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四張圖縱覽期市:4天2板!續創2017年12月以來新高矽鐵期貨緣何...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今日(1月8日)國內商品期貨收盤,漲跌參半。生豬期貨上市首日主力合約大跌超12%,塑料、純鹼等跌逾2%,白糖跌超1%,LPG、棕櫚等小幅下跌;矽鐵漲停,焦煤漲超4%,瀝青、橡膠等漲超2%,滬銅、鄭煤等漲超1%,滬鋅、PTA等小幅上漲。

截止收盤,生豬主力合約跌12.61%,報26810元/噸;滬鎳主力漲0.83%,報132490元/噸;焦炭跌1.81%,報2922.5元;螺紋鋼主力漲1.72%,報4487元;橡膠主力漲1.96%,報14820元。

技術面上,動力煤主力合約遇阻730關口,今日成交放量,周線放量長上影線,該品種第一壓力位為777.2元,第一支撐位於650元。

焦點品種方面,滬鎳、焦炭、螺紋、橡膠及鄭煤成為今日資金追逐對象,成交金額依次為:1238億、1062億、916億、755億、583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矽鐵期貨本周走勢強悍,自周一收十字個星後開啟強勁拉升態勢,4天2板,今日放量上破7347阻力。現貨方面,百川資訊數據顯示,從1月1日起,矽鐵主產區多地開始執行新電價,受此影響,各主產區成本也有所不同,本周氧化鐵皮受廢鋼需求價格上漲價格也有所上漲,漲幅在20-30元/噸,蘭炭價格目前實際成交價基本靠近1150 元/噸。

生意社認為,矽鐵行業供應能力充足,利潤對生產的調節也較快,即使部分區域出現環保、限電等供應擾動,其他區域也能及時補充。而需求端,2021年國內外鋼鐵產量有望繼續回升,但整體需求小於供應能力,成本+利潤的定價模式依然有效,由於蘭炭、能源價格的上漲,矽鐵成本端有抬升,需求的增量也使得行業利潤時間延長。因此,預計2021年矽鐵價格區間將整體上移,維持寬幅區間震蕩的走勢。

活躍品種排行前十榜單

機構觀點

從全年的資產投資機會來看,交行金研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2021年大類資產市場可能會出現調整分化,需要降低收益率預期,分市場來看,大宗商品的機會大於股市,股市的機會大於債市。這主要是考慮到經濟修復,將拉動大宗商品的需求,再加上全球流動性寬鬆,進一步支撐大宗商品的價格。唐建偉認為,2021年市場剩餘流動性偏向減少,不支持股票市場再出現趨勢性行情,但中長期來看,由於我國居民資產配置將更傾向股票市場、外資持續流入及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完善等,仍可對資本市場保持樂觀的判斷。

中信證券預計,在全球流動性寬鬆、經濟逐漸恢復的背景下,需求回暖與供給瓶頸疊加,預計未來3年內大宗商品中樞價格將持續上行。需求端回暖是大宗商品市場2021年最重要的變量,但產能周期造成的供給瓶頸和長周期的低庫存會支持大宗商品價格在中期持續上行。疊加流動性和通脹預期因素,2021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將表現更好。

按照年度均價,預計2021年大宗商品價格漲幅由高到低依次為:農產品、原油、基本金屬、貴金屬、動力煤。首先,天氣影響產量,農產品價格向好,尤其是供需缺口較大的玉米和大豆。其次,需求持續恢復,布倫特原油價格中樞2021年預計將回升至55美元/桶。再次,銅礦供給相對剛性,低庫存放大需求恢復帶來的價格彈性,銅價周期性上行。第四,美國通脹回升成為推升2021年金價的核心動力,預計金價將重回前期高點。最後,供需基本平衡,煤價中樞有望保持平穩。

方正中期期貨總裁許丹良表示,今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呈現出「過山車」式行情,背後主要有三大邏輯:一是全球極其寬鬆的貨幣政策;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礦山、冶煉廠、運輸系統等供應環節突發停工停產;三是美元指數大幅下跌。三大因素共同作用,推動大宗商品價格V型反轉。對於2021年,許丹良認為,全球大宗商品牛市還將延續,因為上述三大因素不會在明年立即消失,甚至還可能進一步強化或加劇。不過,隨著多個品種價格紛紛創出歷史新高后,商品市場的波動風險亦陡然而升,不論是生產企業還是加工企業均需要及時利用期貨期權工具管理風險敞口,利用衍生工具的「兩鎖一降」功能提升企業在明年的抗風險能力。

