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來長沙了,看看他講了什麼

2020-12-04 瀟湘晨報

丘成桐是國際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1982年,他成為菲爾茲獎的首位華人得主。他還設立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面向全球華人中學生。6月18日,丘成桐教授在雅禮中學為千餘名師生開講,從「為學」與「做人」層面與在座師生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

中國科技進入重大轉變期

丘教授從歷史的變革講起,再放眼現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成熟的階段,我們的工業仍然未能有足夠創新的能力,來應付全球化的需求。他提到最近美國打擊我國幾個大型科技公司,使它們受到損害,從中可以知道我們的科技還未完善。

要持續發展,提高生產力,就要朝高科技化的目標前進,否則中國只會永遠為全世界的先進國家服務,從中拾取微小的利潤。

他認為中國科技的發展,在這幾年內將有巨大的轉變,這是年輕人做一番事業的大好時機,也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寶貴時刻。他所說的崛起不是經濟或軍事的崛起,而是科技的崛起。

現在中國科技的創新不如歐美,但在經濟比較充裕和國家比較穩定的客觀環境中,十年內將會見到重要的成果。當然,這些進展將要靠年輕一代,同心協力來完成。「你們把基本科學學好,技術熟練後,很快就可以海闊天空地去闖、去創新了。回顧歷史,大部分科學上的突破,都是在科學家三十歲以前完成的。」

做學問應該勇往直前

關於數學的學習,丘教授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題,只有多做題才能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裡。除了自己做題糾錯以外,他提到善於聽課、發問和與同學交流也非常重要。而且丘教授一直都主張年輕人多讀人物傳記,了解學者們如何學習,如何成功。

丘教授特別提到了做學問的態度。「做學問,尤其是有深度的學問,不是靠一時的衝動就可以完成的。」他提到三點:年輕人要有充實的基礎知識。一但碰到重要問題時,能有足夠的工具來解決它。即使工具不夠,也懂得找合適的學者合作;做學問要有熱情,有了熱情才能夠專注。重要的成果往往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夠完成;找到正確的方向,做重要的問題。決定後便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他指出,同學們年輕時務必踏實,將基本學科學好。同時也應研習應用科學,因為這些知識能增長見聞,使自己對學問有更寬廣的認識,一方面了解基本科學的真諦,一方面在應用基本科學的原理時,能夠得心應手。進修理工科的同學,必須學好微積分。至於語文訓練,則是所有同學都應該熟習的。

現場問答

問:您在數學工作生涯中最為遺憾的是什麼地方?

答:我從來沒有遺憾過。我不是所有事情都成功,但不成功也不遺憾。

問:您有沒有失敗的時候,你是怎麼克服的?

答:我父親去世給了我最大的打擊,但從那時候開始我曉得怎麼處理失敗。當時家境不好,都沒有錢讀書。所以之後我覺得沒有什麼事比那個時候更難了。

問:有很多創新和發展都是建立在務實的基礎上的,您對我們年輕一代的發展和創新有什麼建議嗎?

答:首先,偉大的發現不一定是務實的。我們需要的是了解一些規律和結構,發現這些很多時候不是務實的。但是很奇妙的是,很短的時間之後就會大量運用在工業上。就像量子力學當時產生的時候,不夠十幾二十年就大量運用到通訊等領域。所以說不用太注重務實,而是要把目標搞清楚。

人物背景:丘成桐為美國哈佛大學數學與物理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菲爾茲獎、克拉福德獎、沃爾夫獎、馬塞爾·格羅斯曼獎得主。發展了強有力的偏微分方程技巧,使得微分幾何學產生了深刻的變革,解決了卡拉比(Calabi)猜想、正質量猜想等眾多難題,影響遍及理論物理和幾乎所有核心數學分支。

相關新聞

長沙伢子曾獲「丘成桐中學數學獎」金獎

2014年,在第七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全球總決賽上,湖南師大附中國際課程中心1323班的譚澤睿獲得金獎及15萬元人民幣獎金,並獲得申請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知名大學的優先權。

