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夜幕中,公廁外牆猶如一幅山水畫 採訪對象提供(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一間公廁,怎樣為14棵大樹巧妙「讓路」?在上海東大名路500號附近,最近出現了一座呈不規則幾何形狀的衛生間,外牆巧妙地「嵌入」大樹且尺寸分毫不差,大廳的透明玻璃罩內,還有一棵大樹正茁壯生長。日前,這座獲評「2020上海最美公廁」的上港郵輪城景區旅遊廁所,已正式向市民開放。
14棵大樹巧妙融進公廁
規劃設計之初,這座公廁就難住了設計師——承重關、大樹關、搭建關,關關難過。「公廁下方是地下商業廣場,所以地表荷載不能過大,不然會有安全隱患。」負責該項目的聯嘉集盛(蘇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明告訴記者。
同時,這裡地形起伏大,場地四周不具備吊裝條件,主馬路與安裝點之間距離長,吊車沒法作業,因此公廁沒法進行工廠化生產,必須要用現場搭建的方式,像「搭積木」一樣製作。
最令設計人員頭疼的,是南北兩片區域的14棵大樹。這些樹,既不能移,又不能修,位置分布讓公廁的外觀設計很困難,樹梢高度又令「坡頂」的方案無法實現。
圖說:公廁原來的地形上,共有14棵大樹
圖說:大樹如今「鑲嵌」在外牆中
圖說:公廁設計成不規則形狀,在工廠生產後再運去現場吊裝
鋁板打孔夜晚變身山水畫
採用箱體組合廁所的技術,施工人員根據地形「量身定製」,解決了承重、吊裝和綠化等難題。
記者看到,借鑑園林中常採用的「借景」手法,公廁門廳也「借樹成景」。門廳頂部是一塊正七邊形的純玻璃頂,使整個門廳通透明亮。正中心位置就地取材,將一棵樹木直接「移植」於室內,用玻璃罩起,樹影婆娑的自然之感讓門廳更加巧妙生動。
圖說:大廳中「長出」一棵大樹
而公廁的整體外立面,採用了全包圍的鋁板鏤空設計。鋁板上打滿了孔洞,白天看著平平無奇,夜晚內部燈光一亮,外立面像被魔術手拂過一樣,瞬間變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為了夜景效果,工程師排版、設計、打孔加工就用了1個多月,部分結構用了鋁材,來減輕分量。」梁明表示,這種設計既減輕了公廁整體重量,又讓詩情畫意的公廁與濱江美景融為一體。
圖說:鋁板採用打洞的方式來透光
美麗的公廁還被科技賦能。智慧公廁顯示屏上,市民不僅能看到當前溫度、溼度,還能了解公廁空氣品質和用水、用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