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區:城市大腦建設探索與借鑑

2020-11-26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杭州城市大腦起步於2016年4月,以交通領域為突破口,開啟了利用大數據改善城市交通的探索,如今已邁出了從治堵向治城跨越的步伐,取得了許多階段性的成果。今年8月,杭州城市大腦首個區縣樞紐在下城正式建成,實現了「區縣平臺」到「區縣樞紐」的跨越,形成市級中樞—區縣樞紐—街道節點的新模式。

2019年以來,杭州市下城區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實戰為檢驗,按照「資源整合、互聯互通、數據協同、分級應用」的理念,全力打好建設、管理、應用三套組合拳,以信息化手段為牽引,推進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在提升中心城區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相關工作探索與實踐重點聚焦在以下3個方面。

聚焦互聯互通,建好數字駕駛艙

杭州市下城區堅持橫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縱向區、街道、社區(園區)持續發力,打造「1+8+X」(即1個區級數字駕駛艙,8個街道數字駕駛艙,多個社區、園區數字駕駛艙)的數字駕駛艙下城模式。

一是率先發布城市大腦區縣級平臺。依託城市大腦中樞體系,應用三維實景地圖,整合資源建成杭州城市大腦下城平臺。開發拓展住建、衛健、統計、城管等部門駕駛艙功能。建成區級駕駛艙手機版——「掌上微駕」,實現從「掛圖作戰」到「帶圖作戰」的跨越。

二是率先建成街道級數字駕駛艙並實現全覆蓋。8個街道數字駕駛艙總體框架與區級駕駛艙一致,實現市、區、街三級任務、職能、責任協同。同時由各街道根據自身實際、資源稟賦進行個性化開發,已形成「出租房五色管理」「安心堂食」等各具特色的街道駕駛艙模塊。

三是率先建成社區、園區數字駕駛艙。在杭州新天地區域0.6平方千米範圍內,圍繞「吃、住、行、遊、娛、購」六大板塊,全面落地「歡樂旅遊、舒心就醫、便捷泊車、陽光廚房、智慧電梯」等綜合應用場景,效果良好。最近又在萬家星城等5個社區試點社區數字駕駛艙建設,並將全區推廣。

聚焦實戰實效,用好數字駕駛艙

數字駕駛艙基礎在建設,重點在應用。一是加好油門,跑出打贏「兩戰」的加速度。主動作為、危中尋機,將打贏「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戰役作為數字駕駛艙實戰練兵機會。比如,在疫情防控中,通過「疫情監測」模塊,做好對轄區人、車和居家隔離的精準管控,累計預警重點疫區人員上萬人次,監測機動車數萬輛次、居家人員數千人次,守住了「小門」。開發「志願匯+健康碼」的「青小二」平臺,實現全區99536名志願者力量的有效調配。在復工復產中,率先應用「杭州健康碼」助力企業復產復工,開發數字駕駛艙「工地智能復工返崗」服務模塊,為全區106個在建工地的19611名返崗員工提供了快速服務。

二是換好檔位,當好民生福祉的助推器。堅持需求導向,聚焦關鍵小事,切實促進為民服務提檔。比如,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加強與樹蘭醫院、公羊會、武林商圈商業綜合體等民營醫院、公益組織和企業的合作,並對全省唯一試點項目「0~3歲嬰幼兒照護」開發了模塊應用,推進智慧醫院、智慧養老、智慧商圈、智慧撫育等建設,擴大城市大腦建設的參與面與生態圈。通過駕駛艙「一鍵應急」指揮功能,做到人員聯動、全域協同、一鍵指揮,在有關路面突發塌陷事件中,潮鳴街道就及時利用街道駕駛艙啟動應急響應預案,通過應急指揮功能及時發布疏散指令,為處置爭取了「黃金10分鐘」,避免了重大事故的發生。在杭州市組建了首個精細化城市管理「紅旗班」,運用城管數字駕駛艙,配置AI智能監控、5G無人駕駛掃地機器人等先進設備,實現由傳統的人工保潔轉變為依託數字駕駛艙、智能化管控的「城市管家」,打造可以「席地而坐」的城市公共空間。

三是踩好剎車,找準基層減負的突破口。把數字駕駛艙作為「走親連心三服務」的新載體,依託數字駕駛艙為基層減負。比如,新天地數字駕駛艙投入使用後,應急指令發布從原來900秒縮減為57秒、電梯被困人員營救時間從平均30分鐘縮短到7分鐘、管理人員從原來的320人逐步減少到80人,並實現了動態調配和精準投送。再如,疫情期間依託駕駛艙健康自主申報系統和智能尋呼機器人,收集反饋各類信息數萬人次,平均為社工節省了2/3的電話回訪工作量。社工們普遍反映,數字駕駛艙讓他們有了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獲得感。

