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2020年整體有色行業呈現先抑後揚走勢,疫情影響下滬鋁走出v型反轉行情,電解鋁行業利潤不斷擴大,Back結構得到強化,社會庫存低位和行業高利潤支撐下滬鋁價格重心上移明顯。
2021年供應端增速依然兇猛,氧化鋁供應過剩局面料將繼續,而電解鋁產能或穩步釋放,據SMM測算,2021年電解鋁產量將增長7.2%至3980萬噸。
需求端:
一方面房地產行業受到「三條紅線」政策的壓力,地產企業開始主動去庫存、去槓桿,房屋新開工、施工和竣工面積曲線有望趨同,新一輪竣工周期可能開啟;另一方面,汽車行業或將繼續2020年疫情後的穩步回暖行情;此外,2021年作為十四五元年,基建行業將因批覆項目較多而受益。總體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或乘風而行,內外共振拉動新一輪製造景氣周期,亦將帶動鋁材消費。
@成本端
氧化鋁全球過剩局面基本確定,而電解鋁行業將依然維持較高的生產利潤。按照氧化鋁 2400元/噸測算,電解鋁利潤2500元/噸測算,電解鋁價格中樞為16000元/噸.,價格重心上移。
@風險提示:
產能投放超預期;重大宏觀風險事件;全球財政刺激計劃不及預期
#行情回顧:行業盈利不斷擴大,Back結構強化,價格重心上移
2020年整體有色行業呈現先抑後揚走勢,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型冠狀疫情的爆發影響了全球經濟和大宗商品價格原有的節奏。3月流動性危機之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在貨幣極度寬鬆和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的驅使下,開始走出一輪轟轟烈烈的牛市。
2020年,內外鋁價走勢總體較為相似,均走出一波V型反轉行情,截止2020年12月11日,滬鋁主力收盤於16110元/噸,較年初上漲11.8%;倫鋁11日收盤報2032美元/噸,較年初上漲12.86%,內外盤價格重心均有較大幅度的抬升。滬鋁年內低點出現在4月2日,一度下探11550元/噸,較年初下跌19.86%,主要原因在於國內新冠疫情肆虐下多頭恐慌離場,這一階段鋁錠社會庫存出現快速累積。
而倫鋁年內地點則出現在5月15日,至1460美元/噸,較年初跌幅達18.91%,造成滬鋁兩市盤面節奏上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國內疫情率先得到了控制,滬鋁得以在4月初開始一波強勁反彈,而國外疫情由於各國防疫措施的差異,整體局面不容樂觀。
截止12月11日,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仍高達64萬人,隨著疫苗相繼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投放使用,預計疫情影響將大幅度降低。
具體來看,2020年滬鋁走勢可以大致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1月-3月底,因國內新冠疫情集中爆發影響走出一波單邊下行行情,滬鋁主力從14110元/噸一路下探11345元/噸,疫情致需求驟降,由於電解鋁連續生產的特性,供給過剩快速顯現,被動累庫導致價格坍塌,行業虧損面逐漸擴大,衝擊國內鋁產業鏈、終端消費,多頭紛紛選擇離場躲避風險。但同時,國內財政刺激計劃和寬鬆的貨幣政策加碼也為此後的反轉行情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4月初-7月中旬,滬鋁價格在復工復產背景下走出一波利潤修復行情。7月13日,滬鋁上衝至14730元/噸,已高於2019年最高水平,較年內低點漲幅達27.53%。此階段國內已基本走出疫情的陰霾,復工復產情況良好,而醫藥、餐盒、動力電池軟包等消費領域則帶來了新的邊際需求。同時,由於前一階段電解鋁行業利潤的低位,不少企業選擇停產檢修,造成行業總體需增供減的情況,電解鋁生產利潤得到顯著修復,4月中旬,利潤由負轉正,並持續擴大,市場氛圍得到極大改善。此外,從內外盤角度看,由於國內鋁價先於國外得以抬升,滬倫比值持續收窄,進口窗口打開,國內電解鋁得到一定程度的補充。
