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州區全面加快伊甸園產業小鎮建設 廢棄礦坑「變身」生態文旅產業...

2021-01-21 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新年第一抹陽光靜靜地照射在伊甸園產業小鎮,映紅了眾多遊客微笑的面龐……

  先在皚皚雪道上飛馳,然後跟夥伴們踢一場雪地足球,玩累了,再和萌態十足的企鵝、海獅互動……今年元旦期間,薊州區伊甸園極光冰雪世界火爆升溫,短短3天時間,就吸引了近千名遊客前來戲雪遊玩。有誰能想到,這個昔日千瘡百孔的廢棄礦坑,如今正成為滑雪網紅打卡地。

  伊甸園產業小鎮位於薊州區燕山西大街以北,總佔地1700餘畝,其中礦坑治理區域用地800畝,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整個小鎮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休閒旅遊產業區,包括一所國際生態教育學校等;另外一部分是生態教育產業區,包括一座自然博物館等。

  雖然正值寒冬,但伊甸園產業小鎮施工現場一天都沒停歇。在休閒旅遊產業區、生態教育產業區、高端商業產業區、樂活農場等施工現場,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每天的施工人員達到了800人。

  在休閒旅遊產業區工地,工人們正對礦坑周邊地塊進行平整。小鎮項目相關部門負責人張義亮介紹,今年春天,他們將在平整的地面上栽種綠植,改善生態環境;還將聘請國內外頂尖專業團隊,深度開發礦坑資源,建摩崖音樂廣場、礦坑酒店、綠色農品集市等,讓廢棄礦坑變廢為寶。

  在生態教育產業區內,伊甸園生態教育基地建設也正緊鑼密鼓進行當中。走進生態教育展示大廳,仿佛進入五彩繽紛的世界,40個品種的蝴蝶標本、60多個品種的昆蟲標本、100多種植物標本展示,令人目不暇接。工作人員介紹,展示這些標本,目的是讓孩子們從小樹立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也增加了孩子們的生物知識。2020年這裡已經接待京津冀三地來參觀的學生2萬多人次。

  盆栽玉蘭菜,葉片金黃,名貴高雅;水盆生菜,綠意蔥蘢……在小鎮綠色農品展示大廳內,擺放了20多種薊州區特色農產品,吸引很多遊客現場購買。

  張義亮說,小鎮已和薊州綠色食品中心等多家農企合作,積極打造國際化的薊州特色農品品牌體系,除了在這裡展示外,還將定期組織薊州特色農品生態大集,並將在北京的三裡屯設立薊州城市客廳,將薊州綠色優質農品推向首都市場,助力農戶增收致富奔小康。

  2008年以前,薊州北部山區因炸礦採石,生產砂石料,形成了很多個礦坑,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還存在安全隱患,成為薊州區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難點。為此,薊州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將礦坑治理、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相結合,2018年,積極引進了伊甸園產業小鎮項目,打造以伊甸園為主題的生態教育國際生活示範區。

  為提速項目建設,薊州區從產業政策、審批、電力配套等各方面提供一攬子服務支持,自2020年3月正式施工以來,項目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已經建成伊甸園展示中心、伊甸園品牌館、兒童科普圖書館、伊甸園自然教育營地等。

  「我們正積極組織施工人員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實現2021年底小鎮一期建成、2024年全部建成的目標。屆時,昔日廢棄礦坑,將成為一個集礦坑治理、生態教育、高端商務、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產業小鎮,同時也將成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載體。」伊甸園產業小鎮項目總經理崔崴說。

  打開小鎮規劃圖,一段喜人的文字進入眼帘:小鎮全部建成後,每年可接納過夜旅遊人口200萬人次,和盤山景區、薊州古城區形成一條旅遊產業帶,將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帶動薊州全域四季旅遊,促進鄉村振興。

  修復生態,助推高質量發展,建設伊甸園產業小鎮,未來可期!(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相關焦點