聚焦常態常新,管好數字駕駛艙

數字駕駛艙不但要用得好,更要管得好。一是明確制度,規範運行。率先出臺《城市大腦下城平臺數字駕駛艙建設使用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要求數字駕駛艙與街道社會綜合治理服務中心合署值守,實行在線備勤。

二是盤清底數,動態更新。堅持把盤清底數作為基礎環節,在區級數字駕駛艙上整合四個平臺、雲上城管、企業服務等80餘個系統,梳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大類179項數據指標,歸集人、房、企、事等方面數據5.53億條。積極與三大通信運營商、浙江每日互動公司等單位合作,為數字駕駛艙充實全區實時人口、志願者等數據,使駕駛艙的數據更加精準有用。截至目前,接口服務調用總量數萬條、數據頁面查詢量數十萬次,位列杭州市各區(縣、市)前列。

三是查漏補缺,守住底線。按照「分層管理,分級授權」原則,做好網絡安全漏洞掃描修補、弱口令排查整改等工作,全區458臺雲上伺服器運行安全穩定,在全市數據安全檢查中,連續兩年以滿分成績名列區(縣、市)前茅。


相關焦點

  • 下城區社區教育:讓居民樂享終身學習
    本周五(11月20日),「2020年杭州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暨下城區終身教育超市開幕式」將在浙江省展覽館舉行,本屆活動周的全市活動主題是「全民智學,對標『重要窗口』,助力『雙戰雙贏』」。活動承辦方杭州市下城區的活動主題是「全民智慧學習,全域美好教育」。
  • 城市大腦、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物業管理……杭州市人大...
    「城市大腦」賦能城市治理、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物業管理……2020年,杭州市人大常委會的立法項目,與你息息相關,讓我們一起先睹為快。一、繼續審議項目1、杭州市錢塘江綜合保護與發展條例二、正式項目2、杭州「城市大腦」賦能城市治理促進條例(暫名)「城市大腦」數字賦能立法對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杭州市下城區「樂享小U」尤克裡裡俱樂部正式成立
    11月24日,由杭州市下城教育工會主辦的「樂享小U」尤克裡裡俱樂部啟動儀式在杭州市東新實驗幼託園舉行。該俱樂部旨在讓老師們以最簡單的方式學習尤克裡裡,在學習中收穫快樂、享受快樂,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的王雪米老師為俱樂部指導老師,由20餘位下城區熱愛音樂的老師們組成。
  • 藉助「城市大腦」 鑄牢護民之盾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人防辦依託「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更智慧」的杭州「城市大腦」平臺,在獲取運用數據、提高防護能力方面積極探索,為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提供了有力支撐。「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本版對他們的探索進行整理刊發,以期為科技強防工作提供借鑑。
  • 城市數據大腦: 激活城市的「人工智慧中樞」
    早高峰來臨前,位於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城市數據大腦」 V1.0平臺就已快速運轉,分析研判路面情況,調整紅綠燈疏導交通,通過手機終端等多種渠道,把交通信息反饋給市民,引導他們避開擁堵。  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解決城市發展問題,建設智慧城市,杭州已經走在了前列。
  • 「城市大腦」「火車東站」「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都上榜...
    去年以來,數字經濟發展、城市大腦建設、營商環境打造、公共場所服務提升等工作成效有目共睹,杭州市改革考核、優秀等次區(縣、市)數量、入選全省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數量均居全省首位,營商環境評價位居全國第五。
  • 「綠眼睛」上線守護城市綠化 杭州市園文局邀市民共參與
    6月4日,為開展好、落實好、配合好「城市環境大整治
  • 城市有大腦,人民更幸福
    城市和作為人的主體如何形成一種良好發展的互動?這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討論,也是居民幸福感的關切。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智慧化城市治理,是增加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徑。在杭州,關於城市數字治理的「城市大腦」建設提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認同,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則開始了杭州的數位化探索方案。
  • 杭州城市大腦是這樣煉成的
    杭州城市大腦(綜合版)發布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供圖大腦帶來的「衝擊波」迅速延伸到杭州各部門單位、區縣市:杭州市旅遊委員會在全市大力推廣桐廬的城市大腦數字旅遊專線模式;杭州市氣象局、上城區、臨安區、淳安縣等單位、區縣,已等不及春節過後,就主動要求加入城市大腦建設專班
  • 杭州城市大腦翻篇歸零再出發 周江勇: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
