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區社區教育:讓居民樂享終身學習

2020-12-02 中國杭州


下城區「一圖一盟一空間」市民學習三年行動計劃——市民學習微聯盟成立。


構建服務全民的終身學習體系,形成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是提高全民素質、推進繼續教育、提升國家發展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

本周五(11月20日),「2020年杭州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暨下城區終身教育超市開幕式」將在浙江省展覽館舉行,本屆活動周的全市活動主題是「全民智學,對標『重要窗口』,助力『雙戰雙贏』」。活動承辦方杭州市下城區的活動主題是「全民智慧學習,全域美好教育」。

在本次開幕式上,將展示下城區打造的「一圖一盟一空間」「1050工程」「武林銀杏」「手工的村落——鄉村振興」「享學雲直播」等多個終身教育品牌,呈現下城區全域推進終身學習空間打造,拓展終身教育資源共享,強化終身學習支持服務的豐碩成果。

下城區以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為目標,構建高質量的終身教育體系;以社區為依託,打造終身教育特色品牌,開展多層次、全方位、大眾化、開放型的教育活動;以需求為導向,藉助多種平臺,融合各類資源,推進內涵式發展,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終身教育。


享學雲直播 學習新場域的數位化探索

當前,疫情防控仍然不容鬆懈。線上教學,成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線作戰」形勢下的有力工具。

為了讓宅在家的居民們依然能享受豐富的精神生活,今年,下城區社區學院進行了杭州市首個社區教育直播課試點,為滿足廣大市民的「不出戶也能學」的學習需求,推出內容涵蓋運動、生活、手作、心理等方面的線上直播課,並開拓專項定製課程和系列課程,將多元化課程與精細化教學有機結合,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開播不到半載,累計40餘節直播課,超過兩萬人次觀看。其中,社區學院與區委組織部合作,開拓專項定製課程,助力線上直播課程,與區婦聯聯合打造「女性學堂」線上培訓;與區教育工會聯合打造「雲享」學堂,不僅使本區教職工受益,還利用網絡豐富了貴州黎平山區教師的課餘生活。

為了搜索更方便,打開更快捷,觀看更流暢,社區學院對直播平臺不斷進行優化,開發專屬的「享學雲」直播小程序。下城區社區教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區教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丁越說,傾力打造的「一間多主題」直播間,滿足了市民學習多樣化的需求,更增強了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社區教育 在家門口享受終身學習的樂趣

11月13日上午,下城區社區學院106教室傳來了悅耳動人的歌聲,40位「聲樂班」的學員們在學唱著名歌唱家黃瑩的歌曲《我和祖國》。班長俞小玲說:「我今年63歲,參加聲樂班已有8年。下城區社區學院請來的老師也很專業,是杭州歌舞團歌唱家張樂園。在張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們學得可有勁頭了。」

為了實現家門口的終身學習願景,下城區社區教育正傾力打造「一圖一盟一空間」的下城市民學習三年行動計劃。「一圖」即「享學地圖」,指的是基於用戶視角的市民學習移動地圖。「一盟」即「市民學習微聯盟」,是下城市民學習點或社團組成的非正式團體。「一空間」即 「下城市民學習空間」,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整合全域學習點資源,為市民提供「家門口」的學習服務。

下城區社區學院院長伍卓凌說,「一圖一盟一空間」相互關聯,又各有側重,最終實現「學習點——學習圈——學習空間」市民學習三級體系,滿足下城市民和項目參與者日益增長的終身學習需求。

此外,自2016年啟動,發展數年的「1050」工程也是下城區終身教育的金名片。「1050」的意思是,每年通過深入挖掘區域內各類資源,評選認定10個「民家工作室」和50個「精品學習型社團」,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凝聚力強、氛圍濃厚、活躍在社區的學習共同體。2020年,改革推進「1050」工程,升級實施方案,修訂評選規則,開展梯級培育,甄選出10家「民師民家工作室」。「1050」工程在下城社區教育領域中發揮引領和輻射作用,為構建下城市民學習空間奠定基礎。


