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於「零點能」當中

2021-01-18 慈誠羅珠堪布慧燈之光系列

選自《慧燈之光5—般若心經》

題目:量子物理與空性的區別(下)


量子力學有助於闡述

佛教義理


因為我們很多人都是相信科學的。


以前我們一直認為,如果承認周圍的東西都是實實在在的,這就是科學。


但量子力學就打破了這一觀點,這樣,我們可以不藉助於量子力學的理論把公眾引向空性的境界。


之所以要簡單介紹量子力學理論,就是為了推翻我們心中粗大的錯誤觀念。


雖然佛教也能做到這一點,但量子力學理論是被公眾普遍接受的觀點。


既然公眾接受了這樣的理論,我們就更不可能推翻量子力學或者相對論的觀點,只有承認——我們日常的所見所感都不成立,都站不住腳。


凡夫都希望身邊所有的東西都是實實在在的,這樣心裡會踏實一些。


但經過觀察以後,我們卻找不到一個讓自己踏實的東西——所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粗大物質,最後都可以消失在純能量當中。

佛告訴我們,所有物質的最小單位,叫做無分微塵。


無分微塵可以在空中消失,如果想去追蹤它的去處,是根本沒有辦法的。


實實在在的固體,就是這樣在虛空中消散無餘。


《俱舍論》特別是大乘佛法當中講過:當物質,或者整個宇宙誕生的時候,就是在虛空中忽然間產生的。這種觀點,與所有物質產生於純能量的觀點也是大體相同的。


請大家好好思維,我們原有的觀點都是不對的!


不僅僅是量子力學,包括相對論裡面的質能關係,也證明了這一點。


質量與能量之間的轉換


所謂質能關係,是指質量和能量之間的轉換。


即所有的質量可以完全轉變為能量——所有宏大的東西,最後都可以變成沒有任何物質的實體;能量也可以轉變為質量。


換言之,在我們肉眼觀察不出任何東西的空間當中,也存在著量子場,在這樣的空中,可以產生形形色色的物質。


當然,這是指在微觀世界當中,在宏觀世界當中,不可能天上一下子就出現一架飛機,然後又在空中忽然消失。


這些觀點,跟我們的常識都是相反的,在兩個相反的觀點當中,我們選擇什麼觀點呢?


只有選擇量子物理!


我們必須承認以前的觀點是錯誤的。


多年以來,大家一直認為至少有一個基本的粒子存在。


通過量子力學與相對論,不僅推翻了經典物理學,以及西方哲學的觀點,而且也幫佛教推翻了我們原有的觀念。


量子力學與空性有區別



在講述佛法空性時,我們提到了量子力學的觀點,而在量子力學中,並沒有認為世界完全是空性的,也沒有提到無我、空性的概念,至於修法、斷除我執、斷除煩惱等等,就更出乎他們的預料了。


雖然起初他們並沒有想過空性的意思,但通過儀器測量、科學試驗,卻讓他們無意間發現了接近物質本性的境界——量子場,但他們只能走到這一步,就不能再前進了。


他們至今認為,量子場是一切物質的最終基礎,是客觀存在的物質。


   為什麼他們只能走到這一步?


因為,在宇宙剛剛形成的時候,粒子的密度是非常大的。


由於密度太大,所以即使是目前最先進的粒子碰撞器,也不能讓這種組成物質的原始粒子粉碎、分離。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粒子不能再分離,其實它們還是可以分離的。


當量子力學與佛教一起肩並肩地走到這裡的時候,它們兩個就分手了。


量子力學只有暫時停頓在這裡,而佛法卻可以繼續前行。


佛教認為,雖然量子場也是一種物質,但它卻是可以被打破的。


雖然佛經當中沒有「場」的名詞,但在《大乘阿毗達摩》當中卻有這樣的物質概念,前面介紹色法的時候,就提到過這種無形、無色的物質。


佛教的物質概念是很廣的——不僅僅是粗大的東西才稱為物質,包括細微的東西也可以稱為物質。


零點能(量子場)如何消失?


雖然量子場沒有顏色,不具實質,但它卻有波一般的形態。


既然有波一般的形態,就可以分出東、西、南、北、上、下,這樣一直分解到最後,它就會在虛空中真正地消失,最終什麼都不會剩下。


為什麼呢?


