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炫酷的防禦方式 - 生物研究專區 - 生物谷

2021-01-15 生物谷

很容易就讓人想起這種最噁心、最酷也最有趣的防禦方式。

盲鰻(hagfish)是一種活化石,它們幾乎有三億年左右沒怎麼變化了。這是因為它們沒什麼改變的必要。它們總是會讓人想起七鰓鰻,因為這種長得像水管的古老魚類,長著一張只有它們的母親才會喜歡的臉。

雖然盲鰻長得令人作嘔,但它們卻有其它七鰓鰻和遠古魚類缺乏的東西:分泌粘液的能力。

當盲鰻被攻擊的時候,會分泌出大量像奶一樣且由纖維構成的粘液,這些粘液會從它們身側的一百個腺體中流出來。盲鰻的名字也由此而來。當它們被抓住的時候,比如被抓住尾巴,它們就會分泌出粘液,該粘液與水結合之後會擴張成20升膠質材料。如果它們還是沒有逃走,那麼它們會將自己打成一個反手結,刮掉它們身上的粘液,將自己解脫出來。

這種粘液會堵塞魚鰓,讓呼吸空氣的動物窒息。它的氣味就像骯髒的海水,與鼻涕也有相似之處。

盲鰻分泌粘液的部位,是一些長6英寸且複雜蜷曲在一個僅有千分之四英寸長細胞內的結構。大致來說就像你能穿一萬年的衣服裝在了一個行李箱內,在遇到襲擊的時候將箱子打開把裡面的衣服丟出去。

盲鰻粘液中的粘合化合物可以成為人工聚合物的天然替代品。Benthic Labs這個公司就認為盲鰻的粘液可以被用來製作防護服、食品包裝、彈力繩和繃帶等。因為盲鰻的粘液有一些令人吃驚的屬性:它們可以被拉至人類頭髮百分之一的細度,但它們的強度卻比尼龍強十倍。

印度長尾葉猴與白斑鹿之間會相互合作,防備捕食者。

猴子是絕佳的瞭望者,它們能夠爬到樹上很高的地方,觀察遠方的捕食者。白斑鹿的聽覺和嗅覺比猴子更好,可能它們在地面上感應到的捕食者速度比猴子更快。因此這兩種動物常常一起作伴,共同利用彼此的能力來防範捕食者。鹿知道當捕食者到來的時候,猴子發出的聲音和行動,猴子也知道鹿能夠感覺到危險的來臨。它們之間是合作關係。

將敵人活活烤熟算酷麼?

大虎頭蜂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它們能長至5釐米長,翼展能達到7.6釐米。它們體內的毒素能夠破壞其它動物的組織,並讓對方神經中毒。它們飛行的速度可達40公裡/小時。不過敏的成年人被大虎頭蜂叮5次就會死亡,每年有數百人被這種黃蜂殺死。

大黃蜂以其它昆蟲為食,十幾隻黃蜂能在幾小時內殺死3萬隻蜜蜂。進口歐洲蜜蜂在它面前不堪一擊;蜜蜂甚至無法刺穿黃蜂的外骨骼。黃蜂會將蜜蜂咬成兩半,直到它們消滅整群蜜蜂為止。