老年教育 讓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家住杭州下城區朝暉街道的劉大媽今年63歲,精神矍鑠,狀態年輕。劉大媽說:「我保持狀態年輕的秘訣是讓學習充實生活。」每周,劉大媽在街道老年學堂學習衍紙、瑜伽、數獨等課程。在家門口就能獲得老年教育服務,享受終身學習的樂趣。劉大媽參加的是下城區社區學院、朝暉街道和中大金石集團有限公司在今年聯合組建的第一所街道老年學堂——杭州市下城區朝暉街道老年學堂。而作為區本級的下城區社區學院老年學堂近年來與時俱進,逐步形成了「武林銀杏」老年教育品牌,是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評定的「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武林銀杏」老年學堂發展至今已擁有45個班級,包括唱歌、戲曲、舞蹈、器樂、美術、綜合五大類課程,20多位老師,1500多名學員。隨著課程報名人數的不斷增加,為了解決供不應求的情況,老年學堂設立了「訂單式學科」「互助式團隊」「流動式教室」「開放式課時」的「四式」課程模式,靈活滿足老年人需求。

比如,老年學堂通過調查了解到老年人對古文化很感興趣,於是舉辦了以旅遊文化為主題的講座。課上、課下雙結合,通過景點來講解一些地方的歷史人文,帶領學員們參觀張同泰等文化名勝古蹟,來鞏固課上的理論知識。多形式、多內容、多層次的文化旅遊講座,讓老年人接受人文地理文化教育,提升了自身素質和文化內涵。


成人教育 讓成年人追求學習走向未來

「手工的村落——成人教育助推鄉村振興」項目作為下城區成人教育的創新成果,以構建鄉村產業和文化內生循環力為主要目標和任務,將教育生態與經濟生態融合互通,在生態鏈上推動產教融合,形成助推鄉村振興的成人教育新模式。

為此,下城區社區學院和浙江「土布紡織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浙江小巷三尋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聚焦傳承非遺項目土布紡織技藝,通過「手工的村落」建設,從根本上解決產教融合的問題,用精準化、產業化、協同化助推鄉村振興。

項目實施以來,以小巷三尋土布手工藝非遺為核心技術,成功打造「手工的村落」項目示範村落點9個,覆蓋浙江、雲南、西藏、貴州4省;通過土布手工藝培訓,成功幫扶當地農村留守老人及留守婦女達1200多名,實現月平均收入1000元;保護村落手工藝達到4種,並協調新銳設計力量設計研發產品種類達到40多種;組織、策劃或參與手工藝等各類活動達到50餘場次,在鄉村中建立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開展手工藝培訓及訂單培訓。

說起訂單培訓,下城區社區學院還有一個根據受訓者需求,培訓項目「專享定製」的「享學堂」成人培訓品牌。

目前,「享學堂」已開設了「幸福時光」「手作傳情」「職業修煉」三大系列,杭式美食之「名品三絕」、手工工坊之「浪漫風景」、禮儀服飾之「草木霓裳」等十個大項和近三十個培訓小項的成人培訓項目。2020年「享學堂」被評為「浙江省成人教育品牌項目」。

下城區社區教育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黃偉說,「十四五」期間,下城區將進一步完善全民終身教育體系,全域打造「下城市民學習空間」,同質連線、同向為片、同域劃圈、同集成雲;啟動「學養一體化」助老學習計劃,發展智慧型無邊界成人教育;聚焦網際網路+社區教育,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拓展終身教育共享資源,強化終身學習支持服務,共同塑造多樣化終身學習場景,促進全民智慧學習,全域美好教育,營造享學下城、全民學習的城市文化氛圍。(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