譬如:一個有形、有色的物質,它的體積是有限的,而不是無限的。


既然是有限,就會越分越小,當小得不能再小的時候,它就會消失在虛空當中。


什麼是「小得不能再小」呢?

就是如果再分,它就沒有了。


很早以前我們就認為,我們肉眼所見的,無色透明、沒有質礙,沒有固定形狀的空間,就叫做「虛空」;


而沒有空氣成分,也即沒有氮氣、氧氣、水分等等的虛空,就叫做「真空」。

在真空中,是沒有任何物質的。


後來科學家發現,即使是在真空當中,也存在著一種非常細微的能量——零點能(量子場)。


所有的物質,都是在零點能當中產生,最後又消失於零點能當中。


佛教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即使是零點能,也可以消失於不存在任何東西的虛空或者空性當中,這樣的虛空,才叫做真正的「真空」。


也就是說,所有有形、無形的東西,都會消失於空性當中;而所有的物質,又都產生於空性當中。


色即是空


雖然有些量子物理學家也會說「色即是空」,但他們所謂的「色」,只是很狹窄的一個範疇。


量子力學的「物質」或者「色」的概念,就是顏色、形狀、聲音、味道等等。


而佛教禪定當中所出現的特殊色法——白骨、水、風、火、紅色的世界等等,量子物理學家從來就沒有看到過,因而也不會相信這樣的結論,更不會把它們列入物質的範圍之內。


量子物理學家所說的「色即是空」,要比佛教所說的「色即是空」的層次低得多。


他們連「場」的概念都沒有打破,其他的很多特殊色法,他們就更不可能打破了。


「場」以上的概念,已經被量子物理打破了,佛教必須要運用中觀理論打破「場」的概念,並繼而把所有的執著都徹底推翻,最後唯一剩下的,就是空性。


譬如:一棟樓是怎樣產生的呢?


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大家都很清楚,是由建築設計師、建築工人、建築機械等等共同創造、修建的。


從微觀的角度來說,量子物理學家告訴我們:有形、有色的物質,是由無形、無色的量子場產生的。


而佛教卻進一步認為,包括量子場本身,也是從沒有任何物質的空性當中,忽然間無因無緣地產生的。


量子物理學家說:當物質消失的時候,是消失於純能量(量子場)當中的,純能量是萬事萬物的基礎;


而佛教又進一步認為,包括量子場本身,也可以消失於空性當中,最後留下的不是能量,而是空性。


    平臺導讀:

