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楊集劉咀農民趙恆發明銀恆快速滅鼠器在全國出名了

2020-12-08 騰訊網

  銀恆快速捕鼠器主要用於消滅中華鼢鼠(有的地方俗稱「哈哈」),中華鼢鼠多年來危害森林、草原以及農作物,給保護農牧業生產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造成嚴重的破壞。中華鼢鼠全國大多數省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特別是西部地區的甘肅、青海、寧夏等地,草原、森林資源豐富,農牧業生產基礎相對薄弱,中華鼢鼠的危害尤為嚴重,給當地農業生產和退耕還林工程帶來了嚴重危害,造成糧食減產甚至絕收,草原植被嚴重破壞,生態環境逐漸惡化。面對中華鼢鼠危害的日益加重,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每年投資大量的資金和化學藥物,組織捕鼠服務隊進行防治,但由於長期使用化學藥物使中華鼢鼠產生了耐藥性,同時也對土壤環境和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汙染,基層群眾也自行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開展了積極的防治,但只是採取原始落後的地弓箭等最簡單的物理防治辦法,防治的效果並不十分明顯。

  趙恒生活在會寧山區農村,當地是典型的旱作雨養農業區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重點鄉,也是甘肅省中華鼢鼠危害最嚴重的地區,各類農作物、牧草、森林常年受到中華鼢鼠的危害,特別是近年來危害程度逐年加大。趙恆作為當地的一名普通農民,多年從事冬小麥、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生產,一直關注中華鼢鼠的危害狀況。為了有效改變目前應對中華鼢鼠技術手段落後的現狀,大大提高捕鼠效率,做到生態捕鼠。

  趙恆研發的銀恆快速捕鼠器,試驗期間,得到同村村民趙喜強、張戰勝、閆吉祥等人參與完成。項目從2010年1月開始實施,2014年9月完成,歷時3年多時間,累計投入資金25萬元。

  2010年1月,憑藉多年農業生產實踐經驗和在深入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產品研發的初步設想,對產品的結構、大小、形狀等進行了初步探索,繪製了第一代銀恆捕鼠器結構示意圖,並於2010年7月、2011年7月、2012年8月先後多次對示意圖結合捕鼠實際和地形結構進行了完善,2014年6月,在多次修改的基礎上,繪製出目前最為成熟的產品結構示意圖,延用至今。

  從第一代產品示意圖繪製完成後,每完善一次示意圖,都要通過人工加工成初級產品用於試驗,每次在本村範圍內選擇20塊各佔地2畝以上地塊開展試驗,每個地塊每次安裝1臺捕鼠器,從效果來看,捕鼠器的發箭率均在90%以上,效果明顯好於普通地弓箭,但仍然存在體積龐大、觸發靈敏度不高、造價成本較高等問題,特別是初級產品設計時,僅配備一根鋼箭,捕捉的效率還不是很高。2012年4月開始,先後對第二代、第三代產品採取定點監測試驗的辦法,分別在甘肅省會寧縣楊集鄉和靜寧縣紅寺鄉、界石鋪鎮的有關村社進行專門定點試驗,聘請20位農民專門在田間觀察並進行記錄,數據顯示,2012年,共成功安裝第一代產品110次,發箭104次,發箭率94.55%,捕捉鼢鼠94隻,成功率90.38%,2013年,共成功安裝第二代產品260次,發箭250次,發箭率96.15%,捕捉鼢鼠234隻,成功率98%,2014年,共成功安裝第三代產品790次,發箭787次,發箭率99.62%,捕捉鼢鼠782隻,成功率99%。試驗表明,第四代捕鼠器克服了初級產品的所有缺點,捕鼠率可達到99%以上,試驗點群眾對該產品非常認同、讚不絕口。

  在2013年對第二代捕鼠器成功試驗的基礎上,2014年5月,研發團隊就該產品的構成材料、核心技術、產品包裝等進行了改進和完善,主要是變原來的兩支鋼箭為三支鋼箭,且將每支箭之間的距離根據鼢鼠推土習性進一步計算測量,同時,對觸發器又做了精細化改進,提高了觸發機率,形成了最為成熟的技術。同年又對技術完善後的產品又進行了定點試驗,重點對捕鼠的穩定性進行了綜合分析對比,經靜寧縣農技中心李主任精心指導,在靜寧縣細巷鄉瓦岔村實地進行現場捕鼠演練,為不同地塊同時安裝了6臺捕鼠器,2小時之內各捕捉到1隻中華鼢鼠,受到了李主任一行和當地村民的一致好評,也標誌著銀恆捕鼠器進入了成熟階段,其捕鼠效率、結構材質、核心技術及穩定係數等方面已經具備了大面積推廣的條件。

