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dawi向高質量邁進:三年停120份期刊,發表量與引用數全面增長

2020-08-22 木木西裡Janthy

為持續支持研究人員發表權威的研究論文,Hindawi致力於出版最高編輯質量的期刊。

來自全球不同領域的優秀編輯和那些提供了專業同行評議的審稿人都給予了我們期刊很大的支持。

Hindawi的編輯和審稿人承諾,只有符合編輯標準且對其所在領域有幫助的論文才會予以發表。



Hindawi期刊的編輯質量


Hindawi擁有超過220份期刊,聚焦多個學科的專業領域,包括生物科學、物理學、醫學、數學、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其中,77%的期刊被Web of Science索引,98%的期刊內容被Web of Science、Scopus和PubMed中的至少某一個資料庫索引。


在過去幾年內,我們逐步完善自己的期刊組合,專注為學術界提供有針對性的期刊,包括小眾研究領域、新興領域以及交叉學科的期刊。我們的所有期刊均能滿足學術界的需求,並力爭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服務。為確保我們的編輯團隊能夠專心發展特定期刊,並為作者和學術界提供最大價值和影響力的期刊,在過去三年內,我們停掉旗下120份期刊。

總編任命決定


我們的編輯策略對於持續提高我們期刊組合的質量至關重要。去年,我們與作者和編委會成員進行了直接的對話,並諮詢了政策制定者、資助機構、領先的資料庫和開放獲取組織,我們決定繼續與學術界合作開發期刊,並對多份期刊的編輯模式做出了重大調整。我們針對期刊組合任命了主編和資深編輯,進一步深化期刊改革,拉近與所在領域的關係,並確保Hindawi以人為本的理念得到落實。


作為其職責的一部分,主編不僅代表期刊,還是該領域的開放科學實踐代表。他們負責制定標題、文章內容以及綜述文章的「目標和範圍」(Aims & Scope),從而找出新的或新興領域,並推動開放科學計劃的發展,例如支持數據分享的發展。通過與主編直接合作,我們可以確保Hindawi學術期刊的發展符合開放科學標準,並滿足全球機構和研究人員的學術要求。


截至目前,我們共任命了62位總編和25位資深編輯,其中包括以下來自中國的編輯:


  • ·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主編:謝廣明(GuangmingXie),北京大學
    · Psyche: A Journal of Entomology
    主編:梁愛萍(Ai-Ping Liang),中國科學院
    · Journal of Engineering
    主編:王兵(Bing Wang),清華大學
    ·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編委:任勁松(Jinsong Ren),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在這個新模式下,期刊的投稿量、發表量、引用數和使用量都在全面增長,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感謝我們的編輯們一直以來在開發期刊和為組織服務方面所給與的支持。我們期待與主編繼續合作,繼續推動期刊發展,以達成學術團體與期刊的目標和倡議。

