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蜂如何防治分蜂熱和如何提高蜂蜜產量的問題,第一科普小編認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找到影響蜜蜂分蜂熱的因素和影響蜜蜂高產的因素,然後逐個的來解決,其實只要弄清楚了引發分蜂熱的原理,我們自然知道如何預防分蜂熱,而提高產蜜量,方法是比較多的, 而且也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 所以這裡我們只能從分蜂熱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
分蜂熱中蜂和意蜂有差別嗎?
還是老樣子,我們先看引發分蜂熱的原因,中蜂和意蜂是不是有差別。實際上,中蜂和意蜂在發生分蜂熱這件事情上,差別並不大,可以說產生的條件都是相同的,解決的辦法也是相同的,這就是為什麼第一科普小編在這裡把這個事情重新提出來寫的原因。
其實中蜂是國內的蜜蜂, 馴化程度低,意蜂是國外引進的蜜蜂,已經高度馴化,雖然說中蜂和意蜂在發生分蜂熱的時候情況都相似,但是實際上也有差別,差別在哪呢?其實還是在中蜂和意蜂的特點上,第一科普小編認為主要是受到人工馴化和沒有人工馴化的影響。
意蜂經過了高度的人工馴化和選育,能夠維持較大群勢,不輕易分蜂,所以意蜂的分蜂熱情況並不像中蜂那麼明顯;中蜂基本上還是野生習性,遷徙性強,分蜂性強,基本上每年都會分蜂,所以說在中蜂和意蜂關於分蜂熱的差別上,主要差別就是中蜂分蜂性比意蜂強,是選育和馴化的結果。
引發分蜂熱的原因
對於引發分蜂熱的原因來說,看起來原因比較多,但是綜合下來也就兩類,一類外因,並不是蜜蜂的信息素導致的,我們把這類因素叫做外因,另外一類則是蜜蜂的生理結構發生了變化,這是我們需要專業的眼光才能看見的,我們把這個因素叫做內因,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幾個因素是如何導致蜂群發生分蜂熱的。
①外因:對於外因來說,我們可以看見的主要有蜂巢空間、儲蜜數量、蜜蜂數量三個因素。
蜂巢空間:我們都知道,蜂王控制一個蜂群,主要是利用蜂王物質,但是實踐證明,蜂王物質能夠影響一個蜂群的體積是有限的,就如我們養殖中蜂的朋友會發現,如果我們給中蜂上了繼箱,中間增加平面隔王板,最多5天,只要繼箱中有幼蟲存在,絕對產生急造王臺,而這種養殖方式在意蜂養殖中卻比較常見,比如我們國內大量使用的雙箱體,國外大量使用的多箱體,其繼箱數量最少都是1個,多的甚至達到5個以上,蜂群還是沒有發生分蜂熱。
這個問題充分的說明了一個事實,每一隻蜂王的蜂王物質,可以影響蜂群的空間大小是有限的,當蜂王物質不足以控制整個空間大小的時候,蜂群中的有的蜜蜂就會不受控制。
儲蜜數量:我們都知道,對於蜂群中的蜂脾來說,這些蜂脾不但是儲蜜的「倉庫」,也是蜂王產卵的「育嬰室」,如果蜂群中的蜂蜜充足,很顯然蜂群中蜂王產卵的空間就會受到限制,而蜂群中蜂蜜充足的情況下,蜜蜂是積極產卵的,但是由於蜂巢空間已經滿了,導致蜂蜜沒有裝的地方,蜂王也沒有地方產卵。
從動物的繁衍本能來說,當動物具備很好的繁衍條件的時候,必然會進行繁衍,而當蜂群中蜂多蜜足的時候,如果蜂群已經滿了,外界還有蜜源,這就是蜜蜂繁殖的最佳時間,蜜蜂自然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分家,於是出現分蜂熱現象。
蜜蜂數量:其實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當蜂群中儲蜜過多,空間已經不能再擴展的時候,這個時候蜂群中的很多蜜蜂已經沒有作用,因為蜂群中蜂蜜已經滿了,蜂箱也沒有擴展的空間,這些蜜蜂就閒置下來,繁殖是蜜蜂的本能,遊手好閒並非蜜蜂本性,既然外界還有蜜源,蜜蜂自然會選擇繁殖。
實際上,當蜂群發生分蜂熱的時候,蜂群中鬧分蜂的蜜蜂,都是一些不受蜂王物質影響和沒有工作可做的蜜蜂。
②內因:從內因來說,其實這裡的問題主要是在工蜂身上。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樣,蜂王物質不足,工蜂就不受蜂王物質的影響,這裡面有兩個問題導致工蜂迫切的需要蜂王物質或者幼蟲,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工蜂體內的蜂王漿。
