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連續引進兩位院士,密集發力新工科新文科

2020-09-24 星雲瀚海

9月5日,中科大聘請周忠和院士擔任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9月18日,中科大又聘請李天初院士擔任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主任。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中科大已經連續引進了兩名重量級院士(分別是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擔任院長或主任,下決心以頂尖學術人才和業界領軍人物來強力推動新文科和新工科的發展。

為什麼說這兩位是重量級院士?周忠和院士,他是著名的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擁有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等三個院士頭銜,並獲得含金量極高的「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天初研究員則曾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現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理事長,長期從事時間頻率、原子幹涉絕對重力、雷射光譜和光纖-光電子計量等研究工作,曾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科大近年來布局謀劃新文科、新工科。對於新文科建設,中科大明確表示不謀求成為綜合性大文科高校,但是圍繞科技特色的人文社科則是科大未來發展方向,尤其是科技史和科技考古等專業科大在行業內本身就是第一流的高校,這也是引進古生物學家周忠和院士任院長的重要原因。

中科大的新工科則主要是布局量子信息科學、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等在內的新工科以及發展腦科學和類腦智能、量子信息與網絡安全、信息計算與通信工程等交叉學科。2019年底,中科大專門成立了信息與智能學部,八位院士見證並揭牌。

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的研究是現階段聚焦科技前沿和服務國家需求,尤其是解決關鍵科學與「卡脖子」技術問題的戰略性布局,光刻機等高端裝備製造亟需在精密機械和材料上合力突破。

中科大為了加快辦出「中國特色、科大風格」的世界一流大學,在原有理科優勢基礎上,大力發展新醫學、新工科和新文科,在今年首輪雙一流周期總結會上得到了評估專家高度肯定,認為「綜合辦學實力顯著提升,全面達成預期建設目標」。中科大雙一流建設階段性目標就是2020年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意味著評估專家認為中科大已經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關注我,了解更多科教資訊!