  辛勤的付出總有回報,功夫不負有心人,農民趙恆的發明已經得到在全國農技部門和草原的大量推廣和使用,而且該發明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實用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兩項專利申請,目前實用型專利證書已經頒布,專利證書編號為201320834616X。

  一路走來,對農民趙恆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很幸運的。

  2014年11月趙恆帶著自己發明的滅鼠器參加在上海舉辦的全國滅鼠會展,得到與會專家的首肯。

  2015年趙恆又去成都參加全國滅鼠展覽會。《銀恆快速滅鼠器》得到全國滅鼠專家鄒波先生的大力支持和推廣,這次趙恆又得到中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處郭永旺處長的接見。同年甘肅省林業廳多次要求趙恆去草原和農村進行培訓講演。

  2016年趙恆在山西參加滅鼠培訓,是中國農業部的郭永旺處長和山西農科院邀請去和河南的神剪在山西比賽和培訓。

  2017年被被白銀市農牧區授予「白銀市農民土專家」稱呼;

  2018年春天的時候,我很想和趙恆聊聊,但電話聯繫趙恆的時候,他正忙在寧夏草原站的招標工作。春天的他永遠是個一位大忙人。招標採購生產,推廣產品銷售,聘請培訓講座。

  農民趙恆,會寧山區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僅有初中文化,但他多年來通過自己不斷學習和鑽研發明的快速捕鼠器,對於農民防治甘肅鼢鼠的危害確保農田管理,保護農民種糧豐收已經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他的這項發明也填補國內治鼢鼠高效環保的空白。

  (白銀滅鼠土專家趙恆的聯繫電話15339892098微信號2215423243我心永恆)

