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組蛋白H2B的糖基化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21-01-12 生物谷

GlcNAcylation of histone H2B facilitates its monoubiquitination

Ryoji Fujiki, Waka Hashiba, Hiroki Sekine,Atsushi Yokoyama, Toshihiro Chikanishi, Saya Ito, Yuuki Imai,Jaehoon Kim,Housheng Hansen He,Katsuhide Igarashi,Jun Kanno, Fumiaki Ohtake, Hirochika Kitagawa,Robert G. Roeder, Myles Brown & Shigeaki Kato

Chromatin reorganization is governed by multipl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of chromosomal proteins and DNA1, 2. These histone modifications are reversible, dynamic events that can regulate DNA-driven cellular processes3, 4. Howe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coordinate histone modification patterns remain largely unknown. In metazoans, reversible protein modification by 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GlcNAc) is catalysed by two enzymes, O-GlcNAc transferase (OGT) and O-GlcNAcase (OGA)5, 6. However, the significance of GlcNAcylation in chromatin reorganization remains elusive. Here we report that histone H2B is GlcNAcylated at residue S112 by OGT in vitro and in living cells. Histone GlcNAcylation fluctuated in response to extracellular glucose through the hexosamine biosynthesis pathway (HBP)5, 6. H2B S112 GlcNAcylation promotes K120 monoubiquitination, in which the GlcNAc moiety can serve as an anchor for a histone H2B ubiquitin ligase. H2B S112 GlcNAc was localized to euchromatic areas on fly polytene chromosomes. In a genome-wide analysis, H2B S112 GlcNAcylation sites were observed widely distributed over chromosomes including transcribed gene loci, with some sites co-localizing with H2B K120 monoubiquitina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2B S112 GlcNAcylation is a histone modification that facilitates H2BK120 monoubiquitination, presumably for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相關焦點

