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長大樹 牆壁會發光 虹口濱江這座「最美公廁」背後的故事

2020-12-05 新民晚報

圖說:夜幕中,公廁外牆猶如一幅山水畫 採訪對象提供(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一間公廁,怎樣為14棵大樹巧妙「讓路」?在上海東大名路500號附近,最近出現了一座呈不規則幾何形狀的衛生間,外牆巧妙地「嵌入」大樹且尺寸分毫不差,大廳的透明玻璃罩內,還有一棵大樹正茁壯生長。日前,這座獲評「2020上海最美公廁」的上港郵輪城景區旅遊廁所,已正式向市民開放。

14棵大樹巧妙融進公廁

規劃設計之初,這座公廁就難住了設計師——承重關、大樹關、搭建關,關關難過。「公廁下方是地下商業廣場,所以地表荷載不能過大,不然會有安全隱患。」負責該項目的聯嘉集盛(蘇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明告訴記者。

同時,這裡地形起伏大,場地四周不具備吊裝條件,主馬路與安裝點之間距離長,吊車沒法作業,因此公廁沒法進行工廠化生產,必須要用現場搭建的方式,像「搭積木」一樣製作。

最令設計人員頭疼的,是南北兩片區域的14棵大樹。這些樹,既不能移,又不能修,位置分布讓公廁的外觀設計很困難,樹梢高度又令「坡頂」的方案無法實現。

圖說:公廁原來的地形上,共有14棵大樹

圖說:大樹如今「鑲嵌」在外牆中

圖說:公廁設計成不規則形狀,在工廠生產後再運去現場吊裝

鋁板打孔夜晚變身山水畫

採用箱體組合廁所的技術,施工人員根據地形「量身定製」,解決了承重、吊裝和綠化等難題。

記者看到,借鑑園林中常採用的「借景」手法,公廁門廳也「借樹成景」。門廳頂部是一塊正七邊形的純玻璃頂,使整個門廳通透明亮。正中心位置就地取材,將一棵樹木直接「移植」於室內,用玻璃罩起,樹影婆娑的自然之感讓門廳更加巧妙生動。

圖說:大廳中「長出」一棵大樹

而公廁的整體外立面,採用了全包圍的鋁板鏤空設計。鋁板上打滿了孔洞,白天看著平平無奇,夜晚內部燈光一亮,外立面像被魔術手拂過一樣,瞬間變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為了夜景效果,工程師排版、設計、打孔加工就用了1個多月,部分結構用了鋁材,來減輕分量。」梁明表示,這種設計既減輕了公廁整體重量,又讓詩情畫意的公廁與濱江美景融為一體。