譚澤睿當時參賽的是一篇全英文論文,論文題目是《在平移素數數列中的無平方因子數》,他在論文中全面闡述了通過對整數的觀察發現問題並論證與探索的過程。2014年5月,譚澤睿無意之中發現了一個數學理論,卻沒有查到有人對此作出研究。於是,譚澤睿著力完成了這個數學問題的論文,作為「丘成桐中學數學獎」的參賽論文。

後來,譚澤睿參加了清華大學自主招生,最終被清華大學錄取,現在就讀於清華大學。

瀟湘晨報記者沈顥 通訊員鍾漓

相關焦點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1983年獲得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章,成為首位華人得主。《紐約時報》稱他為「數學界的凱撒大帝」。祖籍鄉親們為了迎接數學泰鬥還鄉,下足了功夫。四個月時間,就完成了祖屋及其配套宅院的修建、村莊道路的拓寬加築及其他相關工程建設,還設計了蓋瓦這樣不無創意的儀式。「他帶頭捐資維修祖屋,這個事必須要辦得到位。他很重視,這次還特別帶兩個兒子一塊回來了。」
  • 伊朗裔女數學家成獲「數學界諾貝爾獎」首位女性(圖)
    伊朗裔女數學家米爾札哈尼獲「菲爾茲獎」國際數學家大會12日宣布,伊朗裔女數學家、史丹福大學數學教授瑪利亞姆·米爾札哈尼榮獲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至此,米爾札哈尼成為該獎首位女性獲獎者,同時也是第一個獲得此殊榮的伊朗裔人士。英媒12日報導,國際數學家大會12日在韓國首爾公布2014年「菲爾茲獎」4位得主。其中,米爾札哈尼成為萬眾焦點和最熱門的話題。因為,「菲爾茲獎」此前56位得主都是男性,米爾札哈尼成為該獎有史以來首位女性獲獎者。
  • 上海15歲高一女學霸,攻破數學界難題,與諾貝爾獎得主同桌論道
    要知道這種級別的論壇,要麼是世界各領域傑出的代表,要麼是諾貝爾獎得主,總是全是世界頂級精英匯聚的地方。15歲的談方琳她憑什麼能參加如此高規格的論壇呢?談方琳的貢獻,攻破數學界難題作為頂尖科學家論壇年紀最小的談方琳,她在初中的時候就憑藉著數學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和主席獎(初中生唯一獎)。
  • ...系首位女性得主-伊朗 得主 數學界 首位 米爾札哈尼-國際新聞...
    原標題: 伊朗37歲女子獲數學界最高榮譽 系首位女性得主  東方網8月13日消息:據「中央社」12日報導,「國際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12日宣布,伊朗出生的米爾札哈尼獲頒數學界最高榮譽「費爾茲獎」,她是首位女性得主,也是伊朗第一人。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全世界60位獲獎,其中2位華裔數學家
    作為中國人歷來被稱頌很高兩個詞就是「聰明」和「勤奮」,那能提現中國既聰明又勤奮的,小編覺得「數學」無疑是最恰當的,眾所周知普通的中國也被普遍說數學好,可是今天小編要講的是兩個數學天才的故事。他們是目前唯一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華裔數學天才。他們就是——數學家丘成桐和陶哲軒。
  • 世界因你而美麗 丘成桐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至此,丘成桐不僅是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也是繼陳省身之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還是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物理大獎的首位華人數學家。至此,丘成桐不僅是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也是繼陳省身之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還是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物理大獎的首位華人數學家。而菲爾茨獎和沃爾夫獎的雙獎得主,迄今只有13位。
  • 「數學界的諾貝爾」公布2019年得主,首位女數學家獲獎
    鎂客網新增【科創板報】欄目實時速遞科創板最新消息得主Karen Keskulla Uhlenbeck目前在普林斯頓大學任職,在規範理論領域貢獻卓越。策劃&撰寫:Lynn最近,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公布了2019 年阿貝爾獎(Abel Prize)得主為凱倫·凱斯庫拉·烏倫貝克(Karen Keskulla Uhlenbeck),以表彰她在幾何偏微分方程、規範理論和可積系統方面的開創性貢獻,以及她的研究對分析、幾何和數學物理的重大影響,
  • 文道非常道:諾貝爾獎得主不一定是好貨
    梁文道:對,其實中國是嚴格講,我們可以說中國有不少人,華人是拿過諾貝爾獎,有的就是他拿獎的時候不是拿中國護照,不是中國身份,有的就我們不大方便去談論他。可是你現在像錢永健這回,我覺得特別有趣。就他拿了獎之後,他就告訴自己說,我不是中國人,我是美國人,那麼這句話在大陸網友裡面也有一些人去討論說,這人怎麼可以。
  • 數學家丘成桐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
    至此,丘成桐不僅是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也是繼陳省身之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還是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物理大獎的首位華人數學家。而菲爾茨獎和沃爾夫獎的雙獎得主,迄今只有13位。
  • 他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回到北大
