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計劃2050年前建造太空太陽能電站

2020-11-25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在化石燃料日趨減少的情況下,太陽能已成為人類使用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外媒報導,英國政府近日委託「Frazer-Nash Consultancy」公司籌劃一項新研究,以分析「基於太空的太陽能」(SBSP)的可行性,並計劃2050年前在地球同步軌道建造太空太陽能電站。

據了解,太空太陽能電站是基於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發展起來的。該技術利用衛星在太空中把太陽能聚集起來,然後把能量集中射向地面,再轉變成電能供人類使用。

雖然太陽能具有普遍存在、清潔無害、能量巨大等特點,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例如受到晝夜、季節、地理緯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條件的限制以及晴、陰、雲、雨等隨機因素的影響;效率低和成本高等。

但是在外太空,太陽能卻不會受到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並且太空中的陽光強度要比地面大5-10倍,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可提供恆定而沒有汙染的能量,這與地面上斷斷續續、受雲層遮蓋影響較大的太陽能利用方式有很大區別。

更重要的是,這樣產生的能量不會像燃料電廠那樣排放汙染物,也不會像核電站那樣產生放射性廢料。因此,太空太陽能發電這項革命性技術一旦成功,將改變能源的整體格局。

此前,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將能量帶回地球以及太空太陽能電站的昂貴造價。

而現在,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實現了太陽能微波級能量的無線遠距傳輸,光電效率也已經大大提升。隨著商業航空公司發射成本的降低,太空太陽能電站已經成為可能。

根據英國航天局的說法,這項新研究將從工程和經濟兩個方面來研究太空太陽能電站,將著重關注如何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大規模組裝此類衛星。

