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啟動子和增強子上組蛋白修飾分布圖

2020-12-05 生物谷

專題:Nature報導

對於啟動子、增強子和其他DNA調控元素在決定細胞類型特異性基因表達中的相對作用,研究人員還很不了解。

現在,一種基於染色質-免疫沉澱反應的微陣列(ChIP-晶片)方法,被用來生成在幾個不同人類細胞系中的啟動子和增強子上的組蛋白修飾分布圖。啟動子上的修飾分布模式被發現在不同細胞類型之間基本不變,而在大部分增強子上的修飾分布模式則對某一種細胞類型有特異性,並且與細胞類型特異性基因表達有關。(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Nature 459, 108-112 (7 May 2009) | doi:10.1038/nature07829

Histone modifications at human enhancers reflect global cell-typ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Nathaniel D. Heintzman1,2,12, Gary C. Hon1,3,12, R. David Hawkins1,12, Pouya Kheradpour5, Alexander Stark5,6, Lindsey F. Harp1, Zhen Ye1, Leonard K. Lee1, Rhona K. Stuart1, Christina W. Ching1, Keith A. Ching1, Jessica E. Antosiewicz-Bourget7, Hui Liu8, Xinmin Zhang8, Roland D. Green8, Victor V. Lobanenkov9, Ron Stewart7, James A. Thomson7,10, Gregory E. Crawford11, Manolis Kellis5,6 & Bing Ren1,4

1 Ludwi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2 Biomedical Sciences Graduate Program,
3 Bioinformatics Program, and,
4 Department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UCSD School of Medicine, 9500 Gilman Drive, La Jolla, California 92093-0653, USA
5 MIT 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32 Vassar Stree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02139, USA
6 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 7 Cambridge Cente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02142, USA
7 Morgridg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Madison, Wisconsin 53707-7365, USA
8 Roche NimbleGen, Inc., 500 South Rosa Road, Madison, Wisconsin 53719, USA
9 National Institutes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5640 Fishers Lane, Rockville, Maryland 20852, USA
10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chool of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Madison, Wisconsin 53706, USA
11 Institute for Genome Sciences and Policy, and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Duke University, 101 Science Drive, Durham, North Carolina 27708, USA
12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The human body is composed of diverse cell types with distinct functions. Although it is known that lineage specification depends on cell-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which in turn is driven by promoters, enhancers, insulators and other cis-regulatory DNA sequences for each gene1, 2, 3, the relative roles of these regulatory elements in this process are not clear. We have previously developed a chromatin-immunoprecipitation-based microarray method (ChIP-chip) to locate promoters, enhancers and insulators in the human genome4, 5, 6. Here we use the same approach to identify these elements in multiple cell types and investigate their roles in cell-typ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We observed that the chromatin state at promoters and CTCF-binding at insulators is largely invariant across diverse cell types. In contrast, enhancers are marked with highly cell-type-specific histone modification patterns, strongly correlate to cell-typ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programs on a global scale, and are functionally active in a cell-type-specific manner. Our results define over 55,000 potential transcriptional enhancers in the human genome, significantly expanding the current catalogue of human enhancers and 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these elements in cell-typ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相關焦點