圖說:鋁板採用打洞的方式來透光

美麗的公廁還被科技賦能。智慧公廁顯示屏上,市民不僅能看到當前溫度、溼度,還能了解公廁空氣品質和用水、用電量。

相關焦點

  • 20座上海「最美廁所」出爐,「抗疫防護」納入...
    今天,2020年尋找上海「最美廁所」線下評審會圓滿落幕。20座「最美廁所」和 5座「特色廁所」出爐,這些兼具顏值、實用性和多項功能的廁所,顯示出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廁所的管理服務,能體現一座城市的友好程度、品質追求、管理水平和綜合實力。今年全民抗疫期間,上海嚴格的公廁防疫工作更是築牢了抗疫防線。
  • 2020虹口歡樂節拉開歡樂大幕~北外灘八大「最美系列」地標亮相!
    2020虹口歡樂節拉開歡樂大幕, 值此歡樂無限之時,滿載著我們的期待, 八大「最美系列」地標正式對外公布!!!
  • 這座外觀優雅的小樓,竟是「內涵豐富」的公廁!你去過沒?
    這座外觀優雅的小樓,竟是「內涵豐富」的公廁!你去過沒?近日,2020年上海「最美廁所」名單出爐,位於阜新路149號的「阜新路公廁」榜上有名~ 你體驗過了嗎……今天,跟著小楊一起,去這個神奇的廁所看看吧~
  • 從簡陋到融入各具特色的城市符號,公廁變身拍照打卡地
    優化空間布局、增加蹲位數、擴展第三衛生間功能、引入智能設備……近日,北碚區多所城市公廁提檔升級後重新投用,不僅僅實用,顏值也同樣高。智能廁所不僅實用顏值還很高「曾經簡陋的公廁,現在越來越高大上了,既乾淨又整潔,還配備了很多智能化設施,市民如廁非常方便。」
  • 揚州這座時尚公廁很貼心 艾草除臭 環衛工可歇腳
    中國江蘇網6月29日訊 昨天,文昌路王巷新村北門外的王巷公廁正式對外開放。這座公廁除了外觀設計比較時尚外,還配置了艾草生物除臭系統和戶外工作人員愛心驛站,可謂新潮又實用。公廁門外入口,設置了無障礙通道,方便殘疾人出入;走進公廁,一面大鏡子和洗手盆,方面市民洗手和整理妝容;公廁最獨特的是安裝在頂部的一隻噴頭,每隔一段時間,裡面就會噴出生物製劑,為公廁除臭,這樣的除臭系統,是市區其他廁所沒有的。
  • 變成亭廊藏身綠化 裝上電子鼻自動聞氣 新奇公廁體現城市溫度
    「第一次看到以鋼架結構作為外觀的公廁,感覺很新鮮,公廁周邊綠植環繞,環境清幽。」市民張老伯說。  「亭廁」只是近年來楊浦公廁改造中的一個例子。目前楊浦區綠化市容局環衛科正將結合區域內各公廁所在環境的實際需求,對公廁進行改造,重點突出節能、環保、綠化、智能理念,形成了不少有特色的「明星公廁」。  把智能公廁納入智慧社區建設中統一規劃。位於中山北二路的「智慧公共衛生間」,在公廁的男女廁室內牆壁安裝兩個獨特的電子鼻氣味傳感器,可以探測公廁內人體可感知的異味指數。
  • 溧水預計新改建農村公廁104座!
    據白馬大樹下的村民陳大爺回憶,以前家家戶戶會養豬,他們甚至會在豬圈旁挖一個坑,糞便排入坑內,和豬糞一起流入化糞池,成為種田的肥料。人在如廁時,有時就面對著豬。「不光是廁所,以前生活條件不好,農村環境就是髒亂差,大伙兒都一樣,所以習慣了。」
  • 德耀農城 致敬最美 | 一起聆聽「最美人物」背後的故事
    」道德模範暨最美人物網絡頒獎典禮如期舉行。  今天就和視線君一起  認識這些「最美人物」  聆聽他們背後的故事吧!  最美司機    車輪上的職業平凡而普通  但在我們身邊  還有這樣一群司機  用真情溫暖著這座城市
  • 北京新建百座超級公廁:有Wi-Fi 配微波爐
    記者從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得知一個消息,今年北京要達到300-500米之間就有一座公廁,行人行走5-10分鐘就能找到。同時,通州、房山將優先建成100座「第五空間」公廁。此外,預計10月發布的新的《北京市公共廁所建設標準》中,男女廁位比例不再搞「一刀切」,將根據女性比男性平均如廁時間多1.5倍、不同地點男女如廁人員數量來確定新建、改建公廁的廁位比例。今年將提升700座公廁昨日上午,記者在石景山模南小區看到一處正在改造的公廁。
  • 落戶北外灘:上海上實中心劇院室內設計—HPP
    設計初始,HPP結合地理特點及項目特徵,提出以「閃耀通透的水晶珠寶盒」為主題,與建築「發光水晶盒」的概念相輔相成。設計由外至內層層遞進,如同一顆璀璨明珠放置在水晶盒子內的美妙觀感,而未來上實中心劇院也將成為一顆熠熠生輝的藝術明珠點亮上海北外灘。
  • 無水、智能、環保,雙流這個公廁還能尿檢!
    自「廁所革命」以來,在我們身邊,陸續亮相街頭的公廁一改往日形象,變得嶄新、整潔、美觀,有的還被冠上了美名。日前,在東升街道金河路附近,新出現了一座科技範兒十足的公廁,它既可以智能感應,又是綠色環保的裝配式公廁,10天就「搭」成了。這座有如此高大上功能的公廁,目前在我省尚屬首座。
