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繪」出一條長壽路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20-12-05 生物谷

2015年8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了解細胞營養感應和平衡如何影響生物體的壽命,癌症和退化性疾病的易感性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但在學術研究上有一定困難。先後在線蟲和果蠅中,科學家發現通過降低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信號(IIS),增加轉錄因子FOXO的活性,可以防止細胞損傷和老化。最近發表在Cell雜誌的一篇研究中,Slack和他的同事表明,對果蠅的IIS接頭蛋白選擇性突變,打亂兩大IIS途徑之一—RAS-ERK或PI3K-AKT信號途徑,可以延長果蠅的壽命。他們還發現,抑制ERK信號能激活轉錄遏制蛋白AOP,令人驚奇地是,達到的延長壽命的效果絲毫不亞於抑制PI3K而激活FOXO過程帶來的作用。這一發現可能用於延長壽命的新靶標,特別是考慮到PI3K抑制帶來的不良作用,包括代謝的失調,生長的降低和不育。

從臨床角度來看,降低IIS通路延長壽命與胰島素抵抗是兩碼事。胰島素抵抗導致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的組合。最常見的誤解是,增加循環中的胰島素水平以克服胰島素抵抗是一個健康方法。雖然提高循環中胰島素水平可預防高血糖,延緩2型糖尿病進展,但高胰島素與肥胖、異常脂質水平和心血管疾病脫不了干係。此外,慢性高胰島素或長期胰島素治療會抑制細胞自噬,從而導致組織修復和維護延緩。如何在高糖飲食和胰島素抵抗情況下降低IIS信號,以實現安全的長壽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難題。

果蠅是常用於研究IIS通路與壽命之間關係的動物模型,因為它具有短生命周期,並且基因編碼的ISS成分大多是單拷貝。不過,將果蠅身上觀察到的發現套用或者翻譯到其他生物體就比較棘手,因為人類和其他動物的IIS通路包括了兩個同源受體(InsR和IGF1R),三或四個銜接蛋白(IRS1,IRS2,齧齒動物的IRS3,和IRS4)和MAPK,PI3K,ATK和FOXO家庭中的幾個效應蛋白。編碼IGF1R基因和FOXO3A基因的一些變體體已經發現與人類的長壽相關, 然而InsR或IGF1R功能完全喪失對小鼠和人是致命的。另外小鼠脂肪組織InsR的沉默能帶來壽命延長,類似於在大腦中沉默IGF1R。因此,哺乳動物通過調節IIS而增加壽命的效果似乎是有組織特異性的。

患有拉倫症候群(一種侏儒症)的患者有自然生長激素受體的丟失,伴隨肥胖、低胰島素和IGF1水平,以及糖尿病或癌症的發病率的減低。值得注意的是,沉默生長激素受體的小鼠跟拉倫綜合症患者有著相似的臨床特徵,並且是諸多實驗室小鼠品系中最長壽的。 顯然,在副作用最少可能的情況下,了解組織特異的IIS降低如何調節壽命極具必要性。

降低ISS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抑制PI3K途徑帶來的相關代謝和生長的失調的風險。儘管如此,研究ISS與衰老可能會幫助更好地理解PI3K途徑中哪些蛋白質亞型適合作為目標並優化相關抑制劑。Slack等人就發現暴露果蠅於目前用於治療癌症的小分子trametinib,能達到壽命延長的效果,類似抑制PI3K途徑。Trametinib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抑制蛋白激酶MEK,達到抑制ISS通路的ERK分支的效果。

作者還表明了抑制ERK和抑制PI3K對於果蠅壽命的延長效果不能疊加,這表明這兩個途徑可能會共同作用一些調節壽命的基因表達。ERK的抑制激活AOP,而抑制PI3K激活FOXO,兩個轉錄因子得卻結合同一群基因,但具體那些能控制壽命卻還位置。此外,FOXO通過是轉錄激活因子,而AOP是一個抑制因子,能夠壓制另一個因子-PNT的活性。有趣的是,FOXO和PNT的共激活帶來的有害影響可以由AOP消減,表明AOP和FOXO之間的串聯關係可能會調節延長壽命常見基因。

撇開克服抑制PI3K的副作用,我們也需要考慮抑制ERK是否會有不良影響。ERK屬於MAPK酶家族,其介導細胞對於廣泛胞外影響作用下的細胞生長,分化和存活反應。雖然MEK抑制劑已經顯示出改善的葡萄糖耐受的效果,不過到底那些組織受益還不夠明確。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努力驗證ERK信號分支的抑制是對於延長壽命是一個可行的策略。