然而,日本的本土蜜蜂卻進化出了防禦機制。一隻蜜蜂發現了某個大虎頭蜂之後,她會釋放出信息素讓她的同胞將這隻黃蜂裹成一個球。它們會鼓動飛行肌將球內的溫度加熱至46攝氏度。它們還會讓二氧化碳集中在球內。蜜蜂能忍受50攝氏度的高溫,也能忍受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但黃蜂不行。這個過程大約需要持續一個小時,球裡面的黃蜂才會被完全烤熟並死去。(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生物中的「女權主義」 - 生物研究專區 - 生物谷
    (詳情閱讀: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84736.html)雄性在交配中犧牲從生物的角度來說,繁衍後代是極其重要的任務,在進化的歷史上也是儘可能保存更優良的基因,父本線粒體DNA不能遺傳給子代恰恰說明了這個道理。但是生物中的「女權」卻不僅僅表現在遺傳物質層面,在繁衍方式上也同樣存在類似的情況。
  • JGP:細菌如何抵抗氟化物 - 生物研究專區 - 生物谷
    2014年9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 Christopher Miller不是一個牙醫,但他專注於研究氟化物。他在布蘭代斯大學的兩項實驗室研究中提供了關於細菌抵抗氟化物毒性機制這一新的見解,這個信息可能最終幫助制定出治療有害細菌性疾病的新策略。儘管大多數動物細胞免受直接接觸氟化物,但這種物質是一種嚴重威脅單細胞生物,如細菌和酵母的有毒元素。
  • - 生物研究專區 - 生物谷
    2015年6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長期以來人們都知道抓撓會使得患慢性瘙癢的患者感到異常舒服,而如今來自塔夫茨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就在研究中闡明了為何抓撓會讓患者獲得快感,相關研究刊登於國家雜誌Journal
  • 經絡起源說 - 生物研究專區 - 生物谷
    經絡不是指解剖結構,並未通過任何方式,在人體內進行追蹤驗證。更重要的是,中國傳統醫學理論,主要建立在哲學思維的基礎之上,強調了將機體的功能狀態視為一個整體,進行宏觀理解。(生物谷Bioon.com)文章的作者是我國香港大學的Li Lei, Ching Wo Tung和Kwai Ching Lo,其研究成果將發表在英文期刊《Chinese Medicine》(中醫)2014年6月刊上
  • 基因工程微生物的環境監測及生物防禦體系研究進展
    , CAS & CSM, All rights reserved李琴1, 2, 伍一軍1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分子毒理學實驗室, 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1012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摘 要: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 研究人員構建出了大量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工程微生物
  • 近期淋巴癌重磅級研究一覽 - 癌症研究專區 - 生物谷
    近日,刊登於國際雜誌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們就開發了一種新型的RNA運輸系統,其或許可以幫助成功抑制動物模型和MCL患者組織樣本的白細胞中癌症相關的蛋白質的增殖;研究者Peer說道,MCL就是遺傳學研究的一個標誌,在85%的病例中,定義惡性和原型B細胞淋巴瘤的特性就是基因
  • 梳理綠茶功能研究最新進展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7年2月26日/生物谷BIOON/---綠茶(green tea),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是指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其製成品的色澤和衝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常飲綠茶能防癌,降脂和減肥,對吸菸者也可減輕其受到的尼古丁傷害。
  • - 生物研究專區 - 生物谷
    2020年1月3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對於很多人而言,新的一年就是開始制定新的健康決議的時候,當然了,無論是多吃蔬菜、少吃糖還是多喝水;保持體內的水分對於諸如體溫調節、輸送營養和移除廢物你等機體功能都至關重要,水甚至可以作為關節的潤滑劑和減震器;然而,儘管大多數人都知道應該多喝水,但這似乎顯得很無聊,那麼,將蘇打水作為恢復機體活力的一種選擇呢?
  • 健康提示:7招幫你降血壓 - 生物研究專區 - 生物谷
    2016年10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高血壓被稱為「沉默的殺手」,這是因為其並不會產生任何症狀就會導致患者突發性死亡,高血壓會增加個體患心臟病、中風、心力衰竭以及腎臟疾病的風險。燕麥片一項對5個研究研究試驗的回顧性研究對大約400名健康成年人進行了分析,檢測了燕麥片對參與者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影響;結果發現,當參與者每天攝入60克燕麥片(相當於半杯粗的燕麥片)或者25克燕麥麩,其機體的收縮壓就會降低2.7毫米汞柱,舒張壓會降低1.5毫米汞柱。
