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鋁價進入新一輪上升趨勢,截至12月1日,滬鋁期貨2101合約累計漲幅超18%,目前來看,17000元/噸一線近在咫尺,在宏觀面和供需面整體向好的情況下,滬鋁價格上行動力仍在。
一、國內經濟復甦持續加快,國外經濟恢復預期增強
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從分類指數看,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上升至年內高點,且兩者差值自6月份以來逐月縮小,表明製造業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供需循環持續改善。另外12月1日公布11月財新PMI錄得54.9%,高於10月1.3個百分點,為2010年12月以來最高值,這一走勢與統計局製造業PMI一致。從宏觀經濟數據來看,國內經濟復甦持續加快。
海外市場,一方面,歐美新冠疫苗最快將於年底面世,明年一季度接種比例或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即將上臺,市場預計將會推出新一輪經濟刺激政策。因此,整個歐美經濟復甦的預期在逐步增強。另外,目前全球低利率環境預計仍將維持較長時間,在美元走弱的情況下,對大宗商品價格將有一定的支撐。
二、環保限產對氧化鋁生成影響有限
由於採暖季環保要求,近期在天氣出現重汙染的情況下,河南和山西等地區的氧化鋁企業被要求錯峰生產,預計損失產量達10萬噸以上。但目前氧化鋁現貨市場流動性很差,長單保障有數,價格仍舊相對低迷,近期並未跟隨電解鋁價格走高。截至12月1日,河南地區氧化鋁價格為2280-2300元/噸,山西地區氧化鋁價格為2280-2300元/噸,山東地區氧化鋁價格為2250-2300元/噸,貴州地區氧化鋁價格為2270-2300元/噸。後市除非氧化鋁企業自身主動減產,否則目前的市場狀態也難以改變。
三、電解鋁企業利潤創出新高
對於電解鋁企業來說,上遊原料端氧化鋁價格持續低迷,隨著自備電比例提高,電力成本也在下降,但電解鋁價格在一路上漲,因此總體生產利潤也不斷走高。據數據顯示,當前國內電解鋁廠平均利潤已經超過3000元/噸,甚至高於2017年供給側改革時期的最高水平。電解鋁的高利潤也促使企業增加產能,但一方面,供給側改革對新增產能要求非常嚴格,另一方面,今年四季度的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但由於配套電力進度的制約,產能投放不及預期。因此,電解鋁企業雖然利潤較好,但產能增加有限。
四、庫存持續位於低位
截至11月30日,據統計,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59萬噸,繼續保持下滑趨勢。其中上海、無錫、南海地區降幅較大。由於進口窗口保持大幅打開態勢,保稅區鋁錠持續流入國內市場,整體上海保稅區鋁錠庫存連續第7周走低,同時據了解,短期進口鋁錠到港量偏少,料下周保稅區庫存大概率續降。
鋁錠社會庫存維持低位,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今年以來,因為疫情和市場兩大因素,春節前後行業鑄錠比例階段性大幅增加外,目前基本保持在30%-35%之間,按照當前日均10.5萬噸原鋁的產量估算,鋁錠日均產量約3.15-3.68萬噸,其中還包括了一大部分的99.85含量的低鐵鋁錠。
二是今年以來鋁錠產品直入終端的份額明顯增多,加上廢鋁緊張,鋁錠作為替代原料等,市場上可流通的鋁錠貨源持續緊張。
五、下遊市場開工小幅下滑
據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當周,鋁下遊龍頭企業開工小幅下滑0.4個百分點,整體需求以穩為主,部分行業受寒冷天氣影響,北方地區新增訂單減弱,主要體現在建材及線纜方面。此外,年末部分企業開始去庫也有小幅降低開工。預計進入12月以後,北方地區因氣溫進一步下降可能使得相關工程項目停滯,使得地產及基建類需求減弱,故而預計12月中旬後鋁下遊企業開工可能有一定的下滑。
綜合來看,宏觀方面,國內經濟復甦持續加快,國外經濟恢復預期增強,大宗商品價格漲勢有望持續到明年一季度。從鋁自身供需面來看,上遊原料氧化鋁價格整體低迷;中遊電解鋁行業利潤處於高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新增產能投放有限;
庫存方面,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持續走低,整體處於低位;下遊臨近年末,企業開工率有所下滑,但幅度有限,海外需求訂單的恢復或將成為新的支撐。
整體來看,國內滬鋁期貨價格有望繼續保持上行趨勢,建議以逢低做多思路對待,下方參考支撐區間15000-15300元/噸,上方參考目標區間為17300-17500元/噸。
溫馨提示:今年最牛大宗商品是它!鐵礦石主力創2013年12月以來新高至925元/噸。 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