我們都知道,工蜂是會產卵的,但是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工蜂的蜂王漿無法分泌出去,二是工蜂不受蜂王物質影響,而對於一個蜂群中已經不能再有幼蟲,蜂王物質已經不再控制它們的時候,實際上這個時候這些工蜂已經慢慢具備了產卵的能力。
在蜂群中,工蜂體內產生的蜂王漿通常被幼蟲蜂王消耗,導致工蜂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產卵,當蜂群中沒有幼蟲,蜂王物質也不控制工蜂的時候,工蜂體內大量的蜂王漿就無法安放,最後留在工蜂體內,導致工蜂卵巢發育(蜂王漿中含有雌性激素,能促進卵巢發育),這些工蜂非常需要把這些蜂王漿消耗掉,最好的辦法就是分蜂,這就是產生分蜂熱的內因。
分蜂熱對蜂蜜產量的影響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當一個蜂群中蜜蜂數量過多,蜜蜂充足,從產生分蜂熱的時候開始,實際上蜂群中產蜜量就已經開始下降了,因為工蜂不能放開採蜜,蜂王不能放開產卵,這個過程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呢?直到蜂群中蜜蜂數量變少,然後慢慢消耗蜂蜜,如果蜂蜜太多,蜂群越分越小,所以這裡提醒一下咱喜歡陳年老蜜的朋友,別天真,如果一直不取蜜,蜂群一直分家,知道你的蜂群從強群變成中群,中群變成小群,小群變成弱群,弱群變成蛋群,在無法抵禦外來侵害的時候,連蛋群都沒有。
這裡簡單的一個小總結,適時取蜜,第一科普小編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否則蜂群越來越小,出現盜蜂或者被胡蜂入侵的時候,很容易就報廢了,而最後蜂蜜是慢慢的被從多到少的蜜蜂消耗,你不吃,最後也不會有。
提高蜂蜜產量的方法
其實從提高蜂蜜產量的方法來說,第一科普小編認為最重要的是取蜜,大流蜜期的時候,實際上我們的蜂脾比例啊,強弱群這些都還將就,意思就是多點少點蜜蜂發展都好,因為大流蜜期的時候,往往氣候條件比較好,至於說分蜂熱引發的蜜蜂攜帶和減產,最好的辦法就是堅決不讓蜂群中產生分蜂熱,另外就是適時取蜜,這裡第一科普小編說一下,提高蜂蜜的方法是有,但是並不能採用最高數量,因為這樣會導致蜂蜜質量非常低,所以通常我們說適時取蜜。
①阻止分蜂熱的方法:想要阻止分蜂熱,我們就從引發分蜂熱的幾個關鍵,蜂王、蜂巢空間、蜂蜜三個因素來解決。
年輕優質的蜂王往往可以維持較大群勢,所以阻止分蜂熱,首先要選育優質蜂王;想要維持一個比較科學的蜂巢空間,也就是是最多讓蜂巢空間在蜂王的可控範圍內擴大,那麼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適時的人工分蜂或者通過主副群飼養的方式來控制蜂群的空間,至於取蜜,我們都知道,蜂蜜取了以後,蜂脾自然減少,那麼我們可以增加新的蜂脾來補充蜂群空間,這樣我們就達到了阻止分蜂熱發生的目的。
②高產方法:上面已經說了,影響蜜蜂高產的因素比較多,所以這裡我們只能按照一個外接條件最佳的假設來說這個問題。
如果外界條件好,高產的方法就是及時取蜜。第一科普小編曾用西方蜜蜂做過實驗,意蜂10框標準箱帶繼箱的情況下, 在大流蜜期取蜜,天天取,強群每天都有20左右的蜂蜜產生,但是你一周後取蜜,這個產量也增加不了多少。列位老鐵,20斤啥概念?這是過去土養的時候很多中蜂一年的產量,這就是及時取蜜的好處。
很顯然,這樣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雖然說目前的意蜂取蜜基本上都是這種方式,但是第一科普小編認為未來還是以成熟蜜為主,所以我們可以及時取蜜,但是也要有點底線,底線是什麼呢?最少讓蜂蜜封蓋,當然,如果咱有銷售渠道,可以銷售水蜜,那也是可以的啊,但是要知道隨機應變,如果行業有變,及時調整,畢竟能滿足要求,又不違法,幹嘛不能幹呢?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第一科普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中蜂如何阻止分蜂熱和如何提升蜂蜜產量的全部內容,老樣子,感覺還行的,點個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