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礦坑「變身」生態文旅產業基地

2021-01-14 金臺資訊

新年第一抹陽光靜靜地照射在伊甸園產業小鎮,映紅了眾多遊客微笑的面龐……

先在皚皚雪道上飛馳,然後跟夥伴們踢一場雪地足球,玩累了,再和萌態十足的企鵝、海獅互動……今年元旦期間,天津市薊州區伊甸園極光冰雪世界火爆升溫,短短3天時間,就吸引了近千名遊客前來戲雪遊玩。有誰能想到,這個昔日千瘡百孔的廢棄礦坑,如今正成為滑雪網紅打卡地。

伊甸園產業小鎮位於薊州區燕山西大街以北,總佔地1700餘畝,其中礦坑治理區域用地800畝,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整個小鎮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休閒旅遊產業區,包括一所國際生態教育學校等;另外一部分是生態教育產業區,包括一座自然博物館等。

雖然正值寒冬,但伊甸園產業小鎮施工現場一天都沒停歇。在休閒旅遊產業區、生態教育產業區、高端商業產業區、樂活農場等施工現場,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每天的施工人員達到了800人。

在休閒旅遊產業區工地,工人們正對礦坑周邊地塊進行平整。小鎮項目相關部門負責人張義亮介紹,今年春天,他們將在平整的地面上栽種綠植,改善生態環境;還將聘請國內外頂尖專業團隊,深度開發礦坑資源,建摩崖音樂廣場、礦坑酒店、綠色農品集市等,讓廢棄礦坑變廢為寶。

在生態教育產業區內,伊甸園生態教育基地建設也正緊鑼密鼓進行當中。走進生態教育展示大廳,仿佛進入五彩繽紛的世界,40個品種的蝴蝶標本、60多個品種的昆蟲標本、100多種植物標本展示,令人目不暇接。工作人員介紹,展示這些標本,目的是讓孩子們從小樹立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也增加了孩子們的生物知識。2020年這裡已經接待京津冀三地來參觀的學生2萬多人次。

盆栽玉蘭菜,葉片金黃,名貴高雅;水盆生菜,綠意蔥蘢……在小鎮綠色農品展示大廳內,擺放了20多種薊州區特色農產品,吸引很多遊客現場購買。

張義亮說,小鎮已和薊州綠色食品中心等多家農企合作,積極打造國際化的薊州特色農品品牌體系,除了在這裡展示外,還將定期組織薊州特色農品生態大集,並將在北京的三裡屯設立薊州城市客廳,將薊州綠色優質農品推向首都市場,助力農戶增收致富奔小康。

2008年以前,薊州北部山區因炸礦採石,生產砂石料,形成了很多個礦坑,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還存在安全隱患,成為薊州區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難點。為此,薊州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將礦坑治理、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相結合,2018年,積極引進了伊甸園產業小鎮項目,打造以伊甸園為主題的生態教育國際生活示範區。

為提速項目建設,薊州區從產業政策、審批、電力配套等各方面提供一攬子服務支持,自2020年3月正式施工以來,項目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已經建成伊甸園展示中心、伊甸園品牌館、兒童科普圖書館、伊甸園自然教育營地等。

「我們正積極組織施工人員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實現2021年底小鎮一期建成、2024年全部建成的目標。屆時,昔日廢棄礦坑,將成為一個集礦坑治理、生態教育、高端商務、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產業小鎮,同時也將成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載體。」伊甸園產業小鎮項目總經理崔崴說。

打開小鎮規劃圖,一段喜人的文字進入眼帘:小鎮全部建成後,每年可接納過夜旅遊人口200萬人次,和盤山景區、薊州古城區形成一條旅遊產業帶,將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帶動薊州全域四季旅遊,促進鄉村振興。

修復生態,助推高質量發展,建設伊甸園產業小鎮,未來可期!(記者 陳忠權)