相關焦點

  • 真空零點能
    Wheeler估算出真空的能量密度可高達1013J/cm3。歷史沿革1948年,荷蘭物理學家亨德裡克·卡西米爾提出了一項檢測這種能量存在的方案。從理論上看,真空能量以粒子的形態出現,並不斷以微小的規模形成和消失。在正常情況下。
  • 宇宙真空零點能(Zero point energy)
    真空零點能(Zero point energy)  理論公式量子理論預示,真空中蘊藏著巨大的本底能量, 它在絕對零度條件下仍然存在, 稱為真空零點能。對卡西米爾(Casimir)力(一種由於真空零點電磁漲落產生的作用力)的精確測量,證實了這一物理現象。
  • 什麼是零點能?一杯就能煮沸地球上的整個海洋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能從稀薄的真空中收集能量,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好吧,這不是完全正確,至少在量子力學的世界裡,如果你深入到分子,原子,電子和質子的層次之下,進入最微小的亞原子粒子的世界,你會發現即使在真空的空間,也不不可能是真正的空,它充滿了隨機進入和消失的粒子
  • 真空質心場源:引力還是斥力,取決於真空零點能調節基本態與激發態
    真空零點能:「空無一物」但不是無能而真空始終擁有零點能,始終要保持「空無一物」的基本態,總要把有形物質融化復歸於無形如果我們的宇宙存在狀態處於「壞、空」階段時,那麼物質無法凝聚結合,引力消失,物質間不再表現為引力,而是表現為斥力,真空又復歸於「零點能」的基本態。光、電磁波表現為能量輻射,在真空傳播,其本質就是能量在真空中的分布調配,以保持最少最基本的零點能,使空間始終保持均勻平坦各向同性,保證真空的「平等性」。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四)零點能
    作者按《新量子力學》是如何求解零點能的。十四、零點能若振子具有的能量剛好能越過這個小勢壘而維持振蕩,這個能量就是振子具有的零點能E₀,數值上為波腹處的動能。則零點能為:黑體輻射的空腔就是一個勢阱。當絕對溫度T不為零時腔壁能量不為零,振子與腔壁碰撞時會獲得能量並向外輻射能量子。當絕對溫度T為零時振子不輻射能量,但振子具有零點能以使其剛好能越過波節小勢壘形成振蕩。
  • 超越核聚變和反物質的「真空零點能」有多強大?
    這顯然違反了不確定性原理,因此科學家認為,就算是真正實現了絕對零度,粒子也會在不確定原理的影響下發生震動,這個震動產生的能量被稱為「真空零點能」。 「真空零點能」可能是未來人類最理想的能源,這種能源遠比可控核聚變要強大,不論是可控核聚變還是反物質引擎,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質量,而真空零點能是「無中生有」,如果人類未來的科技達到要求,就可以從宇宙空間中的任意一個「點」獲取真空零點能,並把這種能量轉化成人類需要的能源。
  • 「真空零點能」有多強大?超越核聚變和反物質
    這顯然違反了不確定性原理,因此科學家認為,就算是真正實現了絕對零度,粒子也會在不確定原理的影響下發生震動,這個震動產生的能量被稱為「真空零點能」。  「真空零點能」可能是未來人類最理想的能源,這種能源遠比可控核聚變要強大,不論是可控核聚變還是反物質引擎,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質量,而真空零點能是「無中生有」,如果人類未來的科技達到要求,就可以從宇宙空間中的任意一個「點」獲取真空零點能,並把這種能量轉化成人類需要的能源。
  • 「絕對零點」什麼概念?當溫度降到零下273℃,能不能凍住光?
    光速遇到了「絕對零點」,零下273℃能否將光凍住?科學怎麼說?物理學的發展對於我們整個的人類來說都應該是具備了足夠大影響力的,千百年的歷史當中,可以說社會科學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他的發展,而尤其是物理學方面的研究,在時代長河當中,我想每一次的進步,在一定意義上也都是離不開他的新發現。當然我們作為整個物理形式當中的一種,在諸多的能量、運動等方面也是值得深思的,或許有些人就是他自己的物理學家。
  • 量子真空零點能:真空不空,負能電子海,從虛空溢出物質粒子
    在禁區上方的正能態粒子不會踏進負能區,這樣保證了自然世界中的實物電子的穩定,負能態的電子如果「吃」了至少2m0c^2的能量餐,就會跨過能態禁區,躍遷進入正能態,於是正能區出現了一個正能態電子,而負能區少了一個負能態電子,真空出現「電子空穴」對,空穴就是反電子,相當於正能態電子。反粒子陸續被實驗發現證實存在。
  • 量子真空零點能與全息宇宙
    對卡西米爾(Casimir)力(一種由於真空零點電磁漲落產生的作用力)的精確測量,證實了這一物理現象。許多科學家和發明家為提取零點能進行了長期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對於真空零點能和撓場(Torsionfield,spinfield)的深入研究,將引起科學和技術的巨大變革。所有的自然現象都與真空相關,引力和慣性來自真空零點漲落,生物的起源和進化應考慮零點能和自旋場,因為零點場攜帶著有意義的信息。
