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分析中病毒的檢測

2021-01-09 微觀旅行趣事

環境分析中病毒的檢測

病毒的檢出及其濃度測定方法與細菌的相類似(即對樣品進行培養之後觀察生活病毒的生長效應)。但因病毒只能在活細胞內增殖,所以使用活的有機體如動物或組織培養作為病毒生長的培養基。涉及環境樣品的主要問題是腸道病毒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這些是由人體腸道分泌出來的各種病毒。通常用組織培養來檢驗樣品中存在的病毒。這些是例如得自猴子腎臟的活細胞培養。腸道病毒在這種培養基上生長良好。

將細胞的懸浮液傾入充滿營養介質的容器如培養皿或管中。細胞本身即附著於器壁,並在容器內增殖形成一個單細胞層。當向培養液中引入含病毒的樣品時,病毒即感染其中的一些細胞。病毒在這些細胞內部增殖,並波及到相鄰的細胞。這就使細胞內部發生變化並終於死去。這種培養中細胞的毀壞情況稱為「細胞病變效應」(CPE)。病毒從細胞到細胞的擴展過程可由在單層細胞上覆蓋一層瓊脂而使之變慢。於是由一個病毒所引起的CPE就局限於細小的面積,看起來就像單細胞層上的一個空洞。這些空洞稱作噬菌區。

此效應可用來測定樣品中的病毒數目,只需象在標準平板上計數細菌菌落那樣對噬菌區進行計數。在此情況下,對於形成一個噬菌區的最低濃度就稱為「噬菌區形成單位」(PFU)。另一個測定濃度的方法是連續地稀釋樣品並接種入組織培養管中。這些管子中的樣品經過保溫培育,並確定50%接種管中給出的CPE的稀釋度。這一數量就稱為「組織培養感染劑量」-50%(TCID)。使用與細菌相同的技術,也可測定MPN。對特定病毒的陽性鑑定是用抗血清作出的。它是依據這樣的事實,即專一的抗血清將會中和病毒的作用,這種血清是針對該特定病毒所製備的。

許多種生物樣品例如貝類可以富集病毒,所以將貝類組織製成勻漿就可獲得足夠濃度的病毒。病毒也可吸附在顆粒狀物質上,因而就可對土壤和沉積物的樣品進行處理,使病毒解吸出來以供分析。水樣中病毒的濃度可能很低,也許為每升1PFU。在正常的病毒學操作中,接種培養基所用的樣品量是1毫升或稍少些,所以病毒的檢測需要通過某種形式的濃縮富集。實際上測定水中病毒的技術學就是富集病毒的方法。有一種操作程序就是使用濃縮的培養基,以使供測試的水大部分可進入培養基。這樣,試驗的樣品體積可為其它情況下的10~20倍。

其一種富集病毒的採樣方法是「紗網襯墊法」。這是從水中分離細菌的「穆爾( Moore)拖擦法」的改良方法。將紗網襯墊浸沒在採樣的河流或湖泊中。經過幾分鐘到幾天,病毒即吸附在襯墊上。取出襯墊可從其上將病毒洗脫下來。對洗脫下來的液體再作進一步的濃縮可增高方法的靈敏度。也曾發現當水通過膜濾器時,即使濾器的孔徑大於病毒10~20倍,病毒也能被吸附在其基體上。在大量水通過濾器之後,用表面活性劑溶液洗脫病毒。病毒的分離也可由超離心法來完成。較大的顆粒如細菌在低速離心時首先被除去。

然後將樣品在離心力約60000g的轉速下離心一小時。因為病毒的大小範圍在20~200納米,所以須用很高的離心力。對於樣品的水分可將樣品置於浸沒在親水試劑如聚乙二醇中的透析袋內而被抽取掉。也可採用艾伯特森的相分離法來富集病毒。本方法利用這一事實,即向水中加入兩種聚合物如葡聚糖硫酸酯和聚乙二醇時就形成一個兩相體系。水中的顆粒物質將根據其粒度和表面特性而在兩相之間進行分配。病毒將幾乎全部聚集在其中的一個相申,因而得到富集。可重複此種操作程序而獲得多級富集過程。病毒也可吸附在顆粒物質上。曾用各種不同的沉澱反應來將病毒收集到小體積的固體材料上,隨後可將它們再懸浮在小體積的水中。