相關焦點

  • 杭州市下城區「樂享小U」尤克裡裡俱樂部正式成立
    11月24日,由杭州市下城教育工會主辦的「樂享小U」尤克裡裡俱樂部啟動儀式在杭州市東新實驗幼託園舉行。該俱樂部旨在讓老師們以最簡單的方式學習尤克裡裡,在學習中收穫快樂、享受快樂,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的王雪米老師為俱樂部指導老師,由20餘位下城區熱愛音樂的老師們組成。
  • 下城教育工會舉行「樂享小U」尤克裡裡俱樂部啟動儀式
    為打造全域優質美好教育,豐富下城教工精神文化生活,舒緩工作壓力,提升教工職業幸福感,為熱愛音樂、熱愛尤克裡裡的教工們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近日,下城教育工會「樂享小U」尤克裡裡俱樂部啟動儀式在杭州市東新實驗幼託園舉行。
  • 生命教育走進社區,居民體驗「從生到死」全過程
    4月1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生命教育專題活動在天河區燕塘地鐵A出口步行街舉行,吸引了多位社區居民參與。從五感出發,深入感受「生死」意義據了解,為引導社區居民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殯葬新風、感受生命意義,由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精神文明辦指導,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廣州市興華街道辦事處主辦,市殯管處協辦、天河區興華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廣州市白雲恆福社會工作服務社、廣州市天河區銀河小學、天河區興華街老年協會承辦的「感念一刻」興華志願墟大型活動掀起了對生命思考的熱潮。
  • 下城區這7個24小時...
    「聯通5G無線網絡傳輸,通過紅外感應技術,讓居民在無觸碰的情況下,就能開箱投遞垃圾,同時具備防夾手功能。」正好有市民走過,把一袋垃圾投入易腐垃圾桶內,垃圾桶蓋上後,屏幕上跳出一行字:「此次垃圾投放不準確。」
  • 手機課堂進社區 老人樂享"智能生活"
    11月26日,居民在揚州市文匯街道春江社區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  當日,江蘇省揚州市文匯街道春江社區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堂,志願者為社區居民講解智慧型手機日常使用,包括微信、公交出行、掃碼購物等,幫助老年人了解掌握智慧型手機的操作方法。
  • 健康教育惠居民 科普知識進社區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致遠 通訊員 張宇 董瑩為更好地保障轄區居民身心健康,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意識,普及健康知識,傳播健康理念。9月11日,惠濟區長興路街道省體社區聯合省安全健康教育中心開展了秋冬健康衛生科普宣傳活動。
  • 銀河社區組織居民觀看「崇尚科學 抵制邪教」反邪教警示教育片
    為廣泛發動社區居民群眾參與支持反邪教工作,厚積反邪教土壤,努力在社區營造反邪教宣傳濃厚氛圍,提升廣大群眾防範抵禦邪教的能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今天上午銀河社區組織社區居民近60餘人觀看「抵制邪教, 抵制邪教」反邪教警示教育片。
  • 【通關計劃】「我是終身學習的小白鼠,世界是未來教育的試驗田」
    在工作期間對未來學習與教育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與嘗試,並於半年前成立一家教育科技公司,完成一輪融資。背景      去年8月,在經過幾番徹夜思考後,我決定從還沒來得及去的大學輟學。過去一年裡,我從1個人的折騰變為了13人全職團隊的共同努力,而他人眼裡的「小打小鬧」也成為了一家完成百萬級融資的公司;過去一年裡,我們將一個露天的毛坯房,變為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社會連接的紐帶;而再過不久,我們的線上學習社區也將上線了。
  • 打造居民離不開的街區 「潮爸潮媽」喜看潮鳴新變化
    12月4日下午,杭州市下城區潮鳴街道迎來了一支特殊的「參觀隊伍」——來自街道各個社區的社區書記、支部書記、樓道小組長等居民骨幹,前來參加「喜看潮鳴新變化」活動。近年來,潮鳴街道以「把社區組織打造成居民離不開的組織」為方向,抓住老舊小區改造契機,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回應百姓需求,以潮鄰議事廳為抓手,堅持眾人事眾人商量著辦,通過培育小區黨組織、引入社會多方資源,搭建智慧雲平臺,聚力共建美好家園,努力打造「情感上離不開、生活上離不開、服務上離不開」的幸福家園共同體。
  • 【教育整頓】大慶市公安局社區警務戰線結合教育整頓固本強基推動...
    【教育整頓】大慶市公安局社區警務戰線結合教育整頓固本強基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地生根 2020-12-03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終身學習 學以致用》GDA第九期文獻閱讀評優活動開始了!