對於制定延長壽命的醫療方法的工作仍然在持續,不過限制熱量攝入仍然是最有名的增加酵母、線蟲、果蠅、老鼠和靈長類動物壽命的方法。熱量限制可減少年齡相關疾病,包括肥胖症、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進展。但難以長期使用,並在未經監視或過度情況下,可能導致危險; 此外,其對人類的壽命有益還未經證實。最近的研究表明,通過間歇空腹達到熱量限制的辦法可以對人產生健康益處並延長小鼠的壽命。

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島素和IGF1的循環濃度,並因此降低IIS。當今有一些醫療策略,例如使用藥物雷帕黴素抑制酶TOR,抗糖尿病藥物阿卡波糖模擬熱量限制,或抑制ERK信號,可以被利用來研究熱量限制的分子機制。而在當今營養過剩的情況下減少IIS會是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就在生物谷資訊APP

生物谷推薦Nature英文原文報導:

DOI: 10.1038 / 524170a

Longevity: Mapping the path to a longer life

部分相關文獻:

DOI: 10.1098/rstb.2010.0276

The first long-lived mutants: discovery of the insulin/IGF-1 pathway for ageing

DOI: 10.1038/nature02549

Drosophila dFOXO controls lifespan and regulates insulin signalling in brain and fat body