  • 廢棄礦坑「變身」生態文旅產業基地
    有誰能想到,這個昔日千瘡百孔的廢棄礦坑,如今正成為滑雪網紅打卡地。伊甸園產業小鎮位於薊州區燕山西大街以北,總佔地1700餘畝,其中礦坑治理區域用地800畝,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整個小鎮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休閒旅遊產業區,包括一所國際生態教育學校等;另外一部分是生態教育產業區,包括一座自然博物館等。雖然正值寒冬,但伊甸園產業小鎮施工現場一天都沒停歇。
  • 以督促改見成效|淄博:加快實施九頂山生態修復 採石礦坑變身森
    淄博以督察整改為契機,加快實施九頂山生態修復採石礦坑變身森林公園□ 本報記者 陳曉婉冬日的陽光下,淄博九頂山森林公園滿眼蒼翠,風景宜人。眼前這片佔地廣闊、如森林般幽靜的公園景區,曾經是水土流失嚴重、漫天塵土、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山。
  • 天津薊州區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11月30日,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授牌活動在北京舉行,薊州區獲評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榮譽稱號。薊州區聚焦山林養護,構建起區、鎮、村三級護林網絡,實施封山育林,加大生態林、公益林、名木古樹管護力度。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火災預防撲救能力和野生動物保護水平大幅提升。積極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和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搞好「兩環三沿」綠化,營造大綠大美的生態空間。
  • 薊州這座廢棄礦山將變「深坑酒店」
    津雲新聞訊: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薊州區的旅遊項目建設也逐漸恢復,作為該區重點項目的薊州區伊甸園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該項目將把因為礦山開採留下的創面「變廢為寶」,建成集礦坑修復、生態環保、自然教育和農村發展於一體的生態旅遊綜合體和科普教育基地。
  • 安丘這處廢棄礦坑變成驚豔美景!網友:這是安丘嗎?
    安丘這處廢棄礦坑變成驚豔美景!網友:這是安丘嗎?從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坑,到江北第一洞藏酒窖;從一片荒蕪的不毛之地,到一望無際的綠水青山,近8年的時間,位於安丘市青龍山區域的這片土地齊魯酒地景區自2012年開工建設以來,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進行土地流轉,將廢棄礦坑改造為藏酒窖和觀水潭,將千畝荒山打造成玫瑰花和薰衣草種植產業園。實行園林綠化籤約服務,所有的就業崗位精準面向附近村民,直接帶動就業崗位1000多個,間接帶動就業崗位3000多個。
  • 涼山州西昌市:首位產業推動 打造國際文旅名城
    過去一年,西昌接待遊客228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68億元;在文旅產業拉動下,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達49.64%,三次產業結構由2-3-1轉型為3-2-1,以旅遊為主導的服務業對GDP貢獻率79%。挖掘資源打造特色經濟一年來,西昌市圍繞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不斷挖掘歷史、文化、生態資源,發展「月光經濟」、打造「網紅經濟」,布局「賞花經濟」,豐富旅遊業態。
  • 《海南省特色產業小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等一系列戰略部署,加快推進我省特色產業小鎮建設,根據《海南省百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工作方案》(瓊府〔2015〕88號)等要求,制定本計劃。  二、建設目標  按照「規劃引領、項目帶動、突出特色、全面推進、總量控制、動態調整」的創建程序,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100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任務。
  • 重視並建設好「後花園」,薊州區未來會更火,天津會因此更著名!
    天津市區至薊州區若有高鐵或者輕軌存在,在天津市區辦事的人可隨便去薊州區遊玩,到農家院品嘗美食。發展好薊州區,天津市將就一個更加全面而又美好的城市。在這個轉型框架和思路下,來布局我們交通,安排景點建設並升級,改造和提升歷史及文化項目,規劃薊州新城的建設,使薊州的每一山、每一石、每一水、每一草、每一樓的建設都好似出自同一大師手筆,無處不散發著旅遊名城的氣息。無論在薊州區什麼角落,您都覺得薊州區是一座美麗的旅遊區。
  • 廣西文旅產業發展催生新動能
    會上,重大項目籤約達42個,總金額超過1000億元;螺螄粉小鎮、卡樂星球—克裡灣主題樂園、柳空文創園、窯埠古鎮等文旅項目,充分展示了廣西文旅發展的新成就、新亮點。  近年來,廣西大力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實施「建設大項目、打造大品牌、形成大產業」的工作思路,以制度化召開全區文化旅遊發展大會為抓手,形成了「舉辦一屆文旅發展大會,打造一個旅遊精品,助推一地經濟發展」的新局面。