第三階段,7月中旬-11月初,滬鋁在多重利多和利空交織下走出一波震蕩行情。此階段,國內電解鋁行業基本面重新回歸正軌,供需基本面得到改善,復工復產後需求增加的預期得到充分釋放。而國外疫情則集中爆發,對於國外鋁的需求產生較大影響,但充分的財政刺激計劃和超量寬鬆的貨幣政策對衝了該影響,多空雙方均未有明顯邏輯支撐,鋁價得以在14300元/噸附近震蕩。
第四階段,11月初-12月,走出一波宏觀氛圍推動的大漲行情。11月9日,輝瑞與BioNTech宣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試驗的中期分析初步結果,顯示其有效性超過90%;此後,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於11月15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會後15個RCEP成員國正式籤署該協定;美大選拜登勝選,相較於川普,其在經濟刺激計劃方面加碼更大。該階段,宏觀利好集中釋放,市場風險情緒重新得到提振,滬鋁也得以走出一波較為流暢的上漲行情,12月2日,滬鋁收盤於16835元/噸,創2017年9月20日以來的新高。
圖1:電解鋁期貨2020年走勢(元/噸)
資料來源:WIND
電解鋁行業利潤視角,2017年開始的供給側改革淘汰了部分高耗能、高汙染的低效產能,降低了電解鋁的供給彈性,過去兩年行業消費增速低迷期間產能出清,導致電解鋁產能持續運行在低位而其上遊原料氧化鋁的產能在不受限制的背景下已呈現過剩狀態,氧化鋁價格與電解鋁價格走失出現明顯劈叉,氧化鋁難以擠佔電解鋁利潤,電解鋁行業盈利得以維持在2500元附近的高水平。
最後我們來看滬鋁的期限結構,年內滬鋁的價格重心總體呈現先降後升的過程,遠近月價差擴大,Back結構得到強化,連三-連續價差一度擴大至700元/噸,主要在於市場對於電解鋁產能投放形成一致預期,認為今年電解鋁庫存在產能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將累積。但從結果來看,電解鋁社會庫存一直未得到累積,遠月合約也是不停地通過上漲來向近月合約形成收斂。
圖2:鋁錠A00現貨升水(單元:元/噸?)
資料來源: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3:滬鋁期限結構(單位:元/噸)
資料來源: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2021年電解鋁基本面展望
@供應端:氧化鋁供應過剩局面料將繼續,電解鋁產能或穩步釋放
在電解鋁供應環節,上遊鋁土礦由於全球資源豐富,並不會形成供應的瓶頸。不過,類似國內環保政績考量導致河南、山西等地露天礦山開採受限也會對短期供應造成幹擾,制約下遊氧化鋁企業的生產進度。中遊冶煉環節仍將是決定供給瓶頸的關鍵。
圖4:電解鋁產業鏈圖
資料來源:資料整理、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1.鋁土礦:供應有保障,未來一段時期礦價總體持穩
位於電解鋁產業鏈最上遊的鋁土礦市場,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整體稀缺性不足,截止2019年全球鋁土礦基礎資源儲量接近300億噸,產量接近37億噸,且其基礎資源保有年限接近100年,其中幾內亞和澳大利亞是全球鋁土礦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2019年幾內亞鋁土礦基礎資源儲量74億噸,佔全球基礎資源比重的24.7%,澳大利亞鋁土礦基礎資源60億噸,佔比20%。
全球鋁土礦主要供給國為澳大利亞、幾內亞以及中國為主,據相關統計數據,2019年全球鋁土礦產量為3.54億噸,其中澳大利亞鋁土礦產量約1億噸,佔全球鋁土礦產量比重的30%,其次是幾內亞,鋁土礦產量7017.3萬噸,佔比20%,中國2019年鋁土礦產量約為6840萬噸,佔比19%。
中國鋁土礦下遊市場消費規模龐大,同時環保政策限制,導致中國鋁土礦進口規模一直處於全球最高。
圖5:全球鋁土礦儲量情況
資料來源: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6:全球鋁土礦產量情況(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從本土鋁土礦價格維度來看,縱觀近5年的價格走勢,可以分為3個時期,第一時期為2017-2018年,彼時環保政策驟嚴,北方鋁土礦資源尤其緊缺,全國礦石普漲,南北地區價差迅速拉開;第二時期為2019年,環保政策依然維持高壓,國產鋁土礦緊張局面不改,全年價格維持高位;第三時期是2020年年初,因疫情爆發引致的多方因素影響,下遊難以向上給予利潤,因此鋁土礦價格大幅回吐,下半年下遊需求恢復,收復年內價格下跌空間。