    本文闡述了基於終身學習環境的微課設計與製作要點,旨在解決終身學習應用環境中怎樣設計和製作數位化資源才能得到學習者歡迎的問題。關鍵詞:終身學習;資源建設;設計要點。 教師終身學習的必要性 數位化學習具有三個要素: 一是數位化學習環境,二是數位化學習資源,三是數位化學習方式。
  • 老鼠四處竄像開運動會 消殺不管用社區發狠堵老鼠洞
    社區決定於11月7日開展填補老鼠洞行動,屆時希望各位居民現場提供線索,配合社區完成工作。  每天老鼠竄進竄出  就像開運動會  問起小區鬧鼠的事,住8幢1樓的餘大姐領我們到綠化帶,指著休閒石凳旁邊的一個洞說,你看看,這個老鼠洞毛深的嘞!
  • 「成教風採」知行合一 終身學習|家庭教育|教學活動|職業教育_網易...
    為進一步夯實農村基層幹部行政管理班學員課程學習內容,讓學員能將所學內容落腳到實處,近日,淄博電子工程學校面向2019級農村基層幹部行政管理班學員開展「知行合一終身學習」主題教學活動。  12月25日,邀請亞洲應用心理學NLP幸福心理學導師、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徐雲走進課堂,結合心理健康課程,從親子關係構建、親子溝通等方面,幫助學員感悟幸福、陪伴、有效溝通的意義。
  • 「坪工學堂」獲市「終身學習品牌項目」稱號
    深圳僑報記者 劉雯琪 攝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劉雯琪 通訊員 王銳) 近日,由坪山區群團工作部(區總工會)主辦的「坪工學堂」職工綜合素質提升項目,榮獲2020年深圳市「終身學習品牌項目」稱號。
  • 上海優秀案例|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
    原標題:上海市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  大腸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生活方式日益西方化及老齡化的加劇  2012年11月上海市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正式啟動實施,在全市開展大腸癌防治健康教育與免費篩查服務。該項目是在對上海市大腸癌疾病負擔進行研判的基礎上,經過七寶社區的3年試點,多方論證後,而納入了政府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整個方案的原則是「知情、同意、自願、免費」,每三年為一個周期,為達到退休年齡段的、參加了本市各類醫保的常住人口提供免費的篩查服務。
  • 加強社會教育 群策群力抗疫情 - 《中國教育報》電子版 - 中國教育...
    如前所述,社會教育主要承擔學校以外、特別是成人的教育,是紮根社區、源於民眾日常生活的「草根的教育」。它上至有關國民整體素質的公民教育、通識教育,下到民眾的衣食住行、娛樂文體、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學習和保障。這種關心民情又組織性很強的社會教育,很大程度上成為社區民眾的一種依賴。當災難來臨時,社會教育機構可以發揮「短頻快」的職能,迅速為民眾解決生活問題。
  • 勝利社區當好居民「服務員」
    為紮實做好基層服務工作,滿足社區居民辦事需求,濱海街道勝利社區積極優化社區服務方式、提升工作效率,不斷強化服務意識,當好大家的「服務員」,讓居民辦事省心、省時、省力。11月19日,記者來到勝利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時,社區黨委副書記冉春梅正在為一位想交醫保的居民提供諮詢服務,在了解該居民的情況後,她詳細地告知繳費的步驟和所需的材料,讓這位居民滿意而歸。冉春梅告訴記者,現在社區的服務水平日益提高,建立起「一次性告知」制度,在辦理醫保、發放「4050」社保補貼、老年人優待金、高齡補貼等各方面工作發揮積極作用。
  • 社區為居民科普解惑
    近日,家住姑蘇區滄浪街道竹輝社區東二路6幢的邱女士來社區反映,與其小區僅一路之隔的新建小區內栽種了兩棵有毒樹木——烏桕。據她所知烏桕是有毒樹種,故邱女士擔心會因此而影響到她的正常生活,希望社區能夠幫忙出面協調,要求對方不要栽種此樹。烏桕真的有毒嗎?面對邱女士的訴求,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的社區工作人員立即行動了起來。
  • 「四史」學習教育 | 「一個支部一個故事」——造原子彈的也能造福...
    「四史」學習教育 | 「一個支部一個故事」——造原子彈的也能造福小區 2020-10-25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杭州市下城區:城市大腦建設探索與借鑑
    2019年以來,杭州市下城區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實戰為檢驗,按照「資源整合、互聯互通、數據協同、分級應用」的理念,全力打好建設、管理、應用三套組合拳,以信息化手段為牽引,推進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在提升中心城區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相關工作探索與實踐重點聚焦在以下3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