分享最新科技資訊,發布前沿學術動態!一切盡在木木西裡~ 服務科研,助力科技!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木木西裡(mumuxilinj),更多精彩內容、新聞資訊、乾貨資源等你來看!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彰顯科技評價話語權提升
    統計結果顯示,中國科技論文、科技期刊、科研機構和科研優勢學科均有亮眼表現: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國內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排名前十;工程技術和化學等8個學科領域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首位;《科學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收錄的中國科技論文數量及其所佔比例,近十年來呈現穩步增長的整體趨勢;中國科技期刊的學術影響力穩步提升,進入世界本學科前列的中國科技期刊數量增加
  •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 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厲害了,中國科技)  本報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劉詩瑤)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31日發布的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共被引用19335萬次,較2016年統計時增加29.9%,排名比去年上升兩位,超越英國和德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 發表5年後引用還是0:掠奪性期刊上,六成論文沒人看
    與此同時,掠奪性期刊通常使用侵略性的營銷策略,反覆向科研人員發送郵件索要論文。 為了幫助科研人員避免掉入掠奪性期刊的陷阱,必須對其進行明確的定義。因此 2019 年 4 月,在加拿大渥太華,43 位來自全球十個國家的科研人員和出版商、研究資助方、政策制定方等機構的代表,經過了12 個小時的討論,對掠奪性期刊的定義達成一致。
  • 全球700份區域性優秀期刊入選Web of Science
    全球700份區域性優秀期刊入選
  • 「掠奪性」期刊上發表的文章獲得很少或零引用
    Jeffrey Brainard於 2020年1月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在「掠奪性」期刊樣本中發表的每10篇文章中有6篇在5年內沒有獲得一次引用,與許多開放獲取期刊一樣,掠奪性期刊會要求作者發表論文, 但掠奪性期刊的被引率大大低於傳統的,經同行評審的期刊。
  • 穩步前進:Frontiers 期刊影響因子、引用分及影響力數字公布
    根據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期刊引證報告和愛思唯爾發布的2019 CiteScore(引用分),Frontiers共有43本期刊獲得最新的影響因子和引用分。其中有6本新刊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大部分期刊獲得了影響因子的增長,最大漲幅為40%。
  • 中科院1區topSCI期刊,發文量大,影響因子穩定上升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ISSN:1385-8947)是化學-工程領域的SCI收錄TOP級期刊,由瑞典創刊於1996年,著名出版商ELSEVIER出版,發表原創和新穎的基礎研究,旨在提供一個國際論壇,以介紹原始基礎研究,解釋性評論以及對化學工程新發展的討論,由多位教授聯合主編,其中包括香港科技大學的King-Lun
  • 這本SCI期刊對國人友好,發文量2000+,影響因子10+
    年度刊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比較大,近三年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2020年截止9月已發表3290篇,預計2020年發表5000篇左右。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
    原標題: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全球第四 11月1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顯示,我國科技論文產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排名前進到世界第4位,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連續第八年排在世界第2位,其中材料科學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保持世界首位。 據統計,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國際期刊有7種,包括《自然》、《科學》等。
  • 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為落實中辦、國辦《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科技部、財政部於2020年印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鼓勵科研人員發表高質量論文,包括發表在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
  • 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為落實中辦、國辦《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科技部、財政部於2020年印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鼓勵科研人員發表高質量論文,包括發表在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
  • 這本期刊發文量2000+,對國人友好,可免版面費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ISSN:1385-8947)是化學-工程領域的SCI收錄TOP級期刊,由瑞典創刊於1996年,著名出版商ELSEVIER出版,發表原創和新穎的基礎研究,旨在提供一個國際論壇,以介紹原始基礎研究,解釋性評論以及對化學工程新發展的討論,由多位教授聯合主編,其中包括香港科技大學的King-Lun Yeung教授,屬於中科院1區top期刊,今年
  • 皮膚科SCI論文都發表在這些期刊
    皮膚科論文概況全球已經在皮膚科領域發表了214,648篇Medline收錄的文獻。2000年,皮膚科發表了3,393篇論文;到2020年,就達到了23,196篇論文;二十年增長了6倍。(皮膚科研究論文的增長趨勢)針對全球研究,我們對其中最新發表的10,999篇論文進行大數據分析。時間分布顯示,全都是2020年的文章。這也意味著,下面針對全球皮膚科研究的數據都是今年最近5個月論文分析結果。
  • Frontiers 期刊影響因子、引用分及影響力數字公布
    根據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期刊引證報告和愛思唯爾發布的2019 CiteScore(引用分),Frontiers共有43本期刊獲得最新的影響因子和引用分。其中有6本新刊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大部分期刊獲得了影響因子的增長,最大漲幅為40%。
  • 2019年度中國高質量國際科技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記者了解到,為落實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發表高質量論文的相關政策要求,中信所經過調研分析,將各學科影響因子和總被引次數同居本學科前10%,且每年刊載的學術論文及述評文章數大於50篇的期刊,遴選為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在其上發表的論文屬於高質量國際論文。2019年,共有394種國際科技期刊入選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190661篇。
  •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2018-11-02孫自法 攝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日在北京發布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稱,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7種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當年共發表論文10803篇,其中,中國論文699篇,佔總數6.5%,排名世界第4位。僅統計原創論文和述評兩種類型,則中國論文有443篇,也排名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
  • 中國學者在Scientific Reports發文量近三年逐年下降
    背景介紹Scientific Reports創立於 2011年,創刊之初,年度發文量205篇,與大多數英文SCI收錄期刊的年度發量差別不是很大。在此後的幾年,該刊迅速發力。到2017年,Scientific Reports 年度發文量超過25000篇,成為目前為止發文量最多的一個年份(隨後兩年略微降低)。
  • 袁亞湘:高質量期刊建設要有信心 紮實走好每一步
    9月24日,人民網圍繞本屆論壇主題,對袁亞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數學》主編)進行一對一專訪,對中國期刊的現狀及未來發展進行了分析與展望。一、營造良好的科技生態環境,支撐期刊高質量發展袁亞湘認為,建設一個高質量期刊,不單純是科技期刊的問題,更需要考慮整體的科技生態環境。
  • 最新出爐:中國4所大學高質量論文數,進入全球前10!
    記者了解到,為落實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發表高質量論文的相關政策要求,中信所經過調研分析,將各學科影響因子和總被引次數同居本學科前10%,且每年刊載的學術論文及述評文章數大於50篇的期刊
  • 湖南2名本科生在一區top期刊發表論文,被業內頂尖期刊接連引用!
    近日,湘潭大學化學學院本科生王峻康和張佳琪以並列第一作者在農林科學一區top期刊《食品化學》發表論文,標題為《花青素降低了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內吞進入3D Caco-2腸道細胞模型》(Anthocyan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