進口方面,我國鋁土礦進口數量穩中有升,截止2020年10月,我國全年共進口鋁土礦9601萬噸,同比增加13.51%,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3226萬噸,佔比33.6%,從幾內亞進口4447萬噸,佔比46.32%。進口鋁土礦市場總體為買方市場,定價權主要歸屬於下遊需求方,價格同樣也會受到海運費的影響。
總的來說,當前國內鋁土礦增量空間不大,從國內鋁土礦進口情況以及海外項目新增趨勢來看,我國對鋁土礦資源的需求依舊能夠得到較好保障。總體較為充裕的鋁土礦供給制約了其價格的上升空間,預計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礦價將總體保持穩定。
圖7:國內鋁土礦價格(單元:元/噸?)
資料來源: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8:鋁土礦進口量(單位:元/噸)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2.氧化鋁:產能將持續投放,價格上行空間有限
2020年氧化鋁行業整體呈現低位震蕩,平均價格為2331.75元/噸,低於2019年的平均水平,氧化鋁的價格重心下移反映了供應過剩的現實狀況,在國內產能回升和國外氧化鋁進口量增加的背景下,行業利潤被打壓甚至出現虧損,高成本產能主動減產下,氧化鋁價格目前處於2300元/噸附近水平。
當前氧化鋁總體供應過剩,產能利用率處於近年來低位,月度利潤基本在盈虧平衡線上下波動。據百川資訊數據,目前中國氧化鋁總產能為8784萬噸,截至12月10日,氧化鋁開工產能7050萬噸,開工率80.26%,月度開工率環比回升但總體仍處於5年內較低水平。從利潤端出發,氧化鋁供應過剩的現實局面使得企業生產盈利微薄甚至虧損,生產積極性下降。最後,氧化鋁停復產相對於電解鋁而言更加迅速和可控,對於企業經營利潤的影響也更小,最終會導致氧化鋁與電解鋁產能擴張速度錯配。
據百川資訊統計,截止12月10日,全國氧化鋁產能年內可投產達130萬噸,預期2021年投產610萬噸,以12月10日數據為基準,考慮計劃產能的完全釋放,則2020年年末總產能可達8914萬噸,總規劃產能可達9394萬噸,國內外氧化鋁過剩格局依舊。而在產能大量釋放且供應過剩的背景下,邊際產能的減產對價格僅能起到支撐作用,難言大幅反彈,預計氧化鋁價格將長期承壓於成本線附近波動。
圖9:國內氧化鋁價格下跌(單元:元/噸)
資料來源: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10:2020年氧化鋁產量和產能利用率(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11:中國氧化鋁2021年擬投產、在建產能及可投產明細(單元:萬噸)
資料來源:百川資訊、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12:2020年中國氧化鋁減產、檢修明細(單元:萬噸)
資料來源:百川資訊、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13:2020年中國氧化鋁預期復產明細(單元:萬噸)
資料來源:百川資訊、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中長期來看,氧化鋁供應過剩的局面仍將持續。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對電解鋁行業進行了新一輪的宏觀調控,電解鋁無序擴張的亂象得到根本治理,秉持電解鋁產能只減不增的原則,促成了電解鋁總產能"天花板"的形成,該天花板規定電解鋁年產能為4500萬噸,而根據百川資訊數據測算,如果規劃產能能如期達成,氧化鋁產能就將達到9400萬噸水平,考慮到1噸電解鋁的生產需要1.92噸氧化鋁作為原料,對應電解鋁產能約為4900萬噸,因此,中期來看,在行業政策不變動的前提下,氧化鋁行業仍然是過量生產、過量供應的局面。這種過剩局面的持續,將會使氧化鋁價格承壓,上漲動能不足,因此會給電解鋁生產留下可觀的利潤。