    周江勇在杭州城市大腦2019年至2020年總結髮布會上強調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實際成效努力實現市民滿意聰明管用劉忻主持 佟桂莉出席杭州城市大腦2019年至2020年總結髮布會今天下午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系統觀念、用好統籌方法,翻篇歸零再出發,按照「市民滿意、聰明管用」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實際成效,推進黨政系統數位化轉型,率先構建整體智治體系,使城市大腦成為數智杭州的最強支撐、宜居天堂的幸福體驗。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忻主持,佟桂莉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
  • 浙江智慧消防建設,樹立多場景應用樣板
    為全面做好秋冬季火災防控工作,打贏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浙江省多地市、區縣結合當前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等宣傳工作重點及季節火災特點,重點聚焦,加速推進智慧消防建設,樹立多場景應用樣板。力安科技智慧消防1、智慧消防納入城市大腦,智慧城市與消防智慧化建設協同發展。
  • 你對城市大腦還無感嗎?多個真實案例感受一下
    新鮮出爐,這意味著城市大腦建設有了地方標準。   桐廬首條城市大腦數字旅遊專線亮相後,杭州市旅遊委員會正在全市大力推廣專線。而杭州市氣象局、上城區、臨安區、淳安縣等單位、區縣,已等不及春節過後,就主動要求加入城市大腦建設專班……   這些得益於上月底杭州城市大腦(綜合版)的發布。政府十幾個不同部門系統接入城市大腦的中樞系統,形成了新的五大服務系統,九項惠民舉措應運而生。
  • 城市大腦:一次都不用跑了
    12月2日下午,杭州市上城區湖濱街道東平巷社區網格員李娟收到電網數據模型預警後,即刻趕到79歲獨居老人孫新寶家查看。如何讓城市更聰明一些,2016年,杭州市率先謀劃建設城市大腦,探索運用數位化手段治理城市,越來越多的城市生活「刻入」到這個「大腦」。城市大腦給杭州老人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我們找到了這樣兩個場景。小小電錶守護獨居老人「孫老師,原來你在家啊?那我就放心了。」
  • 杭州市備用水源貼沙河試種銅錢草治水
    浙江環保新聞網9月21日訊(記者 錢華良)近日,杭州市備用水源貼沙河由於受到水體綠藻等富營養化影響,考慮到飲用水安全,杭州清泰水廠決定暫時停止將貼沙河的水作為備用水源。  與此同時,杭州市城管委、河道監管中心已啟動應急響應。
  • 浙江省杭州市將投入100億經費,支持浙大城市學院建設成百強院校
    浙大城市學院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1999年7月,杭州市人民政府與浙江大學合作創辦了按新機制新模式辦學的獨立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2020年1月,城市學院正式獲批轉設成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
  • 「城市大腦」,一場前所未有的人工智慧進化
    前者作為高精尖技術的代表,直指蒼穹探索具有無限可能的宇宙空間;而後者則更直接影響到廣大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對來說要更接地氣。 城市大腦:前所未有的人工智慧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將人工智慧放在城市這樣的環境中,將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革? 在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與杭州市政府一起宣布了「城市大腦」計劃,將人工智慧理念帶入城市,旨在讓數據幫助城市來做思考和決策,將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夠自我調節、與人類良性互動的城市。
  • 杭州城市大腦新發布九大便民場景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浙江在線」,作者 唐駿垚 沈聽雨,原標題《杭州城市大腦年中新發布——九大新場景 個個都便民》,36氪經授權轉載。 正對自助入住機,將身份證在感應區上刷一下,並進行人臉識別,機器上就會顯示預訂訂單,確認支付後,就能拿到房卡入住了。10日上午,在杭州雲棲小鎮的城市大腦展示區,記者見識了30秒自助入住酒店的流程。
  • IEEE論文:城市大腦,基於網際網路大腦模型的智慧城市建設
    [導讀]基於網際網路大腦模型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結合,2015年2月在csdn第一次發布文章
  • 杭州市召開「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現場推進會
    11月19日,杭州市「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江幹區召開,省住建廳二級巡視員管建平,省治水辦業務指導一組副組長牟永銘,市城管局副局長王宇煥,水設施河道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蔡國強,江幹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史建峰出席。
  • 佛山市應急管理局:持續建設運營城市安全「智慧大腦」
    我有機會跟大家相聚首都北京,並代表廣東省佛山市就城市安全發展創新實踐探索作簡單的陳述,感到很榮幸。我的發言主題是:打通城市『神經脈絡』,構築安全『智慧大腦』。」佛山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魏鈺應邀在「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發言。據悉,該論壇年會於11月20日—21日在北京召開,由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