  • 狄拉克之海與真空零點能
    這個預言後來得到科學證實,用伽馬射線從真空中提取出了一對正負電子,還測得正負電子對湮滅時,其輻射的光子能量為零點5兆電子伏特,這正好等於一個電子的能量,一對正負電子湮滅產生了一對同等能量的光子,能量剛好守恆。這個實驗使得人類真正認識到真空確實是不空,現在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已經可以從真空中提取出許多基本粒子。
  • 神秘的撓場與真空零點能
    (15)而與這種現象伴生的能量,被稱為零點能,也就是說,即使在絕對零度,這種真空活性仍然保持著。(16)其實,早在1891年,科學家忒斯拉(NikolaTesla)在一次演講中就提到:幾個世紀之後,也許我們可以從宇宙中的任意一點提取能量來驅動我們的機械。
  • 黑體輻射、對應原理與零點能——普朗克老師的一箭三雕
    1912年,普朗克再次發表了一篇關於黑體輻射的論文 (全文翻譯將發表在《物理》雜誌上) ,在一個新的振子輻射機制假設的基礎上,不僅又得到了一種黑體輻射譜分布公式的推導方式,還捎帶著第一次引入了對應原理以及零點能的概念。黑體輻射、對應原理和零點能,普朗克老師在這個層面上的一箭三雕,真正詮釋了什麼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零點漲落無中生有,暗藏能量真空不空
    真空不空與零點能量的概念有關聯。零點能原意指的是量子系統處於基態(絕對零度)時所擁有的能量。不過,在量子場論的語義下,零點能與真空能是一致的。零點能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普朗克(Max Planck,1858 -1947)1912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1],是他在重新表述他十幾年前開創的量子理論時提出的。
  • 所有的物質都會消失在時間當中,那麼時間本身來說,會不會停止?
    所有的物質都會消失在時間當中,那麼時間本身來說,會不會停止? 對於宇宙當中的所有物質來說,似乎都有固定的壽命,比如太陽,誕生了將近50億年,還有50億年的生命,比如地球上面的生物,都有生老病死的一天,甚至於對於宇宙本身來說,也有著壽命的限制,最終都會消失在時間的長河當中,不管是宏觀,還是微觀,宇宙當的所有物質都會消失,那麼對於時間本身來說,會不會停止呢?
  • 「零點樂隊」周曉鷗:為何在巔峰時期退出零點,轉戰影視圈?
    說到這位周曉鷗,能引起共鳴的基本上都是80/90後的觀眾。就連95後的觀眾回想起來這個人,記憶都可能有點模糊。如今的周曉鷗,已經在演藝圈混的風生水起。他褪去了曾經歌手的光環,為了演員的夢想,甘願從小角色做起,轉戰螢屏。
  • 供電系統的中性點,中性線,零點,零線,能分清絕對是老師傅
    中性點,中性線,零點,零線分別是什麼?區別在哪?中性點:變壓器,發電機的繞組中有一點,此點與外部各接線端間電壓絕對值相等,此點就是中性點,中線點可接地也可不接地。中性線:由中線點引出的線稱中性線。零點:如果中性點與接地裝置直接連接而取得大地的參考零電位, 則該中性點稱為零點。零線:由零點引出的線稱為零線,通常 220 伏單相迴路兩根線中的一根稱為 「 相線 」 或 「 火線 」 , 而另一根線稱為 「 零線 」 。零線與中性線的區別:中性線接中性點,不一定接地,不用時電壓可以為零,三相用電平衡時為零,單相用電的時候就不是零了。
  • 空•無•零點能量場
    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通術數。是則與聖齊功,與天同德矣。」在基本粒子以及亞粒子尺度上,物質消失了,惟有不同頻率之能量振動,即使在絕對零度也就是攝氏零下 273.15 度的情況下,仍然蘊藏著超巨量的能量。物理學家將這一狀態稱之本底能量之海,或真空零點能量場。目前,科學家還不知道怎麼才能提取、使用宇宙間的這種真空零點能量。但是,其未來的想像空間卻已經展開,並且在全球科學家的不斷探索中已有階段性成果和專利技術展現出來。
  • 什麼是真空零點能?1立方釐米真空蘊藏的能量真比整個宇宙還多?
    其中一個猜想就認為,EmDrive可能是無意中利用了真空中的量子漲落,使用了神秘的真空零點能,產生虛粒子來推動引擎前進的。那麼什麼是真空零點能呢?真空零點能是量子力學中描述的物理系統固有的最低能量,即使在絕對零度條件下依然存在,這種能量無法從系統中移除。
  • 什麼是真空零點能?1立方釐米真空蘊藏的能量真的比整個宇宙還多?
    其中一個猜想就認為,EmDrive可能是無意中利用了真空中的量子漲落,使用了神秘的真空零點能,產生虛粒子來推動引擎前進的。那麼什麼是真空零點能呢?真空零點能是量子力學中描述的物理系統固有的最低能量,即使在絕對零度條件下依然存在,這種能量無法從系統中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