圖14:氧化鋁電解鋁走勢分化(單元:元/噸)
資料來源: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15:中國氧化鋁進出口數量(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3.電解鋁:產能穩定投放,高盈利或將持續
從全球電解鋁產業格局來看,國內電解鋁產量已經佔據全球產量的半壁江山,產量佔比高達56%。但是,由於近些年國內粗放式發展,產能嚴重過剩,而且電解鋁作為高能耗行業,背後是嚴重的火電汙染。基於諸多因素我國在2017年開始就電解鋁行業進行供給側改革,關閉違規產能,提高環保要求淘汰落後產能。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政策,秉持著電解鋁產能只減不增的原則,促成了電解鋁總產能「天花板」的形成。當前我國電解鋁約為4500萬噸,而據百川資訊數據統計,截止12月10日,中國電解鋁有效產能4841.8萬噸,開工3904.80萬噸,開工率80.65%,2021年預計新增產能316.3萬噸,未來產能增量有限。
從2021年投產計劃中我們不難看出,2021年新增產能投放地區有較強的地域特徵,產能釋放主要在雲南和內蒙古兩省,廣西、四川、山西等省亦有部分新增,符合近年來電解鋁行業產能地區調整的大趨勢。過去5年,由於鋁消費增速的下滑和環保政策的影響,電解鋁行業產能調整較多,過去電解鋁企業多布局於山東、河南、山西等地,而如今,內蒙古和雲南更受到電解鋁企業的青睞。
內蒙古和雲南受到電解鋁資本青睞不是沒有原因的。由於電解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電力,平均1噸電解鋁生產需要消耗13500度的電,電力成本佔比很大。因此,廉價的電力資源成為電解鋁企業選址的重要依據。2016年以前,山東依靠富有特色的自備電廠和孤網運行,產能迅速擴大,新疆和內蒙古則依靠足夠低廉的煤價建設自備電廠,彌補所處區位帶來的物流成本的劣勢。2017年供給側改革後,鋁行業迎來諸多變革,鋁消費市場和行業政策的雙重壓力下,電解鋁地質、低效的產能亟需出清。雲南水電資源豐富,加之當地有電價優惠政策,因此受到很多企業青睞。
圖16:國內電解鋁2019-2021年預計投產產能統計
資料來源:SMM、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17:2020年國內電解鋁停產明細
資料來源:百川資訊、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18:2020年國內電解鋁已復產、擬復產明細
資料來源:百川資訊、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19:中國分省氧化鋁和電解鋁產能匹配情況(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百川資訊、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電解鋁和氧化鋁產量基本匹配,電解鋁原料成本上漲有限,行業高盈利或將持續。據百川資訊統計,2020年預計全國氧化鋁建成產能8784萬噸,電解鋁建成產能4866萬噸,按照1噸電解鋁1.92噸氧化鋁來計算,出現氧化鋁缺口607萬噸,2021年全年氧化鋁建成產能9624萬噸,電解鋁建成產能5072萬噸,出現氧化鋁缺口164萬噸。當前我國電解鋁「天花板」約為4500萬噸,氧化鋁產量雖存缺口,但其完全可以由進口氧化鋁來彌補。據海關總署進口數據,2020年1-10月,我國淨進口氧化鋁已達300萬噸,若算上11月、12月,氧化鋁產量和電解鋁產量基本匹配。
結合本章各小結觀點,鋁土礦供應充裕價格上漲空間不大,氧化鋁供應過剩局面難以扭轉,電解鋁整體高利潤格局或將持續。
圖20: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持續去化(單元:萬噸)
資料來源:我的有色網、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21:高利潤下電解鋁企業開工率維持高位(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阿拉丁、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需求端:2021年電解鋁需求或穩步增長