相關焦點

  • 薊州區全面加快伊甸園產業小鎮建設 廢棄礦坑「變身」生態文旅產業...
    有誰能想到,這個昔日千瘡百孔的廢棄礦坑,如今正成為滑雪網紅打卡地。  伊甸園產業小鎮位於薊州區燕山西大街以北,總佔地1700餘畝,其中礦坑治理區域用地800畝,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整個小鎮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休閒旅遊產業區,包括一所國際生態教育學校等;另外一部分是生態教育產業區,包括一座自然博物館等。  雖然正值寒冬,但伊甸園產業小鎮施工現場一天都沒停歇。
  • 以督促改見成效|淄博:加快實施九頂山生態修復 採石礦坑變身森
    淄博以督察整改為契機,加快實施九頂山生態修復採石礦坑變身森林公園□ 本報記者 陳曉婉冬日的陽光下,淄博九頂山森林公園滿眼蒼翠,風景宜人。眼前這片佔地廣闊、如森林般幽靜的公園景區,曾經是水土流失嚴重、漫天塵土、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山。
  • 中國十七冶集團:廢棄礦坑的50天生態「蝶變」
    從一個廢棄許久的礦坑,到一座現代化的填埋場,翻天覆地改變的背後,是十七冶建設者默默無聞的耕耘。50天實現生態「蝶變」,更離不開十七冶建設者無微不至的呵護。自2020年9月6日進場施工開始,項目部始終秉持綠色施工的理念和精益求精的態度,強化環保標準貫徹執行,於10月26日順利竣工,實現了廢棄礦坑的生態「蝶變」。
  • 沙坪垻:礦坑生態修復 村民回流創業
    治理 礦坑變景觀怎麼治理?是逐個治理還是全部推進?沙坪垻區早期從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控制山體滑坡入手,對安全隱患較大的礦坑先實施削坡處理。穩定了山體後,2019年沙坪垻區又啟動新一輪廢棄採石場治理工作,把原來的分散治理模式轉換到規劃引領上來。
  • 長沙跳馬鎮龜坡廢棄礦山舊礦坑變綠 鳥兒蟲兒都回來了
    12月13日,湖南省造林綠化工作現場會在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範圍召開,本次會議是湖南首次跨三市召開造林現場會,也是首次在綠心區召開造林現場會。長沙現場參觀點——雨花區跳馬鎮跳馬村龜坡廢棄礦坑生態修復項目,是長沙綠心區第一個已經完成的礦坑生態修復項目。12月13日,瀟湘晨報記者探訪龜坡廢棄礦坑生態修復項目,根據施工方介紹,以及修復前後對比圖發現,礦坑表層植被覆蓋率已大幅增加。
  • 安徽當塗:百畝廢棄礦坑 蝶變成「景觀公園」
    百畝廢棄礦坑 蝶變成「景觀公園」安徽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位於當塗縣太白鎮永寧村,總投資7.3億元 規劃飼養動物200餘種、3000餘只的野生動物園。建成後的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將是一個集運動、休閒、觀光為一體的主體旅遊景觀公園。也是目前安徽省規模較大、質量較高的野生動物園。
  • 「礦業瘡疤」綠蝶變 「廢棄礦坑」變公園
    礦坑主題動物園的「涅槃」是我市大力實施礦山生態修復的縮影。近年來,我市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原則,持續推進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實現生態環境治理、地災隱患消除、土地資源盤活「共生共贏」。
  • 江蘇一公園美了,耗資36億,礦坑變身網紅景點,有「高人」相助
    文/打卡旅行官(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旅遊不在乎終點,而是在意途中的人和事還有那些美好的記憶和景色。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在這裡有無數的人,在這片土地上自己辛勤的勞作繁衍生息。南京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在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很多歷史遺蹟,南京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一些廢棄的地方進行了生態的修復,在2017年的時候湯山礦坑,在政府這一「高人」的扶持下,經過了兩年的時間進行修復,變身一個網紅景點。
  • 安丘這處廢棄礦坑變成驚豔美景!網友:這是安丘嗎?
    安丘這處廢棄礦坑變成驚豔美景!網友:這是安丘嗎?從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坑,到江北第一洞藏酒窖;從一片荒蕪的不毛之地,到一望無際的綠水青山,近8年的時間,位於安丘市青龍山區域的這片土地齊魯酒地景區自2012年開工建設以來,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進行土地流轉,將廢棄礦坑改造為藏酒窖和觀水潭,將千畝荒山打造成玫瑰花和薰衣草種植產業園。實行園林綠化籤約服務,所有的就業崗位精準面向附近村民,直接帶動就業崗位1000多個,間接帶動就業崗位3000多個。
  • 沙坪垻:昔日廢「礦坑」 今朝好景色
    治理:生態、產業一起抓關停採石場後遺留下的礦坑怎麼治理?是逐個治理還是全部推進?中梁鎮早期從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控制山體滑坡入手,對安全隱患較大的礦坑率先實施削坡處理。在穩定了山體後,2019年,中梁鎮又啟動新一輪廢棄採石場治理工作,把原來分散的治理模式轉換到規劃引領上來。
  • 涼山州西昌市:首位產業推動 打造國際文旅名城