  作者2016年和滅鼠土專家趙恆一起合影留念

  按下方二維碼識別

  關注凱爾亮網上商城

  足不出戶

  一萬七千多種商品任您選

  按下方二維碼識別

  關注天成傳媒

  看會寧最新新聞

  了解最新便民服務

相關焦點

  • 甘肅:農民土專家發明捕鼠「神器」 帶動鄉鄰共同致富
    今年54歲的趙恆4年前發明了一種捕鼠器,由於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操作容易、捕獲率高、生態環保,獲得了國家專利。因此被政府部門評為「農民土專家」,產品已經得到國內很多地方政府和農技部門的認可,集中採購推廣使用。如今,趙恒生產的滅鼠器每年的銷量在兩萬件以上。不僅自己通過科技致富,也帶動村裡人通過加工捕鼠器共同致富。
  • 會寧剪紙:一把剪刀剪出錦繡乾坤
    會寧剪紙以甘溝驛鎮最具代表性,是會寧非遺文化的重要縮影和傑出代表。1995年甘溝驛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民間剪紙)之鄉」,2007年會寧剪紙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甘溝驛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1年,會寧剪紙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會寧年輕博士李亞棟在老家結婚了,娶了平涼的研究生
    會寧年輕博士李亞棟在老家結婚了,娶了平涼的研究生常琦彪會寧是赫赫有名的西北高考狀元縣,博士之鄉,會寧人以讀書讀得好為最高境界,學業有成是令人羨慕的喜事。會寧作家協會裡有一位寫小說的農民作家,他叫李發旺,他的小說很有生活氣息,耐讀耐品,是李家聊坡人。
  • 揭曉:農民發明家吳玉祿的發明之路
    今天的主角兒不一般,他一位農民,卻從不下地幹活,他小學輟學卻精通機械原理,他是最聰明的農民發明家,別人發明為掙錢,他搞發明像完命,他有60多個機器人,他就是機器人老爹吳玉祿。吳玉祿小學三年級文化,在我們眼裡是天才發明家,可是在村裡是出了名的敗家子,原來因為吳玉祿喜歡機器人,每天在家裡搗鼓那些廢鐵廢鋼,對他的本職工作幹農活卻一點興趣都沒有,村裡人見了他基本上都指指點點,就連家裡的老父親也時常哀嘆,本想著吳玉祿成家立業後能安分點,不成想,他差點家破人亡。
  • 電子滅鼠器原理圖
    打開APP 電子滅鼠器原理圖 小蘭 發表於 2012-01-05 11:32:43 電子滅鼠器原理圖: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 甘肅會寧:嶄新的使命
    黃沙捲起歷史的風煙在西北這片大地上會寧帶著它深厚的歷史積澱矗立著而會寧紀念館就是那段浴血奮戰的歷史的集中體現它坐落在紅軍會寧會師舊址在此的偉大握手讓會寧
  • 消滅老鼠 你需要Jake Easton牌電子滅鼠器
    「謝爾頓」和「萊納德」們顯然不會這麼想,他們會自己製造一個滅鼠器。Jake Easton也是這麼做的,他設計出了一個「更好的」電子滅鼠器一Better Mousetrap。
  • 「彩紅楊」一「樹」富一村,將讓煲美村更紅火
    本網8月20日訊 楊樹是散生在北半球溫帶和寒溫帶的森林樹種,在南方不容易栽種,而今,有一家企業卻在同安的汀溪鎮褒美村培育了「彩紅楊」據專家介紹,「彩紅楊」,集高端「彩紅楊」苗木種植銷售、引進培育、科研推廣為一體,把鄉村建成生態園、科技園、觀光園、示範園,努力打造成功能多樣、高效生態、產業融合的創新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 《楊老師說》第19集《豆豆蟲》
    《楊老師說》第19集《豆豆蟲》 不論是大動物還是小動物
  • 「農民發明家」變身歌曲創作者 陳埭64歲林常德的精彩人生
    1957年出生於晉江市陳埭鎮洋埭村的他,曾獲得過國際發明獎,被譽為「農民發明家」,並因此獲得「聯合國第十五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和平使者」稱號。他還是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福建省十大傑出能工巧匠、福建省晉江市第10至12屆政協委員、福建省晉江市偉陽精細化工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
  • 會寧驕子:中國地質大學地調院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張克信教授
    會寧驕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調院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張克信教授隨著世紀之交的鐘聲敲響,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調查研究院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張克信教授,又贏來了他事業上輝煌的一頁。同年,該成果榮獲2001年全國十大科技新聞、2001年全國高校十大科技成果、2001年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02年又頻傳喜訊,「全球二疊—三疊系界線金釘子」成果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他的「東崑崙造山帶非史密斯地層研究」 成果榮獲2002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短短兩年,一個個如此炫目的殊榮是如何獲得的?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自磨礪出。
  • 2021年中國最出名的風水大師全國最厲害的風水師排行榜
    小編我也是一個易經風水愛好者,平時閒來無事總喜歡在網上瀏覽一些與周易相關的新聞信息以及熱點事件,眼看著2020年已經過去大半了,在這期間我曾用百度、搜狗、360(好搜)、必應、神馬、中國搜索等各大搜尋引擎捕獲『中國最出名的風水師』、『全國最厲害的風水大師』、『全球最好風水大師』、『當代最牛的風水大師』、『大陸最出名的風水大師排行榜
  • 創新發明專利,提升太陽能集熱系統和熔鹽儲熱系統運行可靠性
    近日,新疆自治區首批百人計劃高層次人才(海外)陳宇奇博士正式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一種太陽能集熱器集熱管熱力切換系統》和《一種熔鹽防凝休眠系統及工藝流程》兩項發明專利證書。據了解,目前太陽能集熱系統中採熱循環迴路系統在整個使用壽命期中,其載熱體始終處於單向流動狀態。
  • 玉山一農民發明波浪能發電裝置
    如今,玉山縣36歲的農民魏羽松研製出利用水波浪能量發電的設備。9月26日,魏羽松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波浪能發電裝置」發明專利證書和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該波浪能發電裝置,包括浮球、柱狀殼體、發電機、電力傳輸部件,其特點是浮球與柱狀殼體連為一體,浮球的內腔與柱狀殼體的空腔連通,柱狀殼體下端開口,發電機安裝在柱狀殼體的空腔中。
  • 浙江農民發明滅蚊神器 一晚滅一公斤蚊子
    與城市不同,農村裡的蚊子又多又大,由於條件有限,農民的滅蚊手段也少,很多農戶對此都十分苦惱。不過,近期在台州溫嶺出了一位「滅蚊大王」,他發明的滅蚊神器「光譜滅蚊器」,效果非常好,在蚊子密集的牲畜養殖場,一個晚上甚至能消滅5萬隻蚊子。
  • 胡麻花,我們會寧人眼中的縣花
    牡丹是我們國花,但胡麻花,卻成了我們會寧人眼中的縣花,胡麻葉片狹長,花朵很小,但著實漂亮,黃土高原的透明陽光下,開花時節一片藍色在風中搖曳,是非常動人的景象。
  • 烏蘇市農民發明家 用科技實現農業現代化
    袁慶龍是哈圖布呼鎮烏蘇查次村一名普通的農民,平時就很喜歡鑽研機械製造技術,以及各種機械的工作原理。每年秋收後,棉田滴灌帶回收既費時又費力,讓袁慶龍很是頭疼,萌發了研製滴灌帶回收機械的想法。經過多年的精心研究,2008年他的第一代「慶龍」牌滴灌帶回收機問世了,並獲得了國家智慧財產權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 2020「全國十佳農民」揭曉 九江「螃蟹王」黃國平上榜
    至今共評選表彰了60名全國「十佳」農民,黃國平是我省第三位獲得如此殊榮的傑出農民代表,這不僅是黃國平個人的榮譽,也是彭澤縣、九江市、乃至全省農業人的榮譽。9月22日,黃國平赴山西運城參加今年全國「農民豐收節」暨全國「十佳」農民頒獎活動,當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