  • 細胞焦亡最新研究進展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7年9月25日/生物谷BIOON/---2001年,cookson等首次使用pyroptosis來形容在巨噬細胞中發現caspase-1依賴的細胞死亡方式。細胞焦亡(pyroptosis)的發現並證實是一種新的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其特徵為依賴於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並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釋放。
  • - 表觀遺傳學專區 - 生物谷
    2015年12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Jeanne Calment女士是世界上已知壽命最長的人類,她於1875年出生,1997年去世,長達122歲高齡。對於平均年齡只有71歲的人類來說,她已經是十分了不起了。
  • 感染HIV應及早治療 - 愛滋病專區 - 生物谷
    2015年6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國際臨床試驗提供了有力證據表明,只要被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即使身體沒有病症也應儘早治療,這樣可以避免幾年後的嚴重疾病與其他致命的併發症。這個結論引發了一個強有力的道德問題:世界、國家性組織是否有決心、有資源保護百萬HIV感染者免受愛滋病的折磨。
  • 十大質譜儀大比拼 - 生物研究專區 - 生物谷
    串聯質譜的工作原理為了得到更多的有關分子離子和碎片離子的結構信息,早期的質譜工作者把亞穩離子作為一種研究對象。所謂亞穩離子(metastable ion)是指離子源出來的離子,由於自身不穩定,前進過程中發生了分解,丟掉一個中性碎片後生成的新離子,這個新的離子稱為亞穩離子。
  • - 生物研究專區 - 生物谷
    不論人類還是貓等其它許多動物都遵循這一規則。而貓的X染色體決定了它的大部分皮毛顏色(白色是潛在的例外)。一名雄性只能從母親那裡獲得X染色體,因此這條X染色體決定了它的皮毛顏色。但雌性的X染色體來自父母雙方。
  • HIV疫苗最新研究進展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9年9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愛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
  • 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3期)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2018年8月30日/生物谷BIOON/---近期,幹細胞研究取得重大的進展。基於此,小編梳理了一下生物谷最新報導的幹細胞方面的新聞,供大家閱讀。最好的材料是可生物降解的聚酯聚己內酯,它被製作成微觀纖維,纖維網形成一釐米見方,毫米厚的支架。之後,將源自胚胎幹細胞的肝細胞(其已在培養物中生長20天)加載到支架上並植入小鼠皮下。研究結果顯示,血管能夠在支架上成功生長。此外,作者並且發現小鼠的血液中含有人肝蛋白,表明組織已成功地與循環系統整合,支架未被動物的免疫系統拒絕。
  • 胚胎發育相關研究最新進展 - 非編碼RNA專區 - 生物谷
    2018年10月24日/生物谷BIOON/---胚胎發育一詞通常是指從受精卵起到胚胎出離卵膜的一段過程。而無脊椎動物胚胎學家則常把其概念擴展到胎後發育直到性成熟,甚至整個生活史。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胚胎發育領域取得了眾多亮點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這個領域的重要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 Nature:「繪」出一條長壽路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5年8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了解細胞營養感應和平衡如何影響生物體的壽命,癌症和退化性疾病的易感性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但在學術研究上有一定困難。果蠅是常用於研究IIS通路與壽命之間關係的動物模型,因為它具有短生命周期,並且基因編碼的ISS成分大多是單拷貝。不過,將果蠅身上觀察到的發現套用或者翻譯到其他生物體就比較棘手,因為人類和其他動物的IIS通路包括了兩個同源受體(InsR和IGF1R),三或四個銜接蛋白(IRS1,IRS2,齧齒動物的IRS3,和IRS4)和MAPK,PI3K,ATK和FOXO家庭中的幾個效應蛋白。
  • PPO活性測定 - 專區 - 生物谷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自然界中具有令人傻眼防禦機制的生物
    上天為了維持地球上生物圈的平衡,使多數的物種都會有天敵的存在,弱勢的生物為了對付天敵,也引發出特殊的防禦機制。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數個具有令人傻眼防禦機制的生物。拿自己的腮作為逃跑武器,或許相當特別,接下來介紹生物的防禦武器,竟然是眼睛裡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