  • Nature:「繪」出一條長壽路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5年8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了解細胞營養感應和平衡如何影響生物體的壽命,癌症和退化性疾病的易感性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最近發表在Cell雜誌的一篇研究中,Slack和他的同事表明,對果蠅的IIS接頭蛋白選擇性突變,打亂兩大IIS途徑之一—RAS-ERK或PI3K-AKT信號途徑,可以延長果蠅的壽命。他們還發現,抑制ERK信號能激活轉錄遏制蛋白AOP,令人驚奇地是,達到的延長壽命的效果絲毫不亞於抑制PI3K而激活FOXO過程帶來的作用。
  • Nature:核糖體亞單元的結構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Ivan Lomakin 和 Thomas Steitz解決了與「啟動因子tRNA」、mRNA以及啟動因子eIF1 和 eIF1A形成複合物的真核生物小核糖體亞單元的三個結構。這些結構有助於了解啟動因子的貢獻、mRNA被掃描的機制以及在核糖體P點上發生的相互作用。(生物谷Bioon.com)生物谷推薦英文摘要:
  • 細胞焦亡最新研究進展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7年9月25日/生物谷BIOON/---2001年,cookson等首次使用pyroptosis來形容在巨噬細胞中發現caspase-1依賴的細胞死亡方式。細胞焦亡(pyroptosis)的發現並證實是一種新的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其特徵為依賴於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並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釋放。
  • 《環球科學》網站上線「nature專區」,可免費閱讀nature完整論文
    nature專區"(http://www.huanqiukexue.com/html/naturezhuanqu/index.html),為中國讀者構建了解最新科研進展的快速通道。隨著《環球科學》「nature專區」的開通,中國用戶只需登錄環球科學官網www.huanqiukexue.com/,在「nature專區」即可查看每期《自然》學術論文的中文摘要,點擊每篇摘要後附帶的連結,即可閱讀論文全文(網頁會首先跳轉到nature官網的英文摘要頁面,之後nature會識別從www.huanqiukexue.com跳轉過來的連結,隨後跳轉到論文全文的PDF頁面。
  • Akt由磷酸化介導的活化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Akt是一種重要的細胞信號作用分子,在如細胞增殖、存活和代謝等一系列過程中發揮功能。它的活化已知受兩個關鍵的磷酸化點控制——一個在催化域中,另一個在一個憎水主題內。(生物谷Bioon.com)
  • Nature:組蛋白修飾錯誤導致癌症發生
    專題:Nature報導洛克菲勒大學表觀遺傳學實驗室,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結構生物學實驗室,Scripps研究所癌症生物研究實驗室的研究者在最近的一期Nature上發表了Ha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 Nature:再生學之肝臟保衛戰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2015年8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肝臟有顯著的再生能力。許多研究都集中於不同類型的細胞如何補充損傷後的肝臟和膽管的能力,但卻不太清楚肝細胞自然死亡時如何自我更新。Wang指出,許多中央區域周圍的肝細胞有正常的染色體組,所以看起來分裂時的基因組複製更靠譜。研究人員還發現,內皮細胞組成的中央靜脈釋放的Wnt信號,對於保持中央區周圍肝細胞的更更新作用十分必要。這個中央區周圍肝細胞以及與其他肝細胞的發現,開闢了肝內細胞平衡的多種途徑研究。例如,每種細胞類型對肝臟穩態再生的相對貢獻是未知的。
  • Nature:組蛋白H2B的糖基化
  • Nature:有性別的器官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圖片來自:mediasavvygirls.com2016年2月24日/生物谷BIOON/--最新的研究表明,我們的身體除了性器官,其他的器官也存在著性別的差異。我們的器官可能是「男性」或「女性」的,這可能意味著女性和男性在疾病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區別對待。
  • Nature:組蛋白修飾對細胞分化控制機制
    專題:Nature報導最近的Nature在線版刊登了一篇題為:Histone modifications at human enhancers reflect global cell-typ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的文章,主要解析了組蛋白修飾對細胞分化命運的控制機制
  • Nature:細菌交流關鍵機制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這些小生物的一些團體行為是無害的,比如形成一個稀薄的菌群,但是一些細菌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比如霍亂這樣一種常由於飲用了不乾淨的水而引起的疾病,當霍亂菌膜(biofilm)在腸道中形成的時候,細菌入侵者只需幾個小時就能進入感染的最嚴重階段。
  • Nature:利用CRISPR/Cas9揭示蛋白ENL促進AML白血病產生
    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16872017年3月5日/生物谷BIOON/---利用員工牌進入大樓的任何人可能理解蛋白ENL如何為治療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提供新的可能。
  • 國科大博士生導師郎明林課題組在Nature子刊發表蛋白質糖基化與...
    蛋白質糖基化是目前在高等真核生物中發現的最普遍最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方式之一。該類修飾涉及聚糖與蛋白質分子的連接,是蛋白質分子正確摺疊、維持穩定、參與互作和細胞黏附等活動所必需的,異常的糖基化修飾會導致多種人類重大疾病發生,例如白血病(leukemia)、胰腺功能障礙(pancreatic dysfunction)、阿爾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等。由於糖基化的複雜性,研究難度大,相關領域研究起步較晚,研究結果還不盡完善。
  • Nature:啟動子和增強子上組蛋白修飾分布圖
    專題:Nature報導對於啟動子、增強子和其他DNA調控元素在決定細胞類型特異性基因表達中的相對作用,研究人員還很不了解。現在,一種基於染色質-免疫沉澱反應的微陣列(ChIP-晶片)方法,被用來生成在幾個不同人類細胞系中的啟動子和增強子上的組蛋白修飾分布圖。啟動子上的修飾分布模式被發現在不同細胞類型之間基本不變,而在大部分增強子上的修飾分布模式則對某一種細胞類型有特異性,並且與細胞類型特異性基因表達有關。
  • Nature:絕對蛋白定量分析方法的實際應用
    專題:Nature報導通過測量蛋白版本數量進行的絕對蛋白定量分析,有可能為生物學過程提供重要信息,但除了釀酒酵母的特例外,此前利用標準蛋白質組程序尚未證明這種可能性。現在,以鉤端螺旋體病病原體「腎臟鉤端螺旋體」作為第一個目標,一種新的質譜方法被用來確定一個蛋白質組中相當大一部分的絕對蛋白質豐度,而該方法所依據的策略應可普遍應用於很多其他的生物學體系。該研究的結果反映了「腎臟鉤端螺旋體」是怎樣在總蛋白版本數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調整蛋白質組的動態平衡來適應環境變化的。
  • Nature:微RNA在蛋白層面上對基因表達的調控程度
    專題:Nature報導MicroRNAs可通過抑制一個信使RNA(mRNA)的轉錄或通過誘導其降解來調控基因表達。雖然以前的研究工作已經在mRNA層面上對這種調控進行了測量,但過去對有多少調控發生在蛋白層面上仍不知道。
  • Nature:球蛋白基因表達的發育調控方式
    專題:Nature報導脊椎動物胚胎到胎兒的轉變,以為血液中的伽馬球蛋白編碼的基因之間一個發育開關為特徵,而球蛋白基因表達的發育調控方式在小鼠與人類之間則有所不同。一項涉及將人類貝塔球蛋白位點連同周圍DNA的100個「千鹼基對」插入小鼠基因組的實驗表明,BCL11A基因是造成這種調控差別的原因。BCLA11A蛋白是人類伽馬球蛋白表達的一個抑制因子,是以前通過整個基因組範圍的關聯研究被識別出來的。這一關於在演化過程中所發生的基因表達的一種改變的實例,也為了解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人類血紅蛋白從胎兒到成年之轉變的機制提供了新線索。
  • 梳理綠茶功能研究最新進展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7年2月26日/生物谷BIOON/---綠茶(green tea),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是指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其製成品的色澤和衝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常飲綠茶能防癌,降脂和減肥,對吸菸者也可減輕其受到的尼古丁傷害。
  • Nature:肌動蛋白從G到F的構形變化
    肌動蛋白存在於幾乎所有真核細胞中,其形式有兩種:細絲狀F-肌動蛋白,它們驅動包括細胞運動和肌肉收縮在內的很多細胞過程;以及它們由之而產生的單體,即球形或G-肌動蛋白。在G-肌動蛋白向F-肌動蛋白轉變的過程中所發生的結構變化仍然不清楚,因為以前關於聚合物的模型一直在很大程度上以G-肌動蛋白的結構為依據。現在,F-肌動蛋白的結構已以高分辨被確定。
  • Nature雜誌9月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生物谷相關報導:科學界的1%  科學家的收入不平等為何在不斷加劇?【2】去除β-澱粉樣蛋白新前景doi | 10.1038/nature19323在Aducanumab作用下,澱粉樣蛋白斑塊減少,如示例基線與治療54周後的澱粉樣蛋白PET圖像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