平安期貨總經理姜學紅也表示,今年行情的背後邏輯,其實可以參照經濟周期映射下的四大資產輪動。為應對疫情,各國央行都在「放水」,在資產上的反饋就是債券感知資金寬鬆、股市預期復甦、商品反映數據。所以,債券、股票、商品先後輪動一遍,這也剛好與經典的「美林時鐘」節奏匹配。明年市場的風險點在於,疫情持續時間、全球政治風險等問題影響下,市場波動率還會繼續加大、黑天鵝事件會增多。而這也會加強資金投機的氛圍,由於資本、資金的推動,各類資產出現偏離基本面的情況也會增多,資產價格的修正周期會變長。

興證宏觀指出,歷史上的大宗與庫存周期:庫存主動補、被動去階段大宗往往漲價。大宗商品價格是供需關係的結果,在庫存周期的4個階段中,兩個時間段是供需關係對於商品價格最有利的階段,一是主動補庫存的早期,即企業剛剛開始擴產,但需求旺盛。二是被動去庫存的階段,即需求開始改善,而企業供給尚未增加。今年也是如此,4月之後,中國相繼經歷需求改善帶來的被動去庫存階段,以及逐步向主動補庫存過渡的階段,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快速上漲。3月被動去庫存之後,7月起中下遊開始進入主動補庫存階段。2020年以來,庫存周期經歷了「被動補」-「被動去」-「主動補」階段。隨著需求的拉動和生產的改善,下遊工業品和消費品從7月率先開始較為明顯的補庫存,中遊原材料也在下遊的高需求拉動下開始補庫存。然而,中下遊的需求還未有效傳導到上遊資源開採行業的庫存累積,上遊行業庫存同比分位數仍然較低。

後續大宗商品價格短期仍受補庫支撐,但對需求邊際拐點更敏感。短期海外供需缺口仍可支撐補庫存動力,後續需觀察需求的邊際拐點,從歷史經驗來看,在補庫存的後期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出現滯漲。而本輪庫存周期「空中加油」的特點可能也會使得一旦需求出現拐點,補庫存周期結束得較快,屆時不排除大宗商品價格由「快漲」迅速轉為「快跌」的可能。