相關焦點

  • 諾如病毒核酸檢測及病毒基因序列分析
    宋鋒林 薛 芳 蔡 鵬 高玉峰 吳 剛 樊德海 張洪兵    (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連 116001)    摘要 〔目的〕通過對國境口岸輸入性感染性腹瀉暴發病例的快速檢測、排查和病原基因序列分析,為病人的診斷、治療和口岸突發疫情的處置提供依據,保障國境口岸的衛生安全。
  • 鍾南山:新冠病毒傳播出現「環境傳人」冬季對病毒檢測要求要更快
    鍾南山在發言中表示,現在,新冠病毒研究還出現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就是環境傳人,貨櫃、外包裝等接觸者,什麼樣的情況會感染,環境裡病毒要達到多少濃度會出現感染,能夠存活多少天?這就需要我們這一行業的人來找出它的規律。
  • 城市環境所在水環境細菌抗生素抗性基因檢測分析方法比較研究中獲...
    環境中ARGs多樣複雜,導致對其全面、系統的定量和定性檢測分析難度極大。目前,高通量定量PCR和宏基因組學方法是兩種最常用也是應用潛力最大的環境ARGs定性、定量檢測手段。然而,在研究水環境ARGs時採用不同ARGs檢測方法分析同一份環境樣本很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果,目前針對ARGs檢測方法的比較研究尚十分缺乏,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對水環境ARGs的客觀認知,並極大地限制了檢測方法在水環境抗生素耐藥性風險監測評估方面的推廣應用。
  • 「檢測直通車」之食品及水樣中諾如病毒的檢測
    根據文獻報導,諾如病毒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電鏡法、免疫法及分子擴增法(主要為PCR方法),其中分子擴增方法被認為是食品中檢測諾如病毒的唯一方法(其他兩種方法靈敏度差),而PCR則為「金標準」而被廣泛作地採用。因此,完整的食品與水樣中諾如病毒檢測的主要流程共包括病毒的提取、核酸的純化以及病毒的分子檢測。
  • 一文讀懂測序技術在新冠病毒檢測中的應用
    測序技術在新冠病毒檢測中的意義和價值 在科學研究方向,採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可在第一時間獲取新發未知病毒的基因組序列信息,為突發疫情的防控和後續研究提供了幫助,例如通過構建進化樹揭示其病原相關特性、分析新冠病毒的進化來源、研究新冠病毒的致病病理機制等。
  • 廢水檢測有助早發現新冠病毒
    據新華社坎培拉12月11日電 (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0日發布公報說,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新冠病毒
  • 鍾南山敲響警鐘: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本次學術研討會中,鍾南山提及新冠病毒「環境傳人」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合作」等話題。在研討會上,鍾南山院士向世界敲響警鐘,稱:「新冠病毒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課題就是『環境傳人』。什麼情況下人通過環境就會感染新冠病毒?環境中的新冠病毒濃度達到多少時才會出現感染,以及新冠病毒在環境中存活時間有多久?這些問題的規律需要我們這一行業的人來一一解答並找出規律」。
  • 新冠肺炎病毒,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最有傳播力?
    隨後,科研人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一時間,華南海鮮市場成為了「萬惡之源」。然而,對第一名感染者的流行病調查表明,其與華南海鮮市場並無關聯。隨後,越來越多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的病例「噴湧而出」。
  • 宏基因組測序助力新冠病毒檢測
    宏基因組學(Metagenomics)的概念最初由Jo Handelsman提出,其研究對象是樣品中的微生物群體基因組,通過測序和功能基因篩查來分析和研究微生物的種群結構、進化以及與環境之間的互作。在描述基因組時,經常用到下面這張圖。有基因組之前是釣魚,有基因組之後是網魚。基因組學家們先把魚撈出來,生化學家們再去研究功能。
  • 血清學分析可用於檢測新冠病毒血清轉換
    血清學分析可用於檢測新冠病毒血清轉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4 23:53:22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Florian Krammer團隊開發了血清學分析來檢測人類中新冠病毒的血清轉換。