Frazer-Nash公司的太空業務經理Martin Soltau表示,我們正在組建一個專家小組,並將對太空太陽能電站與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進行比較,以了解它在未來清潔能源技術組合中的作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英國計劃建造太空太陽能電站
    據外媒報導,英國政府近日委託「Frazer-NashConsultancy」公司籌劃一項新研究,以分析「基於太空的太陽能」(SBSP)的可行性,並計劃2050年前在地球同步軌道建造太空太陽能電站。據了解,太空太陽能電站是基於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發展起來的。該技術利用衛星在太空中把太陽能聚集起來,然後把能量集中射向地面,再轉變成電能供人類使用。
  • 英國計劃建造太空太陽能電站
    據外媒報導,英國政府近日委託「Frazer-Nash Consultancy」公司籌劃一項新研究,以分析「基於太空的太陽能」(SBSP)的可行性,並計劃2050年前在地球同步軌道建造太空太陽能電站。據了解,太空太陽能電站是基於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發展起來的。
  • 中國計劃建設吉瓦級太空太陽能電站
    2008年,「十二五」計劃中提出了建設太空太陽能電站的規劃方案,此後,國防部對相關技術研究一直給予大力支持。根據初步規劃,2021-2025年間,中國將在太空平流層建造一個多吉瓦級的太陽能電站。該太陽能電站將繞地球軌道而行,浮於地球表面36,000公裡,太陽能將轉換成微波,傳送至地球上的一個接收設備,然後轉換成電能。
  • 什麼是太陽帆,太空太陽能電站給人類會帶來哪些好處!
    什麼是太陽帆,太空太陽能電站給人類會帶來哪些好處!今天已經升空的人造天體如此改變了地球的面貌,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科技和經濟效益,那麼科學家正在研製試驗中未來才能升空的其他人造天體,就必將進一步改變地球的面貌,給人類帶來更大的科技和經濟效益。這些研製中的未來新型人造天體,其中之一便是已經試驗升空的太陽帆。
  • 英國政府已委託推進太空太陽能電站研究和落地
    英國政府近日宣布向多家航空公司提交委託,進一步推進太空太陽能電站(SBSP)的相關研究。該系統就是在太空中收集太陽能,並利用高頻無線電波將其傳送回地球上的接收器,隨後地面站將其併入到現有電網中。英國政府表示,這個創意最初是由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 英國就光伏材料石墨烯投資騙局發出警告
    據外媒報導,英國政府近日委託「Frazer-NashConsultancy」公司籌劃一項新研究,以分析「基於太空的太陽能」(SBSP)的可行性,並計劃2050年前在地球同步軌道建造太空太陽能電站。據了解,太空太陽...
  • 英國研究建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用雷射輸電回地球
    在英國政府資助的一個項目的幫助下,太空中的太陽能發電站能夠將「零排放的電能」傳輸到地球上可能很快成為現實。在地球上空的宇宙空間中,沒有雲霧來阻擋太陽光線——這使得太空太陽能電站成為一個恆定的零碳能源。為了滿足地球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英國政府委託對天基太陽能(SBSP)站概念進行了新的研究。他們的想法是,這些觀測站將捕獲從未到達地球的太陽能量,並使用雷射束將這些能量安全地送回地球。
  • 英國研究建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 用雷射輸電回地球
    在地球上空的宇宙空間中,沒有雲霧來阻擋太陽光線——這使得太空太陽能電站成為一個恆定的零碳能源。 為了滿足地球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英國政府委託對天基太陽能(SBSP)站概念進行了新的研究。 他們的想法是,這些觀測站將捕獲從未到達地球的太陽能量,並使用雷射束將這些能量安全地送回地球。
  • 馬斯克表示,2050年前建立火星殖民城市
    未來不久,人類就要飛出地球,建立太空殖民地。據外媒報導,SpaceX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 · 馬斯克近日透露了其殖民火星的時間表:在2024年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在2050年前建立人類殖民城市。他的最終目標是在2050年前完成火星城市的建造,實現地球人類的永久「居住」能力。
  • 馬斯克表示,2050年前建立火星殖民城市
    未來不久,人類就要飛出地球,建立太空殖民地。據外媒報導,SpaceX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 · 馬斯克近日透露了其殖民火星的時間表:在2024年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在2050年前建立人類殖民城市。他的最終目標是在2050年前完成火星城市的建造,實現地球人類的永久「居住」能力。SpaceX CEO 談到,他的公司正在設計巨型飛船,能將 100 名乘客或 100 噸貨物運送到火星。根據馬斯克的預測,一支由1000艘星際飛船組成的艦隊需要大約9年的時間才能將100萬人送上火星。
  • 最驚人的太空計劃,未來上太空不用火箭,日本即將建造太空電梯
    康斯坦丁說,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能永遠呆在搖籃裡,美國科普作家凱莉魏納史密斯和扎克魏納史密斯合著的《迷人的技術》中,就提出了很多關於太空的未來計劃,比如在上面建造一臺電梯以方便人們往來,隨著新材料的發展,人類發明出了碳納米管,這種材料的強度是鋼鐵的100倍,而且十分輕便,這又將人們對
  • 太空發電送到地球,人類最早的「戴森球」或將由我國來打造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今後我們將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地走向太空,在太空中工作和生活在未來都將不再是夢,但在太空中也是需要電能等能源供給的,不過在太空中卻不能像在地球上建造水電站,火電站,風電站等,但人類可以建造太陽能發電站,而且由於太空中不會有煙塵以及天氣因素的影響太空中的太陽能利用率比地球上高很多。
  • 最近,在太空製造太陽能發電站的研究取得進展,這將「拯救地球」
    其目標是在未來幾十年使太空太陽能電站成為現實!可再生能源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但它們的一個主要障礙是它們不能提供持續的能量供應。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廠只在有風或有太陽的時候才能發電,但我們每天24小時都需要電力。最終,在我們轉向可再生能源之前,我們需要一種大規模儲存能源的方法。
  • 馬斯克:2050年前將送100萬人到火星
    中新網1月20日電 綜合報導,近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2050年前將100萬人送往火星」計劃的詳細信息。報導稱,馬斯克16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系列推文,透露了有關計劃於2050在火星上建造一座100萬人口城市計劃的新細節。資料圖:火星。他說,SpaceX為此計劃在未來10年內建造1000艘「星際飛船」(Starship)。馬斯克表示,目標是平均每天發射3艘「星際飛船」,讓每個人都能開始火星之旅。
  • 2050年前將改變我們生活的17大科技!
    Iran Pearson,預測準確率高達85%的未來主義者,預測以下17大科技,會在2050年前改變我們的生活。馬斯克說他計劃在2025年之前把人送上火星。  Pearson說:「我們會看到第一批上火星的人,然後機器人會在火星上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製作基礎的材料。」
  • 「太空加油站」將在英國建造 可為「月球門戶」空間站補燃料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15日報導,「太空加油站」將在英國建造。作為空間站的組成部分,這個加油站會為美國航空航天局即將開展的登月行動提供支持。報導稱,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將在英國的布里斯托、貝爾法斯特和牛津郡三處場所建造這個加油站,預計2027年將其送入太空。該加油站將用氙氣和其他化學推進劑為「月球門戶」空間站補充燃料。「月球門戶」將繞月運行,充當通信樞紐和科學實驗室。
  • 日本計劃在太空建太陽能電站(圖)
    SSPS計劃中的太陽能板利用太陽能過程的效果圖網易科技訊 11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日前推出迄今為止最為大膽的空間太陽能利用系統(SSPS)計劃。
  • 日本測試「太空電梯」2050年或建成 太空旅行有多遠?
    2050年或將建成太空電梯,可將乘客帶到3.6萬千米高空旅行  新京報訊 搭乘電梯直通太空,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情節,但是日本科學家正努力將此變為現實本月日本將進行迷你版太空電梯實驗,這將是世界首個測試電梯在太空中運動的實驗。日本科研團隊的目標是2050年建成太空電梯,屆時將乘客帶到3.6萬千米的高空旅行。  用碳納米管制作纜繩連接地面和太空  據日媒《每日新聞》報導,日本靜岡大學工學部的科研團隊與日本建設公司大林組合作開發了迷你版太空電梯,將視天氣情況在本月進行實驗。
  • 太空發電站會是未來的趨勢,中國已經遙遙領先
    風力發電場和太陽能發電場僅在風吹或太陽照耀時才產生能量,但我們每天都需要全天候供電。最終,我們需要一種能夠大規模存儲能量的方法,然後才能轉向可再生能源。空間的好處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可能方法是在太空中產生太陽能。這有很多優點。一個天基太陽能發電站可以一天24小時面向太陽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