國投安信稱,2020年,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整體呈現「漲多跌少」的風格。黑色系是2020年上漲氛圍最濃的板塊,鐵礦石期貨創上市以來新高,漲幅最為突出。農產品板塊,玉米幾乎是2020年上漲趨勢最流暢最穩定的品種,豆類油脂漲幅居前。能源板塊是2020年表現相對最弱的板塊,但國內LPG、動力煤期貨走出特立獨行的強勢上漲行情。各路資金密切關注並不斷流入大宗商品市場,2021年大宗商品市場有望延續交投火熱的局面,商品期貨的金融屬性將增強。2021年大宗商品市場整體供不應求的概率更大,所以價格中樞傾向於繼續上移,但行情演繹的過程可能是曲折蜿蜒的,而且整個上移過程不一定在2021年就充分兌現,時間上有可能延續到2023年前後。如果參考2009-2011年後金融危機時代大宗商品市場的表現,我們預估在這場商品盛宴中,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有可能超越2011年的高點。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鐵合金期貨大漲 矽鐵創3年多新高
    中證網訊(記者 張利靜)1月8日,鐵合金期貨大漲,矽鐵創3年多新高。文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15:00收盤,矽鐵期貨主力合約漲停,漲幅6.00%,收報7664元/噸,創2017年12月6日以來新高;矽錳期貨主力漲1.14%。
  • 期市收盤:有色金屬爆發 滬鋅創逾一年半以來新高
    摘要 【期市收盤:有色金屬爆發 滬鋅創逾一年半以來新高】11月20日,國內商品期貨大面積收漲,矽鐵、滬鉛、滬鋅及焦炭期貨漲幅居前,其中金屬期貨除滬錫外,其餘均大幅上漲,滬鋅創2019年5月以來新高,滬鉛則漲超5%。
  • 雞蛋期貨漲逾4% 創2014年12月以來新高
    中證網訊(記者 馬爽)1月11日,雞蛋期貨顯著上漲並創下階段新高。文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9:25,雞蛋期貨主力合約最新報4541元/500千克,漲4.47%,最高至4555元/500千克,創下2014年12月以來新高。
  • 雙粕期貨攜手漲逾2% 齊創2014年5月以來新高
    中證網訊(記者 馬爽)1月11日,雙粕期貨攜手上漲,齊創2014年5月以來新高。文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9:12,豆粕、菜粕期貨主力合約分別上漲2.68%、2.94%,兩者最高分別漲至3657元/噸、3008元/噸,均創下2014年5月以來新高。
  • 期市多品種重挫:滬銀跌逾9% 生豬、純鹼、不鏽鋼跌停
    來源:新浪財經1月11日,國內期市多數收跌,生豬連續兩日跌停,工業品集體重挫,滬銀跌逾9%,純鹼跌停,不鏽鋼跌停,橡膠、熱卷、瀝青、滬鎳跌逾4%,焦炭、滬鉛、短纖、PTA、滬金跌逾3%;農產品中,蘋果跌近5%,豆二漲近8%,菜粕、豆粕漲逾3%;此外,矽鐵漲逾3%。
  • 2019年,期貨業創四個「歷史新高」
    來源:經濟日報風起青萍之末,全球期貨衍生品行業正在發生微妙變化,美國仍在山巔,但中國已異軍突起。12月1日,2019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在深圳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我國已連續多年保持全球最大的商品衍生品市場地位。2019年,我國期貨業又創下四個「歷史新高」:上市14個新品種,為歷年之最。
  • 政策刺激疊加基本面支撐 矽鐵期貨價格尤為亢奮
    1月6日,矽鐵期貨2105合約封漲停板7160元/噸,成交量放大近1倍至31萬手,持倉量增加1.93至10.4萬手,此外1月、3月、4月合約盤中均觸及漲停價位。 打開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前期矽鐵期貨盤面下跌較深,但1月鋼招基本結束且價格上漲、現貨偏少,部分工廠表示或將排單到年後,挺價意願較強。另外,市場消息,內蒙古發改委提出「能耗雙控」的發展理念。
  • 2020年天然橡膠與20#膠期貨價格復盤_期市動態_期貨_中金在線
    三季度以來伴隨著我國經濟復甦與對外出口轉增,橡膠行業期現貨價格均經歷了一輪頗引人關注的上漲。期貨價格作為大宗商品市場上的重要價格,與現貨價格的互動是行業內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之前的《2020年主要化工期貨產品價格復盤》一文,使用「一圖一表」的形式完成了對三大類九種化工品期貨的復盤;現在使用同一框架,復盤分析2020年天然橡膠和20#膠在期貨市場上的表現。
  • 銀河期貨:不鏽鋼:供給仍在新高 表需或將回落
    來源:新浪財經第一部分 內容摘要◆7月,鋼廠煉鋼、冷軋利潤的持續,不斷刺激鋼廠300系板卷放量,且產量仍在刷新歷史新高◆二季度的300系表觀需求的增加疊加供給端板卷產量的同比下降,導致國內300系板卷的供給維持短缺狀態,7月作為過渡階段,使得供需矛盾逐漸緩解