  • 北京順義4個點位環境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當前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疫情防控重點區域及其周邊環境的安全狀況尤為關鍵,廣大市民對此也非常關注。本次疫情發生以來,北京順義區對新華聯購物中心等病例經過的153個重點區域、點位進行環境核酸採樣檢測監測,累計採樣5365個環境樣本,除戴姆勒東北亞零部件貿易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配件中心、理工華創電動車技術有限公司順義基地、新華聯購物中心二層零度襯衣店、全聚德烤鴨店(順義店)4個點位環境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外,其餘全部為陰性。
  • 澳大利亞:新冠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廢水中就可以檢測出新冠病毒
    近日,已發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整體環境科學)》上的一項研究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與昆士蘭大學的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以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病毒,該研究有助於構建有針對性的早期檢測系統。
  • 首次室外空氣中檢測新冠病毒:附在顆粒物上形成「簇」並持久存在
    那麼,室外環境中的顆粒物是否也吸附新冠病毒?保持距離就安全了嗎?他們假設在傳播感染期間,SARS-CoV-2病毒可能會存在於顆粒物(PM)上,這一可能性與其它病毒已有的證據一致。2月21日至3月13日連續3周,研究小組用兩個不同的空氣採樣器採集了來自義大利北部疫情爆發區的貝加莫省一個工業場所的34個空氣中PM10樣本,並分析得出了第一個結果。
  • 分子計算機檢測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報告,早期發現是減緩伊波拉病毒爆發的關鍵,例如目前正在西非蔓延的伊波拉疫情,估計已經感染了近1000人 。研究人員說,分子計算機有朝一日可以簡化生物醫學分析的分析,就像那些用於診斷伊波拉病毒的分析一樣。
  • 不到1英鎊的「紙傳感器」可以幫助檢測新冠病毒
    傳感器技術和數據分析的創新可以幫助市政當局瞬間檢查水汙染物水平,而不用等待歷時數天的實驗室測試水樣品的結果。在整個汙水處理路線上增加新冠病毒傳感器,能夠在廢水中檢測到病毒的DNA痕跡,而不必再等到汙水進入處理廠前手動取樣。
  • 病毒核酸檢測流程
    病毒採樣:取病人唾液或者鼻咽拭子於病毒採樣管保存2.在擴增儀或水浴箱中,在規定的溫度和時間下進行逆轉錄反應。建議使用商品化RT-PCR一步法試劑進行第一輪擴增反應。逆轉錄cDNA合成反應需使用逆轉錄引物、dNTPs、逆轉錄酶、RNA酶抑制劑、DTT、緩衝液和適量無RNA/DNA酶的超純水以及RNA模板。在擴增儀或水浴箱中,在規定的溫度和時間下進行逆轉錄反應。使用商品化RT-PCR一步法試劑進行第一輪擴增反應。
  • B肝病毒檢測,DNA小於參考值,該怎麼處理?醫生分析了3種情況
    醫生記不住那麼多檢測數據,因此加上參考值,避免醫生做出錯誤判斷值,因此患者體檢後不要網上搜索或者自行診斷,詳細情況還得向專科醫生諮詢,給出正確的病因,及時治療。如果一個B肝小三陽病患檢測出的結果,B肝病毒小於參考值,檢測出的結果是400或者500。參考值是500,往往醫生都會說不能排除B肝病毒,不好直接排除說不是,不然顯得不嚴謹。
  • 環境空氣中VOC檢測的四大知識點
    北極星VOCs在線訊:環境空氣中VOCs檢測在環境檢測檢測的基本項目之一,地位自不用多說,所以,做好VOCs檢測就成了必然,而想做好VOCs檢測這四個知識點是必須要知道的,四個知識點都是哪些呢?知識點一:定義VOCs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縮寫。
  • 澳研究稱廢水檢測有助更早發現新冠病毒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坎培拉12月11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0日發布公報說,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新冠病毒,有助於構建有針對性的早期檢測系統。
  • 澳研究稱廢水檢測有助於更早發現新冠病毒
    (新華社/路透)新華社坎培拉12月11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0日發布公報說,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