  • 嘉祥廢棄礦山變身旅遊休閒地,帶動附近村民增收
    欣賞著飛舞多變的噴泉、炫彩奪目的燈光秀,再來杯小鎮自製的原漿酒,讓人置身於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而在幾年前,這裡還是個被過度開採的山體。「德信啤酒文化小鎮項目2017年開始規劃建設,原來山體被破壞得厲害,面目全非。」
  • 不斷提升蘭州文旅產業競爭力 構建新發展格局
    不斷提升蘭州文旅產業競爭力 構建新發展格局  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全面促進消費。
  • 沙坪垻:礦坑生態修復 村民回流創業
    2010年,中梁鎮轄區所有採石場全面關停,大大小小的採石場成為一個個雜草叢生甚至深達幾十米的礦坑。「整個中梁鎮大概有深淺不一的礦坑20個,我們村就有16個。」村民說,由於前期過度開發,周邊植被被破壞,滑坡、塌陷等地質災害時常發生。採石場的關閉還直接影響到村民的收入,被迫下崗,土地無法耕種,唯一的選擇只有外出務工。
  • 薊州區全面啟動「三地一城」建設
    天津北方網訊:連日來,薊北山區氣溫驟降,但多個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建項目快馬加鞭,加快施工。「十四五」開局之年,薊州區全面啟動「三地一城」建設,積極構築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優勢。
  • 文旅探訪報告|觀甘坑客家小鎮如何建設IP導向性旅遊特色小鎮
    新旅網探訪員:張婧馳甘坑客家小鎮位於深圳市龍崗區,是華僑城集團自2016年開始打造的以客家文化為源,集深圳本土民俗、田園休閒、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複合型旅遊目的地,也是了解深圳原住民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該地於2017年便入選首批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
  • 借力「新基建」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文化報2020年3月,中央提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一時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各地政府和產業界紛紛制定相應政策,希望借力「新基建」激起發展新勢能。
  • 南京六合全面完成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
    至此,南京市六合區長江經濟帶10公裡範圍內12個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全面完成,修復治理總面積144.757公頃,佔南京市總任務34%,修復後新增農用地77.19公頃、耕地(旱地、水田)面積65.13公頃,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民生效益的疊加呈現。
  • 河南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國民經濟大循環
    ……2020年5月8日,河南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眾多行業代表獻計獻策河南文旅,引發全國關注,「老家河南」品牌不斷擦亮。大半年過去了,各地文旅產業發展情況如何?&nbsp&nbsp&nbsp&nbsp1月1日晚,以「弘揚傳統文化,促進新年旅遊,拉動遊客增長」為主題,河南省文旅系統和全國數千名文旅創作者齊聚雲臺山,共襄第二屆全球文旅創作者大會閉幕式。既為2020年河南文旅產業創新畫上句號,也為2021年河南文旅再創新描畫起點。
  • 梅州借力生態稟賦和資源優勢集聚發展延伸鏈條,加快大健康產業...
    外地入園企業廣東尚陽穀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正加急生產一批富硒山泉水供應市場;本土企業梅州市裕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500萬元建設的二期項目正在推進,竣工達產後年產值預計可增加3000萬元……  健康產業是朝陽產業、幸福產業。「十三五」以來,我市圍繞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戰略部署,立足生態發展區功能定位,加快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系,著力打造大健康產業。
  • 安徽當塗:百畝廢棄礦坑 蝶變成「景觀公園」
    其中,瑤池礦坑運動項目體驗區,是原國安礦業的一處廢棄礦坑,佔地面積120畝,通過加固穩定山體修坡治理改造成旅遊景點。改建後的主題樂園景觀有:瀑布(直線瀑布、臺階瀑布)、觀景臺、李白雕像、玻璃棧道、玻璃彩虹橋、攀巖活動區、高空蹦極、空中滑索、滑翔飛翼、湖景親水娛樂等。該項目將是當塗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礦山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