  • Nature:組蛋白修飾對細胞分化控制機制
    專題:Nature報導最近的Nature在線版刊登了一篇題為:Histone modifications at human enhancers reflect global cell-typ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的文章,主要解析了組蛋白修飾對細胞分化命運的控制機制
  • Spt5介導的增強子轉錄直接偶聯增強子激活與啟動子相互作用
    Spt5介導的增強子轉錄直接偶聯增強子激活與啟動子相互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3 12:41:01 近日,奧地利分子病理研究所Rushad Pavri課題組發現,Spt5
  • ...Biology | 朱冰課題組揭示增強子的活性需要多個位點乙醯化修飾...
    增強子是基因組中調控基因時空特異性表達的重要元件,在細胞分化、疾病發生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1】。但是,如何從卷帙浩繁的基因組序列中精確地鑑定增強子區域和序列,依然是目前研究的焦點。真核細胞的基因組DNA在細胞內緊緊纏繞組蛋白八聚體,以染色質的形式被壓縮存儲、保護和行使功能。
  • 亮點|增強子功能研究新利器:增強子靶向表觀基因組編輯技術
    責編 | 酶美哺乳動物的基因表達調控依賴於順式作用元件(啟動子、增強子和沉默子等)和相關的反式作用因子(主要是指轉錄因子)之間的協作,我們目前對於反式作用因子了解頗多,然而由於現有技術的局限,對順式作用元件的結構,功能及調控還知之甚少
  • Nature:轉錄輔助因子對不同類型的核心啟動子具有特異性
    2019年5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轉錄輔助因子(transcriptional cofactor, COF)在增強子與啟動子之間傳遞調控線索,是轉錄激活和基因表達的核心效應物。雖然已證實某些COF比其他COF更偏好某些啟動子類型,但是不同COF對不同啟動子顯示出的內在特異性的程度尚不清楚。
  • 啟動子序列提取-EPD真核生物啟動子資料庫!
    啟動子(Promoter):啟動子是RNA 聚合酶識別、結合和開始轉錄的一段DNA 序列,它含有RNA 聚合酶特異性結合和轉錄起始所需的保守序列,多數位於結構基因轉錄起始點的上遊,啟動子本身不被轉錄。所以一般所說的啟動子是DNA序列上的結構,在mRNA、cDNA中它是不存在;但是也有一些例外,如tRNA啟動子就位於轉錄起始點的下遊,這些DNA序列是可以被轉錄的,只能說啟動子一般位於轉錄起始位點的上遊。2.
  • 圖解表觀遺傳學 | 組蛋白修飾
    我們今天的主角,組蛋白修飾就是在這個尾巴上進行的。由於組蛋白修飾的類型眾多,所以我們需要在稱呼組蛋白修飾時,有一個規則:組蛋白結構 + 胺基酸名稱 + 胺基酸位置 + 修飾類型例如,這些組蛋白修飾也可以共同作用來完成調控,比如,H3K9ac也與H3K14ac和H3K4me3高度共存共同作為活性基因啟動子的標誌。
  • 梁晗團隊揭示超級增強子的轉錄本質和定位圖譜
    在組成結構上,前者主要包括啟動子、增強子和沉默子等非編碼DNA序列;而後者則包含RNA聚合酶、轉錄因子、染色質重塑因子(chromatin remodeler)、甚至是一些RNA結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 RBP)等[3]。
  • 新CRISPR技術可用於研究增強子-啟動子調控模型
    新CRISPR技術可用於研究增強子-啟動子調控模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 13:48:30 2019年11月29日,《自然—遺傳學》雜誌發表了MIT-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Jesse M.
  • 淺談組蛋白修飾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 of histone蛋白質在翻譯後需要經過合適的摺疊及翻譯後修飾(PTM)才能行使正常功能,對組蛋白而言通常是甲基和乙醯基集團的修飾,常被成為histone marks。這些蛋白質在疾病中有重大作用,但可以被很多小分子抑制,進而調控疾病,所以是持續熱門的研究方向。2.
  • 【科技前沿】Genome Biology | 朱冰課題組揭示增強子的活性需要多...
    增強子是基因組中調控基因時空特異性表達的重要元件,在細胞分化、疾病發生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1】。但是,如何從卷帙浩繁的基因組序列中精確地鑑定增強子區域和序列,依然是目前研究的焦點。真核細胞的基因組DNA在細胞內緊緊纏繞組蛋白八聚體,以染色質的形式被壓縮存儲、保護和行使功能。
  • 頡偉孟安明等在《分子細胞》發表斑馬魚配子及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
    頡偉孟安明等在《分子細胞》發表斑馬魚配子及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重編程研究成果清華新聞網11月20日電  11月15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頡偉研究組與孟安明研究組緊密合作,在《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期刊發表題為《親本合子轉換期廣泛的增強子去記憶化和啟動子預備化
  • 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組蛋白修飾重編程規律
    近年來,以小鼠等模式生物為研究模型,DNA甲基化、染色質開放性、染色質高級結構以及組蛋白修飾等表觀遺傳學特徵的動態變化過程和規律都逐漸被揭示。在小鼠卵細胞發育晚期,組蛋白修飾組蛋白H3第4位賴氨酸三甲基化(H3K4me3)和組蛋白H3第27位賴氨酸三甲基化(H3K27me3)會以非經典的形式分布,並通過母源繼承的方式傳遞到胚胎中調控子代的基因表達和發育。由於人類卵細胞和早期胚胎樣本稀缺性以及極低量細胞組蛋白修飾技術的缺乏,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中組蛋白修飾的重編程規律及功能並不清楚。
  • Nature:組蛋白修飾錯誤導致癌症發生
    專題:Nature報導洛克菲勒大學表觀遺傳學實驗室,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結構生物學實驗室,Scripps研究所癌症生物研究實驗室的研究者在最近的一期Nature上發表了Ha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 錢文峰研究組發現組蛋白修飾分工調控基因表達水平和基因表達噪音
  • TiED:人類組織特異性增強子資料庫
    TiED是一個人類增強子資料庫,對10種不同組織中的增強子表進行定量和分析,鑑定了增強子的組織特異性,網址如下http://lcbb.swjtu.edu.cn/TiED/首先綜合H3K27ac, H3K4me1, H3K4me3和DHS的結果來識別增強子區域,從Roadmap和ENCODE下載chip_seq數據進行分析,將在DHS, H3K27ac
  • 人類親本-合子轉變期間組蛋白修飾重編程
    人類親本-合子轉變期間組蛋白修飾重編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31 10:35:32 2019年7月26日出版的《科學》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
  • 組蛋白修飾
    組蛋白修飾(histone modification)是發生在組蛋白上的翻譯後修飾,主要發生在核心組蛋白的某些胺基酸殘基上,包括乙醯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特定的修飾狀態可以決定組蛋白的活性,是招募一些蛋白質與之結合,還是解除已結合的蛋白質,從而決定DNA的命運?是打開基因的表達,還是關閉?是進入複製,還是進行修復?這些都有可能受到組蛋白修飾方式的影響。
  • Nat Comm|何川組構建基因組5hmC修飾的人體組織圖譜
    5mC的去除過程包括DNA複製引起的被動稀釋和TET家族催化的主動去甲基化,而後者會產生5hmC、5fC、5caC三種中間修飾狀態。與5fC、5caC不同的是,5hmC被證明也可以是一種相對穩定的修飾。近年來,利用血液中游離DNA(cfDNA)上的5hmC修飾作為生物標記,可以有效地檢測不同病灶的腫瘤和多種複雜疾病,為液體活檢領域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1-3】。
  • 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中的組蛋白修飾重編程
    2019年7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在真核生物中,組蛋白與帶負電荷的雙螺旋DNA組裝成核小體。因胺基酸成分和分子量不同,組蛋白主要分成5類:H1,H2A,H2B,H3和H4。除H1外,其他4種組蛋白均分別以二聚體形式相結合,形成核小體核心。DNA便纏繞在核小體的核心上。而H1則與核小體間的DNA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