  • 12月2日期貨軟體走勢圖綜述:橡膠期貨主力系漲2.37%
    集金期貨通行情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2月2日下午15:00收盤,橡膠期貨主力合約行情信息:最新價:15775,漲跌:365,漲跌幅:2.37%,總手:565187手,開盤價:15430,昨收價:15385,最高價:15870,最低價:15285。
  • 12月17日國內原油期貨漲4.17%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 今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日間盤原油期貨合約震蕩上行,成交活躍,持倉增加。12月16日(周三)國際油價上漲,布油連漲三日,創3月初以來新高至51.20美元/桶。
  • 厲害的小金屬:元素周期表背後的「藏寶圖」
    不過,不僅僅是鈷,上海期貨市場的銅、鋁、鋅、鉛、錫、鎳,大連期貨市場的鐵礦石,鄭州期貨市場的矽鐵,概莫能免地加入了這波漲價大潮,此外,在期市尚缺乏標的的多個稀有金屬,行情更是令人驚豔,A股中許多相關標的錄得了股價翻倍的好成績。國際現貨市場上,今年鈀金等貴金屬及碳酸鋰價格漲幅同樣可觀。  觀察盤面不難發現,這一波大宗商品漲勢主要集中在6月—8月份。
  • 厲害的小金屬:元素周期表背後的「藏寶圖」(名單)
    不過,不僅僅是鈷,上海期貨市場的銅、鋁、鋅、鉛、錫、鎳,大連期貨市場的鐵礦石,鄭州期貨市場的矽鐵,概莫能免地加入了這波漲價大潮,此外,在期市尚缺乏標的的多個稀有金屬,行情更是令人驚豔,A股中許多相關標的錄得了股價翻倍的好成績。國際現貨市場上,今年鈀金等貴金屬及碳酸鋰價格漲幅同樣可觀。觀察盤面不難發現,這一波大宗商品漲勢主要集中在6月—8月份。
  • 那些年,我們一起逼空的期貨大佬
    從8月4日起,以每天一個跌停板(前3日每日400點,後7日每日20點)的速度於8月18日以11160元/噸和持倉59728手摘牌。  R708事件的處理延續了幾個月時間。其間,標的達數億甚至數十億的經濟糾紛在法院審理,中國證監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地處罰了一批期貨經紀機構和市場參與者。
  • 基準價附近試空--鐵合金期貨首日操作策略
    不過,近年來冬儲概念在淡化,而鐵合金結算都是到廠承兌含稅價,同樣存在成本對價格的傳導性被大打折扣的問題。我們實地調研中了解到,寧夏政府今年年初開始不再批准產能新建指標,寧夏地區鐵合金的新上項目必須在9月底前完成送電開工,否則新增產能得不到政府供電。而這部分新上產能在60-80萬噸,主要是矽鐵產能,9月份集中開工將會在短期之內大幅增加供應壓力,對矽鐵價格有明顯壓力。 2.矽鐵的保質期問題。
  • 期貨、現貨價格連創新高,多股漲停
    11月30日周一,A股有色金屬板塊異動拉升。截至收盤,眾源新材、順博合金、鵬欣資源、鋅業股份四股漲停,海星股份、馳宏鋅儲、天齊鋰業、雲鋁股份等多股漲幅超6%。港股,稀土概念板塊午後走高。中國鋁業漲超8%,江西銅業股份漲5.6%,星宇控股漲3.7%,中國稀土漲超2%。
  • 倍特期貨:鐵礦石現貨價格上漲 期市偏強運行
    原標題:倍特期貨:鐵礦石現貨價格上漲 期市偏強運行   【現貨
  • ...12月2日,上證指數盤中達3465.73點,刷新2018年2月以來新高,與此...
    兩融餘額逼近1.6萬億再創5年新高,融資客左手捧金融右手抓科技;①新高!在A股12月份首日迎來「開門紅」後,12月2日,上證指數盤中達3465.73點,刷新2018年2月以來新高,與此同時,兩融餘額不但創出了年內新高,更是刷新了自2015年7月以來的5年新高。②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2月2日,滬深兩市的兩融餘額達15889.91億元。
  • 陸家嘴財經早餐2018年4月12日星期四
    重要經濟日程前瞻  1、09:30 澳大利亞2月季調後房屋貸款許可件數環比  2、14:45 法國3月CPI同比終值  3、17:00 歐元區2月工業產出同比  4、20:30 加拿大2月新屋價格指數同比  5、20:30 美國4月7日當周首次申請
  • 名震江湖的期貨大佬,2015年爆虧40%!如今豪賭科技股大賺160億翻盤
    ,走上自己的開掛之路,從2000年到2004年的4年裡,葛衛東的收益率每年都保持在120%以上,加上槓桿的效應,4年時間,大賺收益超過50億人民幣,一躍成為期貨圈的第一梟雄。然而,2012年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一張罰單,令整個市場驚覺:葛衛東因違反美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寸頭限制,遭到指控,為此返還100萬美元不當得利,並支付了50萬美元罰款。這是美國期委會開出的首張中國罰單,揭開葛衛東在境外獲利的冰山一角,也暴露他在境外投資的冒進—此前他分別於2009年2月、2011年1月、2011年7月多次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