  • ...公廁停水停電,「佛系阿姨」挺身而出,成為「人工水龍頭」
    去年,她負責的是梁平京環公司三中心蘭湖路口的公廁,該公廁周圍有許多正在建設的工地。梁平每年的5月至7月多雨,有時候甚至會連續下半個月的雨,這讓公廁的清潔工作成了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工地上的建築工人踩著一腳泥來到公廁,再踩著一腳泥離開公廁,留下一地帶著淤泥的腳印。這個時候,僅僅只是清潔一遍顯然效果不佳。
  • 上海虹口全力打造新時代市民閱讀高地
    虹口通過發起「我身邊的書房」新時代虹口市民閱讀分享會、發布虹口新時代市民喜愛的「彩虹書單」,舉辦「詩歌之約·愛在北外灘」詩歌分享會、《江南紀》新書首發活動等,把書展搬到虹口市民家門口,在全區營造建設書香社會的濃鬱氛圍。
  • 上海廣州武漢濱江舊改:是形象工程還是有裡有面?
    到了上世紀20至30年代,虹口的港口成為東亞航運中心之一。航運業的支撐輻射,推進了虹口的商業繁榮和文化發展。 虹口濱江地區在近代開發建設的起步規模不能算小,和1843年底開始城市化建設的外灘相比,北外灘起步晚了大約10年。「北外灘」歷史上屬美租界沿江地帶,虹口地區自1848年劃給美國僑民居住,後來成為美租界,到1899年合併到公共租界。
  • 築牢公廁防疫牆 「廁所革命」推進會暨第八屆世界廁所日主題活動...
    為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廁所革命」作出的重要指示,圍繞「樹如廁新風,築防疫長城」這一主題,開展「廁所革命」推進會暨第八屆「世界廁所日」主題活動。   市建交黨委、市文明辦、市經信委、市商務委、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農委、市衛健委、市文旅局、申通集團、東方網、市綠化市容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相關領導,以及行業協會、社會監督員、媒體代表、各區環衛管理部門及行業黨建成員單位的有關領導和「最美廁所」獲獎代表出席本次活動。
  • 以水 為脈 講好「產城人」融合的「濱江故事」
    又到了歲末,一張亮眼的成績單交到了濱江人的手上——廟後王河、太廟橋河成為2019年市級「美麗河道」,長二河、善慶莊橫河完成河道綜保;河湖庫塘清淤37.48萬立方米;尤其是省級「美麗河湖」的創建,白馬湖以近滿分的成績通過市級驗收,這也意味著濱江這座城市「大花園」將再多一分「美麗」。
  • 臺灣公廁:城市文明的名片
    在每一張A4大小的檢查表上,密布著14個扣分項目和4個加分項目,最後打出總分來為每一個公廁評級。臺北市環保局監管著全市11140座公廁,像這樣的檢查表,崔浩志每個月要看3000多份。目前,臺北市公廁管理隊負責全市公廁清潔檢查的專職工作人員不到20位,如何應對1萬多座公廁的監管任務?「答案就是分級監管。」
  • 這座號稱「遠東第一豪宅」的傳奇建築背後故事是未來建築的標杆
    有故事的東西,總是引人偏愛,有故事的建築,同樣深得人心,這座號稱「遠東第一豪宅」的綠房子背後的故事同樣的精彩這是一座建造於民國時期的宅邸,位於上海靜安區銅仁路333號,距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房子的背後也有一段被傳頌的故事,據說,綠房子的主人,是做軍用顏料的商人吳同文,房子始建於1935 年,花了3年時間,1938 年才建成,房子共有四層,建築面積達到了 1732 平方米,當時被稱為遠東最大最豪華的住宅之一,今天看來,綠房子依然是豪宅中的擔當。
  • 通州對297座公廁排風照明設備進行維修
    昨天,在環衛部門的努力下,壞了的風扇不僅修好了,工作人員還「舉一反三」,對京環公司轄區內的113座臨時公廁進行排查,發現有30多座臨時公廁也存在設備損壞的問題,這兩天將全部維修完畢。除此以外,公廁排風設備必須保證全天候運轉,設備出現問題後,要保證6小時內恢復使用。
  • 揭秘肇慶世茂濱江壹號為什麼還不開盤?世茂濱江壹號會爛尾嗎?
    肇慶世茂濱江壹號位於肇慶端州區濱江二路,項目世茂集團是一家國際化、綜合性的大型投資集團,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布局全國130多個核心發展城市,涉及地產、酒店、商業、主題娛樂、物管、文化、金融、教育、健康、高科技等產業領域,形成了多元化業務並舉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圈」詳情可撥打開發商營銷部:135 6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