DOI:10.1016/j.cell.2015.06.023

The Ras-Erk-ETS-Signaling Pathway Is a Drug Target for Longevity

DOI: 10.1126/science.1078223

Extended Longevity in Mice Lacking the Insulin Receptor in Adipose Tissue

DOI:10.1016/j.critrevonc.2013.01.005

Extended Longevity in Mice Lacking the Insulin Receptor in Adipose Tissue

相關焦點

  • Nature:核糖體亞單元的結構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Ivan Lomakin 和 Thomas Steitz解決了與「啟動因子tRNA」、mRNA以及啟動因子eIF1 和 eIF1A形成複合物的真核生物小核糖體亞單元的三個結構。這些結構有助於了解啟動因子的貢獻、mRNA被掃描的機制以及在核糖體P點上發生的相互作用。(生物谷Bioon.com)生物谷推薦英文摘要:
  • 《環球科學》網站上線「nature專區」,可免費閱讀nature完整論文
    nature專區"(http://www.huanqiukexue.com/html/naturezhuanqu/index.html),為中國讀者構建了解最新科研進展的快速通道。隨著《環球科學》「nature專區」的開通,中國用戶只需登錄環球科學官網www.huanqiukexue.com/,在「nature專區」即可查看每期《自然》學術論文的中文摘要,點擊每篇摘要後附帶的連結,即可閱讀論文全文(網頁會首先跳轉到nature官網的英文摘要頁面,之後nature會識別從www.huanqiukexue.com跳轉過來的連結,隨後跳轉到論文全文的PDF頁面。
  • Akt由磷酸化介導的活化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生物谷Bioon.com)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Nature  doi:10.1038/nature13079Cell-cycle-regulated activation
  • 細胞焦亡最新研究進展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7年9月25日/生物谷BIOON/---2001年,cookson等首次使用pyroptosis來形容在巨噬細胞中發現caspase-1依賴的細胞死亡方式。細胞焦亡(pyroptosis)的發現並證實是一種新的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其特徵為依賴於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並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釋放。
  • Nature:細菌交流關鍵機制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這些小生物的一些團體行為是無害的,比如形成一個稀薄的菌群,但是一些細菌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比如霍亂這樣一種常由於飲用了不乾淨的水而引起的疾病,當霍亂菌膜(biofilm)在腸道中形成的時候,細菌入侵者只需幾個小時就能進入感染的最嚴重階段。
  • Nature:有性別的器官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圖片來自:mediasavvygirls.com2016年2月24日/生物谷BIOON/--最新的研究表明,我們的身體除了性器官,其他的器官也存在著性別的差異。我們的器官可能是「男性」或「女性」的,這可能意味著女性和男性在疾病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區別對待。
  • Nature:再生學之肝臟保衛戰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2015年8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肝臟有顯著的再生能力。許多研究都集中於不同類型的細胞如何補充損傷後的肝臟和膽管的能力,但卻不太清楚肝細胞自然死亡時如何自我更新。在體內控制Wnt途徑或許會提供這些問題的解答,有研究已經證明Wnt調節的細胞在體外生長出類肝器官。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中央區周圍的肝細胞是否像依賴利基的幹細胞群,換種說法,是否任何肝細胞放置在中央周圍區域後,在內皮細胞Wnt信號的影響下,就會成為的Wnt響應的快速複製細胞,就像原來的中央周圍的細胞一樣。
  • 梳理綠茶功能研究最新進展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7年2月26日/生物谷BIOON/---綠茶(green tea),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是指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其製成品的色澤和衝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常飲綠茶能防癌,降脂和減肥,對吸菸者也可減輕其受到的尼古丁傷害。
  • nature 中文摘要 16 April 2015
    「nature中文摘要」欄目現已在《環球科學》官網「nature專區」上線。
  • Nature:胸腺嘧啶新的生物合成路徑
    專題:Nature報導幾年前,研究人員在若干種生物(其中包括幾種人類病原體)中識別出了另一種形式的胸苷酸生物合成,這種形式涉及一種依賴於黃素的胸苷酸合成酶,後者是thyX基因的產物。現在,Koenhn等人對合成胸腺嘧啶的這一替代途徑進行了定性,並且發現它並不需要一種酶類親核試劑;相反,實際情況似乎是,一個氫負離子從被還原的黃素輔因子被直接轉移到尿嘧啶環上。
  • Nature:溫室效應將迎來全球範圍內大面積降雨
    >日 訊 /生物谷BIOON/--準備好下雨降臨了嗎?最近報導在《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文章指出:氣候變化已經引發了全球大面積的降雨與降雪,即使在乾旱的地區。如果全球變暖效應仍在,這一趨勢就會一直持續下去。溫室效應對全球範圍內的降雨的影響到底如何一直以來沒有確切的答案。
  • 2月1日Nature 新聞速覽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封面圖片:NASA AS11-40-5942  Page: 474           ( 生物谷配圖)     更多生物圖片請進入 2 一個涉及三個密切相關基因的氣孔生物合成通道氣孔是植物的氣體交換結構,是讓植物能夠徵服大地的關鍵發明之一。地球上全部植物的氣孔活動一起對全球碳和水循環有重要影響。
  • 12月8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一覽
    在新聞與評論版塊中,兩位地球化學家和一位冰川學家探討了這兩篇論文所反映出的問題。封面:Frans Lanting/National Graphic Creative。【7】大洋中脊的構造應力doi | 10.1038/nature20116Yen Joe Tan及同事利用地震觀測數據,研究了沿快速擴張的東太平洋海隆發生的大洋中脊火山噴發。他們推論火山噴發始於一條5公裡長、富含熔體的地帶,之後由於構造應力長期積累,靜應力發生改變,導致在至少35公裡的洋脊軸段發生斷裂。
  • Nature:科學家們首次繪製出大腦「詞彙圖譜」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2016年4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你也許知道人類的大腦可以劃分為若干個不同的區域,包括大腦、小腦、邊緣系統以及腦幹,這些區域可以因功能的不同再劃分為許多小型的區間
  • 2020年12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20年12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愛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
  • Nature雜誌9月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生物谷相關報導:科學界的1%  科學家的收入不平等為何在不斷加劇?生物谷相關報導:Nat Commun:突破常規認知!科學家們首次利用非卵細胞製造出胚胎組織生物谷相關報導:水熊蟲特殊蛋白或幫助人類DNA抵禦輻射損傷【9】環境保護:增加造林樹種有益動物多樣性DOI:10.1038/ncomms12717《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提出,更普遍地種植不同種類的樹木能提高中國退耕還林計劃的生物多樣性收益
  • Nature:炎症與細胞凋亡
    專題:Nature報導美國託馬斯傑弗遜大學大學Kimmel癌症研究所細胞凋亡研究中心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的研究小組在細胞凋亡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的進展,相關成果公布在1月22日Nature雜誌上。
  • Nature:高效誘導iPS的方法模型
    專題:Nature報導三年前,Kazutoshi Takahashi 和 Shinya Yamanaka首次發現,來自「正常」體細胞的「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利用所定義的一些因子可以生成。
  • Nature:核糖體的校對功能
    專題:Nature報導體外蛋白質合成研究一直不能完全解釋文獻中所報導的活體蛋白質合成所具有的保真度。DNA 和RNA聚合酶複合物(它們將氨醯基- tRNA輸送到核糖體A-點上)具有校對功能,但此前這種活性一直沒有在核糖體本身中發現。
  • Nature:組蛋白H2B的糖基化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