受益於鋁材的優良的物理化學性能,下遊應用非常廣泛,主要用於建築、交通運輸、包裝、電力及機械製造等領域,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關鍵基礎材料。全球範圍來看,電解鋁下遊需求高度分散,建築和交運消費佔比最大,分別為33%和 12%,其次是包裝、通訊、機械、耐用品及電力行業,需求佔比在 7% 至 12%之間。地域來看,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電解鋁消費大國,消費佔比達到 55%,不僅如此,我國還貢獻了全球電解鋁的絕大部分消費增量。因此,和其他有色金屬一般,全球電解鋁消費關鍵還是看中國。
圖22:中國電解鋁下遊消費佔比
資料來源:我的有色網、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23:中國鋁消費佔比達55%(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阿拉丁、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從中國視角來看,建築業仍然佔據電解鋁整體消費最大比重,其次是交通運輸、電力電子、耐用品、機械製造和包裝等行業。此外,由於電解鋁自身進出口關稅問題,我國每年月 10%的電解鋁消費是以鋁材形式出口至國外,整體佔比相對較小。所以國內電解鋁消費主要還是關注房地產和交通運輸等行業。從下遊終端消費行業佔比情況來看,下遊需求將更為分散,建築地產需求佔比將從2019年的32%下降至2023年的28%,機械製造需求佔比將從7%增加至10%,包裝行業需求佔比由8%上升至2023年的12%,整體需求更為多元化。
圖24:未來中國鋁下遊行業佔比情況
資料來源:百川資訊、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25:下遊消費領域及其簡介(2020年)
資料來源:阿拉丁、國際鋁協、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1.2021年中國經濟或乘風而行,內外共振拉動新一輪製造景氣周期。
2020年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受到了新冠疫情較為強烈的衝擊,2020年一季度,中國GDP當季同比下降6.8%,創近年來最低,但中國依靠強硬的隔離制度和先進的衛生醫療手段,先於海外走出疫情陰霾,GDP和PMI製造業水平迅速拉升至往日水平。展望2021年,後疫情階段復甦邏輯和「十四五」開年政策紅利將構成宏觀經濟運行主線,全年經濟將在經濟弱復甦和政策緩退坡的拉鋸之中運行,全年實際增速預計在9%左右。.房地產方面,三道紅線於2021年1月正式實施,房地產行業開始逐漸去庫存、去槓桿,竣工周期有望開啟,開工與竣工長期背離的現實將得到改善;汽車方面,2020年後半年持續復甦邏輯或將持續,行業溫和復甦將進入上行周期,增速有望繼續走高。
圖26:中國GDP不變價:當季同比
資料來源: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27:世界三大經濟體製造業PMI對比
資料來源: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地產行業新開工增速及施工增速同竣工增速相趨同,三道紅線政策加持下竣工周期有望開啟。
房地產行業新開工和施工增速與竣工增速呈現顯著背離的現象自2017年起就已存在,竣工面積增速從2017年 11 月開始一直維持負增長,且長期維持兩位數的負增長,對於房地產開發商來說,拿地和開工預售可以幫助開發商迅速擴張規模,獲取更大規模的融資支撐,從而在規模排位賽上獲取先機。而竣工更像是一種受到合同約束的「義務」,並不能夠幫助擴張規模,但確是開發商確認收益、降槓桿的關鍵一環。
因此,過去兩年竣工一直不及預期,是因為開發商將資源傾斜到前端的拿地和開工。2020年8月國家開始進行「三條紅線」管控,這將加速竣工結算,加快去庫存、去槓桿預計竣工增速在2021年將持續提升,對房地產投資帶來較強支撐。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
