀(10):copper Bay 遇見馬可羅尼企鵝
    船上的專家介紹說:早年捕鯨船將大陸上的老鼠帶到南喬治亞島,導致老鼠泛濫,破壞了動植物的生態平衡,近幾年的滅鼠行動,初見成效,而庫珀島是極少數的無老鼠島之一,是南喬治亞島的特殊保護區,擁有大量海鳥,12,000
  • 頭條丨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 國家評估組來調研
    頭條丨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 國家評估組來調研 2020-11-29 1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薦現代言情小說《人生若只如初見》,文筆細膩,以情動人
    推薦現代言情小說《人生若只如初見》,文筆細膩,以情動人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第一次讀這首詩,就覺得愛情啊真殘酷,愛的時候你是掌上明珠,不礙事你什麼都不是。所以,看到這本小說的時候,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這本現代言情小說——《人生若只如初見》。
  • 一天一天一年又一年每個轉身恍如初見是什麼歌 如果聲音不記得插曲...
    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上映之後感動了很多的人,影片中的「一天一天一年又一年,每個轉身恍如初見」這首歌也火了,那麼歌名歌詞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帶來:《如果聲音不記得》完整版歌詞在線聽歌。  一天一天一年又一年每個轉身恍如初見是什麼歌  如果聲音不記得 - 吳青峰  如果說 我的聲音都記得  念你名字時忐忑 喜悅和苦澀
  • 南極百科:南極條約的籤訂 南極發現者是誰?
    原標題:南極百科:南極條約的籤訂 南極發現者是誰?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陸。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居世界各洲第五位。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
  • 令人心痛落淚的網絡小說,人生若只如初見,風雪路漫共白頭
    求魔這一本書,從開篇第一卷「人生若只如初見」,主角蘇銘對白靈耍了一點小心計,此為緣起。在那雪地上,白靈和蘇銘的約定,風雪中的一聲莫名的嘆息。歲月如梭,在那沙海中,蘇銘一壇一壇的酒下肚,飽經滄桑,物是人非的大笑「人生若只如初見!」。令人心痛。再到白鳳的逝去,幾經輪迴,似在其中白頭完成了約定,是蘇銘斬斷了那份最初的心,緣起也緣落,酒醒終究夢一場。
  • 國家評估組來菏開展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 「三年初見成效」評估調研
    國家評估組來菏開展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 「三年初見成效」評估調研 2020-11-30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業板一季報預告解析:從18Q1的「迴光返照」到19Q1的「曙光初見」
    1、創業板19Q1盈利「曙光初見另外,信用環境、成份結構、政策背景決定了創業板(指)19Q1盈利「曙光初見」,不同於18Q1的「迴光返照」。   首先,增速為負但降幅大幅收窄,中位數增速趨近內生水平。
  • 科學家揭開了南極的秘密歷史,南極是年前南極的真實面目
    眾所周知,南極是如此寒冷以至於沒有人居住在南極中,南極成為地球上僅存的淨土之一。隨著人類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加上自然環境的變化,導致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其中南極是其中傷害最嚴重的。不久前「綠雪」出現在南極中,這是藻類的大規模擴散,這表明南極的溫度正在上升,綠色植物開始繁殖。科學家在南極建立的站點研究了南極,他們發現南極並不總是那麼冷,白堊紀,南極是春暖花開氣候適宜的地區。這就是為什麼南極下面有那麼多生物。科學家在南極採集了許多個樣品,發現樣品中含有綠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