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當中的「壓口」是什麼概念?為什麼會出現「壓口」這一情況。
前幾天的時候,有鳥友在評論下方詢問:「什麼是壓口」?一部分朋友可能對這個名詞不太了解,故而今天,我們專門針對養鳥這一術語,做一個專門的解答說明。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有接觸過養鳥的朋友應當知道,在公園裡遛鳥的時候,養鳥人有分群遛鳥的習慣,一般而言,都是有性的鳥和有性的鳥掛在一起,無性的鳥和無性的鳥掛在一起。那為什麼同樣是鳥,卻不會把它們掛在同一個位置,卻要做出這麼一個「區分」呢?這個問題就涉及到我們之前所說的壓口的問題了。

我們知道,鳥類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歌手,尤其是畫眉鳥,聲音洪亮優美有韻律。但是在畫眉鳥之間,所謂的歌聲其實是它們的一種語言,但是畫眉鳥之間是有競爭關係的,野外的畫眉鳥為了食物、伴侶、領地等會互相發生爭鬥性行為,例如說打鬥、放毛裝身恐嚇對方,以及「爭鳴」這一種同臺競技比較的行為。

而在畫眉鳥的打鬥之中,戰敗者很有可能被打得一蹶不振,從此不敢再進行搏鬥。而在鳴叫之中,也是同樣的道理,用另一種方式來說,就是在畫眉鳥「吵架」的這個過程當中,一個畫眉鳥吵架輸了,輸了的一方被強鳥壓口,因此導致戴帽落性不敢鳴叫,這個時候的失敗者面對其他的鳥,通常是處於一種不敢開口的情況的。這就是所謂的壓口。

當然了,畫眉鳥的壓口不僅僅只有這麼一個解讀:
鳥兒有沒有「口兒」,其實是在說鳥會不會模仿其他動物的叫聲,例如說貓狗、雞鴨一類的叫聲。鳥的鳴叫聲是否婉轉動聽,是否有口兒,也並不完全是取決於鳥的天性,也和親鳥的教導以及養鳥人的調教有很大關係。像是養畫眉鳥的朋友會讓畫眉學習其他鳴鳥的叫口,但是想要畫眉鳥學會其他鳴鳥的叫口,就要一大早起來去鳴鳥多的地方學習,或是準備一個鳥師傅或是播放學習的痴呆,每天在家裡播放給鳥聽,直到鳥學會為止,這一種做法,在行話裡,被叫做「壓口兒」。

感謝鳥友的閱讀,覺得有幫助的,還望您點一個贊。喜歡的朋友也可以收藏或是分享,想要了解更多養鳥知識的朋友,也可以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