    活動主辦方邀請了65位世界頂尖科學家與會,這個科學家陣容很是強大,裡面有44位是諾貝爾獎得主。此次參會還有一位科學家甚是引人關注,他被人稱為「四院士」,此人就是57歲的謝曉亮。謝曉亮是誰?他是單分子酶學的創始人、單分子生物物理化學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顯微成像技術和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
  • 他比北大「黃金一代」更年輕!許晨陽之後,華人再拿大獎
    大獎每年舉行一次,每個獲獎席位300萬美元獎金,幾乎是諾貝爾獎的3倍。他在14歲時就參加了中考,別看年紀小,卻考了全縣第一名。學霸的光芒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耀眼,高二那年,他參加了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一舉拿下二等獎。也是在這一年,剛剛16歲,他就參加了高考。雖然優異的成績早就眾所周知,當他考上中科大少年班時,還是震驚了很多人,畢竟他才上高二啊!孫崧就這樣成為了懷寧縣考進中科大少年班的第一人。也被稱為「懷中歷史上近十幾年第一天才」。
  • 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
    --畢業於中國科技大的89級校友陳路,一時也成了媒體眼中的明星。3.拉爾斯•彼得•漢森頭銜: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身份:湖北女婿、應城女婿、臺灣女婿、華人女婿2013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之一的漢森是應城(湖北孝感下轄縣級市)籍辛亥元老蔣作賓的孫女婿。
  • 你知道有多少華人獲得諾貝爾獎嗎?
    說起諾貝爾獎,很多人可能都聽過楊振寧、李政道、莫言、屠呦呦等幾位的大名,但是華人(包括中國人和華裔外國人)到底有多少個獲得過諾貝爾獎的你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1957年,31歲的他與楊振寧一起,以弱作用下宇稱不守恆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11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今天為您盤點11位至今已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高行健(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 法籍華裔作家,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莫言(1955年生於山東高密,中國當代作家,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 11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今天為您盤點11位至今已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高行健(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 法籍華裔作家,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
  • 史上十大著名諾貝爾獎得主 12位華人得主無一上榜!
    諾貝爾獎由諾貝爾基金會資助,該基金會開始使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產基金,也就是那個發現科學家炸藥的人,主要頒發給在化學、醫學、生理學、物理學、文學和和平等領域表現卓越的個人或組織,以下是史上10位最著名的諾貝爾獎得主,他們的存在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和人類生活。
  • 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先生訪問我校並做客「大師...
    2020年12月28日,應我校邀請,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先生訪問我校並做客中國科大「大師論壇」,以「廣義相對論框架下黑洞的存在性」為題為全校師生做精彩報告。本次報告會在東區大禮堂舉行,校長包信和院士出席會議,全校近兩千名師生參會。報告會由國際合作與交流部部長瞿昆主持。
  • 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和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葉嘉瑩,以及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研製團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無國界醫生(國際)主席廖滿嫦、中國女排及主教練郎平、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科幻作家劉慈欣、第44屆洛桑國際芭蕾舞比賽第一名於航。
  • 全球首位「數學界諾貝爾獎」女性得主英年早逝 終年40歲
    人民網訊 據BBC報導,全球第一位獲得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女數學家瑪麗安·米爾札哈尼(Maryam Mirzakhani)因癌症去世,終年40歲。伊朗裔的米爾札哈尼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擔任教授。她的死因是乳癌癌細胞擴散至骨頭。
  • 中國哪些大學是諾貝爾獎得主的「母校」?
    盤點成為諾貝爾獎得主「母校」的中國大陸的大學。 近日,「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