    據了解,一年來,西昌市緊扣「做實叫響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這一金字招牌」的工作方針,持續發力不斷鞏固創建成果,打響文旅品牌,形成示範效應,全力以赴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實施。以文化旅遊為「首位產業」的市域經濟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 嘉祥廢棄礦山變身旅遊休閒地,帶動附近村民增收
    紙坊鎮黨委書記張新安介紹,為了進行生態修復,決定對山體進行修復開發,規劃建設德信啤酒工廠、啤酒文化廣場和左岸啤酒花園,現在這個文化小鎮已現雛形。說起封山禁採以來的變化,紙坊鎮後馬村村民李金全笑著說:「現在不採石了,政府想著法子改變環境面貌,老百姓可以喝著啤酒,賞賞噴泉,逛逛夜市,以前真是不敢想。」
  • 廢棄礦山點綠成金
    本報記者 袁琛 攝■ 本報記者 鄧鈺 通訊員 胡建南廢棄礦山的生態修復,一頭連著綠水青山,一頭連著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當礦山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相遇,「綠水青山」該如何得到保護?「金山銀山」該從哪來?海墾旅遊集團針對廢棄礦山中相對平坦的廢石堆,加培土壤,安裝輸水管道,拖拉肥土5000餘車,栽種3萬餘棵樹;在帶土斜坡上種植10萬平方米草皮,水土流失;針對植被成活率低的破碎山體,採取網絲鉚釘加固修復法,加固4萬多平方米。我國還有不少廢棄礦坑已悄然「涅槃」,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三贏。
  • 露天礦坑「變形記」
    近年來,扎煤公司認真踐行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2013年開始進行了露天礦坑的局部治理。2017年露天礦閉坑之後,進一步加大了礦坑的治理力度。」2013年,為減少露天開採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扎煤公司超前進行復墾綠化工作,在露天礦坑及排土場利用坑內積水種草植樹、培育苗木。靈泉露天礦坑的巨變始於2017年。這一年,扎煤公司與當地政府聯手,啟動了露天礦環境治理工程。
  • 通訊:廢棄儲油罐的華麗變身——記韓國首爾麻浦儲油基地改造工程
    新華社首爾11月6日電通訊:廢棄儲油罐的華麗變身——記韓國首爾麻浦儲油基地改造工程新華社記者 陸睿 姚琪琳韓國首爾麻浦區的梅峰山腳下,錯落有致地分布著5個大小各異的儲油罐。這些儲油罐曾被政府列為一級保護設施,在過去41年裡禁止市民靠近。
  • 農場「變身」研學基地,蓬江這片山谷輕鬆實現都市田園夢!
    農場「變身」研學基地,蓬江這片山谷輕鬆實現都市田園夢!來到這裡能輕鬆實現你的田園夢~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農業興、百業旺,鄉村才會有活力。近年來,蓬江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積極培育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了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了村民增收,促進了農業經濟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中國的世界「最低」高樓,曾是廢棄礦坑,如今卻成為世界建築奇蹟
    這座世界最矮的高樓同樣位於上海,是上海松江佘山的一座酒店,名叫世茂洲際酒店,但大家更喜歡叫它「深坑酒店」,因為這座酒店在建造在一個深坑內,這個深坑原本是一個被開採完的廢棄礦洞,只後又在此地開設的採石場,隨著不斷的開採,這個坑也越來越深,最終就形成了這個88米之深的深坑,再後來採石場關閉,這個深坑就此廢棄。
  • 福州市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跨越趕超
    同時,新打造的福州市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已在長樂國際機場投入使用,福州市群眾藝術館(新館)、福州市少兒圖書館(新館)建設項目已啟動,人民會堂改造項目已進場施工……福州市以文旅項目為引領,積極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跨越趕超。
  • 重慶九龍坡:修復礦坑「瘡疤」 綠化美麗家園
    九龍坡區在堅持生態系統自我調節的基礎上,探索「一礦一策」差異化修復模式,因地制宜將廢棄礦山、礦坑變成風景區和礦坑公園。截至目前,當地已改造建成5個礦坑公園,並向群眾免費開放。 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九龍坡區中梁山的一個礦坑公園綠意盎然(11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
  • 河南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國民經濟大循環
    ……2020年5月8日,河南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眾多行業代表獻計獻策河南文旅,引發全國關注,「老家河南」品牌不斷擦亮。大半年過去了,各地文旅產業發展情況如何?&nbsp&nbsp&nbsp&nbsp1月1日晚,以「弘揚傳統文化,促進新年旅遊,拉動遊客增長」為主題,河南省文旅系統和全國數千名文旅創作者齊聚雲臺山,共襄第二屆全球文旅創作者大會閉幕式。既為2020年河南文旅產業創新畫上句號,也為2021年河南文旅再創新描畫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