8月三條紅線管控實施以來,新開工、施工和竣工有回歸趨勢,預計2021年開發商進行竣工結算的動力也較強。雖說新開工的動力可能會下滑,但是竣工端的修復也將對房地產投資帶來較強的支撐。屆時將帶動建築鋁材消費,且會在一段時間周期內支撐整體鋁材消費。
圖28:新開工、施工與竣工相趨同,三條紅線政策加快去庫存、去槓桿
2.汽車行業2021年復甦預期較強,提振汽車用鋁消費。
為國內電解鋁消費的第二大行業交通運輸業,主要體現在汽車行業和軌道交通用鋁方面。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截止10月數據,前10月汽車累計銷量1969.9萬輛,降幅繼續收窄至4.6%,其中10月銷量257.3萬輛,同比增長12.7%,連續第7個月正增長,反映出市場的復甦。乘用車方面,根據中汽協數據,前10月乘用車累計銷量1549.5萬輛,降幅收窄至9.8%,其中10月銷量211.0萬輛,同比增長9.4%,連續第6個月正增長。作為國家重要產業,汽車行業刺激政策料將推動國內消費回暖。
圖29:汽車累計產量接近去年水平(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圖30:汽車庫存回升,關注補庫節奏
資料來源:WIND、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3.政策紅利或引導國內基建等下遊電解鋁行業需求表現超預期。
後疫情時代的「十四五元年」或加速經濟修復,通過重大工程落地刺激工業金屬需求集中釋放。隨著疫情的好轉與疫苗推出進度的逐步加快,各國經濟修復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核心任務之一,而我國今年在嚴控疫情與「六穩、六保」方針的指引下,經濟修復速度明顯快於海外,每一次全球重大事件窗口都會帶來新一輪的產業轉移。目前正臨近「十四五規劃」的發布,以及國家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關鍵時刻,我國有望通過一輪基建政策刺激,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更多依託國內市場實現良性循環,成為新一輪產業轉移下的受益國。
綜合來看2021年,全球經濟將迎來衰退後的復甦周期元年,宏觀經濟會呈現「修復+增長」的形態。隨著新冠疫苗這個全球經濟的最大助推劑在2021年逐漸鋪開,全球經濟增速明年有望實現「前低後高」的增速軌跡。電解鋁消費亦將將較2020年顯著回暖,房地產行業新開工增速及施工增速同竣工增速相趨同,三道紅線政策加持下竣工周期有望開啟;汽車行業2021年復甦預期較強,提振汽車用鋁消費。電解鋁消費或穩步增長。
總結和展望
2020年儘管年初的疫情打斷了電解鋁行業盈利改善的步伐,但在全球經濟刺激政策推動下,鋁消費增速猛增,而產量增長相對滯後,造成電解鋁短缺,導致電解鋁行業高利潤和高利潤的持續時間遠超市場預期。
2021年來看,中國經濟或乘風而行,內外共振拉動新一輪製造景氣周期,將帶動電解鋁消費端穩步增長。就供需結構維度來看,供給端2021年電解鋁在產能天花板限制和高利潤推動的共同作用下,其產能將穩步釋放,原材料氧化鋁受國內外產能大量投放預期,整體供應過剩格局將會持續,氧化鋁價格將維持在盈虧附近波動,其成本很難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從而對電解鋁利潤的擠佔作用不會太大。
需求端將較2020年繼續穩步修復,其一是三條紅線政策下竣工周期的到來將帶動下遊建築鋁材的消費,其二是汽車行業料將維持今年疫情後的穩步回暖行情,此外明年是十四五規劃的元年,基建新批覆項目較多,也將一定程度提振鋁材消費,據SMM相關數據,2021年國內電解鋁產量3980萬噸,同比增長7.2%,消費增長4.1%至3980萬噸,全年庫存小幅累計50萬噸。
圖31:2015-2021E國內電解鋁供需平衡表
資料來源:SMM、信達期貨研發中心
通過以上分析,對於國內電解鋁2021年的供需情況有了基本的預判,基於此我們在對2021年鋁價波動進行預測,從成本角度出發,鋁土礦價格預計波動有限,基於氧化鋁供應過剩局面測算,氧化鋁大致維持在生產成本附近,其價格中樞在2400元/噸上下。電解鋁行業將繼續維持2500元/噸左右的生產利潤,電解鋁行業呈現供需兩旺局面,預計電解鋁價格中樞大致在16000元/噸水平。
(責任編輯:陳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