相關焦點

  • 徐雷:對新文科人才培養的一些思考
    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如何在新發展階段,在百年未遇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復興大局這兩個大局下,做好文科人才培養,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教授認為應充分把握文科的特徵,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 新文科視域中的哲學與文化
    新文科的本質是創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蔡勁松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新文科之「新」,應當是研究問題、研究範式、研究內涵和拔尖人才培養深化之新,是哲學社科本質的進一步凸顯與學術視野拓展之新,是歷史傳承與時代使命融合創新之新
  • 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高中學生和家長必須知道!
    2019年4月,教育部等相關部門發布「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主張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推動全國高校掀起一場「質量革命」。那麼,這些「新專業」主要指哪些? 一、 新工科 「新工科」對應的是新興產業,首先是指針對新興產業的專業,如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機器人、雲計算等,也包括傳統工科專業的升級改造。本文推薦部分新工科專業和院校,供參考。 1、航空航天類 航空航天屬於工學中的一個專業類。
  • 徐飛:新文科與創新創業
    「四化」的泛在,倒逼文科研究的範式和工具隨之改變,因此,基於新方法論的新文科勢所必然。 (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歷史的新方位呼喚新文科 近一兩年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成為一個現象級的熱詞。新時代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促進文化大繁榮,增強國家綜合國力,新文科建設當責無旁貸。 在這樣的時代,中國理應產生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哲學社會科學新成就,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自信。
  • 連續三年獲得阿里青橙獎,中科大大數據被低估了嗎?
    再細看這些得獎者的研究領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尤為引人注意:3名得獎者張蘭、劉淇與何向南,均與大數據相關——青橙獎的三大領域包括信息技術、半導體材料與器件、智能製造,而大數據僅是信息技術中6大子領域之一。在大數據領域,中科大後勁十足,連續三年獲得青橙獎的秘密何在?
  • [中國社會科學網]顧亞奇、張旭:新文科建設中的「新藝科」之思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發布《新文科建設宣言》對新文科建設作出全面部署。文科教育的振興關乎中國高等教育的未來,升級為門類的藝術學科作為人文學科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需要站在更高層面進行戰略規劃與頂層設計。從戰略層面看,全面構築「新藝科」,推動藝術學科高質量、高水平發展,是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必要舉措。
  • 建設新文科 引領新財經 加快培養新時代財經領域卓越人才
    眾多嘉賓蒞臨活動現場,一起探索教育新生態,把脈未來教育發展新態勢。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永強出席本次盛典並發表題為《建設新文科 引領新財經 加快培養新時代財經領域卓越人才》的主題演講。  演講全文如下:  尊敬的天保部長,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 中科大一天聘請3位院士,沈保根接任物理學院院長
    九月十八日,中科大一天之內引進了三位院士,分別聘請中國科學院沈保根院士任物理學院院長,聘請中國科學院歐陽鍾燦院士任物理系主任,聘請中國工程院李天初院士任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主任。,中科大本科校友、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是我國著名的磁學和磁性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從2012年起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主任。
  • 中科靈芝連續21年參展高交會|守正創新 中科集團再獲「優秀產品獎」
    (原標題:中科靈芝連續21年參展高交會|守正創新 中科集團再獲「優秀產品獎」)
  • 周星|新文科視域:藝術學科發展點、線、面建設景觀
    周星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小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戲劇與影視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藝術教育中心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無疑,2020年是「百年未遇之世界大變局」突顯年,也可以看成是新文科以及藝術學科迎來大變化的學科發展新焦點年。
  • 甘肅省新文科建設研討會召開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日前,由甘肅省教育廳主辦,西北師範大學承辦的2020年甘肅省新文科建設研討會在西北師範大學召開
  • 「主編講堂」什麼是新文科
    、新農科、新文科建設[1]。相比工、醫、農類學科,「新文科」的概念出現較晚,2017年10月開始,美國希拉姆學院(Hiram College)對其培養方案進行了全面修訂,對傳統文科進行學科重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術融入哲學、文學、語言等諸如此類的課程中,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並稱之為「新文科」教育理念[2]。
  • 中科靈芝、中科番茄紅素等中藥現代化產品閃亮2020年國際健康產品...
    HNC營養保健品展作為大健康行業旗艦展,雲集中外品牌企業和優質產品、匯聚大健康產業前沿的科技與資訊、網羅全球優質買家,將為中國健康行業品牌與全球優質買家構建高效、高質量的全方位一站式的商貿交流平臺,更是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理想渠道。中科健康產業集團作為中藥現代化、中國保健食品領域優秀企業,連續八次受邀參展。
  • 5年引進了5名全職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全職加盟南京大學
    「TOP小編」統計來看,這是自2016年引進許志琴院士和陳顒院士、2018年引進沈樹忠院士、2019年引進楊經綏院士後,南京大學在5年內引進的第5位全職院士。與此同時,這也是南京大學連續第三年引進的全職院士,這一連續引進院士的數據在「華五高校」中位列第一,無校可撼動。
  •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國情境與模式
    原標題: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國情境與模式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在實現重大突破的歷史關口,正在推動高等工程教育發生深刻變革。面對全球變暖、瘟疫流行、人口老齡化等帶來的大工程挑戰,高等工程教育必須超前識變、積極應對、主動求變。
  • 新文科的知識與思維革新
    思維升級與認知迭代20世紀初,物理學中出現了以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為先導的新理科,自然界開始被理解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動態整體。新文科對人文知識的整合、轉向與升級,正是這一趨勢的繼續,同樣呼喚新的認識論。以往進化論、循環論、反映論等敘述框架已預設了傾向性,而框架差異將造成同一事實在敘述中產生不同意義,或不同事實可能產生擬合理解。
  • 中科大包信和與復旦趙東元再次角逐自然科學一等獎
    近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通過項目名單備受關注,其中兩項自然科學一等獎提名參評項目最受矚目,分別是中科大校長包信和院士負責的納米限域催化和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負責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創製和應用項目。
  • 大工化工學院召開化工「新工科」建設校長院長論壇
    大工化工學院召開化工「新工科」建設校長院長論壇 2019-06-20 2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